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女性慈善研究现状及启示
2017-01-28陶冶
陶冶
美国女性慈善研究现状及启示
陶冶
女性慈善作为美国慈善研究的专门领域,研究体系完备,成果丰富。通过结构化文献综述发现,美国女性慈善的学科视角众多,女性慈善的发展历程和行为动机是该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主题。已有文献从女性慈善的实践领域、捐赠情况以及社会影响三个方面研究了美国女性慈善的现状。性别视角下的美国女性慈善研究是该领域的重点,包括女性在家庭慈善决策中的作用、女性慈善行为的内在理性、影响女性慈善决策的因素和针对女性的慈善工作策略等。我国当前对女性慈善的研究还有待发展,可以从美国同领域研究中获得思路和借鉴。
女性慈善;美国女性;慈善研究
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女性从未缺位,始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无论是古代赈灾救荒的慈善活动,还是现代组织化的慈善机构,都有女性参与的身影。随着教育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提高,女性参与慈善事业的能力也逐步提升。近年来慈善排行榜中女性慈善家的名字频频出现在榜首,慈善组织中女性工作人员越来越多[2],这些都见证着女性在中国慈善事业中的影响日益凸显。然而,女性慈善尚未在中国的学术界引发足够的关注和思考,相关研究还远远落后于其实际发展情况,基本停留在对女性参与慈善事业的现象描述阶段。系统全面的学术研究有助于认识女性在慈善事业中的角色与影响,引起慈善行业对女性群体的重视,进而推动整个慈善事业的发展。
在国际上,慈善事业中的性别差异一直是社会科学、生物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者密切关注的话题。研究普遍认为,近几十年来,女性在慈善事业中已经成为一个可见且明显的存在,改变着慈善事业并且影响着社会的发展。[3]女性慈善作为美国慈善研究的一个专门领域,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有了系统发展,研究体系完备,成果丰富。对美国女性慈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综述,是了解整个女性慈善研究领域的极佳入口。本文旨在通过采用结构化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梳理并呈现美国女性慈善研究的视角、主题和内容,从而为发展聚焦中国背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慈善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
一、研究方法
美国女性慈善研究的文献量十分庞大,采取穷尽式的研究方式既不现实,又难以梳理。为了有效地了解美国女性慈善研究领域的主要信息,本文将采取结构化文献综述(Structured Literature Review)的研究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4]:(1)选取在该领域影响力最大的文献为“种子文献”(Seed Article),作为文献搜集的起点;(2)在数据库中对种子文献的引用和参考文献进行回溯性搜索(Backward Search),筛选在种子文献之前值得阅读的文献;(3)在数据库中对引用种子文献的文章进行前推性搜索(Forward Search),选取在种子文献之后有研究价值的文献;(4)经过上述步骤建立文献库总体后,以核心概念(Concept-centric)或核心作者(Author-centric)为思路主线,系统化地梳理文献内容并进行综述。
在三大数据库中(Web of Science、EBSCOhost,JSTOR)通过对美国女性慈善研究文献的搜索可以发现,Kathleen D.McCarthy、Sondra Shaw-Hardy和Martha A.Taylor的著作最多,且引用率最高。Shaw和Taylor于1995年联合主编的研究合集《募捐再造:发掘女性慈善的潜力》(Reinventing Fundraising:Realizing the Potential of Women’s Philanthropy)是美国女性慈善研究的第一本专业性著作,其中总结的女性捐赠6C动机(改变Change、创造Create、联系Connect、承诺Commit、合作Collaborate、庆祝Celebrate)在此后的研究中被频频引用。2006年,她们又出版了《女性慈善的变革力量》(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Women’s Philanthropy)。根据美国女性慈善事业十年来的发展情况,在6C动机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控制Control、信心Confidence、勇气Courage)。除此之外,她们的代表性著作还有2010年出版的《女性与慈善:大胆地塑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Women and Philanthropy:Boldly Shaping A Better World)。McCarthy于2001年主编的《女性,慈善与公民社会》(Women,Philanthropy,and Civil Society)也是美国女性慈善研究领域引用量非常高的著作之一。因此,本文把以上这四本著作作为本文的种子文献。
