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提琴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

2017-01-29苏伯英

北方音乐 2017年24期
关键词:小提琴作曲家演奏者

苏伯英

(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小提琴演奏者能够通过乐谱识读从中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情感,在思考中与作曲家产生某种情感上的共鸣,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地运用小提琴演奏技巧,将乐曲完美地展现出来,使静止的音符变成鲜活的乐章,充分将作曲家与演奏者的内在情感展现出来。因此,小提琴演奏者想要达到良好的艺术表演效果,需要在演奏过程中充分地将情感展现出来。

一、小提琴的演奏技巧

小提琴演奏者想要在演奏过程充分地将作曲家的思想感情以及个人情感抒发出来,达到良好的艺术表演效果,首先需要小提琴演奏者掌握正确的小提琴演奏技巧,拥有丰富的小提琴理论基础知识,能够正确读懂乐谱上的表情记号。小提琴学习者在学习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同时要学习与之相关的乐理知识,能够正确读懂乐谱中的音乐符号,通过长时间的练习与思考,记住乐谱中的表情记号,使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乐谱中所记载的表情记号开展相应的演奏活动。作曲家在开展乐曲创作工作时,通常会将个人思想感情融入到音乐表演过程中,并将乐曲的创作意图直观地传达出来。

通过对乐谱内容进行分析,从中得知不同的表情记号均有其不同的内在意义。例如,强音符号的运用能够将激情、热烈的思想感情传达出来;弱音符号能够展现出安静、细腻、小心的心思意念;渐强符号的运用展现激烈的情绪;减弱符号的运用能够展现出平静的情绪;顿音符号的运用表现斩钉截铁的心理;重音符号的运用表现果断、肯定的心理;装饰音符号的运用展现圆滑、灵活的效果;跳音符号的运用展现轻快的意境;断奏符号的运用展现稳健的效果;连奏符号的运用达到流畅的效果。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对感情记号进行准确识记,并在演奏过程中灵活运用,正确地传达出作曲家在创造乐曲时的内在情感,彰显乐曲内涵。

二、全面了解演奏作品

“意境”是我国古典美学传统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内容,在诗文、绘画、书法、音乐、戏剧、建筑等内容中均有体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探索艺术的道路上的智慧与结晶,是一种高尚的审美理想境界,更是我国美学史上的重要标准。例如我国古代典型音乐曲目《梁祝》,这首音乐篇章从头到尾均能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与体验,充分长相作曲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幸福的追求。通过运用小提琴开展独奏,并与其他管弦乐器进行结合,营造出一个“凄美”“动人”的意境氛围。演奏者在演奏该作品时不但要对《梁祝》的音乐元素进行了解,还应深入了解《梁祝》故事内容以及该作品的创作时间、创作背景等基本内容。演奏者通过对《梁祝》故事内容进行深入解读,能够晓得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具有悲剧性的爱情故事,从中领略到一段唯美彻骨、惊天动地的爱情,对《梁祝》乐章具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与认知,使演奏者能够在演奏过程更加深入、真实地将《梁祝》乐曲的真实意境展现出来。

音乐作品与社会生活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具有辅相想成的发展关系。从音乐作品角度分析,音乐作品使乐曲创作者有感而发的创造物,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社会价值,因此,音乐作品是社会生活的记录载体;从社会生活角度分析,乐曲创作者因社会生活产生丰富多彩的创作灵感,因此,社会生活是音乐作品的创造内容。例如,《辉煌的大圆舞曲》是肖邦的小猫看到在钢琴上玩耍,因小猫玩耍过程触动琴键发出自然、淳朴的身影,肖邦认为这种声音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因为“生命”与“自然”是最辉煌与最伟大的一种力量,该作品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仅是肖邦因生活中的一个细小之处有感而发,特取名为“辉煌舞曲”。

三、演奏者的二次创作

小提琴演奏使对音乐作品一个二次创作的过程,通过小提琴演奏者对所演奏曲目的认知与理解,运用正确的演奏手法对乐曲进行演奏,同时将个人思想感情融入到演奏过程,实现对音乐作品的创新与拓展。从客观角度分析,演奏者对音乐作品进行演奏之前需要先对整个演奏曲目具有一个整体性的理解与认知,通过对演奏曲目的内容以及乐章创作者、创作背景进行了解,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个人思想感情融入到小提琴演奏过程,使小提琴演奏富有生命力与艺术气息。因此,小提琴演奏者需要拥有丰富的创造力与创新力,不将音乐演奏当作一种毫无生命意义的演奏乐器,而是将整个小提琴演奏过程作为一种生命的延续与情感的传递;小提琴演奏者针对每一部演奏作品不应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对乐章进行机械性转换,而是将自己作为乐曲创作的一部分,充分融入到乐章创作内容之中,深入品味作曲家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思想感情,与作曲家产生独特的共鸣,根据自己的理解将乐曲完美地演奏出来。

