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望“来时路”:中师优良传统面面观

2017-01-27秦克铸

淄博师专论丛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师来时路师生

秦克铸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淄博 255130)

回望“来时路”:中师优良传统面面观

秦克铸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淄博 255130)

中师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办学层面的主要有坚定不移的办学方向、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浓郁醇厚的中师文化、堪称典范的精英式教育、精严细实的中师管理;教学层面的主要有全科综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系统的课程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贯穿全程的校外实践、管用实用的技能训练;教育层面的主要有持之以恒的养成教育、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入脑入心的专业思想教育。凭着这些优良传统,中师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教得好的农村基础教育师资,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随着中师快速退出历史舞台,许多中师优良传统正在快速逝去,成了“与洗澡水一起泼出去的孩子”,令人扼腕。

中师;优良传统;培养模式;教学技能;专业思想

Abstract:In the long practice of secondary normal schools,many fine traditions have been formed.At the level of school running, they have unswerving direction, quality education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rich mellow culture of secondary normalschool, classic elite education, and strict management.At the teaching level,they have comprehensive talent training model,systematic curriculum provision,a variety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full-course after school practice,practical skill training.At the education level,they have perseverant formative education,fruitful self-management, and in-depth professional ideological education.With these fine traditions,the secondary normal schools have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willing, unswerving, practical, qualified teachers for rural basic education, and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With the rapid exit of secondary normal schools, many fine traditions are passing away like“ the child poured out with the bathing water”,which is a great pity.

Key words:secondary normal school;fine tradition;training model;teaching skill;professional thought

引言

上世纪末,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印发〈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的通知》(教师[1999]1号),以文件形式提出了“由三级师范(高师本科、高师专科、中等师范)向二级师范(高师本科、高师专科)过渡”的目标。与此同时,师范院校实行招生并轨,所有师范生上学不再享受“免费”、毕业不再包“分配”。在这样的政策引导下,中等师范学校出现了“雪崩式”的“大溃败”:除极少量“涅槃”为“新型师专”、少量并入高师院校外,绝大多数并入职业院校、改为教师培训机构或转为其他中等学校。曾经为中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做出卓越贡献、广为社会称道的中师,一夜之间损失殆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随着中师快速退出历史舞台,许多中师优良传统亦正在快速逝去,成了“与洗澡水一起泼出去的孩子”。其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小学教师培养质量严重下滑、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升反降。这样的改革结果,令许多教育专家包括当初极力推动“改革”的专家扼腕叹息,频频在各种媒体发声,呼吁尽快在今后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中恢复、坚守这些优良传统。[1]

近几年,笔者连续深入山东淄博、德州、临沂等地区20余个区县的乡村小学,看望“实习支教”的学生,调研有关区县用人单位对笔者所在学校毕业生的适应性与满意度。笔者发现,目前仍然坚守在农村小学教学管理骨干岗位上的中老年教师,基本上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毕业生。每每与他们谈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和中师毕业生,都感慨万千且不约而同地回忆起那时中师的优良传统及那时毕业的中师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优良品质。现结合调研情况,借鉴、参考已有研究成果,将“中师优良传统”归纳为办学、教学、教育三个维度十三个侧面进行阐述,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方家指正。

一、中师办学层面的优良传统

(一)坚定不移的办学方向

在我国,中师从诞生那天起,就坚持面向小学、面向农村、面向基层。解放后,中师普遍把面向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办学方向。这既是国家的号召,也是中师自身的选择。为了保证办学方向不走偏,各中师普遍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之一便是大兴调研之风。通过调研了解基层小学的需求,及时改进教育教学,努力做到“基层小学需要什么样的教师,中师就培养什么样的教师。”许多中师坚持派各学科教师轮流到小学上课,一次至少一学期,带着问题去,捧着答案回,既增强了各学科教师的“双师素质”,又为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各校还经常借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教育调查,借教育见实习的机会组织师生深入小学进行调研,紧密结合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学生见实习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的结果,不断调整中师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活动安排,促使中师生的综合素养更加符合基层小学教育教学活动实际的需求。上世纪八十年代,文革刚刚结束,基层小学尤其是乡村小学大多都是民办教师,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不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刚刚恢复办学的中师便大力加强文化课教学,并开始着手探索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模式。到了九十年代,根据基层小学对中师毕业生的意见反馈,各中师又在不消弱文化课教学的同时,大力加强学生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各省市、各学校相继出台了一批教学基本功训练、考核的文件,各学校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比赛、展示、考核热火朝天。不少学生因为某些项目的教学基本功不达标而没有按时毕业,有的甚至是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学校参加教学基本功考核。以上这些,都是适应基层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的结果。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正是由于中师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深深植根于基层小学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其培养的学生才能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中师也才能够一度成长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枝繁叶茂的大树。