通过对种子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回溯性搜索,以及对引用种子文献的文章进行前推性搜索,在三大数据库(Web of Science,EBSCOhost,JSTOR)中进行追踪、筛选,最终,本研究选定了包括6本图书、45篇期刊文章或学位论文的文献建立了文献库总体,共计113个条目。此后,以核心概念为综述思路,梳理美国女性慈善研究的视角、主题和内容。
二、美国女性慈善研究的基础性问题
美国女性慈善的学科视角众多,研究者根据不同的学科属性并针对不同主题展开研究。美国女性慈善的发展历程研究和女性慈善的行为动机研究是该领域最早也是最基础的研究主题。
(一)美国女性慈善的学科视角
1991年,美国女性慈善研究的先驱Sondra Shaw-Hardy和Martha A.Taylor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联合发起成立“全美女性慈善家联盟”(The National Network of Women as Philanthropists)。该联盟作为全美第一个聚焦女性慈善研究的学术性组织,扮演着信息交换的角色,并以培育女性慈善家、专业人才以及非营利组织领导者为目标,标志着美国女性慈善研究向体系化发展。在该联盟的号召下,许多研究者开始将女性作为慈善事业的独立群体加以关注,学术期刊、报纸、杂志、出版社等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慈善研究成果。如今,该联盟已经转化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礼莱慈善学院(Lilly Family School of Philanthropy)的女性慈善研究中心(Women’s Philanthropy Institute),成为美国女性慈善研究的重要阵地。
女性慈善作为美国慈善学界一个专门的领域,研究成果众多。研究者们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针对不同主题展开研究。女性慈善研究主要学科视角包括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公共政策学、教育学、哲学、法学、医学、生物科学等。举例而言,以历史学为研究视角的学者多关注美国女性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经济学背景的学者常以实验设计的方式研究女性慈善捐赠的行为动机和行为特点,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的研究者多探讨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对于女性慈善行为的影响,教育学方面的学者则注重探讨女性慈善事业对于下一代教育的作用,医学和生物科学的研究者则从生理层面剖析女性的亲社会行为。
(二)美国女性慈善的发展历程
对美国女性慈善事业发展历程的研究,主要包括:美国女性慈善事业发展关键事件的记录[5]14[6],女性慈善事业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描述[7]117[8]58,以及对女性慈善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9]i研究者多从历史学、社会学等视角出发,采用档案回顾、社会调查等研究方法。
美国女性慈善活动早在17世纪就有了史料记载,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才逐渐受到关注。[6]并且,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的女性慈善运动是美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开端[10]11,象征着女性权利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觉醒。随着女性就业比例的上升和婚姻法、税法的改革,一些女性逐渐取得了经济独立,开始对财富有了掌控权。美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1980年到1995年,年收入高于7.5万美元的女性数量翻了两番。[11]随着女性的工资增长和财富增加,女性将货币资源投入到慈善事业中的能力也不断提升,已经在经济上获得一定成功的女性希望通过慈善捐赠和志愿活动来推动社会发展,使得更多的女性能够摆脱暴力、歧视等问题而获得人格独立和经济独立。[8]56然而,种种现象表明,无论女性是担任慈善事业参与者的角色,还是作为慈善事业的目标对象,都没有得到与之匹配的正确认知和相应对待:女性长期以来习惯以父亲、丈夫的名义或匿名进行捐赠,或被认为缺乏合理管理财富的能力而多以家庭决策的方式选择捐赠项目;[9]i[12]152[13]186当时的一项调查更表明,虽然女性工作人员已经成为慈善行业的主体,但针对女性的慈善捐赠只占基金会捐赠总额的0.6%;[5]1720世纪80年代初期,女性慈善项目的捐赠总额只有男性慈善项目的八分之一。[7]122因此,1977年,女性资助运动(The Women’s Funding Movement)兴起,旨在引起整个社会对女性群体的关注、增加针对女性的慈善捐赠以及鼓励女性在慈善领域的独立意识。这项运动很快就得到了积极响应与支持。1979年,Tracy Gary在旧金山创办了美国第一家女性基金会;1985年,“全美女性基金会网络”(TheNational Network of Women’s Funding)成立,作为女性基金会之间的联络性组织,帮助当时约35家女性基金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5]19此后,女性慈善在美国的慈善事业与社会生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者认为,女性身影在慈善事业中的出现不仅仅扩大了美国慈善事业的版图,甚至改变了这个版图。[14]3
