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古代兵家经典,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
——由《孙子兵法》热所引起的思考
2017-01-27赵海军
赵海军 周 一
研究古代兵家经典,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
——由《孙子兵法》热所引起的思考
赵海军 周 一
《孙子兵法》是我国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古典兵学名著。本文从《孙子兵法》思想中的精髓“谋”“将”“变”论述其对未来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的重要意义。
古代兵家经典 打赢 信息化战争
近年来,军内外对《孙子兵法》的研究渐起热潮,在这股热潮的后面隐藏着值得我们研究的东西。正如一位历史学家所说:“我们现在将如何酌采西方的新潮流,如何拿自己以前的旧经验,来替自己打开一条出路,来创新法,运新才,这当然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这段话本来是讲政治的,但引用在此,表述我们对《孙子兵法》等兵书典籍应采取的态度,是非常恰当的。
基于上述观点,我们认为“谋”“将”“变”理论是《孙子兵法》的精髓,如能深入加以研究,对于加强军队建设、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谋——“兵者,诡道也”。古今中外的兵书都强调一点:谋略与诈伪是密切相关的。
孙子把战争看作关系军队生死、国家存亡的大事,主张慎重对待,反对轻举妄动。他在战略上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力求全胜;在作战方针上主张“兵贵胜,不贵久”;在作战形式上把“伐谋”“伐交”作为上策,而把“伐兵”“攻城”作为下策;在具体作战行动中则主张充分准备,既要“知彼知己”“避实而击虚”,又要“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所有这些,都是孙子军事思想体系中“谋”的体现。“谋”贯穿孙子整个军事思想体系,并且在他所参与指挥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今时代,这一思想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世界军事强国美国,其军队对《孙子兵法》谋略思想的认识和运用,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越南战争结束后,驻越美军最高指挥官威廉·威斯特摩兰在认真研读了一位朋友送给他的《孙子兵法》后,终于大彻大悟。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深刻反思越南战争,留下了这样的文字:越南等东方国家的军事战略源于孙武。《孙子兵法》主张“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兵贵胜,不贵久”,美国14年的越战无疑犯了兵家大忌。他的反思,在美国引起强烈的震动,从而形成了美国国内学习《孙子兵法》的第一次热潮。
1982年,美军在《空地一体战》《作战纲要》以及作战条令和国防部重要文件中,多处引用《孙子兵法》的名言。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美军在作战条令和国防部重要文件中引用孙子格言的做法,成为一个不成文的模式沿袭下来。美军的《作战纲要》中开宗明义地将孙子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作为其作战指导思想。此时的美国,出现了第二次学习和运用《孙子兵法》的热潮。
“9·11”事件后,美国国内出现了第三次学习、运用《孙子兵法》的高潮。在美伊战争中,美军更是将《孙子兵法》的谋略思想运用到了极致。2003年3月20日,在收到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正与高级官员秘密开会的情报后,美军立即发动“斩首行动”,F—117隐形战机直扑会议现场,投下精确制导炸弹,拉开了战争的序幕。在随后的行动中,美军更是上演了一系列的“奇”招:没有大规模的“电子轰炸”,没有对伊拉克基础设施进行灭绝性摧毁,没有大量消灭伊拉克军队有生力量之前,就派出地面部队,利用媒体大打心理战,奇兵突入巴格达市中心,等等。这些对《孙子兵法》中的“奇正”思想的充分运用,令众多军事评论家大跌眼镜,连呼“看不懂”。
其实,在这中间我们不难发现,注重实用的美军其实并非照搬照抄《孙子兵法》。他们把《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思想、作战原则与自身的实际进行了很好的结合,从而发挥了如此巨大的作用。这是继承基础上的新发展,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由此,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孙子兵法》对现代战争仍然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深刻感受到,结合实际的军事理论创新对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一点:新的军事理论的出现往往会形成强大的战斗能力,并且在收获战果的同时造就非凡的军事天才。例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成为现代军事理论的鼻祖,杜黑的《制空权》影响并造就了现代空军,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又成为现代海军的理论基础;同时,这些经典军事理论的出现,又深刻影响着战争形态以及战争样式的发展变化。
“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世界的。”《孙子兵法》等浩如烟海的兵书典籍,是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宝库。这些兵书典籍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成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文明中的一颗颗耀眼的明珠。这些兵书典籍的思想光芒影响了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而且一直对世界历史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必将在未来的世界里产生更大的影响。
