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台山佛教音乐现状分析

2017-01-28袁云霞

北方音乐 2017年19期
关键词:五台山佛教形式

袁云霞

(忻州师范学院南校区,山西 忻州 034000)

五台山佛教音乐现状分析

袁云霞

(忻州师范学院南校区,山西 忻州 034000)

五台山佛教音乐是佛教音乐中具有鲜明特色的宗教艺术形式。本文介绍了佛教音乐的定义、分类,从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特点、佛乐种类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着重将五台山佛教音乐作品、佛教理念与佛教文化的现状展开分析与研究。随着各界对佛乐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对佛乐创新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深入了解佛教音乐发展的现状,并进行有效的传承与创新,是使此类音乐形式成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五台山;发展现状;佛教音乐;宗教文化

前言

五台山佛教音乐是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相融合的艺术形式,它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地丰富与进化,是佛教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符号。其音乐种类涵盖了中外古今音乐、中外古典音乐、民谣音乐、宗教音乐等元素。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念唱形式具有浓郁的北方佛乐特点,使其成为了五台山著名的宗教活动标志之一。

一、佛教音乐概述

佛教音乐是举行佛教仪式、道场忏法等佛教节日上所使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佛教音乐又称为佛乐,主要是将佛教中清净、慈悲、善良、快乐等佛理与欢快或宁静的音乐旋律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宣扬佛法的特色音乐。因此,佛教音乐像是一朵清净的白莲花,给人以心灵和精神上的慰藉[1]。

中国的佛教音乐起源于三国魏明帝太和四年山东东阿,主要有禅乐、梵呗乐两种。印度佛教在传入中国初期,以梵音来缓解中印两国的语言差异,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盛,佛教音乐的形式也不断地传承和发扬,这种唱念的佛教音乐形式便成为了佛教音乐典型特征[2]。

二、五台山佛教音乐的概况

五台山地属山西省北部,由于该地区所自然形成的五座名山而得名。作为中国佛教音乐流传和发扬的圣地,受汉朝佛乐和藏族佛乐传教的影响,五台山的佛教音乐也逐步被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佛教音乐。青教佛乐面向中国传播,黄庙佛乐面向本土传播,在本地广为流传。如今,佛教音乐已经和五台山佛教相互融合、密不可分[3],并得到全面传承,因此这种佛教音乐创作形式也是非常值得研究学习和创新的,有利于促进中国佛教音乐的发展。

(一)佛教发展历程

佛教音乐的历史比较久远,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发展,要追溯到北魏,北魏时期该地区就成为了佛教传承和发展的胜地。自唐宋以来,由印度不断传来更多的佛教知识,佛教连同音乐形式也同时传播开来。随后,五台山将这种佛教理念和流传方式不断规范化,更是通过唐代音乐中的各种乐器和吹、拉、弹、唱等形式运用其中,从而丰富佛教传授方法,并将佛教中的经书文字加以利用和完善,故而有唱念的佛教诗词、短句等。元明两朝为了维护双方的良好关系,以更多的乐器和艺术理念,进行相互的学习和交往,使得五台山佛教音乐的形式也更加丰富,佛教音乐也逐步备受重视和集体传承[4]。

(二)佛教音乐的特点

五台山处于山西省忻州地区,因而佛教音乐上旋律有着北方音乐的特性,即相对庄严、粗放、雄壮,与南方佛教音乐的欢快、柔和的音乐旋律还是有一定的差异。不仅如此,五台山佛教音乐种类繁多,佛教音乐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期初五台山佛教音乐受到印度传教的影响,通常是仿照印度音乐的形式进行传教。唐宋后,佛乐和更多的乐器相融合,佛乐的艺术形式逐渐体现出来。明代后,佛乐开始引入曲牌、杂曲等多种音乐艺术形态,并和民间的各种音乐形式进一步融合。清朝以后,藏族佛教中的喇嘛教流传至五台山,为五台山的佛教音乐奠定了基础。

另外,五台山佛乐中黄庙和青庙佛乐的特点大有不同。青庙佛乐的要求比较高,是面向全国的一种佛乐形式,其主要表现为音乐韵律比较幽静、雅致,且节奏上也比较舒缓、悠扬。目前五寨、太原、洪洞等地,举行佛教仪式过程中,均已这种音乐为主。而黄庙,是五台山当地佛教信仰者根据佛教文化的特点,并结合当地的民间艺术形态,逐步形成的一种音乐,该音乐形式上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主要特点为音乐旋律比较明朗,简单易学,根据当地的音乐特点传承开来,因而,目前也只是在本地发展和流传。