(三)美国女性慈善的行为动机
在关注女性慈善事业时,了解与认识女性慈善行为缘何产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以女性慈善行为动机为主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采取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视角。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模拟实验等。其中,影响力最大、引用率最高的研究结论为Shaw和Taylor提出的“6C+3C动机”。①6C,即改变(Change)、创造(Create)、联系(Connect)、承诺(Commit)、合作(Collaborate)、庆祝(Celebrate);3C,即控制(Control)、信心(Confidence)、勇气(Courage)。关于女性参与慈善事业行为动机的研究结论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推动社会发展,解决社区问题。研究者认为,女性热衷于改变,希望通过参与慈善事业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创新的目标,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方案。[15]3-22这一类动机目前得到了最多的共识,被认为是美国女性慈善行为的主要动机。女性尤其希望通过她们的慈善捐赠和志愿服务使得自己所在的社区有所改变,从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社会。[16]
第二,建立与周围社会的联系与互动。当意识到捐赠或服务能够对个体产生影响时,如资助低收入家庭的项目或对失能老人的看护,女性容易被激发参与慈善的积极性。[17]67当女性与慈善组织建立联系并产生归属感后,其慈善行为固定化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实证研究表明,许多女性习惯于向自己做志愿者的同一个慈善组织进行捐赠,并且与慈善组织的联系越紧密,持续从事志愿服务和慈善捐赠的可能性越高。[18]
第三,自我实现与享受精神愉悦。女性参与慈善事业本身就是女性赋权的重要表现。女性通过慈善捐赠的方式实现对财产的自主掌控,志愿者、慈善组织工作人员乃至领导者都体现了女性的社会活动能力,同时也是对其自我价值观的展现。[8]56-63在美国社会,许多女性将参与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作为社交生活的一部分,乐于庆祝她们的慈善成果,在帮助他人、与人合作的同时也给她们带来了精神愉悦。[15]9
三、美国女性慈善研究的现状性问题
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梳理,美国女性慈善的现状研究可以划分为三类:美国女性慈善的实践领域、美国女性慈善捐赠情况的分析以及女性慈善在美国所起到的社会影响。
(一)美国女性慈善的实践领域
关于美国女性慈善实践领域的研究以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等学科为主,也有从社会心理学和生物科学的角度出发,如从生理和心理层面的研究认为,女性对其他人会表现出更强烈的同理心,从而做出更多亲社会行为。[19][20]
女性捐赠者和志愿者尤其关注传统慈善项目,尤其对与社区相关的项目有一种道德上的责任感[21],如教育、医疗、儿童保护、人权维护、弱势群体援助以及环境保护等。Rooney等的实证研究发现,女性无论是在独自决策或主导决策时,都比男性更可能向教育项目进行慈善捐赠。[22]Marx提出,女性对于社会服务类慈善项目进行捐赠的可能性是男性的两倍,而且对于采取了捐赠行为的女性,她们更可能以志愿者身份参与到社会服务类慈善项目之中。[21]此外,还有一些研究发现,女性愿意参与更多的慈善组织或项目,或对其进行捐赠,而男性则更倾向于集中于少数几个慈善组织或项目[23],或者说,女性在慈善捐赠方面更强调平均主义,而男性则更讲求策略性。[24]74
不过,现代女性并不会因性别来决定其捐赠方向[25],即不因为女性身份就格外青睐针对女性的慈善项目。虽然女性慈善运动的缘由之一是增加对关注女性的慈善项目的捐赠数额,许多早期的女性慈善家也致力于建立以服务女性为主要目标的基金会,如今也有一些女性在资助针对女性群体的慈善项目时有所犹豫,因为她们认为这是自私自利的体现,有悖于服务于不特定群体的慈善原则。[26]51因此,近二十年来虽然美国女性捐赠数额日益增加,但是针对女性群体慈善项目的捐赠总额改变却并不大,仅从1980年占所有慈善捐赠数额的1%增加到了6%。[7]125
(二)美国女性慈善捐赠情况
关于美国女性慈善捐赠情况的研究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同时研究结论的分歧也最大,受研究方法和变量选择的影响很大。在这个研究主题上,最多的研究学科视角为社会学、统计学和经济学,从前两者出发的研究者多采用抽样调查与访谈等社会调查法统计现实数据,从而总结其中的特征和规律;以后者为研究工具的研究者则常在实验室背景下招募被试者,设计实验对不同性别被试者的慈善捐赠情况进行模拟,在控制可能的影响变量的情况下进行分析。
