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木卡姆音乐文化渊源与发展初探
2017-01-29张辽艳
张辽艳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1)
丝绸之路木卡姆音乐文化渊源与发展初探
张辽艳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1)
丝绸之路最典型的音乐文化是木卡姆,它具有鲜明的音乐体系和民族特色,本文从音乐文化渊源入手,探讨一下就丝绸之路木卡姆音乐的发展之路。
木卡姆;丝绸之路;文化渊源;发展
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腹地,通达中亚,蔓延至欧洲海港,在历史的长河中蜿蜒辗转了上千年。来自中原王朝的商旅客人,踏出阳关进入西域,异域风情扑面而来,随时随处可见可闻的木卡姆带给他们的是强烈的心灵冲击。东起新疆,西抵土耳其,南达阿拉伯半岛并延伸至北非诸国,北顶俄罗斯南部边界,贯连亚非欧三大洲19个国家,万里旅程始终浸润在木卡姆之中。
千百年来,上述地区始终处于国家动荡、政权更迭、思想意识冲突的纷争之中,只有木卡姆跨越了民族、种族、地域与文化,涵盖了历史、哲学、道德、风俗、意识等内容,形成了融音乐、诗歌、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表现形式。木卡姆是流传悠久的12分块系统的音乐载体,既不同于东方音乐体系,又不同于西欧的“12平均律曲集”,木卡姆的诞生与发展,与丝绸之路诸民族的生活环境、思想意识、宗教观念等社会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诸多条件的共同作用下,木卡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
一、木卡姆的音乐特点
木卡姆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但是,在音阶、旋律与节奏系统方面,它们具有共性。
(一)音阶系统
音阶系统是木卡姆音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木卡姆普遍采用微分音系统音阶,该音阶突出中立三音、中立六音以及四分之三音,又称为“四分中立音律”。木卡姆使用24平均律,这种音阶基于向上以四度音程重叠的方法而得,与中立三音系统一脉相承,更强调了临近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木卡姆多用上下游动的活音,围绕固定音阶上下移动音,形成自己的音乐特色。
(二)旋律调式
木卡姆的旋律调式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以《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等的旋律做一番分析,可以看出,多结音现象在同一乐曲中反复出现,主要表现为四五度关系,大二度、大小二度关系。在同一乐曲中出现的不同音列,形成多种音列变体,根据不同的乐音功能,变化出不同的调式。各套曲之间的乐调存在许多相似性,尤其是在游移音和四分之三音的使用方面,存在许多共性。
(三)节奏系统
木卡姆节奏根据主题旋律,既有单小节反复,也有多小节反复;既有2/4、3/4、4/4拍,也有5/4(2+3)、7/8(3+4)等复合拍;伴随手鼓击节,音色变换与声韵长短呈现出丰富的表现力。通过对木卡姆节奏变化的多样性的研究,可以看出,木卡姆蕴含了多种音乐文化元素,比如:印度佛教音乐、阿拉伯音乐、西域回鹘音乐、波斯音乐等。
二、特殊的地域影响因素
(一)生活环境因素
亚非欧三大洲相连接的广袤地区,遍布高原、雪山、沙漠、荒原,星星点点散布其中的绿洲是该地区人们生活聚居区。封闭在荒野之中的生活方式,培育了这片土地上人们消除孤单、热情待客的情怀,他们更愿意通过培养与伙伴同甘共苦的情感来获得精神安慰,面对景色、气候迥然有别的环境冲击感,歌舞是最好的情绪宣泄通道。久而久之,歌舞渗透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融入到每一个人的血液。
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丝绸之路所经过的亚非欧三大洲相连接地区本土居民,选择了依附绿洲建设城邦的城邦生活方式,绿洲虽然有水有地,但是自然降水与河流水泽的不稳定性,导致该地区不足以从事稳定的农耕生产。人们为了突破地域环境的限制,以城邦为节点,反复探索确定彼此间的通行道路,最终汇集成交通干线。于是,城邦居民、外地商贾、游牧群落自觉不自觉地汇合到了一处,多元文化在此相互碰撞、相互渗透,丰富了人们的情感。
(二)宗教与艺术因素
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彻底打通了丝绸之路,中原的丝绸、茶叶、陶瓷、玉器、火药、造纸、印刷术等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及欧洲;佛教、袄教(拜火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西域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逐次传到中国;汉朝、匈奴、突厥、吐蕃、回鹘、大食(阿拉伯)、蒙古等政治势力踏着丝绸之路往来纵横。丝绸之路逐渐演变为商品、文化、政治综合流动的运输大动脉。
游牧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中原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在西域地区你来我往,最后伊斯兰文化占据了优势。佛教、袄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虽然式微,但其教派思想、道德观、艺术表现手法等,必然会在社会生活中留下印记,继续发挥着文化残片的功能。尤其是在耳濡目染的音乐领域,即便是需要表现的宗教主题发生了彻底的改变,音乐艺术表现手法依然会被固化下来。
三、木卡姆音乐文化的发展
木卡姆集歌、舞、乐于一体,演奏充满了快乐的气氛,善于运用场面盛大、即兴表演的艺术手法折射出人们的生活经验,表现出对生命和大自然的礼赞,展现了积极乐观的民族性格,蕴含着人们摆脱苦难、向往幸福的希望。木卡姆的魅力就在于宣扬人性美好,催人积极向上,能够让每一位舞者和参与者感受到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能够带给观众持久的心灵享受。
“一带一路”构想的建设,重新焕发了古老丝绸之路潜藏的生机,交通线路的升级带动了物质文明的进步,同时人们对精神文明提出了新的高度要求。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卡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情,不丢失传统的音阶、旋律与节奏,保持木卡姆本色特性,是木卡姆赢取大众青睐的基础,丢失了这个基础,木卡姆不能称之为木卡姆。搭乘“一带一路”快车,沿着丝绸之路轨道推动专业演出,借助旅游优势力量扶持地方多种形式的木卡姆音乐艺术,面向市场推行商业化演出,展现木卡姆艺术的独特魅力,坚持艺术内涵的独立性,运用充满神秘韵味的西域曲调打动观众、感动世界。
四、结论
总之,木卡姆之所以能够跨越地域、民族、种族意识形态,广泛地存在于广袤的亚非欧地区,缘起于丝绸之路横贯东西方,多种文明与文化的汇集交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做好木卡姆的继承与发展工作,让木卡姆焕发出新的活力。
[1]库尔班•买吐迪.丝绸之路绿洲中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形成的社会背景[J].音乐创作,2016(8).
[2]穆巴拉克•阿孜古丽.浅析维吾尔木卡姆音乐舞蹈的特征[J].艺术科技,2016(4).
[3]盛菲菲.新疆木卡姆音乐文化传承研究[J].民族音乐,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