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高职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7-01-28胡慎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胡慎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高职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胡慎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自我效能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实践活动的主观判断,在职业决策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其就业选择方向、类型以及个体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自我效能理论出发,对高职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高职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就业指导;应用
引言
根据自我效能理论,一个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在职业决策中通常能够理智乐观地判断客观情况,并有效抑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通常会畏缩不前,或情绪化地解决问题,并难以将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合理地应用到问题的解决中来。在职业决策中,影响一个人自我效能感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成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劝说、情绪唤醒、情境条件。高职教育是教育系统的重要一环,由于我国社会整体对职业教育的评价较低,因此,高职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也存在的一定的问题,而如何从提高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角度出发,引导其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则是学校就业指导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一、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现状
高职院校由于其生源条件差,教学环境与重点院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且社会的认可度较低,因此,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相对较差,甚至在就业、学习中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障碍。目前高职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现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对所学专业不自信,缺乏正确的职业观。一些学生片面认为学校的教育过于理论,在真正的岗位上难有用武之地,或者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认为一个人能否找到好工作主要看人脉是否宽广、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等外部因素,而这些思想误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二、盲目夸大就业困难。一些学生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盲目否定个人因素在就业中的作用,在职业选择、笔试、面试中消极对待,缺乏自信,白白错过了就业机会,并在困难中将原因归结到社会环境,而缺乏对自我的剖析;三、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一些高职生在面对紧张的就业形势时,经常会出现焦虑、烦躁、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面对这些垃圾情绪的时候,由于学生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常常无所适从,不断将心理问题放大,最后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高职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应用
1.提高职业意识,激发高职生的职业抱负
高职院校的生源多数来自高考中失利的学生,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难以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帮助,因此,其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同时由于我国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评价较低,更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在就业指导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透彻分析职业教育的优势,以增强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对自我价值、所在专业以及职业教育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并在了解的基础上逐渐形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2.调整专业课程,提高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契合度
专业学习与社会岗位之间的脱节问题是职业教育饱受诟病、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低的主要原因,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性,就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教学中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发挥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校企合作,将学生引入企业中参与实践,并在岗位实习中,获得职业经验,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契合度,更能够提高学生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感。
3.重视心理辅导,促进高职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业意味着学生要从无忧无虑的校园走向充满竞争的职场,而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心理的变化,学生在走入职场前,会依据别人的经验对职场问题进行自我想象,从而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因此,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中,应该适当增加心理辅导的内容,让学生在心理测试、心理咨询、专业辅导中,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并掌握自我调节的正确方法。
4.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建立系统的评价机制
所谓归因训练就是对某种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通常一个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归因中会出现推脱责任,夸大客观因素的情况,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在失败中进行自我剖析,并在反思中不断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就业指导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让学生理解“内因是影响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这一理论,并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就业中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职业决策的自我效能感。
5.树立就业榜样,提高对高职生的示范导向作用
替代经验对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就业指导中,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就业方向,为学生挑选一些成功的案例,例如就业讲座、会谈、报告会让学生对专业的就业前景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并以知名校友为榜样,让学生在相似的职业规划中增强就业的自信心,进而提高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三、结束语
总之,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就业指导中,教师可以从职自我效能理论出发,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评价,并以此为依据,制定职业目标、收集相关资料、制定职业规划,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学校、亲人、朋友或其他团体的帮助,及时调整自己的消极情绪,树立积极应对职业难题的自信心,增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
[1]甘映堂.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3∶210-211.
[2]曲可佳,鞠瑞华,张清清.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04∶445-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