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社会思潮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2017-01-28郭云飞
郭云飞,张 楠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51)
多元化社会思潮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
郭云飞,张 楠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51)
多元化社会思潮下,大学生群体呈现出思想认识多元化、价值判断复杂化、发展诉求多样化的态势,探寻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举措,对于高校进一步夯实党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多元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在我国社会发展转型的浪潮中,市场经济促使物质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经济成分和社会结构的多样化导致了社会思想的多元化,公民的社会价值观也因此发生着变化。在当代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思想最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最强、最容易受社会思潮变革影响、对社会价值判断最容易迷失的大学生群体,如何正确引导他们,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思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客观、理性、分析地对待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影响,让正确的社会意识形态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至高点,我们国家、社会、各级教育部门应当在大学生群体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主要抓手,从而形成凝聚社会共识的强大合力。
一、多元化社会思潮下,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社会思潮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之上,具备某种相应的理论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思想趋势,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在社会中形成的集思想、意识、观念、话语等为一体的意识形态范畴。它并不完全是以观点的正确性、理论的完整性来吸引社会公众,也不属于国家制度层面上和执政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正式意识形态,但是这种社会思潮会随着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际思潮的发展趋势而发生变化,层出不穷、错纵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大众的思想影响非常深刻。大学生作为社会大众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多元化社会思潮影响下,大部分人是采取感性和日常生活体验的方式,来接触和把握各种社会思潮, 而不是以理性的方式把握,他们的理想变得更加现实和骨感,往往受利益的驱动而迷失方向。大学生是社会、民族和国家的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命运。习总书记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因此,高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进一步坚定大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才能够为大学生指明前进和奋发向上的方向。大学生也只有自己学习好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胸怀理想和民族复兴信念,坚持崇高理想追求,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塑造文明道德风尚,才能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二、多元化社会思潮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调查
为了更好掌握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笔者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贯彻执行情况,对张家口所属5所院校近8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了70余名学生,有50余名学生参加了网上调查。根据对调查结果分析,虽然当前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但是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意识主流方面,仍然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状态,大学生在人生追求中,展现出勇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传播先进文化和传递正能量的精神状态。有85%的大学生,对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方针表示认同,对高校切实采取“两课”教学和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来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表示满意和支持,高校通过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信仰对话”等“四进四信”主题教育活动,90%以上的大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信念更加强烈。在“中央持续高压反腐行动”方面,92%以上的大学生对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表示乐观,增强了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进了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信赖,“廉洁、实干、务实、亲民”的中央领导集体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调查中也显示,当前大学生成才立志的愿望更加强烈,80%以上的大学生,更加注重专业学习、科技创新、大学生创业、组织领导、团队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在多元化社会思潮背景下,调查显示出10%左右的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矛盾和困惑,面对信息化、网络化迅捷的时代,一些社会负面新闻和消极影响的社会言论,会在第一时间冲击大学生头脑,诸多的腐败行为和社会丑恶现象,使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使他们对学校正面引导的可信性产生质疑。调查也显示8%左右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意识仍很淡薄,他们在个人价值取向、个人利益方面看得较重,对国家、民族和党的利益却考虑得较少,大学生的个人信仰,表现出主观性与随意性并存、功利性与崇高性并存、理智性与情绪性并存、主流性与多样性并存、传统性与开放性并存的诸多特点。大学生标新立异,盲目追求高消费,迷恋和追星,淡漠政治,丧失信仰,社会责任感缺乏,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价值取向仍然比较盛行。有的大学生是非观念差,诚信缺失,情绪化思想突出,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表现出关心与冷漠交织,希望与困惑相容,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高职高专的学生成绩差、思想放任、迷恋网络游戏、理想追求浮浅、浪费盛行、社会传统价值观念丧失等等现象,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刻不容缓。因此,在多元化社会思潮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如何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如何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如何用青春梦来激扬中国梦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如何以实际行动实现人生理想,这些均成为了高校、社会和家庭教育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
三、多元化社会时潮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求高校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方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积极适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发展,适应大学生的新特点,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切实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引领大学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学习中坚定信仰、在实践中印证信仰、在追求中升华信仰,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大学生的青春和力量。
1.充分发挥高校党组织的领导和主体作用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其领导和主体作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主动意识和主体意识,从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的高度明确教育任务,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状态统一教育思想,优化工作机制,健全工作队伍,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2.充分发挥两课教学主渠道作用
