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运用

2017-01-27梁金带

珠江教育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闰土理解课文课文

梁金带

(新兴县太平镇中黄小学,广东 新兴)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插图的运用

梁金带

(新兴县太平镇中黄小学,广东 新兴)

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课文的重要组织成部分,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一幅幅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插图不仅能够起到装饰课文教材的作用,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借助教材插图能自然地导入新课,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更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及渗透思想教育,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课文插图;有效使用;培养能力

教材中的插图大多都是围绕课文的内容而安排的,它们具有生动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插图,可以弥补文字抽象、枯燥的不足之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分析的能力,从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可是,有些教师为了尽快地完成课时教学任务,只是蜻蜓点水般地看一下,甚至连课文有插图也没留意到,往往忽视了教材插图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和需要出发,灵活地运用好这些插图,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时只要充分发挥了课文插图的作用,就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借助插图,导入新课

课文插图是配合文字的理解而添加的图片,许多插图新颖独特,富有童趣,不仅增加了课文的趣味性、形象性,对解读课文内涵也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如果合理利用插图,导入新课,也不失为一种资源。导入新课是课堂的重要一环,为此花样也不断翻新:讲故事、唱歌、表演、猜谜语、做游戏,等等,教师虽费尽了心思收效却甚微。笔者认为,文中插图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只要教师深入解读,精心设计,也一定带给你“成功的一半”。如教学《少年闰土》时,笔者先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有哪些东西,他们都在什么地方。图画很简单,也很形象,孩子们兴致很高。他们带着兴趣,揣着疑问又走进课文,寻找自己的答案。很快,课堂上便小手如林,跃跃欲试的神情绽放在喜盈盈的小脸上。然后,笔者再让学生回顾读过鲁迅的哪几篇文章,待学生回答后,笔者提醒学生这节课还要学习鲁迅的文章,然后边叙述边板书,再用手指着黑板告诉学生,鲁迅将我们带到一个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地里遨游,最后让学生再看看插图……”学生们全神贯注地看着插图,不由自主地说:“这里的闰土真勇敢啊,的确令作者羡慕啊。”可想而知,这种导入法在展示形象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激起学生的情绪。

所以说,课文插图是文本的一大资源,需要我们认真解读,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借助插图,理解课文

教材中的插图大多都是围绕课文的内容而安排,它们具有生动性和具体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插图,可以弥补文字抽象、枯燥的不足之处,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理解和分析的能力,从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如《少年闰土》,课题上方是一幅较大的少年月夜刺猹图。图上画的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瓜地里有一匹猹,有一个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那匹猹刺去。这幅插图是课文第一段和第四段的内容,集中了环境描写人物的外貌和动作描写,体现了少年机智勇敢的特点。学生一看到这幅图,少年闰土的印象就会印在脑海里。

教师借助插图在分析课文时,再通过点拨、启发,加深情感实验,并引导学生多次与形象结合,可以让他们很好地理解课文,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全面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三、借助插图,培养能力

插图为发展学生语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丰富形象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强化训练。《少年闰土》一文中有一幅闰土看瓜刺猹的插图,学生们在看到这幅插图感到有点不知所措,笔者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插图,再讨论图上画了些什么并按顺序说一遍,然后让其变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笔者要求学生先在小组里根据图意讲讲自己编的故事,再选出编得好的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演一次,最后评出好的一组。学生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进行表达,逐一连贯起来并写下来就形成了一小篇语句通顺、表达合理的文章了,这样既加深了对图意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插图,培养能力,像其他教学环节一样精彩纷呈,常教常新,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四、借助插图,体会句义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句义是掌握全文的基础,而理解句子是教学的难点,怎样才能化难为易让学生理解句子呢?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来帮助理解句子含义。如《少年闰土》一文,为体会闰土是一个捕鸟能手,见多识广,机智聪明的孩子,作者特意为我们设计了一幅闰土捕鸟的插图,教师在教学时可边引导学生看图,边让学生画出与图意表达相符合的句子。这样一来,学生就很快根据图意画出相应的句子来,然后再作相应点拨,让学生找出闰土捕鸟的动词,提示学生从这些动词能体会到一个怎样的闰土。这时,学生就会结合插图,根据找出的动词进行动脑筋体会。通过这样一找一看,闰土的见多识广,机智聪明,知识丰富的形象就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所以,利用插图,能让大家认真观察,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走进插图,再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利用插图理解重点句子,既形象又直观,达到了突破难点的目的。

五、借助插图,渗透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语文科的重要任务,插图作为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性与教育性也是十分突出的,可利用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如《少年闰土》一文,一共有四幅插图,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的,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的闰土看瓜刺猹,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最后写“我”和闰土的分别和友谊。通过学习课文,让我们认识了一位见多识广、聪明能干、机智勇敢、活泼可爱的闰土。闰土之所以那么能干,是因为他从小生活的环境跟作者不一样。这就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要改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眼界狭窄的不良习惯,让自己多走出去,别呆在“井底”里。只有这样,我们的眼界才会开阔,锻炼的机会自然也就多了。

总之,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它因课文内容而存在,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作为一名教育者千万不能忽视插图的存在,要充分认识到运用插图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种手段,应该很好地利用好插图地利用好插图这一教学资源,充分地挖掘它的作用,让其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更好为教育教学服务。

(责任编辑:杨怀玫)

梁金带,女,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太平镇中黄小学,语文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闰土理解课文课文
这就是闰土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关于《故乡》的闰土人物形象分析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鲁迅作品善良人物的形象分析
背课文
衔接追问,趁热打铁,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提有效问题,助学生理解课文
《故乡》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