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时代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17-01-25朱继东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工作

□ 朱继东

努力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时代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 朱继东

作者:朱继东,研究员、法学博士、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智库专家、意识形态研究智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当代意识形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建设。邮编:10073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如何进一步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指明了方向,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迎来一个新的春天。而要真正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重要的是必须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敢于直面、认真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尽快采取科学、有力的措施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时代。

思想政治工作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能力 敢于亮剑

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全面布局,有力推动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也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更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受到全党、全国的高度重视,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成为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心,也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能否沿着正确道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只有真正弄清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是什么,才能提出科学、可行的对策建议,从而真正解决好问题,开辟一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时代。

一、要认真解决好以选人用人为核心的领导权问题,大力加强以高校领导干部为核心的广大教职工队伍和学生党员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是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高校领导、思想政治教师和相关的报刊阵地负责人思想严重西化、理想信念动摇等问题长期存在所导致的领导权、话语权旁落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在党的十八大之前的较长一个时期内,“意识形态多元化”、“非意识形态化”、“去意识形态化”等错误思潮蔓延甚至泛滥,西方的民主宪政、“普世价值”论、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大行其道,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高校领导、思想政治教师和相关的报刊阵地负责人“西化”思想严重,缺乏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并迷信西方理论,不认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从内心深处排斥思想政治工作,有的人以批评、嘲讽和反对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而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敢于亮剑的同志却屡屡遭受围攻甚至打压。这就导致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问题比较严重,一些思想严重西化的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高校领导、思想政治教师和相关的报刊阵地负责人长期占据重要位置、重要阵地,片面强调注重方式、方法而否定列宁的“灌输”理论,排斥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志,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言行被污蔑为“左”、极左、“文革余孽”等,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文章难以发表。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众多挑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使之真正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掌握,并真正运用到实践之中,成为行动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性任务的统筹指导,不断提高领导宣传思想工作能力和水平。”[2](P156)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他不仅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而且特别强调,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1]而要真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从内心深处真正高度重视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有过硬的意识形态能力。意识形态能力就是通过新的理论观念、理论概括、理论创新来辨别、引领、掌控社会思潮、社会主流意识的实际水平,主要体现为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共识凝聚力和话语支配力。随着全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如何科学加强广大高校领导、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成为越来越多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推动着意识形态能力成为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最重要的政治能力。面对国内外的众多挑战,为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廓清国内外一些人在意识形态问题上散布的层层迷雾,引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正确道路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尤其是以高校领导干部为核心的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和学生党员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定的捍卫者、建设者。尤其是在选人用人时要真正坚持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标准,决不能只看业务水平、不看政治素质,从而引导所有高校领导、师生都能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广大非党员的师生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坚定理想信念、主动为国奉献。

二、要旗帜鲜明地坚决抵制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和平演变,严厉打击其代理人、代言人,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权

近年来,西方打着全球化、市场化等旗号,以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激化的某些矛盾等为切入点,利用非政府组织、基金会等为掩护,借助于网络等渠道进行渗透,加大了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力度,不仅积极在中国寻找代理人,而且采取多种手段大力对这些人进行政治基因改造,利用其煽动起更多青年人对现实的不满,想尽一切办法摧毁中国人的信仰、搞乱中国的人心,企图通过“颜色革命”等方式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在中国国内培养的、以高校教师为代表的代理人、代言人不仅公然在课堂上公开反共、反社会主义、侮辱毛主席等,煽动学生起来推动中国实行西方的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闻自由”、多党制、军队国家化等,甚至虚假美化国民党统治的民国时期,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段夸大、捏造我们党和新中国历史上的失误以隐晦地攻击党和社会主义,还有的通过在校园内传教、家庭教会传教等宗教渗透手段误导、欺骗大学生,有的通过和一些高校合作设立研究机构、基地以及帮助出国、共同举办论坛、讲座等学术交流手段渗透、收买高校师生,甚至公然组织反共、反社会主义的社团组织等,秘密在高校师生中通过发展间谍培育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力量……与西方的所谓非政府组织、基金会甚至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遥相呼应,攻击、施压中国。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不仅要高度警惕,而且要坚决打击一切在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言行,决不能让其图谋得逞。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基金会、高校等和国内高校的合作、交流等项目要加强意识形态安全审查,确保不被利用、渗透。2016年4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引起海内外极大关注。而我国制定这部法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现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长期在中国从事非法活动,某些境外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在中国推动“颜色革命”的幕后黑手,必须依法管理、打击。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我们依法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了有力抓手。因此,我们要发动高校师生一起监督、举报境外非政府组织在高校内的活动,对于境外敌对势力在国内的代理人、代言人要严厉打击、绝不手软,尤其是对于其中公然反共、反社会主义者要进行严惩。尤其是各级党委要负起把关定向、统筹指导、建强班子的责任,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并且,对所有在高校任职、兼职、准备来高校举办讲座、参加论坛或会议等活动的人要首先察看其意识形态是否正确,决不能给反共、反社会主义者提供在高校活动的舞台。

