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民众同甘共苦“方为真学问”
——关于梁式堂的《凿泉浅说问答》

2017-01-28梁克隆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梁克隆

与民众同甘共苦“方为真学问”
——关于梁式堂的《凿泉浅说问答》

梁克隆

《凿泉浅说问答》围绕着“找泉建池”、“修渠引水”、“工程建设”等方面叙述说明,并且“问”得清楚,“答”得明白。只要有所用心,领会到位,严格按其计划行事,规范施工,一定可以确保工程质量。除去技术层面的问题之外,还表现出梁式堂先生为人处事与思想认识方面的人文精神:既有为抗旱寻找水源的艰苦卓绝,殚精竭虑,又有博大情怀的抒发与理想追求的矢志不移。

《凿泉浅说问答》;水利建设 ;道德品质;忧国忧民

由梁式堂先生①梁式堂(1871—1937),名建章,字式堂,河北省大城县人。早年入保定莲池书院学习,授业于著名学者吴汝纶先生。1904年,考中清朝庚子辛丑并科举人后,官费留学日本,入法政大学学习。1908年,毕业归国进入政界,担任清政府的地方参议等;民国后,任北洋政府总统府顾问、国务院顾问、筹备国会选举委员会委员长等职。1924年,冯玉祥因仰慕聘其为西北军高等顾问。以后,又任察哈尔省政府、河北省政府顾问,南京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等职。1937年7月28日,为奔走抗日病逝。撰写,河北省农田水利委员会于1935年出版的《凿泉浅说问答》,可以说是他的《凿泉浅说》之“续篇”。而两书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除去相当多技术层面的东西之外,《凿泉浅说问答》更多地表现出梁式堂为人处事的原则与思想方面的认识。尤其是他“见人民疾苦,必有己溺己饥之怀,方为真学问”[1]76的主张,更体现出其忧国忧民的人文精神与博大情怀。

《凿泉浅说》一书,由当时河南省政府于1929年首次出版。“其后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各省政府,皆有重印之本,多或二三万册,少或万册,颁之民间。而河北省在天津工业学院,山东全省乡村建设研究院等处,亦曾一再重印,皆可取阅。我毫不要版权,任人翻印,所望者能持是书,实行凿泉,有益于农民耳”。[1]1因此,该书广泛流传于中国北方地区大多数省份,也流传到南方的部分地区。

关于《凿泉浅说》出版原因,梁式堂在序言中说:“余于水利之学,非所习。往在民国十四五年间,承今行政院副院长巢县冯公聘,倡办移民垦殖事于察哈尔、绥远两区,世所称夏高燥而冬荒寒之域也。辟地千余亩于包头东关外,为农林实验场,苦不得水。乃缘阴山山麓,觅泉试凿,水出沛然……去岁(1928)秋,来河南,值大旱,冯公忧焉,与省之政府诸公,汲汲谋拯救。余以凿泉之说进,韪之,姑试行于豫北缘太行山各县而为之倡。余亲其役,与邑之官绅,跋涉于险阻荆棘间,日或数十里,而不敢告疲。始则曰,苟得一泓之水,溉数畛之田,解八口之饥,则亦足慰。乃不匝月,凿泉百数,合拦河导渠,灌田种麦至数千顷,则非始料之所及矣。”[2]1

可见,所谓的“凿泉”,实际上是梁式堂根据实践经验,特别是曾经在内蒙古的缺水地区寻找山麓之水源的一种方法;而这种方法,又因在河南遭遇严重的“旱灾”时所试行,遂成为一种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水利工程”。

1928年秋,河南出现了极其严重的旱情,这对于刚刚“完成北伐”的冯玉祥将军与西北军来说,是非常严峻的考验。冯于1927年6月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形成了强大的势力范围,也开始了西北军的鼎盛时期。冯在他的自传《我的生活》中写道:“这一次北伐革命告一段落,我们万万不能再蹈此覆辙,必须真正的天下为公,真正地精诚团结,才有希望建造真正的三民主义的新国家。我把这番意思发出一个通电,吁请大家都交出兵权,使成真正直属国家的人民的武力,不可再有私人的军队存在。政府对于各军,须粮是粮,饷是饷,通盘筹划,一视同仁云云。”[3]506

由于“十余年来,兵燹迭乘,携残凋敝,元气耗焉。又时无论治乱屯庭,而岁旱则为其常患”[2]2,使河南陷于旱灾不断的境地。也正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梁式堂提出了“凿泉”之议,作为一种应急之策,并亲身参与实践。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凿泉”的结果竟大见成效,蔚然成风,帮助冯玉祥与西北军渡过了难关。为了使“凿泉”能够顺利进行,他又撰写《凿泉浅说》,作为指导之用。

