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不是潘金莲》,也不是“秋菊”(聊天室)

2016-11-18杜鹃

环球时报 2016-11-18
关键词:村妇秋菊潘金莲

杜鹃

《我不是潘金莲》今天公映之前,传闻有“九九八十一难”,制片发行的新闻都够写一本电影灾难神话,归其原因有二:电影档期的一拖再拖,以及范冰冰“宣传电影时遭到举办方驱逐离场”。这些娱乐消息真伪难辨,顶多是吃瓜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待电影上映时,观众一股脑跑到影院发现:这是升级版的《秋菊打官司》吗!冯导,您是要致敬张艺谋,还是PK张艺谋?

《我不是潘金莲》18日公映前,圈内试映时赢得不少好评,甚至有人评论“它可以列为年度最佳华语片”。遥想1992年上映的《秋菊打官司》也曾获得多个有分量的电影节奖项,一度还被外媒描述为一部“能表现亚洲人性格”的电影。从人物形象来看,《秋菊打官司》和《我不是潘金莲》都是讲述法盲村妇前往大城市“讨说法”的故事,女主角都是内地响当当的女星。细品之下,两个人物各有千秋:巩俐饰演的秋菊是变革中的迷失者,性格成分中有逆袭色彩,有些倔强;而范冰冰饰演的李雪莲(如图)则是变革中的坚持者,其外表虽然是乡下人装束,但从骨子里透露出“这个女人很难缠”的感觉。范冰冰把村妇的泼辣刁蛮演得入木三分,这次有力度的表现足以回击那些曾质疑她演技的声音。

《秋菊打官司》意在传递人物对情与法的认知,电影突出农村人在社会变化中的心理和成长。《我不是潘金莲》用方圆框架的视效构图增加观众的“偷窥欲”,使剧情分分钟“出戏”。中国传统上早有“无规矩不成方圆”之说,冯小刚的这部电影大胆传递“男人要守自己圈子,女人要跳出社会框框”的寓意,突出法制社会下合情与合法的较量。

与《秋菊打官司》相比,《我不是潘金莲》更倾向反映当下中国人的世相百态。在笔者看来,后者也是这么多年来真正属于冯小刚的电影。▲

猜你喜欢

村妇秋菊潘金莲
《秋菊有佳色》《海芋》《稚鼠图》《独自逍遥云游处》
《秋菊有佳色》《海芋》《稚鼠图》《独自逍遥云游处》
村妇
村妇
秋菊
潘金莲人物形象的深层解读
砒霜与酒
坐哪儿不碍事儿
秋菊的婚姻
小姑是谁杀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