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俄金融合作发展对策研究
2017-01-25郭麓屹
郭麓屹
(黑龙江大学 俄罗斯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中俄经贸合作研究·
我国对俄金融合作发展对策研究
郭麓屹
(黑龙江大学 俄罗斯研究院,哈尔滨 150080)
中、俄经贸合作,历来是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经贸合作中,金融合作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随着2014年乌克兰危机之后,西方进一步加大了对俄金融制裁的力度,采取多项措施严格限制金融资本流向俄罗斯,包括冻结俄罗斯企业在本国的银行账户,限制俄罗斯金融机构进入欧盟初级和二级资本市场,减少国内企业对俄投资等,这一系列措施使俄罗斯资金缺口不断增加,许多银行与企业面临着融资困难的尴尬局面。为了获取所必需的资金,减少对西方的依赖,俄罗斯加强了与中国的金融合作,在此背景下,中俄金融合作的层次不断完善,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展,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成果。但是,在双方金融合作良好发展趋势下,仍然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包括本币结算渠道不通畅,结算地域范围较小,相关金融配套服务制度不完善等,中俄双方需要共同努力,采取一切措施完善金融配套服务体系,扩宽本币结算范围,探索金融合作新方式,为双方金融合作进一步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更好地发挥金融合作对经贸的推动作用,从而提升中俄合作水平,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一带一路”政策与欧亚经济联盟深度对接。
中俄经贸合作;金融合作;对策
2017年3月22日,中国工商银行在莫斯科宣布正式启动人民币清算行服务。从2016年中国工商银行莫斯科分行得到中国人民银行的正式授权并担任俄罗斯人民币业务清算银行开始,中俄两国银行清算业务合作一直处于良性发展之中,此次中国工商银行宣布启动人民币清算行业务,不仅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标志着中俄双边金融合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研究中俄金融合作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
一、中俄金融合作的特点
中俄两国在2014年确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之后,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能源等领域不断开展合作,而在两国众多合作领域中,金融合作的成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至目前,中俄金融合作呈现以下特点:
(一)合作层次不断完善
中央层面上,两国央行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并建立了两国金融合作分委会制度,分委会积极发挥自身桥梁功能,在两国本币结算、货币汇兑、互设机构、监管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银行方面,四大国有银行基本上都在俄罗斯建立了子银行,比如说在2013年1月中国银行在俄罗斯海参崴开设了第一家分行,该分行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第一家外资银行。 2008年2月,自俄罗斯对外贸易银行上海分行在中国设立之后,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天然气工业银行以及外经银行,也都在中国设立了分支机构或者办事处。双方通过互设金融机构,加强了经济联系,增加了相互的了解,为两国企业深化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展
近几年,中俄两国金融合作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银行业务,而是开始向一些新兴领域,比如说保险、证券、期货等领域扩展。2016年6月,中俄两国签署了《关于保险领域合作的 2016-2018 共同行动计划》,这份文件为两国开展保险合作指明了方向。2016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与莫斯科交易所在上海共同举办了2016年俄罗斯资本市场论坛,举办这次论坛的目的是探讨双方证券合作的可能性,莫斯科交易所主要经营股票、债券、衍生品、货币、货币市场工具和大宗商品,其资本总额在全球排名第25位,债券和衍生品交易量全球排名前十,而且拥有700多家上市公司,实力雄厚。中俄两国在证券合作方面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旦中俄双方证券合作渠道畅通,也能对双方银行的合作产生良性影响,因为证券交易离不开银行结算,证券市场的发展会倒逼银行进行改革。实际上,在此之前,莫斯科交易所已经与中国的证券公司,如中信证券、银河证券等签署了相关备忘录。本次论坛为双方金融合作搭建了又一平台,为两国双边金融合作从政府间合作扩大到市场间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合作模式不断创新
随着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的程度不断加强,两国金融合作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改变。从传统的银行合作模式,即通过代理行进行双边结算向互设机构跨境经营延伸,由以往个别银行进行合作向跨境金融联盟转变。2013年6月在哈尔滨成立了首家中俄跨境金融服务中心,这是哈尔滨打造对俄金融合作窗口的重点项目,该中心主要为中俄企业提供相关金融服务,包括跨境结算,投融贷款及抵押担保等业务。除此之外,该中心还提供其他特色金融服务,包括现钞买卖,快速汇款以及提供对俄投资咨询服务等。中心的成立能够有力促进对俄金融服务的发展,方便两国直接结算,提高跨境结算效率,推动两国经贸转型升级。与此同时,中俄两国政府签署多项协议,设立各种风险基金,为金融合作保驾护航。如丝路基金、中俄直接投资基金已经开始运行,而其他专门合作基金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之中。
二、中俄金融合作的缺陷与不足
目前来看,中俄金融合作呈现良好发展趋势,但仍存在一些阻碍金融合作发展的问题。某些障碍从中俄金融合作之初便开始存在,时至今日仍然影响双边金融合作的开展,需要中俄双方共同努力。
(一)本币结算渠道不通畅,相关配套金融制度不完善