在整个小提琴演奏过程,演奏者如果没有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到其中,会导致演奏过程缺乏个性,无法营造出与演奏内容相吻合的意境氛围,使音乐作品缺乏活力。因此,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过程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进去,注重演奏过程的创造性与创新性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演奏者根据个人对乐章的理解与认知用自己独到的方法对其进行阐释,在原创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充分将个人聪明才智、思想意识投入到音乐作品的二次创作过程中,展现演奏者的个性与创造性。

四、演奏者的音乐天赋

小提琴演奏者应拥有良好的知觉空间,对音质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与领悟能力,灵活运用音乐技巧,注重小提琴表演的层次感,充分彰显小提琴演奏的抽象化、意向化与抽象化。在小提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应按照情感需求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声响上,根据音乐变化及时调整演奏技巧,正确把握演奏角度与演奏力度,对小提琴的声音进行正确把握,突出演奏声音的柔和性、细致性、宏亮性、打击性、急躁性等音乐效果。演奏者应具备准确的控制能力,突出音乐的独特性与创造性。

因此,小提琴演奏者应在整个练习过程用心听、用心想、用心领会、用心领会,在不断的练习中积累个人经验,提高小提琴演奏的专业素养,培养个人音乐审美意识与演奏技能,灵活地处理好每一个演奏细节,严格按照曲谱要求运用演奏指法,使演奏者能够从心理出发,将自己的领会运用指法直观地展现出来,处理好某个演奏中的细节性问题,将自己的内在情感与小提琴演奏内容融合在一起,注重艺术情感的升华。

五、科学处理演奏情感

拥有良好的小提琴演奏效果不但要演奏者拥有高超的演奏技能,还需要演奏者拥有高素质的心理素养。演奏者如果在演奏过程存在出现紧张、消极等心理情绪,将会影响到演奏者的正常发挥,降低演奏效果与演奏质量。小提琴表演过程是一个情感表达的过程,演奏者不但需要将作曲家在作品中所展现的精神内涵展现出来,还需要将自身的精神世界同时呈现出来,因此在整个演奏过程演奏者需要正确对自己的情绪与意识进行控制,提高自身精神世界,善于处理演奏过程中的个人情感,防止个人情绪对演奏效果产生影响。

每一位小提琴演奏者均希望自己的演奏能够华丽优美,充分将音乐中的情感传递给广大听众,具有良好的感染力与吸引力。若演奏者无法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小提琴演奏中,那么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演奏效果将无法产生。因此,演奏者全身心投入到演奏中是展现内在情感、提高演奏效果的首要心理要求,需要演奏者充分融入到音乐艺术作品中,深入体验音乐作品中的内在情感,与作曲家产生独特的共鸣,只有这样演奏者才能够正确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脉络,正确地将音乐作品内在情感完美地展现出来。其次,小提琴演奏者应将个人情感与原创情感结合在一起,注重两种情感的融合与贯穿,使整个演奏过程具有完整性与统一性,听众能够被演奏者的真情所感打动,并产生强烈的共鸣。

六、总结

综上所述,小提琴音乐表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需要演奏者拥有丰富的小提琴演奏技巧,全面了解演奏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原创意境,深层次挖掘演奏作品的内在情感,将原创意境作为情感表达的基础,结合个人内在体会,在演奏过程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造,达到情感的统一与创新,使小提琴演奏具有传承性与发展性,为听众营造一个别具一格的意境氛围,增强演奏过程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完美地将小提琴音乐演奏情感艺术表达出来。

[1]冯玉婷. 浅析琵琶演奏中的气息运用与二度创作的情感表达[D].西安音乐学院,2017.

[2]孙慕瑶.《临安遗恨》中三次主题再现的不同演奏技法及情感表达[J].当代音乐,2017(02):79-81.

[3]林晓明.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中的揉弦技巧和情感表现[J].艺术评鉴,2016(02):96-97.

[4]赵大禹.试述竹笛演奏在当今舞台上的表演形式及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5(22):163.

猜你喜欢

小提琴作曲家演奏者
小小作曲家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Hey Diddle, Diddle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Pear Concert
器乐演奏者艺术修养的重要性探析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