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兵团军垦民间文学成因与特质探析

2017-01-28侯梦莹

民俗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军垦戍边民间文学

薛 洁 侯梦莹

新疆兵团军垦民间文学成因与特质探析

薛 洁 侯梦莹

军垦民间文学是兵团各族军垦儿女在屯垦戍边生活中亲身实践、口耳相传、集体创造、集体传承和集体享用的大众文学形式及精神食粮。新疆流传的古屯垦传说故事是兵团军垦民间文学成因的根脉,军旅文化传统是兵团军垦民间文学成因的特质,党政军企合一的准军事化组织是兵团军垦民间文学成因的制度保证,兵团五湖四海人的原籍文化与新疆本土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融是军垦民间文学成因的合力之作。通过研究,理出脉络,贯穿主线,把握精髓,将对守望精神家园及实施文化强边工程大有裨益。

兵团;军垦民间文学;成因

军垦民间文学是兵团各族军垦儿女在屯垦戍边生活中亲身实践、口耳相传、集体创造、集体传承和集体享用的大众文学形式及精神食粮。其前可以追溯到古屯垦传说故事、战争年代的枪杆诗、红色歌谣等,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是军垦人在亦军、亦农、亦工的生产劳动与生活实践中集体创作、传承下来的。

1984年5月,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联合发出《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发起、倡导在全国开展民间文学(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的搜集、整理和编纂工作。为此,新疆建设兵团各师(局)组织、培训6900名采集员深入各师团、连队、车间、牧场等,开始了对兵团民间文学的普查、搜集和整理工作,历时8年,共采访59万多人次。1992-1993年,10个师局先后正式出版或内部刊行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计21册、500多万字,这其中兵团民间故事有2万余篇。

面对这样一批规模浩大、基础厚实、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化财富,需要对其脉络加以理清,如其是怎样与古代保边卫国、国家统一主题一脉相承的,又是怎样继承军旅文化传统而形成浓郁军垦特色的民间文学的,又是怎样荟萃、交融形成多元一体的兵团民间文学的?基于此,本文将从古屯垦文化根脉、军旅文化传统、党政军企合一的组织管理形式、多元文化相交融的视角,对此问题加以具体分析。

一、古屯垦传说:兵团军垦民间文学的根脉

“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开发和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中央政府在西域新疆大规模屯垦戍边始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以后历代沿袭。”①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页。古屯垦传说故事,是古代屯戍西域的将士与各族人民在维护祖国统一、边疆稳定和抵御外敌侵略斗争中传述至今的英雄传说故事和精神文化遗产。

在阿勒泰、塔城、北屯一带各族人民心目口耳中流传的屯垦英烈传说,是一部歌颂自汉以来戍边西域的将士抗击外敌侵略、维护国家统一的民间口头文学,至今依然为兵地各族职工群众所传颂和讲述。

2007年始,十师原文联主席杜元铎一行三人用70天时间,两上阿勒泰,三到乌鲁木齐,四进干休所,跑了石河子、五家渠、吉木乃、哈巴河、福海等地五个县市,采访了150余名老八路、老军垦、农牧工,收集了大量的口述和实物资料,整理出4本共30余万字的采访笔录,梳理成以屯垦英烈传说为主题的《屯垦英烈谱·火凤凰之歌》,并成功列入兵团级非遗名录。

屯垦英烈传说《火凤凰之歌》(又称《屯垦英烈谱·火凤凰之歌》)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讲述古屯垦英烈传说故事,代表作为《为误失的国土》《杀尽黄毛贼》和《巴奇赤匪帮的末日》。*参见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新疆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新疆兵团卷》(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14年,第224、225、227页。《误失的国土》讲述清末中国边防站站长马镰刀因写一纸条被沙俄骗取55.5平方公里国土,马愤然率兵摸过界河,砍杀沙俄边防站官兵,并自认愧对祖宗和朝廷,面向祖国东方自尽;《杀尽黄毛贼》传颂布伦托海屯民起义抗击沙俄侵略者,夺回土地,分给无地的汉、哈萨克、回、蒙古等各族群众;《巴奇赤匪帮的末日》讲述民国时期沙俄白卫军入侵阿山,阿山各族人民联合起来打击、歼灭侵略者,胜利收复阿山的历史。这些英烈传说,传述了一代代远离亲人、远离故土、为国戍边的官兵和屯民,团结当地各族人民,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斗争,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

古屯垦传说故事是千百年来一代代驻守西域的屯垦英烈们前赴后继、为国戍边的感人事迹的写照,是中华民族精神、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在各族民众心目中播种、口耳里流传的杰作。这些传说故事,就像天山的青松根连根,深深植根于沃土,在新疆各族人民的心目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后人敬仰和传颂,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戍边人,并由此成为兵团民间文学成因的根脉。