许多调查和研究反映,女性捐赠数额占收入总额的比例要比男性低[11],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1)经济实力限制。女性的经济保障不确定性更高、平均收入更低,因而需要保留更高比例的可支配收入;[27]40[28](2)认知程度限制。女性对自己的经济状况和个人资产净价值不甚了解[7]119,未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慈善捐赠的潜力;(3)统计内容与实际有出入。女性还同时扮演着为家族和朋友提供经济援助的角色,而这些经济援助未被计入慈善捐赠,造成了女性慈善捐赠比例偏低的假象。[17]64
但是,也有研究者持相反意见,认为女性对慈善事业的捐赠占收入比例和遗产比例比男性要高。[29]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经济学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一组双盲试验(Double-blind Experiments)显示,在控制所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平均来说,女性捐赠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女性比男性更为慷慨。[30]
还有部分学者指出,男性和女性在捐赠数额占收入总额的比例上相差无几。[8]56[31]202Bolton和Katok设计了一个实验,将被试者两两分组,在自己与对方之间分配一定数额的金钱,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被试者之间并没有明显差异。[32]
(三)美国女性慈善的社会影响
已有研究关于女性慈善对美国社会影响的分析大致可分为对女性慈善参与者的影响和对女性慈善受益者的影响这两种取向。研究的学科视角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公共政策学、人类学等。概括而言,美国女性慈善的社会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动社会发展。女性慈善组织的介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工具,参与慈善组织将提高女性对自我价值的认识,促进女性意识崛起,进而达到向女性赋权的目的。[33]受益于慈善事业的女性群体得到了生活保障,在教育水平和身体素质上均有所提升,能够作为市场竞争的积极参与者创造社会价值。因此,女性慈善事业为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乃至社会结构注入了积极的发展性力量。[34]23
二是解决社区问题。女性慈善事业长期以来被认为对美国的社区和社会生活至关重要,来自女性的捐赠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困、教育、卫生保健等。[35]123更重要的是,女性慈善使得一些社会问题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并引发社会关注,促使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12]140联合国前任秘书长科菲·安南(Kofi Annan)曾表示,当女性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时,社区将更为稳固,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会变得更好。因此,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三“促进性别平等与女性赋权”意义重大。
三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美国的女性慈善事业促进了女性人力资本的发展,为女性乃至所有人群的社会阶层向上流动提供了可能性。对慈善事业的女性参与者而言,慈善事业是女性自我表达的途径,也是女性就业的重要领域。参与慈善扩大了女性的社会交往网络,提升了女性工作能力,使得女性的价值显现化,是女性赋权的重要成果。[18]对女性慈善事业受益者而言,女性通过自己经济上的慷慨捐赠以及服务于人的志愿活动推动了社会发展,为整个社会创造了希望,有助于各经济阶层之间社会关系的改善,鼓励了移民、有色人种等弱势群体跻身中产阶级。[34]32
四、性别视角下的美国女性慈善
1995年,Shaw和Taylor明确提出了“女性的捐赠行为与男性有所不同,且希望被区别对待”的革命性主张,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和实务界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慈善事业的发展,人们参与慈善事业的行为也不会一成不变。在性别视角下对女性慈善展开研究,了解男性与女性慈善行为的差异是越发明晰还是趋向一致,不仅有其学术价值,更具有帮助慈善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的实践意义,是美国女性慈善研究的重点。目前,性别视角下的美国女性慈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面向:
(一)女性在家庭慈善决策中的作用