《凿泉浅说》由序言及十二个部分的“浅说”组成,每一部分的“浅说”又都采用先提出观点,然后再加以“说明”的形式。两部分的文字都极为简洁,意思明确,自然真切,不乏娓娓道来的意味。如第一部分的关于寻找泉源问题,“凡山上山下,或近山三四十里之平地,不论沙石或泥土内,常有小孔出水,盛夏不断,隆冬不冻者,其下必有真泉可以试凿。如其泉之附近沙石土泥,有水浸出,则其周围必皆是泉,可以大加开凿。”[2]3

《凿泉浅说》以“浅说”的方式和手法,讲解有关技术与施工的过程,只有当谈到世事人心与启发民智等问题时,才显得意蕴深刻,卓尔不群。如第十二部分的说明文字,“去秋天旱,余初提倡凿泉,所至之处,地燥如焚,居民泣涕诉苦。问以汝地旁有泉,何不凿以取水?则曰:安有此事?果其为泉,岂数百年来,无人知凿乎?此正海谓难于图始者也。既而为之雇工开凿,掘土不及三二尺,而泉随地涌,村民则且挖渠,且灌田,且播种。不数日,麦苗如针,刺地出矣,则又相惊以为神,一若堪与家能知风水者。此可笑也!吾国之民,不如欧美者,即在固执旧见,而不知实地讲求。故其遇旱也,宁旦夕哭诉于田地之旁以待死,而不知发一锨土,以求水源。即使凿泉无效,何妨一为试验,不胜于束手待毙乎?而今而后,愿人人勉焉。”[2]12

如此叙述说明,既有怜惜、哀怨,更有希冀、期许,所谓“哀其不幸”,愿其发奋,庶几近之。又如所归纳的“民智不开,地方百度,难与更新。既一饮一啄,生死相关之农田,有泉而不知凿,遑言其他?然在上者,苟为之破万难以提倡,果见其效,则又翕然从风,勃兴而不可遏。......今春村民蜂拥而来,自行挖浚,亦不索公家一钱。日前冯公与建设厅长张伯英先生,亲往莅观,见民情踊跃之状,为之大喜。此固赖在上者为之提倡,而人民遇地方有利之事,亦应起而自图也”[2]13,似乎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梁式堂的情感与愿望。

《凿泉浅说问答》除去序言之外,其他十四章的篇幅,按所征集的“百九十有六条”问题,围绕着“找泉建池”、“修渠引水”、“工程建设”、“质量保障”、“使用规范”与“凿泉余论”等方面述说。由于采用的是“问答”方式,并且对所提“问题”事先又进行了分类、归纳,因而显得“问”得清楚,“答”得明白,只要有所用心,即可领会。倘能严格按其计划行事,规范施工,无论是“凿泉”,还是“修渠”,均可确保工程质量。特别是梁式堂对劳苦大众的怜悯、同情与热爱,以及卓绝的艰苦奋斗与人文情怀,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当被问及“凿井凿泉,功用谁大”时,梁式堂答曰:“就一泉一井比较,凿泉功用大;就黄河流域各省论,地多平原,凿井能普及,凿泉不能普及,则凿井功用甚大。因为凿泉,非离山近不可也,所以我一面提倡凿泉,一面更希望有人竭力提倡凿井。”[1]5梁式堂并不因自己提倡“凿泉”,就到处只讲“凿泉”的好处,而忽视“凿井”的功用。不仅如此,他在《开渠·渠线·保渠·测渠》章中,还特意讲述了一个“姜得印引水建渠”的案例,在《标志》章中则讲述了如何“却梁公泉”的故事,在《购地·备器》章中又讲述了为了不给工程添麻烦“自己带饭”的经历,表现出浓郁的人文色彩。

在《开渠·渠线·保渠·测渠》章的叙述中,姜得印是淇县山区的一位忠厚之人。为了引山泉之水修渠灌溉山地,他耗尽了自己的整个家财。然而渠成之后,一些为富不仁之徒,竟然要驱除他,并且还将其诉讼至官府,以求达到长期霸占水渠、牟取暴利的目的。“此时余适至,则又讼姜于余。余问县官,县官言姜诚好人;不然,可遍询县中诸绅。及余访查,乃知姜果善人,众口一词,述其经过。及招姜来问,望而知为忠厚长者……省政府极为赞成,派员至淇县,邀集全县绅士于县之大堂,当面授之三百元,且大加奖语,姜遂一跃而为县中最公正之绅士。前之讼姜者,皆自动撤销讼案,与姜修和如旧。省府将余前后文公布,各报争载,姜得印之美名,遂传遍全省矣。”[1]48