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十万大军进天山,且守边关且屯田”,中国人民解放军拉开了新中国保卫新疆、建设新疆的序幕。党和国家实施屯垦戍边战略决策,是自西汉以来历代中央王朝、各族人民为致力于祖国统一而戍守西域作为千古之策的继承和延续。根据老军垦的讲述,从1950年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七师的将士们浩浩荡荡地分批从驻地奇台出发,一路枪不离身,马不停蹄,风餐露宿,与匪作战,直至目的地西北边陲的阿勒泰。征衣未脱的将士们一边剿匪平叛,一边开荒生产,亦军亦农,屯垦戍边。从1950年3月驻阿部队在阿山脚下的巴里巴盖拉开军垦第一犁,到1959年农十师成立,至1962年“伊塔事件”发生,军垦战士又奉命赶赴边境第一线,实行代耕、代牧、代管的“三代”任务。处于哈巴河、吉木乃县边境前沿的185团、186团就是在这样特殊严峻的历史背景下承担艰巨任务应运而生的边境团场之一。

正是基于屯垦戍边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十师军垦人用实际行动续写出屯垦英烈谱《火凤凰之歌》承古启今、继往开来的下卷——《伟大的公民》《永不移动的界碑》和《国土在我心中》的屯垦戍边新篇章。如同郭沫若笔下集香木而自焚的凤凰,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军垦精神,传承着“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摧不垮的军垦魂,攻不破的边防城”的主题思想,传述着“我家住在路尽头,国门就在房背后。国境线上种庄稼,界河边上牧羊牛”*农十师文联主席杜元铎1998年采录、整理创作,发表于《文联通讯》1998年第4期。的军垦人戍边劳动的真实生活。这些朗朗上口、口耳相传且流传甚广的军垦歌谣,表达了军垦人的壮志和情怀。

正是有着几代兵团人在边境屯垦戍边、亦军亦农的生产生活实践的铁的事实,1994年,中哈两国确定,原206平方公里的争议区,203平方公里正式归入中国版图。这就是军垦人为坚守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而履行屯垦戍边使命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军旅文化:兵团军垦民间文学的特质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和第六军*第二军前身为湘赣苏区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参加过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抗战时期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三五九旅;第六军前身为黄麻起义的光山独立团,参加百团大战、平型关战役后,在延安组成新四旅参加了保卫延安等重大战役。的大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的全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的大部。有着悠久而光荣的革命传统的英雄部队,革命精神源远流长,至今在新疆建设兵团中仍流传着老红军传下来的红军歌谣,如黄麻起义二首:

《小小黄安》: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暴动歌》:暴动,暴动!工农打先锋。拿起刀和枪,一同去进攻!暴动,暴动!哪怕土匪凶。拼出一条命,勇敢向前冲!暴动,暴动!天下归工农。再不当牛马,要做主人翁!暴动,暴动,共产党指引,前仆又后继,革命定成功!*采录者:徐金石;采录时间、地点:1992年5月于五家渠;流传地区:农六师五家渠。

这两首歌谣产生于黄麻起义期间,展现了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我军广泛发动群众、星火燎原的壮阔情景;坚信有中国共产党的指引,革命定能成功。后来这支队伍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即兵团第六师的前身。

抗日战争歌谣《红军歌谣》(九首)*中国歌谣集成·新疆兵团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歌谣集成·新疆兵团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15年,第190-192页。是老红军汤伯年同志在长期战斗生活中收集的,反映了各个革命时期红军战士的艰苦生活和战斗经历。其中《地雷》歌唱道:“我的大鼓是英雄,开花爆炸显威风。鬼子敲响我的鼓,迎面朝天回东京”,表现了我军机智勇敢与敌作战的战斗气概。这组歌谣至今在兵团第二师军垦战士中广为传扬,生动再现了兵团第二师的前身——八路军一二九师三五九旅在抗日战争中的战斗业绩。三五九旅、新四旅和教导旅是践行战斗队、宣传队、播种机的优秀代表,一组《三五九旅之歌》就是军旅文化传统的典范:

我们是钢铁的三五九旅,经受了长期的革命考验,高举着毛泽东的旗帜,为解放全中国而战。我们经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坚持了八年的抗战,从黄河北打到长江南。我们开辟了南泥湾。保卫过民主圣地延安,像铁样的硬,像钢样的坚。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胜利进军,勇往直前。*演唱者:于红忠;采录者:喻鲁沙;采录时间、地点:1992年1月30日于阿克苏市;流传地区:一师师部驻地阿克苏市。