女性会影响家庭慈善决策的制定。长久以来,由于女性不习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捐赠,形成了女性捐赠数额比男性少、夫妻或家庭进行决策捐赠时以男性为主导的刻板印象,从而导致许多募捐者在劝募时并未能给予女性足够的重视。[36]8事实上,盖洛普在全美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32%的家庭是由女性主导捐赠决策的,38%是由夫妻双方共同决策,只有23%的家庭为男性主导。[27]40这说明女性的捐赠动机和偏好对于家庭捐赠决策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22]
(二)女性慈善行为的内在理性
“关系型”理性指导着女性的行为,即女性往往透过关系视角,基于其他人的价值观、愿景和承诺进行判断,进而做出反应;而男性则更多地通过独立视角,基于个人的经验进行判断。[37]41女性更重视慈善组织的愿景和承诺,以及慈善项目的公平性和社会影响[17]67,而募捐组织的社会地位和慈善项目的成本效率则是男性更为关注的部分。[38]42女性捐赠者更喜欢用“回报(Giving Back)”而非“慈善(Philanthropy)”的字眼描述自己的捐赠行为[39]217,前者不仅暗含着平等观念,也反映出了互动意识。
在女性慈善组织中,采用民主议事机制、扁平化领导结构和灵活组织形态的捐赠圈(Giving Circle)是非常流行的组织形态。[40]女性主要以集体形象出现在慈善事业之中展开行动,在对关注领域和社会问题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捐赠决策,能够使得个体的慈善捐赠与志愿行为发挥乘数效应,从而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产生更显著的作用。[41]112许多女性基金会也喜欢采取联合方式建立工作联系[5]19,一方面能够集中力量解决社会问题,扩大社会影响力,惠及更多的社会群体;另一方面可以互相借鉴学习,形成愉快的工作氛围。这些都是女性慈善行为关系型理性的具体表现。
(三)影响女性慈善决策的因素
财富观的性别差异影响着女性的慈善决策。研究者认为,女性将财富看作维持生活的资源,而男性则倾向于把财富作为成功的衡量标准。[42]9因此,许多女性是将满足家庭生活预算后的剩余财产用于慈善事业,而男性则是从净资产中决定捐赠额。[16]
对慈善行为成本的敏感度也会对女性的慈善决策有所影响。Andreoni和Vesterlund的实证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对于慈善捐赠行为的经济和社会成本的敏感度不同,当捐赠成本高时,女性更为慷慨,反之男性更为慷慨。[43]Cox和Deck的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44]因此,女性是否更加慷慨不能一概而论,而针对不同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的女性采取不同的策略是美国慈善实务界目前的努力方向。
此外,与慈善相关的公共政策也会影响女性的慈善决策。所得税、赠与税和遗产税政策对于美国人慈善捐赠的激励作用已无须赘述,不过有研究认为,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女性的激励作用不如男性。[45]204
(四)针对女性的慈善工作策略
当女性参与慈善组织或向其进行捐赠后,随之而来的自我赋权感(Self-empowerment)和对慈善组织的归属感将使得她们与该慈善组织联系更紧密、忠诚度更高,并且还会以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为慈善组织吸引更多的社会参与和社会资源。[15]1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容易对来自亲友、邻居、工作伙伴等的活动邀约和募捐诉求做出回应。[17]6这一特点引起了慈善组织对于女性作为潜在参与者的重视,其通过社交网络的方式增强对女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并且通过与女性志愿者或捐赠者随时保持良好联系,从而巩固组织的资源库。
此外,相较于公众认可,女性往往更喜欢来自于受赠者、募捐者和身边人的认可。[16][46]而男性则更享受由慈善事业带来的成就感,因而他们更青睐因慈善事业而得到的公众认可和社会地位。[25]这也为许多慈善组织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针对不同性别的捐赠者或志愿者采用不同的认可手段,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五、总结与启示:美国女性慈善研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虽然美国女性慈善研究自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以来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发展,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但是美国学者仍认为该领域的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许多问题仍有待继续发掘[3],例如女性慈善行为的特征的确有别于男性,但这些特征背后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再观中国,以女性慈善为主题的研究还不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和思考远远跟不上女性慈善的发展现状。美国对于女性慈善领域的相关研究,可以为中国女性慈善研究提供参考。