(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纠正中小学教育出现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即应试教育的倾向,有教育专家提出了中小学要坚决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课题。但素质教育应该怎么实施,是困扰教育界人士的一大难题。此时的中师教育教学活动,没有功利性的教育行为,不受应试教育的干扰,是教育界少有的“净土”,理所当然地成为各级各类学校中最先开始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及至后来,甚至有专家认为,中师办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那时的中师,始终以学生的发展、基层的需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价值追求。由于没有考试指挥棒影响,教师的教学更重视学生爱好与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更多地靠学校想方设法激发其内动力。在中师,积极的专业思想引导,浓厚的兴趣爱好,自觉的成长追求,严格规范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在学习上争先恐后。中师生的眼里,各门学科同等重要,无主副之分,哪个学科的教师教得好、要求严,学生就偏重哪个学科。其学习的差异性,更多地是来自于教师的教学、引导、要求和学生自身的兴趣。在教师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即使对那些比较调皮的学生,教师大多也会自觉用学过的教育理论去尝试改变学生。所以,中师的教育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中师的学生是全面发展的。国家现在倡导的“工匠精神”,在那时的中师教育教学中已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比如,在学校层面,全校上下心无旁骛、全心全意聚焦小学教师培养;在教师层面,崇尚学高为师、行为世范,教育教学讲究师范性、示范性,教师都一心一意搞教学和教学研究;在学生层面,自入学始,就专心致志、学做小学教师,正所谓“明日教师,今日做起”,“勤奋博学、多能一专”成为学生共同的追求。可以说,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共同的价值追求,成就了中师,也成就了中师生,为中师生参加工作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人对当代有影响的教育人物的履历进行研究,发现其中不少人的原始学历就是中师,这种现象的出现恐怕与他们在中师接受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不无关系。

(三)浓郁醇厚的中师文化

有人曾用“泡菜水”理论[2]、“老汤”理论形容中师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可以说,那时的中师就是一坛“泡菜水”、一锅“老汤”,只要学生在这“泡菜水”“老汤”里“浸泡”三年,其一生都会带着浓郁醇厚的中师文化味道。说起中师文化,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那几句著名的校园格言。比如,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还有“为学生想一生,为社会想百年”“明日教师,今日做起”“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等。中师的物质文化是井然有序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一草一木皆传情、一砖一石都是爱,校园文化、走廊文化、教室文化、展室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甚至还有“厕所文化”,到处都是围绕如何做优秀小学教师的名人警句、励志格言、名家肖像、名师雕塑。中师的制度文化异常的精细、规范,特别强调从细微处入手,在落细、落实、落小上见长。[3]中师的精神文化注重示范、引领,注重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注重培育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情趣。中师的德育活动,强调“三代师表(退离休教职员工、在职教职员工、中师生)一起抓”,把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摆在育人的首位。中师文化做到了“师范无小事,事事为教育”“师范无长物,物物寓教育”“师范无闲人,人人在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校园内的黑板报、手抄报、油印小报、校园广播站,宣传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不仅是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是锻炼学生技能、展示学生才华的重要阵地。浓郁的中师文化氛围,各具特色的学校精神以及“校训”“三风”(校风、学风、教风)“校歌”甚至“校服”“校徽”对学生都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陶冶熏陶、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正是造就合格小学教师的“泡菜水”“老汤”。