三、五台山佛教音乐的现状

随着五台山佛教音乐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如今,其音乐作品更加得丰富多样、佛教的理念也越发深入人心、对佛教音乐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正是由于该音乐形式的丰富多样性,五台山的佛乐也成为中国佛教、乃至国内外佛乐的传承特色之一[5]。

(一)丰富的佛乐作品

当前,五台山的佛乐作品资源较为丰富。众所周知,五台山的佛乐作品众多,当地知名的僧人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作品。不过据相关人员的专门统计,就五台山的南山寺和殊像寺中,所传承下来的作品有六十有余。例如,青庙佛乐中,吹腔中的乐曲《普庵咒》、《进蓝房》、《上经台》等,其中有些曲目是来自佛教的经书,有些是来自佛教信仰者自编自导的曲目,还有些是源于古典音乐。诸如此类的乐曲,经过佛教音乐团队的集体弹奏念唱后,成为具有佛教和民间特色的音乐曲目,在众多的佛教活动和诸多事宜中广为流传。而《秘魔岩》、《上字翠黄花》、《四字月儿高》等来自青庙佛教的乐曲,是更为专业的音乐曲目,大多来自古典音乐和佛教字经中,两者相互结合,使其具有一定的正式感。其中也不乏有少数的民间的乐曲。这种音乐比较正规和专业,有庄重、深沉、静谧等多种形式,要根据不同需要加以选择。例如在佛教法事中,常用的乐曲就来自青庙佛乐,例如《华严会》、《千声佛》等[6]。

(二)树立佛教理念

五台山的佛乐使当今佛教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一方面,佛教经书比其他书籍较为难懂,而念唱的形式使佛法书籍所要传达的理念变得浅显易懂,也让佛教信仰者能够通过唱念来深刻理解体会佛教理念。另一方面,佛教每个节日、法事以及诸多仪式中,不同的场合利用不同的佛教音乐,更能凸显寺庙仪式的理念,通过佛教音乐能够将其仪式气氛充分体现出来。不仅如此,众多的佛教信徒和主持共同演奏和念唱,使传教的效率也不断提高。例如,十九世纪,五台山多次开展佛教音乐活动,其中众多五台山音乐僧人齐聚香港宣传佛乐事宜,引起很大的反响,让五台山的佛教理念和作品得以更为广泛地传承和发展。

(三)重视佛教文化建设

目前,五台山佛教文化被逐步重视起来。2006年,将五台山佛乐正式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佛教音乐较其他音乐艺术形式的操作难度高一些,需要学习音乐的僧人有足够的耐心和专业练习的恒心。多数僧人们曾经表示乐于选择云游四方的徒僧生活,佛教音乐相关事宜一度不被重视。对此,五台山的佛乐僧人和相关负责人员经过努力多方协调,成立了佛乐辅导班,安排专门的人员对五台山所有的音乐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近几年,五台山佛乐增添大量的宗教演出和活动,从起初在本省市内进行演出,到江苏、青海、台湾等音乐厅进行演出,不仅使五台山的僧人对佛乐有所重视,更让佛教信仰者对该种形式的音乐也越发的重视起来[7]。

四、结束语

五台山佛乐是佛教和音乐艺术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宗教音乐形式。该音乐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对佛教的传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文就该种音乐形式加以分析,并对佛教音乐的现状进行阐述和研究,其中浅显的简介虽然存在不足,还需要相关学者加以完善,但就五台山佛乐的发展研究还是有着一定的意义。

[1]袁静芳.博大精深传佛音——在“《中国佛教音乐文化文库》出版阶段成果展演会”上的讲话[J].人民音乐,2015(03):54-58.

[2]崔玉卿.作为世界遗产的五台山及“五台山学”的构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9-27(B03).

[3]翟风俭.从五台山佛乐的传承谈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殊像寺佛乐保护为例[J].五台山研究,2013(02):39-49.

[4]屈洪海.五台山台内、台外佛教音乐传承探析——以民国时期的两部佛乐曲谱为例[J].艺境(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4(Z1):24-30.

[5]孙云.伎乐供养的僧尼化:中土佛教音声发展的分水岭——以五台山佛教音声为例的考辨[J].音乐研究,2014(03):44-51.

[6]孙云.佛教用乐与宫廷典礼用乐的亲缘研究——以五台山佛教与明清宫廷典礼用乐为例的考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5(03):40-52.

[7]陈守明,王明星,曾书琴.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15,36(06):132-135.

J60

A

袁云霞,女,山西省静乐县城关镇,讲师,硕士,忻州师范学院南校区,研究方向:中国民族民间音乐。

猜你喜欢

五台山佛教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五台山
佛教艺术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五台山掠影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往五台山(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