首先,女性慈善是一个值得关注与思考的研究领域。如前所述,女性在中国慈善事业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慈善事业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女性参与慈善事业能力的逐步提升和对慈善事业产生的影响日益凸显,这些都说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能够为整个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帮助。美国关于女性慈善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实务界采纳,在优化慈善组织架构、改进慈善募捐策略、完善慈善服务设计等方面,彰显了其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因此,聚焦中国背景、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慈善研究也应当得到重视并加以发展。
其次,中国目前对于女性慈善现状的调查统计还需进一步展开。在国内的慈善组织中,女性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的数量与构成是怎样的?到底目前有多少以女性为主的慈善组织以及针对女性的慈善项目?慈善事业中女性捐赠者的数量和捐赠总额是多少?用在女性群体的资助占慈善捐赠总额的比例有多少?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学者的做法,展开一系列相关的调查和摸底,以这些基础数据和资料为重要起点,从而推动中国女性慈善的研究与实践。
再次,需要系统研究女性慈善事业的历史与现状,并对其背后的逻辑进行分析。历史梳理与现象描述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开始步骤,而且是展开后续研究十分重要的基础,对女性慈善事业的整体把握将有助于对具体内容的剖析。此外,美国女性慈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方向与思路,即从女性慈善的动机、模式、领域和影响等方面入手来展开定性研究与量化研究,并思考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最后,从性别比较和国际比较的视角,分析女性慈善事业的动力机制,探索女性慈善的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之间的联系,既是一个发展理论和建构理论的研究领域,更是为中国慈善事业走向专业化、精细化提供支持。
[1]张赛玉.中国女性公益慈善的回溯与展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2]陈沙麦,吕蓉蓉.海峡西岸慈善组织中的女性参与研究——基于福建城市女性慈善参与状况的调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9,(2).
[3]Mesch D.J..Women and Philanthropy:A Literature Review[EB/OL].http://www.philanthropy.iupui.edu/womensphilanthropyinstitute/Research/Literature.
[4]Webster J.,Watson R.T..Analyzing the Past to Prepare for the Future:Writing a Literature Review[J].MIS Quarterly,2002,(2).
[5]Mollner C.,Wilson M..History as Prologue:The Women’s Funding Movement[A].Clift E..Women,Philanthropy and Social Change:Visions for a Just Society[C].Lebanon,NH:Tufts University Press,2007.
[6]Slinker J.M..Planned Giving for Charitable Women[EB/OL].http://giftwww.pgdc.com/pgdc/planned-giving-charitable-women.
[7]Gary T..Lessons Learned:Strategies for Success in Education and Endowment[A].Clift E..Women,Philanthropy and Social Change:Visions for a Just Society[C].Lebanon,NH:Tufts University Press,2007.
[8]Jasper C.R..Women Executives and Business Owners:A New Philanthropy[A].Taylor M.A.,Shaw-Hardy S..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Women’s Philanthropy[C].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 Pub,2005.
