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粤剧、粤曲特色教育对学生的思想熏陶

2017-01-29叶雅侨

北方音乐 2017年24期
关键词:粤曲粤剧德育

叶雅侨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中心小学,广东 佛山 528200)

粤剧,原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广府戏,以唱梆子、二簧为主,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到了清朝末期,知识分子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广州话,使广东人更容易明白。而粤曲是源于粤剧清唱的粤语系传统曲艺形式,它们的产生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粤曲不仅与粤剧同腔同调,在唱腔音乐方面长期存在着互相吸收、互相融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极为密切的关系,成为土农工商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而且与岭南的茶楼文化和侨乡文化结缘,是高雅的茶楼艺术和国际性的华人艺术。

佛山是曲艺文化之乡,各大社区民众都喜爱粤曲文化,私下开设了很多粤曲“私伙局”,并影响着一代代的后人。例如我们桂城千灯湖广场就时常开展各大社区粤曲“私伙局”的展演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的热情参与。从小我就是个粤剧、粤曲迷,常常跟着大人们看戏、品戏、唱戏,经常被戏中的人物、事件影响和打动,还不时模仿戏中的人物的身段、造手,过上一把瘾。戏曲中的人和事件都会引起我的思考,或带人走进历史故事或赞颂抗战中智慧的女性和爱情故事或揭露社会黑暗题材激励人民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我从事音乐教育工作二十年,其中开展粤剧、粤曲特色教育活动有五年,教育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我希望通过粤剧、粤曲教育,把戏曲中劝善抑恶、和谐为贵等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提升学生的气质和修养。特别是生长在佛山的年青一代,我们肩负着“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重任,粤剧、粤曲特色教育能为孩子打开一扇艺术世界之窗,“以戏育人”“以戏塑人”,让老一辈艺术家的学艺精神影响孩子,能促进孩子们健康人格的成长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高贵品质,塑造孩子们的艺术气质,同时达到在粤剧、粤曲文化引领下成就新一代接班人的育人效果。

一、传统粤剧(曲)作品,能变传统说教为生动形象的愉快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和思想熏陶

优秀的粤剧作品寓真理于直观、具体的形象之中,糅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在潜移默化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润物细无声地引发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学生美好情感,帮助他们萌发志向,树立理想,完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独生子女越来越受到家庭成员的重视,从而造成了学生心灵脆弱,或娇宠或任性,或独尊或懦弱,不堪一击……面对着天壤之别,提供相关的经典粤剧折子戏让学生欣赏与学习,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教育效果。

例如经典粤剧折子戏《易水送荆轲》选自《荆轲刺秦王》中的易水送别。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在易州易水边,燕太子及其送行的人,都穿着素衣送别。到了易水边上,唱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诗句,这是刺秦前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也是千古传诵的闪光章节。我们在传统的粤剧折子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编,在编排、服装、身段方面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历史故事中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勇敢、爱国,不怕秦皇的残暴与威胁去刺杀秦王,同学们通过看粤剧、演粤剧、评粤剧,感受到历史故事人物——荆轲的豪情壮志,借助粤剧的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学生亲身出演粤剧中的人物,比单纯的说教要强百倍,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二、创新粤剧(曲)作品,源于生活,更贴近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德育素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粤剧的改革一直没有停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强调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继续对粤剧的表演形式进行改造。例如上世纪60年代,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领衔主演《山乡风云》晋京公演成功,被誉为“北有《红灯记》,南有《山乡风云》”,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出席观看并给予高度评价。发展至今,为了吸引年青一代观众,粤剧、粤曲作品改革创新更是花费不少心思。例如2015年首演的现代粤剧《决战天策府》受到青年观众的喜爱与追捧。该剧取材自3D武侠网游《剑网3》,在此基础上改编创作,是粤剧与网游的首次跨界结合。剧中讲述“安史之乱”期间,天策府统领李承恩率军勇战叛军,力保大唐江山的故事。家国江湖,儿女情长,可歌可泣,荡气回肠。

(一)结合传统节日,赏析粤剧作品

结合德育部门,我们在组织学生开展纪念先烈活动之前,为了让学生明白活动的意义,学校组织了学生观看现代粤剧《山乡风云》,这是一部以讴歌解放战争时期广东五邑地区军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为主题的粤剧新作。一九四七年秋,华南地区的一支人民游击队,为了配合全国大反攻,奉命挺进山区,园堡是山区里地主阶级的一个最反动的堡垒,刘、关、张三姓土豪控制着一支上千人的反动武装,欺压百姓,击队进山后,决定攻打桃园堡,政委特派遣女连长刘琴化妆进堡,在桃园中学担任教员,发动群众里应外合,配合主力进攻。作品在原版精粹和粤剧音乐、唱腔、舞美等基础上,剧情更紧凑,武打场面更为精彩,并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舞美、灯光进行了再包装,进一步丰富了粤剧的艺术表现形式。