(四)堪称典范的精英式教育

说中师教育堪称典范的精英式教育,首先体现在学生的选拔上。中师生是通过笔试、面试从几百上千的报考者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潜质优良的初中毕业生。在招生面试中,学校注意全面考察学生作为小学教师的潜质。比如,四肢有无残缺、心理是否健康、语言是否流畅、唱歌是否五音不全、动作是否协调、咬字发音是否清晰、是不是色盲等等,这就保证了让最适合做小学教师的初中生读中师。各地中师招生都是以地区划片,按需培养,教育免费,毕业包分配。所以,中师的办学规模一般都不大,多的也就一千多人,每年招生几百人,班额严格控制四十人。中师的教学采取班级授课制,早晚自习与课外活动时间留给教师个别辅导和学生开展自主活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业,还能形成某一方面的专长。中师的整个教育过程做到了精雕细刻,犹如最初的“女娲造人”——完全是“照着水里自己的样子”在精雕细琢,而不像“高等教育大众化”后这样“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4]中师的学业考核异常严格,不合格就是不合格,不合格就不能按时拿到毕业证。为了统一学业标准,除了使用全国统一的教学方案、教材、大纲外,各省还根据本省实际,提出了统一的教材处理意见,组织全省统一命题的结业考试。若非结业考试,各校则普遍实行规范命题、教考分离、多校联考等。各中师都非常关注对学生品行的矫正与鉴定,学生身上有点小毛病会及时得到矫正,屡教不改的坚决“清退”或“开除”,绝不姑息,绝不给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留下隐患。那时的中师十分珍惜自己的社会影响,犹如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绝不允许因为学生不合格而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精英式教育”,保证了中师毕业的学生都能够成为小学的栋梁之才,今天支撑国家最基层小学教育的正是那些年的中师毕业生。

(五)精严细实的中师管理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全国中等师范学校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座谈会上的讲话》(1993年10月)中曾说,教育现代化“从中师抓起有有利条件,我看目前中师这个层次是各级各类学校里最好的一个层次。说它是最好的一个层次,第一办学条件改善比较快;第二管理水平比较高,比其它学校管理的更好;第三中师的师生精神面貌都比较好,愉快,乐观向上,生动活泼;第四中师生源也比较好。”[5]这些话是对中师最好的注脚。中师的管理可谓“精严细实”,既有对教师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也有对学生一日常规、行为规范的检查制度,还有完善的考评体系,完全做到了管理上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严格的管理,首先表现在健全的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中,国家颁布的有《中等师范学校规程》《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中等师范学校各科教学大纲》《中师德育大纲》《中师生行为规范》等,各省颁布的有《中等师范学校教学常规》《中等师范学校学科基本功训练与考核办法》《各科教材处理意见》《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各校颁布的有《教学规范求》《学业考核规范》《特长生审定办法》《中师生一日常规》等。最典型的莫过于教师教学的“六必查”(含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听课记录),学生一日常规、行为规范的“每日必查”,以及班主任的“六到岗”(含早操、早读、早自习、课间操、晚自习、晚作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中师校园内所有的卫生都是学生自己打扫的,包括厕所卫生也是学生自己负责,完全没有引进什么“社会服务”“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当然,教学办公区的卫生也是领导带头,教师自己打扫。上级领导到校检查工作,看学校的管理水平,必去的地方是“公共厕所”和“学生宿舍”,其它地方自然没有可挑剔之处。中师的管理虽然精严细实,但并没有“管死”,否则师生就不会“精神面貌都比较好,愉快,乐观向上,生动活泼”。可以说,严格而又人性化的管理是中师落实培养计划的重要保障,也是中师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

二、中师教学层面的优良传统

(一)全科综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中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全科培养、综合培养、贯通培养、定向培养。全科培养就是各门学科都学,使中师生能够胜任小学的多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原来的中师生所以能够做到“全能全会”“围着桌子转一圈”或“围着锅台转一圈”,还能胜任乡村小学的“复试教学”“包班授课”,正是中师全科培养的结果。那时,全国中小学普遍反映“师范的学生比师专的学生受欢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全科培养”,而师专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分科培养”。综合培养的“综合”,可以是学科拼盘式的综合,也可以是学科融合式的综合,这里主要是指学科知识的融合。儿童眼里的世界是综合的、而不是分科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也是综合的、也不是分科的,所以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多以综合课程的课程形式出现,即使按分科设置的课程如语文、数学等综合性也很强。只有综合培养的师范生才具有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结构,才能胜任小学的综合课程、“全课程”或“主题式”教学。贯通培养,是说不管学生在校学习几年,都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程来设计,其学习的课程总是统筹考虑的,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合适的时机学习合适的课程。比如,知识类的课程可以集中安排,而技能性的课程可以长线安排,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与学习的质量。定向培养,是学校可以从学生入学始,就按照小学教师的要求去培养。因为有了较长时间的保证,学生专业思想的形成、专业意识的唤醒、专业角色的确定、专业精神的培养、专业道德的修养、专业行为的养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习得才成为可能。[6]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界出现了一种“只要学好了学科知识就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片面认识,对小学教师的培养,对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小学教育事业的改革,都是十分有害的。

