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苏北琴书生存现状及传承的分析与探讨

2022-11-12朴李瑛

戏剧之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琴书苏北民间

朴李瑛

(宿迁学院 江苏 宿迁 223800)

当前,苏北琴书面临着一系列生存难题和发展困境,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传统民间音乐,需要对当下的苏北琴书生存现状进行了解,并更新理念,对琴书内容和题材、琴书表演形式和伴奏乐器进行创新,创造发展机遇。政府部门和教育界也需要加强扶持力度,通过教育传承、社会文化活动等更好地推动琴书创新发展。

一、苏北琴书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一)苏北琴书的起源

苏北琴书起源于我国明末清初宿迁地区的民间小调,也叫做宿迁琴书,当时人们称这种民间小调为“打扬琴”,李义成对苏北琴书有着较大的贡献。李义成曾在宿迁居住过,他一直唱民间小调,后来,李义成开始在各个地方演唱,推动了打扬琴的广泛传播。苏北琴书主要分为两个派别,柴门和陆门,其中柴门主要以李义成为首,陆门是以陆成金和陆成银为首,后来,陆成金和陆成银脱离了陆门,迁移到淮河以北地区,于是苏北琴书开始形成。苏北、皖东北、鲁南苏北琴书艺人都来源于柴、陆门。

(二)苏北琴书的历史发展

苏北琴书采用了江苏地区的方言,通过说唱相间的方式进行叙述式表演的一种曲艺类说书,在表演时需要用到一些伴奏乐器,比如扬琴、云板、坠琴、二胡等,因此也叫做打扬琴,最早出现在清代同治年间。在当时,琴书的唱腔曲调主要来自于《丹阳歌》和《垛子板》,在表演中也受到了当时流行的苏北琴书和山东琴书的影响。苏北琴书在最初发展时和当地流行的“丝弦”演唱有着一定的联系,后期随着曲目和曲调的变化,逐渐形成了多种曲艺形式。其流行地域主要以苏州地区为主,逐渐也延伸到了江苏和江苏以北的地区,苏北琴书艺术历史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种传统曲目。苏北琴书和其他曲艺有着共性特点,表演形式奇特,艺术价值高,但是因为历史和现实冲突,导致琴书研究较少,因为学术观念和学术意识的不足,导致后期得不到关注,影响发展。

二、苏北琴书的演唱风格

苏北琴书属于地方文化,由宿迁方言演的民间小调演变而来。苏北琴书有三种演唱方式:单口、对口和群口,单口演唱是指一个人表演,自己拉胡,脚踏木梆击节伴奏;对口演唱是指两个人表演,一个人拉胡,一个人击打琴板;群口演唱,指多个人演唱,分工协作,对口和群口是常见的琴书演唱形式。琴书句式结构类型多样,主要有十字句、七字句、五字句、三字句,在表演时,通过角色彰显演唱特点,比如花腔、说白等,演唱者一般通过辅助动作促使自己进入到角色状态中,以此提升感染力。另外,花板和打花舌也是苏北琴书演唱的一种特点。

三、苏北琴书的生存现状

苏北琴书来源于群众生活,是最基层的民间曲艺文化,从开始出现到最后,对我国群众文化工作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进入到现代化,娱乐文化和大众文化逐渐占据文化市场,琴书文化和琴书艺人被渐渐忽视,苏北琴书面临着生存难题,因此需要重视生存和继承之间的关系,了解琴书面临的传承危机。

(一)继承力度不足

当前,琴书从艺者主要是早期的艺术爱好者,新一代的年轻从艺者较少,导致琴书文艺者逐渐老龄化,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琴书艺术表演带来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苏北琴书逐渐无人重视,苏北琴书传艺一般都是师徒传承,这种传承方法是时代传承下来的一种机制。这种传承机制不同于传统的手工技艺和民间知识学习的方式,是在一定农耕文明时代下民间艺术中特有的一种传承规律中衍生的,作为一名民间传承艺人,需要保持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理念去继承琴书文化技艺。但是对于苏北琴书从艺者而言,多半是老一辈的艺术者,缺乏年轻人,因此难以实现继承和发展。

(二)受众人群少

随着文化的多样化发展,西洋管乐器和现代流行音乐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音乐形式,琴书这种民间音乐逐渐被淡忘,失去了发展机会。琴书听众多数是中老年人,几乎没有青年人,大多数年轻人也没有听过琴书,导致琴书听众群体较少,这种现状阻碍着琴书的进一步传播和交流,使琴书的受众人群不断减少。中老年人因为认知和思维、行为方式的限制,无法高效地继承和发展琴书文化,年轻人不愿意看琴书表演,导致琴书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三)琴书和现代生活不符