现代粤剧《山乡风云》,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色彩。同学们看得认真、十分投入,感受到如果没有这些敢于以血肉之躯同敌人同归于尽的忠诚战士,就不可能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没有千千万万个先烈,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因此在扫墓活动中,通过观看粤剧新作品达到教育的效果。

(二)结合地方文化,创作粤曲作品

自从学校开设了粤曲教学,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注意,我们所选取的粤剧(曲)作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并结合地方文化创作符合学生演唱的新作品。例如粤曲表演唱《灯湖美》,就是我校的新作品,2015学年参加南海区第十届少儿艺术花会获得金奖。千灯湖他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面积约132亩,由人工湖、大掩体 、历史观测塔、水上茶亭、柏树茶店、溪流、山上景观塔、南水门等组成。公园内最引人注目的景观是山顶上6座高28.5米的大灯塔、48米单跨钢拱桥以及250米长的廊架和历史观测塔,尤其是各色景灯1300盏,形成一个湖光山色相辉映、绿树溪流点缀其中的美丽景观,使游人日间迷恋于碧水彩树,夜晚陶醉于霓虹灯影之中。千灯湖为南海区地标城市景观建设赢得赞誉,更使佛山品牌闻名中外。通过演唱作品粤曲表演唱《灯湖美》,既赞美了千灯湖美景,同时歌颂了人文情怀,培养了学生德育素质,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三、利用优秀的粤剧(曲)作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与传统德育相比,优秀的粤剧(曲)作品具有自身的显著优势与德育实效性。

(一)优秀粤剧(曲)作品能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现代德育主张发展人,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尤其是追求人格上的独立与尊严。我们的粤曲表演唱《大沥名犬美名扬》就是讲述了沙皮狗、导盲犬、警犬这三种名犬,各自在社会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是人类的好朋友,受到嘉许、奖励,他们正准备去参加表彰会,沙皮小狗、导肓犬“碧琪”、警犬“拉布拉多”在参加表彰会的途中相遇,相互赞许,坚定不移地为人类服务的故事。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在社会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友爱、相互帮忙,都要有一颗善良、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粤曲表演唱《大沥名犬美名扬》是由多首小曲编写而成,词曲朗朗上口,学生都喜欢传唱,在校园中形成氛围,也喜爱表演作品中狗狗的角色。通过传唱,更是深化理解,升华思想,增强教育效果。这时班主任们因势利导,趁热打铁,及时开展班会、队会,组织学生评说粤曲作品、创作卡通小狗,办成专栏展示在板报上,不仅满足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提高孩子们的传唱兴趣,而且提高了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书画能力,对学生的人格完善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优秀粤剧(曲)作品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小学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现代社会发展迅猛,竞争意识逐步增强,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有好的,有坏的,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就会容易变得自私自利,遇到事情心理承受能力变差、缺乏自信、说谎等各种心理问题。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教师用传统的教育方法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而优秀的粤剧(曲)作却能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良的品格。

一个优秀的粤剧(曲)作品就好像是一桌丰盛的筵席展示在孩子的面前,色香味美,因为它包含了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例如现在我校粤曲班正在学习唱的《字海趣游》,孩子们在学习唱曲的过程中可能了解到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从而引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连锁反应,进行了一次完整的心理教育。从而,健康的心理品质也会越来越完善起来。

四、结束语

粤剧、粤曲是岭南传统文化瑰宝,粤剧已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们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在粤剧(曲)教育这块天地中,只要我们用心发掘,善于利用,巧妙引导,就可以轻松高效地教育学生,让优秀粤剧(曲)作品在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锦上添花!

[1]张莹,何宇青.将粤剧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J].南国红豆,2014 (06):29-30.

[2]黄悦.粤剧粤曲:埋植于心灵深处的文化根系[J].南国红豆,2016(05):34.

猜你喜欢

粤曲粤剧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SINGING THE CHANGES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谈当代民族唱法如何演唱传统粤曲——以《昭君出塞》为例
粤曲《回归颂》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