原空军指挥学院乙晓光院长说:古代兵法对我们研究现代军事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深入发掘这一优秀军事理论体系,并不断学习世界军事强国的军事理论体系中适合我军实际的成分,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的能在未来战争中起作用的适合我军特色的军事理论体系。然后,再把这些用来丰富和完善指挥员的谋略思想,造就指挥员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我想,这些也许会在我们所面临的未来战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致胜之“谋”可能就在其中——未来战争的主动权应该也必将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将——“夫将者,国之辅也”。“将”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中,仍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孙子十分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他认为,懂得用兵的将帅,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是国家安危存亡的主宰者。他把将帅视为关系国家安危的重要辅佐。同时,他更重视将帅素质,并明确提出,一个合格的将帅必须具备“智、信、仁、勇、严”五个方面的素质。
“智”即战略思想,多谋善断,其意义在于“胜人以谋”。“信”即诚实与信用,将帅的言行要使人深信不疑才能做到令行禁止。“仁”要求将帅对部属有仁爱之心,要关心部属的感情,保护部属的利益,如此才能使自己的部队有强大的凝聚力,这就是所谓“得人以仁”。“勇”即勇敢果决,知难而进,不怕失败,不避风险,决策及时敏捷,如此才能抓住机遇,实现“趋时以勇”。“严”即要严明纪律,赏罚分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而且处处以身作则,这样才能做到“驭众以严”。
这是孙子对古代战争实践的科学总结,也是由无数生命换来的科学经验。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不能不让我们叹服古人那智慧的灵光。今天,我们仍然能从这些描述中清楚看到我国古代将帅的大致模样。除此之外,在我国古代,对军事指挥员素质还有其他的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是全面、宽泛的,绝非只限于军事领域。一般情况下,他们除熟读兵书、一身武艺、足智多谋并掌握安营扎寨、排兵布阵、发号施令以及制订军事行动计划等方面的素质外,还得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素质。
时代发展到今天,“将”应何从?
一位系统科学方面的专家在谈到未来战争的时候反复强调,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部队,必将是一个高效运转的复杂体系。指挥官只不过是这个体系顶层的一个环节,他的指挥、决策等活动必须要依靠体系本身的一个科学的决策智囊机构。
这样说,又出现了一个让人感到疑惑的问题,军事行动在如此完备的体系下运行,那么在未来的战争中,指挥官这个角色是不是会退化为一个执行者呢?他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他在未来战争中处于什么样的环节?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一个合格的指挥官?
有人说:“历史在向前发展的同时总是在重复昨天的历史!”然而,历史是不会重复的,能够重复的只是那些谁也无法逃离的规律。在未来的战争中,也许人真的很依赖技术、依赖功能强大的智能系统;但是,从根本上说,人的作用是绝对无法替代的,人的智慧和综合素质仍然是主导战争胜败的最主要的因素,未来高智慧的战争仍然需要高素质的指挥官。
战争是千变万化的,即使最先进的计算机也很难模拟出真实的战争,再强大的军队也很难保证在战争中做到万无一失。从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虽然指挥官越来越依赖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决策智囊机构,但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再高明的决策系统,它所能够给出的,也只不过是一些不同的方案以及采取不同方案所达到的效果,而最终的选择权还在于指挥官。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未来战争的决策中,对指挥官的素质要求更高了,他所要了解和学习的知识更多了。在未来战争中,一个指挥官仍然会像《孙子兵法》中描述的那样,决定着战争胜负的走向,对战争结果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基于此,我军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军队指挥官的重要性。习主席在《论国防和军队建设》一书中,已经把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他说: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上,知识将成为战斗力的主导因素,敌我双方的较量将更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如果我们不把人才培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就难以建设现代化的军队,也就难以战胜拥有高技术优势的敌人。面向21世纪,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近年来,我军采取了许多办法,不断加强指挥官人文、社会、科技以及其他素质的培养。采取了与外军交流、派遣留学生、内部交叉任职与学习、加大对高学历人才的特招引进、鼓励部队官兵进入地方院校深造等办法,不断促进我军指挥人才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
据《解放军报》报道,国防大学建校二十多年来,已培养了上千名具有博士、硕士学历的高素质新型军事指挥人才。这批新型军事指挥人才,大多在部队军、师、团三级主官的重要岗位上,使我国军队中高级军事指挥官队伍的知识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军事指挥官的素质有了质的飞跃。