(二)全面系统的课程设置

为使学生具有扎实宽广的文化知识、实用适用的教学技能、全面系统的教育专业理论,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养,在课程设置上,中师坚持不分学科、不分专业、不设方向,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毕业生素养更加全面。以1989年5月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为例,该教学方案规定,三年制中师要开设思想政治、语文(包括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数学(包括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包括少年儿童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小学心理学、小学教育学、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14门必修课程,同时开设文化知识、小学各科教材教法、艺术、体育以及适应本地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等五大类选修课程,要求每个学生每类选修课程至少选修一门。这样的课程设置,使中师教学可以主动适应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工作的能力,特别是胜任多学科教育教学的能力。中师课程设置的全面系统,体现在教学内容涵盖政治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同时,中师特别注重学生身心发展和艺术素养的提升,这使毕业生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的能力更加突出。比如,考虑到中师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以及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对象,中师的课程设置特别加强了对中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专门颁布了《中等师范学校德育大纲》,对中师生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原则、德育实施途径、学生思想品德评定、德育工作领导与队伍建设做出了明确要求。这些规定对提高中师生的政治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再如,中师课程设置中,音、体、美必修课程都是连开三年,每周保证两课时,还有多种艺术类选修课供学生选修,文学艺术方面的社团、兴趣小组也是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渠道。正是基于以上各渠道的培养和训练,中师生的艺术素养普遍比较高。

(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中师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发展个性和培养能力,特别是对提高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师的课外活动通常是通过举办讲座、组织社团和兴趣小组等形式开展学科、科技、文体以及社会调查等活动。按照要求,课外活动必须全员覆盖、全员参与,而且都要制定活动计划,安排教师辅导,以保证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主参加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形成“多能一专”的知识、技能结构奠定了基础。活跃在校园的朗诵社、文学社、书法社、书画社、艺术团、合唱团、鼓号队、民乐队、舞蹈队等各类文学艺术社团,为拓展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搭建了坚实的平台。活跃在操场上的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体操队、健美操队,不仅使学生形成了终身体育爱好、强健了体魄,提高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通过率,也使学生具备了指导儿童开展体育活动的能力,同时丰富、活跃了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深受学生喜爱的烹饪、缝纫、种植等社团,接地气、易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每到课外,歌咏比赛、演讲比赛、诗文朗诵比赛,三周一歌、书画展览,艺术节、文化节、科技节,文艺晚餐、周末大舞台,各类活动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目不暇接。各类活动的广泛开展,真正形成了中师“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可喜局面。许多学生都是通过课外活动发展了自己的业余专长,不少中师生毕业后在书法、写作、声乐、播音主持等领域都有所建树,大多得益于他们在校期间参加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增长了学生的才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了选择,学会了自我成长设计。这些对学生参加工作以后的自我管理、自我设计、自我成长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四)贯穿全程的校外实践

中师的校外实践包括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社会实践通常安排在寒暑假进行,形式多样,以养成习惯、提高素质、磨练意志、锻炼能力、培养职业认同感、进行热爱家乡教育为主要目的。大多数中师都有固定的“文明共建单位”和“校外实践基地”,由当地英雄模范人物、教育名人、知名校友等担任“校外指导教师或政治辅导员”,也常常结合“三下乡”开展“科技、文化、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开放性”,无论其内容还是其形式都是开放的,各中师可以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尽显自己的特色。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实现中师生学习的“三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理论实践结合)“四学会”(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教育实践是中等师范学校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的综合实践,是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必要环节,对中师生了解小学教育、熟悉小学学生、巩固专业思想、培养实际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具有特殊作用。教育实践包括参观小学、教育调查、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按照规定,教育实践的安排须尽可能与教育专业课、文化课的教学进度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并贯穿于三年教学活动的始终。根据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等师范学校教育实习大纲》,大多数中师的做法是一年级安排参观,二年级安排教育调查、教育见习,三年级安排教育实习。不少中师在高年级学生中,安排“拜师活动”,拜本校有经验的教师、当地有影响的小学教师为师,每周拿出一定时间参与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接受“二对一”指导,类似现在的“双导师制”或“现代学徒制”。大多数中师,三年级的教育实习采取“城区与乡村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上下学期各安排一次的办法,上学期到城区小学集中实习,下学期回当地乡村小学分散实习。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先在城区小学接受高水平指导教师的指导,通过教育实习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促使学生回校后继续认真学习。在毕业前分散回到当地乡村小学实习,则使学生能够将在城区小学学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到乡村小学,同时增强学生从事乡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心,激发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报效家乡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研究表明,学生从认知向行为转化必须通过实践。中师毕业生专业思想牢固、职业认同度高、热爱家乡、志愿服务家乡,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

