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路”山东琴书的发展与现状研究

2017-01-29薛楚兰

北方音乐 2017年1期
关键词:琴书南路扬琴

薛楚兰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南路”山东琴书的发展与现状研究

薛楚兰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南路”山东琴书,发源于鲁西南地区,距今已经有四百多年,主要是各种歌曲儿的口头串唱。“南路”琴书使用的乐器有三大件:扬琴,坠琴,京胡。扬琴作为最重要的伴奏乐器,在山东琴书“南路”流派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变迁,琴书的风采不再,笔者写本文的目的在于:为了使“南路”琴书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引起更多人对“南路”山东琴书现状的关注,继续弘扬和发展中国的民间遗产。

“南路”山东琴书;扬琴;发展;现状

对于山东琴书的研究主要有:董刚德《南路山东琴书调查与研究》,这篇论文从南路山东琴书的历史谈起,通过查阅搜集各种史志、地方志等资料,对山东琴书的发展进行了一个梳理,以时间顺序对每个阶段都作了说明与分析。刘强的《南路山东琴书名家刘世福的坚守与开拓》主要讲述了刘世福的个人事迹、演唱风格和演出特点。笔者拟从山东琴书“南路”流派的发展与现状为切入点,并采访了“南路”琴书流派的传承人刘世福,了解了“南路”山东琴书最新的发展情况。

一、“南路”山东琴书的形成发展

齐鲁大地,地广物博,既是孔孟之乡,也是中华文明中众多戏曲(说唱)艺术的发源地。随着艺术文化潮流的逐步推进,“南路”山东琴书在这里形成,并进一步发展、成熟。

琴书是很多戏曲剧种的起源,山东琴书造就了很多其他的艺术形式。如:山东吕剧的前身就是山东琴书,它是由山东琴书演变发展而来的一种演唱小曲,山东琴书发展形成以后,各地区的艺人经过自己的钻研,又逐渐把山东琴书演变成了现在的吕剧。20世纪20年代,在山东琴书流派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将山东琴书分为三路,分别是:南、北、东,这三路。

济南为北路地区代表,代表艺人是姚忠贤;青岛、烟台为东路琴书地区代表,传承人稀少,基本没有演出活动;鲁西南地区(主要是以济宁市、菏泽市为中心地区),以刘世福为“南路”琴书流派的传承人代表。

“南路”琴书最初是以民乐合奏的形式出现,即农民在年节或者劳动之余的一种特殊活动,或者一些人自娱自乐的一种小曲儿串唱的形式,尤其是在农村,在田垄间的自家地头,人们干完活或者休息的间隙,通过用唱小曲儿等娱乐形式来解乏解闷。因为以打洋琴为主,所以就叫“打洋琴”或者“小琴戏”。这是“南路”山东琴书的胚胎。后来慢慢的在民乐合奏中加入了一些唱词,后来边打边唱,这就突破了原有的形式。并经过一步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较为职业的琴书说唱形式“撂地琴书”。最终形成了“南路”山东琴书说唱形式,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演出形式。“南路”琴书是山东琴书的起源。

二、“南路”山东琴书的艺术特色

“南路”山东琴书是山东琴书一个重要的分支流派。它的艺术特色大体分为三个方面:

(一)唱腔曲调

刘世福的唱腔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因为他是土生土长的济宁人,所以采用地道的济宁本土方言演唱,给人一种原始、朴素的乡村气息感。现在城市中的人们都习惯了快节奏,看到这种具有浓厚乡土味道的演出都会非常喜欢。他会依据曲调改编歌词,也就是唱腔基本不变,但是唱词会根据时代的变化,改编具体的内容,这也成为了“南路”琴书演唱的一大特色。并且通过那上百种的曲调来演唱,表达传承人的情感与看法。其中【凤阳歌】最为出名,它的旋律往往比较柔和优美,抒发的情感强,“南路”琴书的唱腔调门是独特的,所谓的唱腔调门就是指演唱琴书时候的唱法不一样,旋律拖音会有更多转弯,也因此更加悠扬和富有感情。并且他的演唱已经达到了“唱说并有,不分你我”的境界,似唱似说、似说非唱。

(二)演出形式

夫妻档演出形式是“南路”琴书中最具特色的,整个山东省,仅此一家。演出时刘世福夫妻二人与伴奏一起表演,演唱形式一般分两种:主唱人独唱或者和弹扬琴的人一起唱。比如在琴书曲牌《梁祝下山》中就有很好的表现,这首曲牌中采用的是男女一人一句的说唱的形式,感觉像是彼此在对话,两人合作的形式非常的明显,另外这首曲牌的内容也非常的有意思:(男)山伯说 鸳鸯相依同来往,(女)好比做 你我二人 情意深 长。

