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

2017-01-28

黄河之声 2017年16期
关键词:演唱者表演者声乐

郭 超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

郭 超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对演唱者而言是与受众群体、与音乐直接建立联系的桥梁。也是一切演唱的基础,只有声情并茂的演唱才能打动人,也只有声情并茂的演绎才能感人至深。准确把握歌词和节奏,对于情感表达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

声乐表演;情感表达;表演艺术

音乐能够使人感受到直觉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在美的意境中获得理性感悟和自我超越。因为音乐可以充实人的灵魂,使受众进入祥和、宁静的意境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语言的表达往往是有限的,而情感的表达赋予声乐作品“活的灵魂”,为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焕发出作品内在的灵魂和生命力。好的音乐可以引导受众群体,找到内心的宁静,找到生命的支撑和安慰。经久不衰的声乐作品往往由多种因素组合而成,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歌词、节奏以及旋律。这是构架一部声乐作品最核心的三大要素,也是演唱者表达情感时,赖以支撑的三大要素。

一、情感表达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性

正所谓“情动于衷,而形于外”,内在的感情总会主观的展现出来。而情感表达与演唱者而言是主观能动的心理反映,与受众群体、与作品而言便是最直接的交流和互动。声乐是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它的灵魂在于情感的表达。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情感的表达要求演唱者熟悉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音乐内涵、歌词、节奏、表情符号等基本要素。并对此烂熟于心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只有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加入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在表演中塑造独特的艺术形象,将情感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而声乐作品中的歌词、旋律以及节奏是情感表达的依托。只有表演者将自身带入作品之中,结合声乐演唱技巧进行二度创作。用音乐的感染力带动听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提高表演质量的演出效果。

不同的声乐作品经由不同的演唱者演绎,呈现出的效果可谓是“各美其美”。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每位演唱者对于情感表达的追求是永恒的。情感得表达要想唤起受众群体内心深处的共鸣,首先就要求演唱者率先进入作品。声乐表演是建立在艺术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的,表演者要注意自己情绪的变化,随着歌词的改变而改变。随着旋律的起伏、情感的转折、节奏的强弱快慢,营造良好的演唱氛围。还可以加入舞蹈演员,依托舞台灯光的变幻,给予观众视觉冲击。在听觉、视觉的渲染下,观众能动的进行艺术想象,使得表演变得丰富多彩、生动形象。艺术想象于声乐表演而言是锦上添花,而演唱者声情并茂的演绎,使声乐作品更深入人心。艺术想象为观众与表演者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二、通过歌词表达情感

所谓“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孔子曾说:“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歌是诗、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诗·大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自古诗与歌便有密切的关系,再往后就合称为诗歌。而我们如今的声乐表演艺术中,歌词的内容依然是表达作品情感的载体。好的歌词能够在不经意间打动人心,引发共鸣。可以说歌词是一首作品的灵魂。因此演唱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要想准确表达歌曲本身的情感。就要注意歌词的内容关系,通过歌词来表达感情。

其中递进关系是歌词内容中常见的表达形式。一首好的作品如行云流水般、循序渐进多层次不断深入地表达主题。由开篇到起伏到高潮到尾声,这是一个层层递进表达情感的过程。因此表演者在演唱时,首先将自身沉浸其中感受歌曲的情感,并在层层递进的歌词中释放情感,并将此情感传递给听众。转折关系是歌词内容中常见的关系。通过转折,歌词的内容和情感会变得更加起伏,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演唱者在表演时,要把握转折前后的内容变化。从而使得情感的转折和歌词内容融为一体。朱光潜先生曾说:“歌本长言”,表达情感时再华丽的词藻也有苍白无力的时候,而音乐却如同和煦的春风、皎洁的月光,在不经意间洒落你心底的每一个角落。

三、通过节奏来表达情感

声乐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节奏来表现情感变化的跌宕起伏。节奏对于塑造作品来讲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例如《酒狂》是一首古老的琴曲,载于《神奇秘谱》、《风宣玄品》等多种琴谱之中。姚丙炎先生打谱的古琴曲《酒狂》采用三拍子的节奏,在古琴中本就是十分的罕见。乐曲主题是由一个连续循环向上,而后又渐渐下行的乐句构成,其中又镶入了大跳的音程。从而使节拍首尾不一、轻重颠倒,塑造了一位官场失意之徒,酩酊大醉之后步履蹒跚的形态。不稳定的节奏音和变化的节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绝望与痛苦。以及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强烈不满又无可奈何的愤懑情感。这种三拍子节奏,虽是简单的创作手法却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乐曲主题。通过节奏来表现作品情感,是常见的一种创作手法,也是促进作品情感变化的一种方式。节奏有快慢强弱之分,常见的作品处理方法中一般用快节奏、强旋律的形式来表达较为复杂、激烈的情感,用于突出作品主题。而弱节奏、旋律自高而低的变化,通常展现出宁静、悲伤、柔和的情感。其演唱效果也在于不同演唱者对作品的处理方式。对于节奏的快慢,节奏较为欢快的曲子,要求表演者吐字清晰、快而不乱。节奏较慢的曲子,对演唱者的技术要求更高,行云流水般的气息,富有感染力的演唱。

四、结语

音乐是诗亦是画,于悄然之间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心灵的愉悦、震颤,更是一种全新的领悟。演唱者作为音乐的传递者,要求演唱者进行表演时要做到声情并茂,准确的表达情感。从而赋予声乐表演“活”的灵魂,更好地诠释作品,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声乐艺术表演效果。■

[1] 王琦.浅谈声乐艺术中的情感表达[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 王喆.试论声乐舞台表演艺术中的情感表达[J].大众文艺,2016,02:160.

猜你喜欢

演唱者表演者声乐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声乐演唱中乐感的有效培养研究
舞蹈表演者在表演中的作者诠释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手称扑克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