在《标志》章中,当被问及“前人有功于地方者,每籍功以名其人,如杭州西湖之苏堤、白堤皆是也。闻先生在河南所凿大泉,当局欲名为梁公泉。有是说乎”,梁先生则答曰:“时代理省政府主席者,为邓仲知厅长(为民政厅长),曾征我同意。我笑谢曰:‘出资者,省政府;监工而协议者,县长及各局长,与当地绅士;出力者,平民,我特发空言而已,何敢居功?凡成一事,断非一手足之烈,不可一人居功。如欲垂诸长久,我欲名其泉曰普济泉,名其渠曰普济渠。’于是众议乃定。”[1]84这里叙述的是推却“梁公泉”的过程,表现出梁式堂不慕虚荣的品质精神。尽管,泉名没有定名为“梁公泉”,渠名也没有定名为“梁公渠”,但从“龙王爷”的称谓里,可以感受到当地人民对他的热爱。

在《购地·备器》章中,当问及“乡间民众,亦有供献否”时,梁式堂则答曰:“初则到处有之。因吾每次严行拒绝,到处传闻后,遂无供献。有一次在淇县境,午时打尖,绅士见吾食苦,在小铺内,炒两盘菜送吾。以其已熟也,则受而食之,暗令人至其铺还菜钱。又有绅士送点心两包,言已付价,余则当面分给环视之村孩。此虽不免矫情沽名之嫌,然因向来官吏,每到乡间,或有需索,民间怕甚;不敢接近官吏,故官与民不能合作。有此矫情,则民能相信,可与合作,以成大功,并为政府挽回人心。虽被沽名之嫌,亦不敢辞也。”[1]65

试想,叙述的“琐事”,显示出梁式堂的高风亮节。一个做过高官,且年届六十的老者,一个为民找水、救荒的大先生,竟然能够面对艰难困苦,自奉俭薄到如此程度,不能不让人感佩再三。

梁式堂认为,这样做并没什么,“最可敬者,在南阳有老绅士,王先生,名可亭,字默斋,闭户穷经,尤精易学,年已七十余。当余凿黑龙潭时,先生出任监工之责,每日徒步七十余里,而不敢告疲。余谓王先生,见人民疾苦,必有己溺己饥之怀,方为真学问。先生深以为然,故慨然而出。”[1]76

尽管颂扬的是王先生为民奉献的高尚品质,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但也分明表现出梁式堂自己的追求与情怀。正是由于他具有这种“见人民疾苦,必有己溺己饥之怀,方为真学问”的认识与责任担当,才有了他所进献“凿泉”之策;也正是由于他自己又“亲其役”,才有了一番轰轰烈烈的“凿泉”水利建设事业。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一些优秀的读书人往往在为官、为文的同时,也非常注意水利的基本建设问题。而一旦得到机会,他们便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做一番造福于民的千秋功业。在所有的这些人物中,当属白居易与苏东坡最为杰出。“白堤”与“苏堤”的存在,一方面承载着民众对他们的热爱与怀念,同时也体现出他们所具有的“水利之学”的造诣。

作为从儒家传统的重镇——保定莲池书院走出来的梁式堂,他对“水利之学”也有相当的了解。尽管,他自谦对水利工程为“非所习”,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专门家;但由于他把“水利之学”与自己的理想追求联系在一起,并且还融于为民造福的实践当中,因而也取得了远非寻常的成绩,赢得了人民的由衷爱戴。同时,《凿泉浅说》与《凿泉浅说问答》,也作为他事业与追求的记录,带着特殊的精神印记,存留在20世纪的编年史中。尤其是《凿泉浅说问答》所反映出的忧国忧民精神,更是值得注意与汲取的重用内容。这不仅表现在梁式堂为人民寻找水源的艰苦上,还反映在他的乐于奉献上。他以“耳顺”之年,风餐露宿,卧草而眠,披星戴月,谈笑欢然,以为是至乐之事,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境界与精神!