(三)伴奏乐器

在演出时,伴奏所用的乐器有扬琴、坠琴、软弓京胡、小板子、磁碟子等。软弓京胡是“南路”流派所特有的,不是普通京剧中的京胡,胡琴的弓子是软的,能够发出那种婉转的,余音很长的类似揉弦音声音,比较柔美,非常独特。演出人数一般为2-7个。过去缺少经费的时候,条件十分艰难,为了维持生计,节省支出,琴书演出演员最少的时候仅为一人,右手弹扬琴,左手打板子,并自己说唱,但是正常情况下主要的几个演出人员不能缺少。并且刘世福那传神的表演,能让观众身临其境,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精心的设计,细腻的刻画人物内心。

三、“南路”琴书中扬琴的地位和作用

刘世福说:山东琴书“南路”流派的伴奏乐器,一般有三大件,分别是:扬琴、坠琴和软弓京胡。另外还有手板子(类似山东竹板)、碟子和筷子等乐器相辅。这是南路琴书中的器乐用具,而“北路”“东路”琴书则没有软弓京胡(能发出得儿咦啦~~哎嗨嗨嗨~的余音,没有这个味道的),只有扬琴、坠琴还有其它的小件乐器。

扬琴从明代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是中国民间常用的击弦乐器,与钢琴算是同宗。有种说法说扬琴是“中国的钢琴”:不仅音域相似,音质也相似。 扬琴是山东琴书“南路”流派中最重要伴奏乐器,因为它在演出中的突出表现而被人们所熟知、喜爱并记住。过去,农村一有琴书剧组来演出的,人们就会开心的奔走相告,说:“唱洋琴”的来了,可见扬琴在群众心目中的重要性。

山东琴书中的“琴”字,指的就是扬琴,中国的民族乐队演奏过程中,扬琴在乐队中的地位仅排在乐队的指挥之后,直接正对着指挥台,位于舞台的正中央。这是因为扬琴具有独特颗粒和金属感的音色特征,更容易表现鲜明的节奏音型和音乐动机,所以它对乐队旋律和节奏发挥了主导作用。

在“南路”山东琴书中,扬琴弹奏形成了右手弹琴(一般是横向弹奏,这样跨度广并且比较容易掌握,快速分解),左手拿着小板子打节奏,一个人扮演弹琴、打节奏、与主唱配合演唱的三种角色,扬琴独特的音域可以达到三个音区,(大C1-c1)结构可以被更好的利用,音响效果也被更丰富的传达了出来,更体现了扬琴在山东琴书“南路”流派中三大伴奏乐器的中心地位。扬琴发出的音色具有很强的颗粒感、音量非常大,技巧性强,分别是:单、齐、轮、颤、滑、揉、拨、抓、点、装饰音等演奏方法。当演奏速度较慢的时候,发出的音色如咚咚的山间小溪水,清脆、欢快、明亮、细腻;而快速弹奏扬琴的时候,音色又如涓涓不断的江河流水,欢快活泼、奔流不息。扬琴的音色非常透亮,丰富多彩,也非常特别,它的声音发出来就像人握着一把珠子散落到地上那般清脆。

所谓“无曲不成戏”,充分显示出伴奏在戏曲中的作用。唱腔和伴奏相辅相成。唱腔的作用是,保证剧情发展,烘托作品的艺术氛围,表达人物的感情与思想等等。伴奏的作用是衬托或烘托唱腔部分。只有伴奏与唱腔完美结合,艺术作品才能算完整。所以在琴书表演的过程中,扬琴的伴奏在唱腔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伴奏与唱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你副我主”“你主我副”的这样一种关系,互相的配合,互相衬托彼此,却又互不干扰对方的表演,达到一种完美的表演形式。伴奏的音乐风格与唱腔的风格保持一致,伴奏可以根据曲牌的风格进行即兴发挥,这对弹奏扬琴者的伴奏水平也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在山东琴书《小姑贤》中,唱腔与伴奏有互相衬托的关系,开场时会有扬琴单独的演奏“过门”。类似一个引子,然后开始衬托唱词,变成“副”,单纯的根据曲牌的风格伴奏,唱完一段后,中间的连接部分,又是以扬琴为“主”来进行伴奏,每部琴书曲牌作品基本都是这样的结构,可见扬琴的伴奏与唱腔的关系是多么的密不可分,多么的重要。

四、“南路”山东琴书的现状

以济宁市艺术团的传承人刘世福为中心的“南路”山东琴书现在非常红火,为什么刘世福的演出受到了这么大的欢迎?笔者认为,这跟刘世福的个人表演魅力和由衷热爱山东琴书,不断创作和刻苦钻研,还有民众的需求等有关。人民群众非常喜欢他们表演。这都是因为刘世福那独具特色的演出形式、传神的表情和感染力,还有他能够不断的创新,寻找新思路并跟着市场变化而来,保持“南路”山东琴书的活力与竞争力。