六师开篇的战斗歌谣就是由进疆部队携带而来的部队军歌、枪杆诗等,如《挺进歌》以雄赳赳、气昂昂的战斗气势,以急切救出水深火热的西北各族劳动人民的鱼水般情谊,唱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向西北、向新疆进军的战斗号角。

挺进,挺进!向渭北,向西安,向西北高原大进军!那里的穷苦老百姓,多年来受着灾难与痛苦,早盼着人民解放军去解放他们。挺进,挺进!向西北,向兰州,向新疆大进军!那里的穷苦老百姓,多年来受着灾难与痛苦,早盼着人民解放军去解放他们。挺进,挺进!向新疆大进军!*演唱者:岳云芳;采录者:徐金石;采录时间、地点:1992年5月于农六师五家渠;流传地区:农六师五家渠。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中广泛传唱的《进军大西北》描述了解放军从夏到秋,从陕西、宁夏、青海、甘肃节节胜利,一直到凯歌进新疆的战斗历程:

五月里来大进军,扶风打了个漂亮仗……八月里来月光明,解放军打下了兰州城……十月里来秋风凉,庆祝新疆和平解放……*农八师·石河子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歌谣集成新疆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分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5页。

在天山南北屯垦戍边生活中流传的军垦题材传说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有国家、兵团领导人关心和深入垦区的动人故事;有指战员们战胜困难、以苦为乐的生活趣闻;还有军垦官兵互帮互爱、亲如一家的融融之情。它真实地反映了兵团集爱国主义、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于一体的军垦劳动生活实况。

《周恩来改诗》讲述了周总理1965年7月来石河子接见上海支边青年、激励支青“甘为军垦人”的故事;《“野人”见首长》故事的流传,讴歌了王震将军与为了防止蚊群叮咬而浑身糊满泥巴的军垦战士的亲情,反映了战士们保卫边疆、鏖战荒原、艰苦卓绝的生活;《伙食比赛会》讲述炮连连长受到通讯连智抓野猪的启发,参加了荤素俱全的伙食比赛的故事,赞扬了官为兵想、知难而上的部队优良传统。*参见农八师·石河子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歌谣集成新疆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分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36页。还有《把这盆水端回去》《师政委吃瓜》《公共洞房》等故事的流传,赞扬了官兵一致、互敬互爱的融融之情;表现了首长不搞特殊、廉洁自律的榜样力量;反映了军垦战士、支边青年新婚夫妇为他人着想,自觉轮流居住“公共洞房”(地窝子)的艰苦而愉快的生活。*薛洁:《兵团军垦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阐释》,《民俗研究》2001年第4期。这些极具代表性的军垦故事,篇篇浸透着传承军旅文化传统、富有军旅文化色彩的特质。

军垦歌谣是军垦战士在发挥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和宣传队的屯戍生活中集体创造的。军垦歌谣继承了军旅文化传统,内容全部以军垦为主体,涉及面广泛,包含了军垦战士在拓荒生产、建设家园、兵地民族团结等屯垦戍边事业中所表现出来的亦军亦农风范和开拓进取品格。《垦荒歌》表达了开荒种地搞生产、万古荒原建家园的雄心壮志,以“杀敌不怕流血,生产不怕流汗”结尾,表现了战士们把荒原当战场、克敌制胜、亦军亦农的生活。《战斗生产学习歌》唱道:“春季里来暖洋洋,人民战士出营房。三大武器不离身,枪、镢、钢笔都带上……”*农八师·石河子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歌谣集成新疆卷·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分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6页。当时部队三大任务是保卫边疆、开展大生产运动和学文化,故人人随身携带枪、、钢笔这三件宝。这是浓郁的亦军亦农学文化的屯垦戍边责任感的自然表露,真实地记录和传扬了军垦战士保边卫国、亦军亦农、劳武结合、屯垦戍边的创业历程和奉献精神,表现了军垦战士的坚定信念、神圣职责和顽强意志。

三、党政军企合一:兵团军垦民间文学的制度保证

2014年10月5日发布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明确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职责和体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央组成部分。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实行党政军企合一体制,是在自己所辖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白皮书为兵团的体制、性质给予了准确定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部队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从一开始就与部队分割不开,名正言顺地、完整地保留了部队的建制、番号和组织机构。所以,兵团一直保持着准军事化的自上而下较健全的组织系统和管理系统,如兵团司令部建制14个师、各师管辖10多个农牧团场、各团下设20个左后的连队,每一级都有自己的管理权限和职责范围,同时要向上一级负责。