原空军指挥学院训练部副部长李洋在谈到如何培养未来高素质军事指挥官时说:除了对军官进行任职经历的有意锤炼外,目前在军事院校的教学中,我们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即:有学与有术。有学,就是要在学术上有所造诣,要通过院校的学习,在理论上为指挥员打牢扎实的基础,使部队的指挥官们形成良好的军事理论素养。在这方面,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加大各类军事理论学科的建设,加大对军事学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加大对高级指挥官的理论素养的培养。有术,指的是培养军事指挥员将军事理论用于部队实践的能力,目前我们在院校教育中采取的是模拟实验训练、研讨交流以及战场考察的方式,下一步我们还将探索部队、院校、机关以及一些武器装备研制生产部门全过程培养的思路。
变——“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瞬息万变的未来战场,要求我们必须“灵活机变”。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孙子以声、色、味的组合变化来说明“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进而说到战场,说明在战场上“变”的重要性。
在《九变》篇中,孙子认为:“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可以说,“机变”是孙子军事思想体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孙子兵法》的很多篇目中,都可以看到“机变”思想的影子。古往今来,战争都是以其瞬息万变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所以,在战争中发挥主体作用的人,尤其是部队的指挥官,必须要有“机变”的思想和“机变”的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一素质,将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战国时期“纸上谈兵”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赵括对兵法极其熟悉,但他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进行相应调整,而是死搬书上的条文。结果,在他的指挥下,四十多万赵国军队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类似的例子,还有被后世之人笑谈千年的宋襄公和马谡等。
两伊战争,双方都掌握着先进武器装备,但却没有先进的战争理念,结果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被打成了低水平的“拼刺刀”。
当今时代是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未来战争的制胜之道。“机变”思想在今天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战争没有什么既定的一成不变的规则;战争从来不会因为重复前人的做法而告捷,也不可能因单纯学习别人的经验而取胜。经典战例从来都是以其独一无二的特性而流传于世的,并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一道瑰丽的血色景观。
当前,我国军事战略面临着严峻挑战,特别是军事斗争准备的现状,距离时代变革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原空军指挥学院战略教研室教授尚金锁在谈到改革的问题时,表明了以下的观念:“近年来,我注意到一个很值得我们警惕的现象。那就是,很多人一谈到改革,就总是感觉西方这也好,那也好,似乎西方的模式就是一切,似乎我们所有的东西都应该向西方学习。我感觉这种观念对于我们当前所进行的改革是十分有害的。改革的目的是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是不应该受到任何条条框框限制的。西方确实是走了一条成功的路,他们所走的路也确实在当今的世界上形成了主流,但我相信这条路不是唯一的,一定还存在着另外一条或者更多的通向成功的路。我想,这是符合哲学规律的。正如一个哲学家说的那样:科学技术也许是人类文明进化的一条路,但一定不是唯一的一条路。我相信我们应该能找到更适合我们自己的成功道路。”
研究孙子以及我国古代丰富、深刻的军事思想,就是我们寻找另外一条道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就是要掌握军事辩证法和创新精神,尤其是“机变”的思想,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军队的各项改革,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不断克服我军在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确实使我军向着适应未来战争的方向发展。我们也要认认真真学习当今世界军事强国在军队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密切联系我军建设实际,不断推进部队的全面改革。同时,我们更要在部队建设和未来的战争中,树立“机变”的思想,灵活运用战略战术,牢牢掌握战场主动权,以确保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李兴斌)
Studying the Ancient Classical Military Works to Win the Futuristic IT-based Warfare—The Thinking Caused by the Enthusiasm for The Art of War
Zhao Haijun Zhou Yi
The Art of Waris the most important ancient classical military work both in China and worldwide. This article reviews “stratagem”, “general” and “change”—the essence of the thinking ofThe Art of War, which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winning the futuristic IT-base warfare.
Ancient Classical Military Works; Win; IT-based Warfare
B22
A
2095-9176(2017)04-0067-05
2017-04-05
赵海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在读研究生;周一,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在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