刘世福的创作贴近百姓的生活。他说:“我现在有很多新的创作,总不能老是唱老的,必须创新,要跟着时代走,我会根据最近发生的事情,人们感兴趣的事情去创作。好比说,有一次我看了一个情景剧,一个小女孩考上了大学不认她母亲,她嫌弃她母亲穿得不好,太土了,给她丢了人,然后她母亲非常伤心的在哭,当时我都以为那是真的,但是实际上是演员在演,演得太投入了我都把它当成真的了。所以我当时就想,把这个元素加在琴书里,我就创作了一首曲子,创作出了《苦乐娘亲》”。

他的创作紧跟时代政策:刘世福最近又写了一首曲子,是讽刺日本行为举止的琴书曲牌,其创作灵感就是因为南海问题。由于人们都关注这个事情,并对这个曲子非常感兴趣,这既迎合了人民的需要,也壮大国家的士气;并且还创新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八荣八耻树新风》等都是根据时代风气,与时俱进的,跟着正气走的;另外他创作的曲子《人祸》是关于打击法轮功的,是提倡崇尚科学,遵纪守法的内容。

刘世福的演唱非常朴素,还有夫妻档演出的独特性让许多人听过了、看过了,就深深地爱上“南路”山东琴书,甚至余音绕梁、流连忘返。他的演出还有许多包袱,包袱就是指那些能让人们笑的、幽默的东西,指笑话。刘世福说:“包袱,对于说唱艺术来说非常重要,说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这样就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让人们愿意听、愿意看,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这样使他们听了也开心,看着也舒坦。”

当前“南路”琴书的传承人也有不少。刘世福有众多弟子,可谓后继有人,其中最小的才十几岁,最大的几十岁,业余的和专业的都可以学习这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广纳弟子,只要能够为这门艺术留下传承人,他所做的一切就是值得的。他为了艺术努力,不断的创新,全身心投入到艺术中来,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的精神,使“南路”山东琴书这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刘世福获得过很多荣誉,这才是真正的实至名归。他曾经获得了两次全国“群星”奖;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而为这一切奠基的是他创作的《人祸》。刘世福夫妻全身心投入到南路琴书中,终于于2006年5月得到批准,把山东琴书收入到中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的重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琴书传承人们的不断努力,对保护和继承山东琴书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使琴书重新从低谷又回到了人们关注的视野。

现在济宁艺术团的“南路”琴书演出很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专门的琴书演出或者和吕剧、快书一起的演出。而且现在济宁市艺术团还经常出省进行“南路”琴书的演出。时代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传统艺术的演出场次远远不及过去,但是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南路”山东琴书还会继续在这个时代发光发亮。

五、结语

国家和政府应该加强对“南路”山东琴书的关注,应该坚决的、强制的保留这项技艺,并且加大扶持力度,对传承人进行鼓励,最好能在艺术学校开办非遗学院,积极培养各类艺术的传承人。传承者们也该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地进行创新创作,也应该保持自己流派的传统特色和个人风格。相信“南路”山东琴书会逐渐的适应这个变化的社会,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发扬光大。也希望每个人都能为保护和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自己的贡献。时代快速发展所产生的流行艺术虽好,但相比之下传统艺术文化更具韵味,更有魅力。

[1]辛力.山东琴书曲牌音乐的结构形态[J].齐鲁艺苑,1986(03):44-46.

[2]王义茹.扬琴在说唱音乐伴奏中的运用[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4):108.

[3]项祖华.扬琴艺术的世纪回眸与展望[J].中国音乐,2001(04):10-13.

[4]芮伦宝.对当前扬琴作品创作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1(02):41-43.

[5]董志军,董志伟.论戏曲音乐中唱腔与伴奏的关系[J].艺海,2015(08):48-49.

[6]曹萌.山东琴书唱腔音乐体制的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

[7]孙雪.浅论扬琴在山东琴书中的地位和作用[D].西安音乐学院,2012.

[8]董刚德.南路山东琴书调查与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

[9]周景春.扬琴在山东琴书中的伴奏艺术特色[J].菏泽学院学报,2011(03):106-111.

[10]杨昭君.“北路”山东琴书扬琴的传播变迁及其思考[J].齐鲁艺苑,2014(03):29-33.

[11]王乐.山东琴书及其流派音乐特征[D].上海音乐学院,2014.

[12]刘强.南路山东琴书名家刘世福的坚守与开拓[J].曲艺,2011(04):20-22.

[13]董刚德.南路山东琴书调查与研究[D].山西师大,2012.

猜你喜欢

琴书南路扬琴
关于苏北琴书生存现状及传承的分析与探讨
浅谈徐州琴书的传承与发展
《永乐琴书集成》真伪再考
浅析中国扬琴乐器改革历程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讲述南路(粤桂边)父辈的故事”歌舞剧在穗首演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浅谈中国平均律扬琴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