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中如何运用“音乐形象”来解决所遇到技能技巧问题
2017-01-28李乐天李春燕
李乐天 李春燕
(1.贵州凯里学院音乐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2.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工业学校,贵州 黔东南 556011)
声乐教学中如何运用“音乐形象”来解决所遇到技能技巧问题
李乐天1李春燕2
(1.贵州凯里学院音乐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2.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工业学校,贵州 黔东南 556011)
虽然在音乐美学领域里关于音乐形象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但音乐形象确实能解决声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本文只从声乐学习中的歌唱技能技巧训练重所遇到的“打开”和“共鸣”这两个问题为研究对象,阐述如何利用音乐形象来解决这些问题。
音乐形象;打开;头腔共鸣;胸腔共鸣
一、音乐形象
音乐形象一词,主要流行于前苏联音乐界及其受其影响的较大的东欧一些国家。在西方,音乐的造型性则更多的是被那在音乐的表现特征这一美学问题上来讨论的。“形象”这个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是合成词、多义词。“形”就是见,是看见的意思。“象”就是模仿、模拟客观事物使之相像的意思。"形象"一词,其含义就是有形有像的意思。既指客观事物的外部形式、叶芝对这种形式的模仿和摹拟。前者是可观的、自然的形象,后者是主观的、意识中的形象。
有些人认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声音是眼睛看不见手摸不着的事物。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怎么能说是有形象的呢? 声音虽然是肉眼看不见,手摸不着的事物,但确实能听得真,感觉得实在的东西,这是客观的。眼见和耳闻,都是感觉器官直接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即感觉,以及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即知觉。
客观事物发出的声音都是具体的、独特的、客观的。当人听到曾经感知过的声音,不仅能知道他是何种事物发出的声音,而且会在头脑中呈现出这个事物的形象来。如在黑夜里,当我们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就能判断出这是谁来了,他的音容笑貌也会出现在"眼"前。从不同的声音,人们能够辨别出不同的事物,如《红楼梦》里林黛玉第一次见王熙凤时就是未见其人先问其声,并以此来刻画王熙凤的任务特点。所以,"形象"不仅指能看得见的事物的相貌,形状和样子等视觉对象。也包括能听得真的声音、言语等听觉对象。所以把形象的含义仅仅看作是视觉对象是不正确的。一切客观事物,只要能被人所感觉,就都有形象。
二、如何利用“音乐形象”解决技能技巧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
(一)“打开”
我们开始学习声乐,老师总要我们“打开”,可以说打开是声乐学习的第一步,但是什么是“打开”,怎么样才叫“打开”?往往让我们摸不着头脑。我们声乐传统教学中往往是借助“打哈欠”来启发学生,让学生寻找“打开”的感觉。事实上作为初学者让他们软腭上抬、喉头下移就可以说是“打开”,当然随着声乐学习的更进一步,“打开”也就有更进一步的要求,但是作为初学者来说要做到软腭上抬、喉头下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条件一般或者偏下的学生。这个时候,教师通过示范,给学生切实感受“打开”的声音形象,再通过这种形象的声音刺激学生,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反应。同时我们还要跟学生讲解,打开喉咙发出的声音有一种形象,我们感觉这种声音的形象就像是一根柱子、一根管道、一个通道,只要学生有这种感觉,那么打开的状态就已经初步形成,并且为我们声乐教学的更深层次埋下了伏笔,之后我们教声乐学习中的“通道”也会更容易和简单。
(二)“共鸣”
在我们声乐教学中,我们很清楚声音的丰满圆润取决于共鸣。人声的共鸣主要有头腔共鸣、喉咽腔共鸣和胸腔共鸣。
大多数初学者往往很难找到头腔共鸣,就会出现高音上不去,或者直接没声音,或者唱高音时出现“喊”、“卡”、“憋”等现象,这个时候教师通过示范,用带有很强烈的头腔声音给予学生足够的刺激,让学生充分感受头腔声音的形象,并让学生做相应的发声练习,同时我们必须跟他们讲解,这种头腔声音的形象有“明亮”、“通透”、“结实”、“金属声”等特点,头腔共鸣的声音管道没有喉咽腔共鸣和胸腔共鸣的管道那么大。虽然学生不能马上发出我们教学中所需的声音,但通过正确和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是可以掌握头腔共鸣的正确使用。
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大多数人只关注能不能唱高音,很少人去关注能不能唱好中低声,他们对胸腔共鸣非常忽视,最后导致中低声出现“白”、“垮”、“干”以及低音下不来等现象。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教师及时的引导和教育,告诉学生什么样的声音才是中低声区正确的声音,除了我们教师示范外,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一切技术提供正确的声源来引导和刺激学生,告诉学生胸腔共鸣就像一栋大楼的地基,只有胸腔共鸣的这个地基打牢才有头腔共鸣的一栋栋高楼。同时跟学生讲解这种胸腔共鸣的地基声音的声音形象是“低沉”、“浑厚”、“结实”等声音形象。这样学生通过对“共鸣”有了正确的认识,并最终在歌唱中能掌握和灵活运用。
总之,声乐教学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作为教师必须运用各种方法来启迪、引导、刺激学生,让学生能尽快、尽好地掌握各种技能技巧,而本人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形象来引导和解决教学中的困难确实获得很好的效果。
[1]邹本初.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徐行效.声乐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J616
A
2014年度凯里学院重点学科“音乐与舞蹈学”(项目编号:KZD2014010)项目资助。
李乐天(1977—),男,湖南嘉禾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声乐教学和民族音乐;李春燕(1979—),女,湖南资兴人,本科,主要研究少数民族地区钢琴与声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