《凿泉浅说问答》全篇自然流畅,文字风格简洁素朴。由于使用的是“问答”形式,故口语化的情形,显得格外突出。如:“此事可谓纯以诚感。吾又闻先生到处不受地方丝毫供应,甚至到乡僻村,用民柴烧白水喝,亦给民钱。诚有此事否?”[1]63又如:“河东数十村庄,要求我将水引过河东灌地。我即令其在河中撘平桥,使西高而东低,桥上架木槽,引水而过。但河面宽十七丈,河身深二三丈,工程颇难。不数日竟能成功!每槽长丈余,节节相衔而过;用毕,即将槽拆去,恐人从槽上渡河,将槽踏毁也。再用时,则再架起。”[1]77

尽管如此,《凿泉浅说问答》又有着言近而旨远、词约而义丰的特点。如说到“引水至高处”的时候,梁式堂强调“言之甚易,行之甚难,请君细听。以见每创一事,若使成功,必经多少困苦。在困苦中,若无热心毅力,无不败于中途。于此当有定识,有魄力,有忍辱负重心。又须牺牲私利,以成公益,方可望成功也。至于劳苦,则更不待言矣”[1]46,虽属就事论事,但却带有强烈的规律性与普遍性的见解,没有经验与不富于哲理思考的人,是根本不能感悟其道理的。当然,其中所蕴含的个人认识与人生感喟,也不是阅历短仄者所能理解的。又如在谈到没有人才,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时,梁式堂又感慨道:“此所谓虽有智慧,不如乘势也。当时天旱太久,人民饿死逃亡者,满目皆是。苟有能救其困苦者,振臂一呼,人人乐从”[1]75,也带着相当的哲理与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就像昔日陈涉“蹑足行伍之间,俛起阡陌之中,率疲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4]709,显然带有鲜明的“乘势”的特点。再有像梁式堂所称赞的“今日淇县之民,犹是昔日淇县之民,乃昔苦而今乐,固由事机凑巧,亦以县民在穷苦之中,各知振奋,遂告成功。语所谓多难兴邦,殷忧启圣者,此也。国家之事,何独不然?不但水利一端已矣”[1]112,又都以小喻大,触类旁通,咀嚼再三而耐人寻味。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凿泉浅说问答》还真实的描绘出当时的旱灾给人民所带来的祸害程度,以及一个忧国忧民者的痛苦与行事方式。“人将饿死,焉有粮草喂牛?即或有牛,瘦如骨架,亦无力拉车。无法,则用壮丁:而壮丁已饿得无力!平日能担百斤者,至此不能担二三十斤,日行不能过三四十里。所以地方饥民,今日盼赈粮,明日盼赈粮,及赈粮已来,相隔百里,无法去取。不得一尝粮米而饿死者多矣!”[1]98“我在镇平,为开柳泉驿之渠时,招村民三十人作工,皆壮年也。见其每举一次锨,辄挺腰息半分钟。余问何以壮年如此无力?众落泪曰:饿耳。我辈自昨午,喝树皮粥一次,尚未得食也。其可怜如此。”[1]99

梁式堂一方面积极提倡凿泉,兴修水利,力求从根本上解决旱灾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想方设法,请求赈济,以解燃眉之急。他先是从上海的济生会获得几百石的救济粮,接着又争取到二万元的水利专款。梁式堂是在用自己的卓绝努力,为河南民众战胜旱灾贡献着力量。他的所做所为,显示出把理想付诸实践的品质精神,以及由儒家传统道德教育而生成的情怀真纯与悲天悯人。

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梁式堂同《凿泉浅说》《凿泉浅说问答》作为反映那个时代的客观而具体的存在,是不应当被忘却的。

[1]梁式堂.凿泉浅说问答[M].保定:河北省农田水利委员会,1935.

[2]梁式堂.凿泉浅说[M].开封:河南省政府,1929.

[3]冯玉祥.我的生活[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4]肖统.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1.

责任编辑:贾 春

Analysis of 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Chiseling Spring by Liang Shitang

LIANGKelong

The book 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Chiseling Spring is about the way of looking for the spring to build pool,building the drainage and constructi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The questions are understandable and the answers are clear.As long as being focused and be stric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lan and the construction, we can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In addition to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this project,the book also shows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the author Liang Shitang in his behavior and ideas.The book not only presents the hardness of lookingfor the springtofight against the drought,but alsodisplays the author’s ambition and ideals.

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Chiseling Spring;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individual attributes; worryingabout the countryand people

10.13277/j.cnki.jcwu.2017.03.019

:2017-01-01

I266.5

:A

:1007-3698(2017)03-0125-04

梁克隆,男,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