目前,中俄本币结算采取的是境内代理银行模式,即通过中俄银行间签署本币结算代理行协议,设置相应的清算账户,开展点对点的账户行汇划业务清算[1]。这种结算模式成本高昂,效率低下,而且不能实时清算货币,增加了银行汇兑风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俄两国在一些边境地区进行了本币结算的试点,但是根据试点城市的实际情况来看,问题很多。由于人民币不是可自由兑换货币,中俄两国无官方汇率,在各自银行无法直接清算,仍需用第三国货币清算。从企业角度看,人民币结算缺少政策扶持。在手续及优惠政策上人民币结算并没有比用美元结算更划算,甚至在有些方面还没有美元方便,这就使得企业之间进行结算的时候更加倾向于使用第三国货币,而在使用第三国货币的时候每一笔交易都需要支付额外的手续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易风险,同时容易受到第三国货币汇率波动的影响,容易产生矛盾。
(二)本币结算地域范围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尽管两国在本币结算业务方面不断开展合作,但是范围很窄,严重影响本币结算业务的拓展。目前,只能在俄罗斯的某些地区办理本币结算业务,比如说滨海边疆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的口岸银行,这些银行经济实力较低,业务范围狭窄,地区影响力不大。而在俄罗斯一些经济发达、企业交流频繁的地区,如莫斯科、叶卡捷琳堡等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中方却没有能够开办本币结算的银行,无法办理本币结算。另外,俄罗斯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建设进度十分缓慢,严重影响了中方本币结算业务的扩展,间接影响了其他服务。对于中国银行来说,想要成为俄罗斯银行的代理行非常困难,因为俄罗斯中央银行对于其银行境外代理行的审批十分严格,要求外资建户手续烦琐、门槛较高。这就使得大部分中小银行丧失了这个机会,限制了代理行在中国的扩展,影响了人民币结算更大范围地开展。更为重要的是,中俄两国双边金融政策严重滞后,在中国直到2003年才允许国内部分银行在俄罗斯开立本位金账户,而在2009年才实现了人民币跨境结算,这些落后的金融政策严重阻碍了中俄金融合作的发展,不利于本币结算业务的扩展。
(三)两国本币结算数额不对等,“洗钱”问题开始出现
造成人民币结算份额较低而卢布结算份额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俄罗斯同样在推行卢布国际化战略,鼓励企业对外用卢布结算,这与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相冲突,加之俄罗斯大多向我国出口能源及原材料等垄断性较强的商品,我方企业与之交易时不得不选择对方希望的卢布进行结算;二是中俄双方本币结算还缺乏一个统一、公正、双方都认可的共同规范,这使得双方在汇率、利率及汇款收费上存在较大差别,再加上俄罗斯一贯的贸易保护传统,很容易使人民币结算成本比卢布结算成本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人民币业务的扩展。对于中国来说,也对人民币在境外流通的数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说海关对个人出境可以携带人民币的数额进行了限制,这些限制条件共同导致了两国本币结算数额的不对等,企业为了满足自身生产生活需要,有时不得不借助于地下钱庄、地下汇兑,一方面这些交易无法纳入到两国监管的范围之中,另一方面也比较容易出现违法乱纪活动,影响了正常的交易秩序,不利于企业之间长期交往。
三、中俄金融合作改进建议
中俄两国金融合作出现的问题需要中俄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从目前来看,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快完善相关中俄金融服务体系
首先,要继续完善中俄金融配套服务政策,加强货币清算体系建设,加快形成相关汇兑机制,扩宽人民币在俄罗斯市场的适用范围,不断推动中俄货币结算业务发展。中俄两国要建立投资担保机构,不断完善两国的金融信用环境,努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两国的金融机构要认真了解相关市场主体需求,创新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合适的业务产品。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账户行和代理行的数量,进一步扩大本币结算的范围,有条件地提供直接结算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企业资金需要。另一方面,要努力改变当前单一的结算方式,发展信用证、托收、保函、海外代付等相关国际结算服务。两国政府需要加紧在政策方面的谈判,尽快达成相关共识,完成相关高层设计,并将一系列共识上升到国家法律,严格规范跨境金融的秩序,推动两国金融合作深度融合。
(二)进一步拓宽本币业务结算范围
本币结算问题一直是中俄金融合作之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两国也认识到不解决本币结算问题就不能实现真正的金融合作。实际上,两国政府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本币问题的会谈。在2002年两国央行共同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关于边境地区贸易的银行结算协定》,这意味着中俄本币结算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此后,双方进行多次会谈,签署了一系列相关协议,最终在2010年完全取消了对人民币和卢布的结算限制,至此,中俄双边贸易本币结算全面铺开。特别是乌克兰危机后,西方加大对俄金融制裁,俄罗斯企业纷纷遇到资金不足问题,因而开始寻找新的贷款国,中国由于经济总量大,银行资本充足,自然而然就成了俄企业的重要选择之一。在2014年5月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上,在中俄两国元首见证下,签署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其中中国银行和俄罗斯第二大银行VTB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包括在直接使用俄罗斯卢布和人民币结算等方面进行合作。双方政府应加快建立常规化沟通机制, 扩大本币结算的范围和领域,创新本币结算模式,建立卢布现钞出清平台,形成人民币对卢布现钞直接交易价格,彻底解决卢布出清、现钞兑换手续烦琐和额度受限等问题[2]。
(三)在银行联盟背景下开展金融合作