(五)管用实用的技能训练

在中师,谈到技能大都是指教学技能,也叫教学基本功,泛指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必备的技能。全国各地,不同中师教学基本功的内容大同小异,比如“三字”,大多数指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也有指软笔字(毛笔字)、硬笔字(钢笔字、粉笔字)、美术字;大多数中师提“一话”(普通话),也有提“一话(普通话)一画(简笔画)”;“两表达”没有异议,都是指口语表达、书面表达,只是在开设英语课程以后增加了“英语口语”;美术方面的基本功包括简笔画、图案、手工等,音乐方面的基本功包括儿童歌曲弹唱、儿童舞蹈编排,体育方面的基本功包括口令(包括队列口令、广播操口令)、儿童体操、儿童游戏编排。大多数中师提“十项基本功”,也有的提“十二项基本功”,甚至有的提“三十项基本功”,不一而足。同一所中师,不同时期,教学基本功的内容略有差别。比如,九十年代以前,有的要求中师生“一专”(专业思想牢固)“两懂”(普通话、当地方言)“三好”(毛笔字、粉笔字、美术字)“四会”(口算、珠算、实验、领操)“五能”(能歌、能舞、能弹、能画、能制作教具);九十年代以后,则提“十项或十二基本功”。随着形势发展,除了上述“一般教学基本功”外,又增加了“专业或学科基本功”,比如,各科的备课、说课、讲课、实验操作、演示、绘图、作业批改、命题考试、“三板”(板书、板图、板画)等。再后来,又增加了所谓的“现代教学基本功”,比如引入“微格教学”后增加了微格教学训练,引入电化教学后增加了电教器材使用,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后增加了ppt制作、课件制作等。各个中师通过经常性的基本功展演、比赛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基本功训练氛围,每日必练的“三字一话”,教学区常年展示的粉笔字、简笔画小黑板,每逢节日必举办的书画作品展、歌咏比赛、诗文朗诵,每逢大型检查必有的“基本功展演”,成为中师独具魅力的风景。教学技能方面的课内严格教学、课外严格训练、结业严格考核,不仅提高了中师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在无形中强化了中师生的专业思想,“能说会道、能歌善舞、能写会画、能弹会唱”成为那时中师生的“金字招牌”,“样样拿得起”的中师生自然也成为了那时乡村业余文化生活的“先生”,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使者”。

三、中师教育层面的优良传统

(一)持之以恒的养成教育

合格的小学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格、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应该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国家对中师生日常生活、学习和行为的基本要求,集中体现在国家颁发的《中等师范学校规程》《中师生守则》《中等师范学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等师范学校学籍管理暂行规定》。中师生是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经选拔考试后来到中等师范学校的,年龄在15—16岁,他们已形成了一些道德观念和日常行为习惯,但这些已经形成的观念和行为习惯距离国家对小学教师职业行为习惯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7]为了规范中师生的行为习惯,各中师学校都在国家有关规定基础上制定了更加详细、操作性也更强的《中师生一日常规》《文明班级评比条例》《文明宿舍评比条例》等规章制度,持之以恒地开展对中师生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贵在抓常、抓细、抓长,只有细处入手、持之以恒,才能养成习惯,形成作风。那时的中师生从早上睁眼到晚上就寝,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坐、立、行、走都有规范统一的要求。这些统一的规范,通过学校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和学生干部的监督、检查,配合以严格的考核和奖惩,逐步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并通过不断强化使学生的行为习惯成为自然。为使中师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掼,各中师在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认识的同时,普遍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努力通过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影响学生,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中师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长期的反复的行为练习。中师的养成教育,强调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多种形式的正负强化方式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其逐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稳定的品质。中师的养成教育,重视学生的教师职业意识和教师行为规范的训练,体现了师范的特征和职业的要求。可以说,小学对教师有什么样的要求,中师就努力将这些要求细化为行为规范,通过持之以恒的养成教育使之成为中师生的行为习惯,并通过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教育见习实习等强化学生的教师角色心理。“身教重于言教”,中师教师的示范作用,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仅是对中师生的要求,更是中师教师的自觉追求。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自我控制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

