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17-01-28广西北流市文化馆537400
孔 泳 (广西北流市文化馆 537400)
浅谈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孔 泳 (广西北流市文化馆 537400)
在素质教育中,美术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及审美能力,同时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针对于现今美术教育一些不足并结合相关案例,深入探讨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
素质教育;美术教育;作用
美术教育在现今素质教育中其到一定主导作用,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完善和实施。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素质教育的新兴,在含义界定上必然与传统教育有所差异,但从教育的出发点角度来看,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尤其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同时不断增强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素质教育从学生的道德品行和身心健康等多方面进行培养,这与传统的应试教育大不相同。
“素质”一词意义甚广,在素质教育中的“素质”通称为素养。但在教育学意义上又有着极为广义的概念,这包括人通过先天基本遗传学所获得的技能及性格基础上,又通过外界事物及不同教育训练长期以来的影响,从而得到的身心特征和品质结构。素质教育从学生的道德品性及动手能力等多个方面着手,进行全方位式的教育,简而言之,即为人们常说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
一、提升观察力和感知力
美术作品首先从外部感官带给人以美的感受。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学生外部感官认知再到大脑深处产生共鸣,去深度体会艺术品的各种层次结构,这些工作对于学生来说必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通过欣赏各个名人书画家的作品,从中感受到不同的美,例如鉴赏李白的诗篇,能使人感受到那种豪放不羁的性格;鉴赏梵高的画,能使人灵魂深处产生无限的遐想……慢慢让学生沉醉其中,久而久之,学生便能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不同的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能力及作品鉴赏能力逐渐变得更加敏锐。
与此同时,美术作品的创作原型必然离不开现实中的客观事物,这一点在绘画艺术上表现极为明显,只有对所要表现的对象极其了解,才能在作品中将其展现的形象生动。例如美术教育中的写生,虽然这只是美术教育中一个简单的基础课程,但其写生的意义并不是单纯的照相机般的复制事物,而是通过深度观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所要描述的客观事物,结合自己对艺术的体会,发挥想象,将自己的情感加入到所观察的客观事物中,并通过艺术作品得以充分展示。但优秀的作品对作者的写生过程要求极高,不仅要对所描绘事物有着深度了解还要在绘画中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给予欣赏者身临其境之情。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激发想象力
艺术的本身来源于作者因客观事物而受到思想上的启迪,进行无限的思想延伸,美术作品的欣赏及创作亦是如此,缺乏想象力的作品就好比人没有灵魂,空具皮囊而缺乏意味。艺术家与作家类似,都是想通过自己所创作的美术作品将自己创作时的想法与情感观点通过作品展现给世人,然而这些情感就需要我们动用我们的大脑,进行无限遐想才能体会。著名画家毕加索其代表作《格尔尼卡》,首先从视觉上来看,画面具有的事物元素,残缺不全,抽象难懂,人们很难看出其作品是所表达的含义,但是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创作背景进行联想,就能很好解释。画面描述出德军轰炸格尔尼卡事件的战争状况,人民流离失所,死伤惨重。通过结合创作背景,这样我们便能读懂其画面想要表达的内容及深意。艺术的形象描绘结合于欣赏者想象的画面,两者之间产生共鸣,这就给欣赏者带来强烈的感染力。
三、促进形成创造性思维
在如今这个大众创新的新时代,由于中国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模式,学生的思维严重受到束缚,致使学生不敢进行大胆假设想象,久而久之变得严重缺乏灵活性及创新能力。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美术作品都是被人们珍藏而不是埋藏,几经风雨而依然屹立不衰,这正是因为它们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性。在鉴赏美术作品时,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解读都大不相同,其道理正如我国宋代诗人苏轼《题西林壁》中所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从正面望去,庐山连绵不绝,而侧面望去又是高耸入云的景象;从远处和近处看庐山景色又别具一格。诗的最后两句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这一现象的感悟:因为“身在此山中”,所以,只有走出庐山,才能读懂庐山的真正样子。这诗词中就很明确的表达出看待事物要从多方面去了解思考。再比如世界著名画家梵高所创作的作品《向日葵》,在欣赏这幅作品时,学生既可以感受花朵的形态,也可以感受花朵绚丽的色彩,同时还可以通过作品,感受作者所表达的强烈情感,进而引发学生对于作品含义,甚至是对于艺术家本人命运的遐想,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与细腻。在学生美术教育中也经常做一些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通过这种训练来培养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的思想,在美术创作中也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结合具体客观事物加以自身想象,最终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述过程都说明,无论学生所创作的美术作品水平如何,但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们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以身边事物为素材,同时进行了创新,其创造性思维因此得到训练。
四、提高审美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自始至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认为追寻美是一种极为高尚的品质。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如何去欣赏艺术作品,其审美意识水平自然也无法提高,而美术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进一步帮助指导学生如何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假使我们不具备基本的审美能力,那么就很难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优秀的美术作品之所以被受世人认可,是因为它的创作者本身的价值观念,作者将其精神融汇于作品中,对后人影响深刻,由于它具备一定的形态,因此能够与欣赏者产生灵魂深处的共鸣,能给予欣赏者以精神层面的熏陶。然而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如此,希望通过美术教师指引学生对人类艺术精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体会其中的美,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逐步构建一个完善的审美结构,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米娟.论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美术界,2014(10).
[2]陈鹃.素质教育前提下的美术教育解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4(9).
[3]闫俊.用美的眼光看世界——浅谈素质教育中的美术教育[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3(5).
[4]邢博川,朱海英.学校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5(16).
孔泳(1969.6- ),男,汉族,北流人,大专学历,职称:助理馆员。单位:广西北流市文化馆,研究方向:美术书法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