由于跨国金融合作资金需求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行业风险高等特点,中小银行完全没有能力承担这些风险,而国有银行又因为要优先为国家政治服务,没有国家的肯定与支持无法完全开展相关金融合作。在这种情况下,中小银行想要开展对俄金融合作就需要团结起来,组成银行联盟,共同分享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哈尔滨银行就是其中的典范。在2015年,由哈尔滨银行牵头,联合俄罗斯最大商业银行——联邦储蓄银行以及中俄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中俄金融联盟”,该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俄两国拥有了首个中俄金融机构合作交流平台。在该平台下中俄两国银行积极交流,了解对方需求,为相互之间开展良好合作做准备。2016年7月以哈尔滨银行为首的多家中方银行成员组成的代表团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市与俄罗斯开发与对外经济银行签署了银团贷款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贷款将主要用于中俄两国间相关经贸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次签约的成功,一方面为更好开展中俄金融合作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俄两国企业的投融资发展。在银行联盟背景下,中俄银行之间需要形成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制定内部矛盾解决办法,最大限度的维护联盟内部的稳定。同时,要了解各家银行实际承担风险能力,最大限度降低银行风险。
四、中俄金融合作新前景——参股合营
所谓参股合营,就是国内的银行走出去,以资本和相关技术入股俄方银行,与俄方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合作方式,参股合营主要针对中方银行使用,因为中方银行优势之一就是资本充足,而俄方银行非常需要资金,中方通过参股合营组成中俄合资银行将成为未来中俄金融合作的新趋势。
(一)参股合营能够使中俄双方取长补短
俄罗斯的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严格按照国际银行运营标准运行,完全实行商业化运作,相关规章制度健全,银行内不允许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因而对于闲置资金的利用以及银行管理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而我国银行恰好相反,虽然大部分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但是仍有浓重的政策性色彩,行政命令现象时有发生,企业管理层思想观念落后,进取心不足,企业内部创新发展动力不足。通过参股合营,一方面可以为俄方银行提供急需的资本,提高俄方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在与俄方合作的过程中,中方银行能够学习到先进的管理观念,改变自身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推动自身转型升级。
(二)参股合营能够提高银行利润
俄罗斯的银行,无论是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都远高于我国,但是俄罗斯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居民消费观念较为超前,普遍没有存钱的习惯,这就使得俄罗斯的银行非常缺少资金。难以为国内企业提供相关贷款。而在我国,由于居民传统的生活观念影响以及国内并不是十分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人们普遍都有存钱的习惯,并把大部分钱存入银行以备急用。大量的存款使得我国银行资金十分充足,但是,许多国内银行不善于经营这笔资金,使得大部分钱存在银行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参股合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中方可以认购双方合资银行的银行债券,向合资银行注资,一方面能够获得远高于国内的银行利息,提高银行闲置资金的利用率,另一方面也使俄方银行获得了急需的资金。
(三)参股合营能够推动双边经贸发展
俄罗斯大部分国内银行都是和国内工业资本结合在一起的,中方银行通过参股合营,能够进入到俄罗斯的国内市场,接触到了俄罗斯的工业企业,了解企业的相关需求,促进中俄之间企业合作。合资银行作为中俄双方的桥梁,能够及时反馈双方利益诉求,减少矛盾与冲突;同时,企业双方资金往来通过合资银行实现,这样既减少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也能够降低交易风险。而通过合资银行在俄方市场运行,能够了解俄方市场状况以及相关政策法规,与国内银行实现信息共享,这样也使得国内银行了解到俄罗斯市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风险,为银行进一步开拓俄罗斯市场提供指引。
五、结语
中俄跨境金融合作是一个有待发掘的合作领域。金融作为双边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贸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中俄双方要认真了解对方实际情况,改变传统思维,摒弃狭隘的利己主义观念,换位思考,考虑对方合理利益诉求。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政治互信度高,民间交流不断加强,同时,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影响不断加深,一些项目在俄罗斯已经全面铺开,特别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更是提供了国际金融合作的示范。俄方根据自身需要,提出了欧亚经济联盟,双方就“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进行了许多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十几年,中俄两国关系仍将处于最好水平,因此中俄双方要充分利用中俄政治互信水平达到历史最高程度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开展金融合作,结合两国实际发展情况,顺应国际发展潮流,在重点领域加强合作,创新合作方式,为中俄金融合作不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1] 孙少岩,马玥竹.浅析中俄跨境人民币结算[J].吉林金融研究,2014,(12).
[2] 谭雪飞.关于中俄双边贸易本币结算的思考[J].黑龙江金融,2014,(10).
〔责任编辑:屈海燕〕
2017-03-26
郭麓屹(1992-),男,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国际政治研究。
F752
A
1000-8284(2017)08-0112-04
龙江发展智库 郭麓屹.我国对俄金融合作发展对策研究[J].知与行,2017,(8):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