荒诞、幽默、孤独背后的底线
——浅析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
2017-01-30黄雨
黄 雨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荒诞、幽默、孤独背后的底线
——浅析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
黄 雨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我不是潘金莲》是刘震云的最新力作。情节的荒诞、语言的幽默营造出一种无法言说的孤独感像一张无形的网将读者的心牵扯。刘震云用一个看似荒诞而幽默的故事牵引读者拨开世俗的迷雾,看清故事背后的生存底线。本文拟以将困扰李雪莲、也是我们直面的社会现实进行解析,探寻现象的背后的生活逻辑。
荒诞;狂欢;幽默;孤独
一、蚂蚁变大象,芝麻变西瓜
初看书名,便不觉产生诧异。这本小说中的女子究竟做了何事才被人称为“潘金莲”呢?是何原由让她拒不承认呢?初看目录,不觉一笑,本书的序言竟多达二百六十八页,而正文仅区区十八页。细品后方才发现,这是作者有意而为之。主要事件就是她因怀二胎想通过同丈夫先离婚后复婚的方式将孩子保住。怎料到弄巧成拙,丈夫借此与别人结婚生子。李雪莲“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执拗的她便去法院告状,失败后又去找前夫理论。然后,准备前夫道歉后便就此作罢。怎奈前夫在众人面前说她婚前不是处女,是“潘金莲”。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雪莲不断上访告状,使得这个事件由“蚂蚁变成了大象,芝麻变成了西瓜”。
二、荒诞身后的信任缺失
荒诞是他作品的主要特征。有关学者如此评价:“刘震云的荒诞感,正是鲁迅所体验到的荒诞人生在90年代的延续……他的透悟与老辣,除了鲁迅,目前还没有几个作家能与他相比”。[1]整部小说就是讲述了一个上访的故事,经过作者在故事情节上独特的艺术处理具有荒诞色彩。故事因离婚案而起,李雪莲受挫后第一反应是杀了丈夫秦玉河。在听了看厕所妇女的挑唆后,她开始层层告状,寻求官方的保护。后面折腾了一圈还是走不通,于是便想放弃。只要前夫承认当初是假离婚就放手开始新的生活。但出乎意料被前夫称为“潘金莲”。一语激起千层浪,故事发展到为了这句污蔑直接告到人代会的程度,而且一告就是二十年。
在这种荒诞的情节背后还隐藏着对“信任”的思考。李雪莲内心首先对于这个社会是充满信任的,所以为了去掉“潘金莲”这个污蔑的头衔才会坚持二十年的上访。但是这种信任却在一次次上访受挫中消磨掉了。因为对社会公正的信任,所以她才从县级官员开始层层努力,希望通过官方的保护能给她讨回公道。然而,她的信任在上访的路上一次次被无情地践踏和出卖。最后,当她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便失去了生存的意志,要在一颗桃树上上吊自杀,却被主人告知换一颗树,耽误不了多少功夫。李雪莲听后,噗嗤一笑。二十年的坚守和信任却只换来一笑,她对社会正义的信任,对人的信任都被瓦解了,最后只剩下孤独、无言和深深的绝望。读到此处,我们不禁要反思,故事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呢?“李雪莲”代表的是无权的普通民众,她在受挫后首先求助于政府,并坚信政府能够为她伸冤并讨回公道。事实上,官员们为保全自己的乌纱帽,对此类事情互相推诿,将人民的信任一点一点扼杀掉。
三、狂欢、幽默背后的人性反思
“狂欢化”的语言是这篇小说重要的语言特色,通常绕了半天才到要说的事情上。李雪莲在求王公道帮忙打官司的时候,就绕了一大圈去和王公道拉关系。王公道在回答她的时候用了这样一句先肯定后否定的话:“你看似告别人,其实在告你自个儿;也不是在告你自个儿,是在告你们家的娃。”细细体会,不觉让人会心一笑。
冷幽默更是为这篇小说增添了不少风趣。小说中李雪莲请“老钱律师事务所”的老钱写状子,花了三百块钱。李雪莲嫌贵,老钱瞪起眼珠子:“案情重大呀,案情重大呀。”老钱觉得诉状牵扯了几桩案子,自己还吃亏了。老钱的贪得无厌隐藏在这幽默的语言背后。因为李雪莲告了二十年的状,她所在的拐弯镇年年在“维稳”这一条上没有达标。但是平时见人张口就骂,抬手就打的镇长赖小毛却不阻止她。他明白一阻止,这马蜂窝就落在他头上。他说:“咱们在拐弯镇工作,心里也得会拐弯。”不但如此,他还自降辈分给李雪莲叫姑。一个怕事不作为,欺软怕硬的官员形象就跃然纸上。
四、孤独背后的交流无效
有效的交流必须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不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要换位思考。李雪莲的孤独感产生于无效的交流,因为她所认定的理在他人看来是无理取闹,合情但不合法。除了他的丈夫就只有家中的老牛能证明这件事情的真假。
李雪莲与家中老牛有一段催人泪下的对白:
李雪莲:“你不会说话,不会点头和摇头啊?十一年前的离婚那事你也在场,你说说,当时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没想到那牛遥了遥头。[2]
人们不相信她说的话,是因为不能设身处地地为她着想。这样就不可能体会到她心中的冤屈,也就不能理解她的做法。理所当然认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瞎折腾,视她如刁民。孰不知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一样,想法就不同。如果官员只是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就不可能真正为人民服务,也不可能和群众进行有效的交流。当这种交流被隔断时,群众的心理就会从信任变为失望甚至是死心。这种心灵上的距离会越来越远,结果就会失去向心力和凝聚力。李雪莲和牛的对话看上去荒诞可笑,实际上折射出当代官民之间的交流障碍。如果个个官员都层层推诿,像踢皮球一样对待群众的问题时,整个社会就陷入悲剧的泥潭了。李雪莲的悲剧只是社会中众多悲剧事件的一个缩影。作者刘震云的初衷便是想通过讲述这个看似荒诞却又真切的事件来警醒大家。
[1]郭宝亮.洞穿人生与历史的迷雾——刘震云的小说世界[M].长江文艺出版社,101.
[2]刘震云.我不是潘金莲[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黄雨(1987-),女,土家族,湖北恩施人,研究生,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研究方向:比较诗学。
J
A
1006-0049-(2017)18-0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