“两课”教学是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走向教材、走入课堂、走进头脑,成为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直接形式,“两课”教学能够更好地将其理论性、权威性、发展性、时代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夯实了主阵地、赢得了主战场、建强了主力军、唱响了主旋律。为此,高校要切实夯实“两课”教学工作的理论根基,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在大学生中把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传播好,并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3.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引领作用
思政工作者担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神圣责任和使命,他们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担负起了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真正成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生的灵魂工程师,在教师身上要切实体现出对党的忠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方面的自信,从而更好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为此,作为高校教师既要传授好专业知识,也要强化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努力把学生的道德观、职业观与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突出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传播形式和效果。
4.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在“大思政”工作格局中,高校要切实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学校育人的全过程。通过共青团开展“四进四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与信仰对话”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帮助大学生切实遵循“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目标要求;通过构建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和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载体,组织开展助力脱贫攻坚、“一带一路”调研、革命传统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国防教育等系列 “中国梦”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在大学生中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培养良好个人品德和诚信品格,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积极营造一个有益于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生成与传播的优良环境,并使这些成果在大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聚力共筑“中国梦”。
5.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优秀的校园文化要注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高校要围绕学术科技、文化艺术、公益服务等主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在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方面,一是注重开展“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来展现校园文化成果;二是通过开展中华好诗词、民族好歌曲、中国好书画、民众好口才等中国传统文化比赛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三是注重利用纪念和庆祝我国重大节庆日,来展示我国改革发展3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帮助大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四是注重通过设计开展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来引导大学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6.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引导作用
新媒体在社会舆论中发挥着很大作用,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行为,要切实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敢于面对和善于破解一些教育和管理中的难题,把网上的舆论引导和网下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既坐“键对键”,又能“面对面”。为此,高校要围绕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实现路径和实践要求,着重在专题网、校务微博、班级微博、校园微信、教师博客(微博)、学习交流QQ群、成长论坛、专家访谈等多方面、多角度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建好主阵地、占领至高点、把握话语权、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形成声势,不断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中立主导、多变中找方向、多样中谋共识,全方位多角度生动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聚焦中国梦。
7.充分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
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要以“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标准和总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形成合力,构建以高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育人合作平台。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力求达到“全员化、全程化”育人格局。为此,高校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具体工作中一是要注重党群团等组织间的沟通联系,做到党组织有部署,群团组织有行动;二是要注重建立思政教师、党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齐抓共管的育人机制;三是要注重畅通师生的沟通交流渠道;四是重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五是注重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和养成作用,逐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
在多元化社会思潮的背景下,面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面对经济社会变革发展带来的新形势新挑战,面对网络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情况新课题,面对大学生日趋多样的价值取向和发展选择,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有效覆盖面仍有较大差距,需要高校切实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进一步把握青年工作规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使当代大学生铸魂中国梦,聚力中国梦,实现中国梦。
StudyofhowtoFosterCollegeStudents’CoreValueswiththeInfluenceoftheDiversifiedSocialThoughts
GUO Yun-fei,ZHANG Nan
(Zhangjiak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angjiakou, Hebei 075051)
With the influence of diversified social thoughts,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oughts, the complicatedness of value judgment, and the variety of appeal for development become the trend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nhance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fostering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re the important measurements to be taken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of Marxist ideology, which w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fortification of the Party’s ideological foundation, the organizational foundation and the governing foundation.
diversification;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
G641
A
1008-8156(2017)03-0051-03
2017-07-10
2017-08-22
郭云飞(1974-),男,河北张北人,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党支部书记。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张家口市社科联2017年度社会科学立项研究课题“多元化社会思潮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1704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