[9]Thompson A.I.,Kaminski A.R..Women and Philanthropy:A National Agenda[M].Madison:Center for Women and Philanthropy, 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93.
[10]Shaw-Hardy S..The Emergence and Future of the Modern Women’sPhilanthropyMovement[A].Taylor M.A.,Shaw-Hardy S..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Women’s Philanthropy[C].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 Pub,2005.
[11]Hall H..Cultivating Philanthropy by Women[J].Chronicle of Philanthropy,1997,(9).
[12]Grumm C.H.,Puntenney D.L.&Kishawl E.K..Women’s Biggest Contribution:A View of Social Change[A].Clift,E..Women, Philanthropy and Social Change:Visions for a Just Society[C].Lebanon,NH:Tufts University Press,2007.
[13]Ryan C..From Cradle to Grave: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Inherited Wealth[A].Clift E..Women,Philanthropy and Social Change:Visions for a Just Society[C].Lebanon,NH:Tufts University Press,2007.
[14]Shalala D.E..The Changing Profile of Philanthropy[A].Thompson A.I.,Kaminski A.R..Women and Philanthropy:A National Agenda[C].Madison:Center for Women and Philanthropy,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93.
[15]Shaw S.C.,Taylor M.A..Reinventing Fundraising:Realizing the Potential of Women’s Philanthropy[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 Pub,1995.
[16]Critz D..Women as Givers and Getters[J].Case Currents,1980,(7).
[17]Moore J.G.,Philbin M..Women as Donors:Old Stereotypes,New Visions[A].Clift E..Women,Philanthropy and Social Change:Visions for a Just Society[C].Lebanon,NH:Tufts University Press,2007.
[18]Parsons P.H..Women’s Philanthropy:Motivations for Giving[D].University of Alabama,2004.
[19]Karniol R.et al.Is Gender or Gender-role Orientation a Better Predictor of Empathy in Adolescence?[J].Sex Roles,1998,(2).
[20]Skoe E.E.et al.The Influences of Sex and Gender-role Identity on Moral Cognition and Prosocial Personality Traits[J].Sex Roles,2002,(9-10).
[21]Marx J.D..Women and Human Services Giving[J].Social Work,2000,(1).
[22]Rooney P.,Brown E.&Mesch D..Who Decides in Giving to Education?A Study of Charitable Giving by Married Coupl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vancement,2007,(3).
[23]Andreoni J.,Brown E.&Rischall I..Charitable Giving by Married Couples Who Decides and Why Does it Matter?[J].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2003,(1).
[24]Brown E..Married Couples’Charitable Giving:Who and Why[A].Taylor M.A.,Shaw-Hardy S..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Women’s Philanthropy[C].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 Pub,2005.
[25]Kaplan A.E.,Hayes M.J..What We Know about Women as Donors[J].New Directions for Philanthropic Fundraising,1993,(2).
[26]Capek M.E.S..Documenting Women’s Giving:Biases,Barriers and Benefits[A].Clift E..Women,Philanthropy and Social Change:Visions for a Just Society[C].Lebanon,NH:Tufts University Press,2007.
[27]Tiehen L.,Andreoni J..A Charity of One’s Own:A National Profile of Women as Philanthropic Decision Makers[A].Thompson A.I.,Kaminski A.R..Women and Philanthropy:A National Agenda[C].Madison:Center for Women and Philanthropy,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93.
[28]Capek M.E.S..Women and Philanthropy:Old Stereotypes,New Challenges[R].Michigan:Women’s Funding Network,2000
[29]Mesch D.J.et al.Rac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in Philanthropy:Indiana as a Test Case[J].New Directions for Philanthropic Fundraising,2002,(3).
[30]EckelC.C.,Grossman P.J..Are Women Less Selfish Than Men?Evidence from Dictator Experiments[J].The Economic Journal,1998,(2).
[31]Talburtt M.,Bloom J.&Leonard D.H..Putting Our Money Where Our Mothers Are:Sharing Earned Income[A].Clift,E..Women, Philanthropy and Social Change:Visions for a Just Society[C].Lebanon,NH:Tufts University Press,2007.