苏北琴书最早产生于民间小调,和群众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苏北地区琴书艺术的发展,不同时期的琴书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也反映着不同的民间生活现状、反映着风土人情和民间风俗。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苏北琴书曲目多以这种方式传承,正是因为这种发展特点,苏北琴书面临着发展困境。任何一种艺术文化,想要在社会发展变化中经久不衰,就必须要适应时代特点、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创新,从而实现文化多样性。苏北琴书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自身特点难以跟上时代潮流、时代特点,且表演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在表演曲目编排方式上一成不变,难以实现创新发展,因此和现代生活不符。

四、苏北琴书传承举措

(一)提高琴书地位

苏北琴书作为一种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获得了一系列艺术奖项,尤其是在后期的群星奖影响下,琴书作为苏州音乐代表,进入了群星演唱中,出版了很多唱片,且销量较好,关于琴书的表演也在全国各地开始举办,在当时也掀起了一股流行浪潮。对此需要我国政府部门,各艺术部门加强重视,提高琴书的地位,全面认识到琴书的曲艺形式和流传历史,以此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精粹,让其更好地在民间永久生存下去。

(二)挖掘琴书内涵

琴书面临着一系列现状问题和发展困境,主要是因为受众群体少,不被大众喜欢和接受,对此琴书就需要考虑自身和大众的审美问题。现代社会,大众都喜欢节奏欢快、元素丰富的音乐,这种符合大众审美趋向的音乐逐渐成为流行音乐,简单来说,琴书的艺术造诣无法达到大众的审美水平,直接影响琴书的生存去留。对此我们需要充分挖掘琴书内涵,研究琴书的艺术美和文化美,通过内容创作、表演形式创作,展现琴书的魅力,让更多的听众喜爱听琴书。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琴书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琴书,并创新琴书传播方式,比如,可以通过明星代言和新闻媒体广播电视台等,让人们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到琴书、接触琴书,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群体关注琴书、欣赏琴书、发展琴书。另一方面,可以从琴书内容上创新,利用琴书的乡土情味和民俗风情,唤起大众的情感共鸣,琴书源于群众生活、服务于群众生活,不仅可以在舞台上表演,也可以在街头表演。

(三)创新传承方法

第一,加强学校教育。苏北琴书传承者可以加强和学校的合作,在学校举办多项琴书学习交流活动、开设专门学习琴书的艺术学院、琴书专业等等,从而加强课程教育,通过专业知识教育培养琴书人才,促使琴书后继有人,更好地推动琴书发展。学校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在琴书传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校教育时需要充分利用音乐课程教学手段,带动琴书发展,学校教育和琴书音乐教育相辅相成,并从多个角度开展琴书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第二,创新琴书内容。苏北琴书想要受到人们的喜爱,就需要加强创新,跟随时代潮流,从内容入手,吸引观众的驻足,以此更好地发展下去。琴书从艺者和创造者可以将时代元素加入琴书曲目编写中,丰富琴书表演内容,也可以借鉴现代流行音乐的创作方法,将其和琴书进行融合,以此形成一种多样化的琴书表演方式,吸引大众注意。第三,政府部门加强投资力度。政府部门需要重视琴书的文化地位,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对琴书的保护和扶持,通过多种渠道有效落实苏北琴书专项基金,丰富琴书表演工作形式,为琴书传承和发展创建有利的环境和平台。政府部门还需要积极号召琴书从艺者、琴书听众积极投入到琴书创作和保护中,并通过各种奖励和支持手段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另外,政府还需要制定完善的琴书保护措施和政策机制,对琴书传承和推广中一些违规、破坏行为进行打击和制约,从法律层面和社会层面唤起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消除影响琴书发展的不良因素。且政府还需要发展社会公共性琴书艺术空间,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表演,提高人们的文化归属感,最终营造积极的社会文化氛围,提高民族凝聚力。

五、结束语

随着新时代文化多样性、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政府部门和文化艺术部门对苏北琴书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越来越重视,并采用了一系列手段来推动琴书的传承和保护,促使琴书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琴书继承者也不懈努力,对艺术进行创造,促使琴书创作技艺不断成熟,琴书在内容上、表演形式上、作品上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从而形成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时代琴书艺术。但是在文化市场快速变化、多种音乐共存的今天,琴书逐渐脱离了时代审美潮流,不被大众接受和喜爱,因此需要重点解决琴书传承和发展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既是民族、人民、国家的使命,也是文化本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对此我们需要重视苏北琴书这个民族传统文化,推动琴书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琴书苏北民间
《永乐琴书集成》真伪再考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喊一声苏北大平原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淮河琴书的现状调查及其传承与保护
高人隐藏在民间
苏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