卓有成效的学生自我管理是在学校相关部门和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的。目标体系是可操作性的细化的有关国家、省市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机构非常完善、工作效能很高,充分发挥了学校管理人员和班主任的指导作用、学校和班级学生干部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的主体作用。比如,学校有学生处、团委。学生处侧重学生管理,负责指导学生会开展工作,学生会设主席、副主席,下设学习部、劳卫部、生活部、文艺部、体育部,各部设部长、副部长、委员若干,负责指导、检查、督促、考评各班日常工作。[8]各班还设班委会,班委会设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劳卫委员、生活委员、文艺委员、体育委员,负责按照学生处、学生会、班主任的要求,部署、检查、督促、完成各项工作。团委侧重学生教育,主要载体是阵地建设、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团委设书记、副书记若干,下设宣传部、组织部、文体部,各部设部长、副部长、委员若干,负责指导、检查、督促、考评各班团的工作。各班设团支部,团支部设书记、副书记、宣传委员、组织委员、文体委员,负责按照团委、班主任的要求部署、检查、督促、完成各项团的工作。学生干部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在各项工作中必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班干部实行轮流制,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学生会、团委各部,每天一检查一通报(在学校设立的公告栏黑板上公布,通常以分数或什么“率”的形式出现排名),每周一汇总一评比(“流动红旗”),每月一总结一讲评,每学期一总结一表彰(“红旗团支部”“文明班级”“文明宿舍”、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主任等)。另外,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推荐为“升旗手”“护旗手”,可以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做“国旗下讲话”。在学生自我管理下,所有学生从早晨起床到晚上就寝形成了一套自动化、程式化的生活节奏:起床后整理内务、早操、基本功晨练,早饭后打扫卫生责任区,每周一要举行升旗仪式,其它时间设早读。然后,开始一天的学习生活。课间操要跑操或做广播体操,午饭后是午休,下午第一节课前开展歌曲传唱,然后才是上课,课外活动是社团、兴趣小组活动时间,晚自习前有政习、读报时间、团日活动、文艺晚餐、主题班队会,晚自习结束开始打扫卫生、洗涮、就寝。每个环节都有学生会干部、班级干部进行检查督促和考核。这样的校园生活既有检查评价,也有反馈总结,真是疏密有致、井然有序。此外,学生之间的自我教育作用也有很好的发挥,如学生干部的“传帮带”作用,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具体且实际的指导与帮助,特别是高年级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丰富的学习成果或者实践才能,会对低年级学生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意义不仅仅在于保证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高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效能,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学校管理,与学校教育目标达成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而对小学教师来说,组织管理能力比学习知识、技能本身更有价值。