[32]Bolton G.E.,Katok E..An Experimental Test for Gender Differences in Beneficent Behavior[J].Economics Letters,1995,(3).
[33]Grabe S..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Women’s Empowerment and Transformative 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2012,(1-2).
[34]Gaudiani C..How American Women’s Philanthropy Helped Build Economic Growth and a Democratic Society[A].Taylor M.A.,Shaw-Hardy S..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Women’s Philanthropy[C].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 Pub,2005.
[35]McCarthy K.D..Noblesse Oblige:Charity&Cultural Philanthropy in Chicago,1849-1929[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36]Shaw S.C.,Taylor M.A..Women’s Special Vision[A].Thompson A.I.,Kaminski A.R..Women and Philanthropy:A National A-genda[C].Madison:Center for Women and Philanthropy,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93.
[37]Banducci B..Women’s Philanthropic Leadership:How is it Different?[A].Taylor M.A.,Shaw-Hardy S..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Women’s Philanthropy[C].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 Pub,2005.
[38]Otis K..Partners and Stewards:Fostering Healthy Collaboration[A].Clift E..Women,Philanthropy and Social Change:Visions for a Just Society[C].Lebanon,NH:Tufts University Press,2007.
[39]Salbi Z..Think Big,Spend Small:The Impact of Women-to-Women Small-Scale Support[A].Clift E..Women,Philanthropy and Social Change:Visions for a Just Society[C].Lebanon,NH:Tufts University Press,2007.
[40]Caster J.J..A New Direction in Women’s Philanthropy[J].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2008,(2).
[41]Bearman J.,Beaudoin Schwartz B.&Rutnik T.A..Giving Circles:A Powerful Vehicle for Women[A].Taylor M.A.,Shaw-Hardy S..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Women’s Philanthropy[C].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 Pub,2005.
[42]Remmer E.E..The Dynamics of Women and Family Philanthropy[A].Taylor M.A.,Shaw-Hardy S..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Women’s Philanthropy[C].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 Pub,2005.
[43]Andreoni J.,Vesterlund L..Which is the Fair Sex?Gender Differences in Altruism[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1,(1).
[44]Cox J.C.,Deck C.A..When are Women More Generous than Men?[J].Economic Inquiry,2006,(4).
[45]Talburtt M.,Bloom J.&Leonard D.H..Putting Our Money Where Our Mothers Are:Sharing Earned Income[A].Clift E..Women, Philanthropy and Social Change:Visions for a Just Society[C].Lebanon,NH:Tufts University Press,2007.
[46]Kaminski A.R..The Hidden Philanthropists:Realizing the Full Potential of Women’s Giving with Gender-sensitive Cultivation and Solicitation Strategies[J].Currents,1999,(2).
责任编辑:秦 飞
Study on Women’s Philanthropy in the US: Review and Enlightenment
TAOYe
Research on women’s philanthropy,as a specialized domain in philanthropy research in the US,has a thorough system and a voluminous literature.Basing on the structured literature review,the paper finds that women’s philanthropy in the US has various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Two fundamental research topics include development historyand the motives ofwomen’sparticipation in philanthropy.Existingliterature explores the status quoofwomen’s philanthropy in the US in terms of three aspects,including practical areas,charitable donations and its social influences.The focus of the study is women’s philanthropy with the gender perspectives,which include women’s family role in decision making on philanthropy,inner rationality of women’s philanthropic behavior,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women’s decision-making process and strategies of women’s philanthropic work.Study on women’s philanthropy in China remains to be developed,and we can gain ideas and experiences from the similar study in the US.
women’s philanthropy;American women;research on philanthropy
10.13277/j.cnki.jcwu.2017.03.013
:2017-04-24
C913.68
:A
:1007-3698(2017)03-0085-08
陶 冶,女,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社会保障学专业2015级博士研究生,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慈善、家族慈善。100872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