兵团的前身是部队,因此兵团还继承了军队绝对服从党的领导的传统,所以兵团文化与生俱来就富有军旅文化传统。党对军队有绝对的领导权威,同理,党和国家对兵团这一准军事化组织的管理也一样拥有至上的权威。党和国家对兵团赋予的是为国履行屯垦戍边使命,兵团必须不折不扣地绝对服从。因此在这种大的政治环境背景下,党政军企合一的特点显示出其权威和力量。长期以来,兵团准军事化的组织机构,军垦官兵的雷厉风行、言传身教,基层民兵的正规训练、耳濡目染,使之保持着高度的组织纪律性,自觉地履行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使命,练就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军垦大军。保持部队传统,这在军垦民间文学中都能得到印证,也为军垦民间文学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证。

四、五湖四海与新疆本土:军垦民间文学的多元交融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广袤、富饶的大地上,现在共居住着50多个民族,是我国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勤劳智慧,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间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方面密切联系,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增进了民族团结,活跃了各民族文化生活,推动了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1950年代初,进驻阿勒泰地区的骑七师十九团(兵团第十师的前身),因部队中的西北人多,原籍陕甘的秦腔就成为部队战士最喜爱的一种剧种,于是师秦腔剧团就将在阿勒泰一带广泛流传的哈萨克族叙事诗《萨里哈与萨曼》改编成秦腔进行演出。《萨里哈与萨曼》诗,通过描写可汗女儿萨里哈与可汗部下萨曼两人哀婉动人的爱情悲剧,鞭笞了封建礼教和门阀等级制度,赞美了忠贞不渝的生死爱情,展示了哈萨克牧民对民主、自由、平等、幸福的理想和追求。

哈萨克族叙事诗《萨里哈与萨曼》改编成秦腔为部队官兵上演后,收到了极大的轰动和震撼效应。究其原因,一是让部队官兵通过喜闻乐见的秦腔艺术形式,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当地哈萨克族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满足了战士们渴望走进边疆民族文化的精神需求;二是将哈萨克族叙事诗改编成秦腔,作为一次大胆地尝试和吸收,开创了民族间文化交融的先河;三是使当地口耳相传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以汉族为主的军垦官兵中得以广为流传,充实和丰富了军垦民间文学。

兵团在亘古荒原上亦军亦农,白手起家,与当地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离不开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屯垦戍边、开发建设新疆的过程中,整个构成了新疆以维吾尔族、汉族为主体的地方和兵团各族人民大杂居、小聚居、嵌入式居住的格局。这种兵地民汉的交往和文化的交融,在民间文学上则体现为多元交融。汉族人物传说在少数民族中流传,如老一辈革命家的传说,在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生动反映了兵地各民族共建家园、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卷本里许多故事被汉族和少数民族互为讲述,如《赛里木湖的传说》《赛里木湖的由来》;有汉族讲述维吾尔族的传说故事《沙漠的传说》《真正的爱情》;有少数民族采录者用汉文记录的本民族传说,如《麦盖提的传说》;有维吾尔族用汉语讲述、在汉族中流传的《葡萄的来历》;有哈萨克族讲述汉族的故事《金斧头》,等等。

这些民间故事,不论来自哪个民族,哪个地区,或由谁来讲述,其文化内涵都是教育人们团结和睦、与人为善、积极向上。它们的精神实质对于每一个民族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新疆兵团、地方各民族文化多元交融的态势。

结 语

以上,我们从古屯垦文化根脉、军旅文化传统、党政军企合一的组织管理形式、多元文化相交融的视角,阐明了兵团军垦民间文学的成因,即新疆流传的古屯垦传说故事是兵团军垦民间文学成因的根脉;传承军旅文化传统、富有军旅文化色彩是兵团军垦民间文学成因的特质;党政军企合一的准军事化组织是兵团军垦民间文学成因的制度保证;兵团五湖四海人的原籍文化与新疆本土文化的吸收影响是军垦民间文学成因的多元交融之作。而探讨、分析兵团军垦民间文学的成因,理出脉络,把握精髓,贯穿主线,可为提升兵团文化戍边、实边和强边意识,为巩固一个守望精神家园、可资传承与弘扬军垦精神的文化空间,为兵团向更高目标的方向发展——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人民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责任编辑 王加华]

薛洁,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新疆石河子 832003);侯梦莹,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新疆石河子 832003)。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新疆屯垦社会民俗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4XMZ032)、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兵团军垦特色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创新教育示范”(项目编号:gjwhcxgcxm201405)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军垦戍边民间文学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军垦文化之乡放异彩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伊犁放歌
《神话与民间文学
——李福清汉学论集》
把军垦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戍边壮士歌
民间文学中关于“箭垛式人物”“武圣”关羽的分析
戍边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