(三)入脑入心的专业思想教育

中师的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始终,力求使学生经过三年的教育,达到人人愿当、爱当、会当,并立志当好小学老师的目标。专业思想教育,要做到入脑入心,必须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必须坚持“教学做合一”,必须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按照一年级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定向教育”的思路,从学生进校的第一天起,学校会认真布置迎新环境,做好迎新接待,召开家长会,开好迎新晚会,然后集中几天的时间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校风校纪、一日常规、行为规范、校史传统等各个方面搞好入学教育。这样的做法,使新生及其家长初步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以及为实现培养目标所要采取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初步了解学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使新生能尽快适应中师环境和学习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转入常规性教育,让他们在思想上明确奋斗目标,在情感上体验到为师的光荣与自豪,愿意当小学教师。一句话,新生入学教育就是培养学生高度的职业认同感。进入二年级,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重点是“志向教育”,也就是教育学生毕业后一定要做一个优秀的、卓越的小学教师,要不甘平庸、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为此,学校会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师德教育,着力于立志、勤奋、博学、实践、成才,开展尊师重教、教育调查、教育见习、到小学“拜师”等活动,积极为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条件和机会,培养他们多能一专、全面发展,使他们爱小学、爱儿童、爱师范、爱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并为之勤学苦练、奋发向上。三年级面临毕业,着重于“去向教育”,核心是引导学生毕业后志愿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基础教育服务,为改变家乡的基础教育落后面貌贡献自己的才华和力量。根据这样的设计,学校会邀请区县教育局和有关小学的领导来校,与学生面对面座谈讨论,介绍小学教改现状,邀请知名校友来校现身说法,畅谈经验体会,并结合毕业实习、分配教育,与他们谈工作、谈学习。到毕业前,着重进行走向社会的准备教育,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入手,到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如何向社会学习,怎样看待某些社会阴暗面,如何处理婚恋问题等,帮他们做好思想准备,以使他们尽快地、较好地完成由学校到社会、由学生到教师、由做人到育人的转变。同时,教育学生要终身学习,做好人生规划,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乡村的“文明使者”。不可否认,那时的中师生所以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教得好”,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得益于他们在学校接受的入脑入心的专业思想教育。

结语

回望中师,毫不夸张地说,原来的中师毕业生大都具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专业思想牢固,富有童心、爱心、责任心,热爱家乡、热爱小学、热爱教育,职业认同感强、爱岗敬业、工作勤奋、乐于奉献。他们专业知识扎实,能够“围着桌子转一圈”,胜任多学科教学工作。他们专业技能过硬,能歌善舞、能写会画、能说会道,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功底深厚、技能全面,尤其三字一话两表达更为社会所称道。他们专业能力突出,尤其是在组织管理能力、继续学习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许多中师生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持续进修学习,相继获得专科、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成为教育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师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培养小学教师的经验,形成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教得好的农村基础教育师资,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到的中师优良传统,并非只包括培养小学教师的中等师范学校的传统,也包括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师范学校的传统,所不同的是培养目标不同、去向不同,除此之外,其它传统都是相同相通的。事实上,许多中等师范学校是同时设“普师”“幼师”“特师”的。在同一所中等师范学校里,传统无疑也是共同的传统。此外,说到传统,并不是说传统都是优良的,否则也就没有发扬优良的传统之说。有些传统,在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是先进的、科学的、有价值的,而发展到一定的历史时期以后,这些传统也有可能变成落后的、不科学的、没有价值的,甚至成为一种“陋习”,严重的还可能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成为创新的“羁绊”。基于此,笔者想说,本文中笔者提到的这些“中师优良传统”只是个人的认识,至于这些传统是不是“优良”的,相信读者自会有自己的认识。

[1]李新玲.顾明远历数师范教育改革犯下的错[N].中国青年报,2015-06-29.

[2]王建平(等).中师教育传统的价值追寻与现实反思——以湖南一师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

[3]王淑芬.百年中师优良传统:解析与承续[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6).

[4]秦克铸.“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回归:新时期教师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 [J].当代教育科学,2007,(8).

[5]柳斌.在全国中等师范学校深化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座谈会上的讲话[J].课程.教材.教法,1994,(2).

[6]秦克铸.庞云凤.教师教育:困惑与出路[J].当代教育科学,2006,(24).

[7]赵俊,赵彦.小议师范生的“养成教育”[J].教学与管理,2003,(33).

[8]王建平.试论中师教育传统的当代价值[J].教师教育研究,2016,(4).

(责任编辑:李志红)

G657

A

(2017)03-0003-08

2017-06-06

秦克铸(1960-),男,山东淄博人,教授,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曾长期从事中师教学与管理,现主要从事地理教学、教师教育和学校管理研究。

注:本文撰写过程中,特别是在前期材料梳理过程中,得到了原淄博师范学校优秀校友、现淄博师专团委书记刘晓丽同志热诚帮助,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中师来时路师生
资兴市:不忘来时路 走好前行路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回首来时路,白云深几重——空间几何专题科学备考新方向
登山
来时路漫漫,去途长相依
浅议中师语文教学改革中的若干实践问题
如何走出中师音美班体育班数学教学的困境
麻辣师生
中师英语词汇教学探讨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