三、积极扶持在意识形态领域弘扬正能量的敢于亮剑者,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红色学者,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权

随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越发重视,大部分人叫好、点赞,但也有一部分人不满。他们寻找一切机会发泄不满,同时对一切支持中央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言行进行攻击,联合起来通过诬陷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者是挑起意识形态之争等告黑状的手段,给勇于同错误思潮斗争者扣上“极左”、“文革欲孽”等大帽子,并利用“网络水军”大肆进行攻击、谩骂甚至制造群体性事件,故意制造虚假民意误导有关领导,不断打击在意识形态领域敢于亮剑的高校领导、师生。而某些高校领导没原则、无纪律、和稀泥的做法说轻了是明哲保身、思想糊涂,说重了是混淆是非、助纣为虐,结果是在所谓的“一团和气”中助长了错误思想的气焰,打击了坚持正确立场的好同志,自觉不自觉中成了反共、反社会主义者的帮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1]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其中大力培养、积极扶持一批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敢于亮剑的意识形态战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决定性力量。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甚至围攻,我们能坚决抵抗住并取得今天的胜利,一大批自觉行动起来的敢于亮剑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里面既有一些立场坚定、是非分明、敢于亮剑、勇于战斗的学者、干部、教师、学生等,也有一些优秀的官微,如@思想火炬、@共青团中央、@军报记者、@求是、@红旗文稿等。但是,目前这支队伍的力量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多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战士一起加入进来,共同奋勇战斗,广大高校师生应积极行动起来成为主力军。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特别强调:“党的各级组织要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因此,我们不仅应鼓励高校的领导、师生通过开通实名微博、撰写文章、举办讲座等方式积极宣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重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且要鼓励、指导各高校、高校的各部门、院系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面对错误思潮要敢于亮剑,通过新媒体阵地旗帜鲜明地大力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对那些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批判错误思潮、积极弘扬正能量的高校领导、师生要大力表扬、积极扶持,带动更多师生参与起来,在斗争中培养出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红色学者,才能真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敢于直面问题,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现实的同时投身祖国建设,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权、主导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1]但是,由于意识形态能力薄弱、外行领导内行、官僚主义思想影响等原因,一些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领导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大搞形式主义,不注重实效,热衷于开会、发文件、搞评比检查等表面文章,还有的竟认为慕课等互联网教学形式可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流。调研中发现,一些教育部门和高校往往是用会议应付会议、用文件糊弄文件,上级开了一个会议,自己也赶紧开一个会议传达一下,上级出台了一个文件,自己也赶紧出台实施意见或制定一个对应的文件,然后就不管了。至于如何具体去实施,出台什么的得力措施,怎么样去督促落实,却很少有人去认真过问,效果可想而知。

此外,也与一些高校领导、教师是非不明晰、信仰不坚定,也不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等有密切关系。他们自己不坚信、不追求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不主动分析、研判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冲击,不能科学分析、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多年来在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出现的道德滑坡、思想西化、两极分化、贪腐横行、污染严重等问题,面对学生的疑问自然无法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只好用大话、空话、套话来糊弄学生。这导致内容空洞、苍白说教的所谓“永远正确”倾向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顽症,并被一些深受其害的师生形象地概括为“精心准备讲废话,认认真真走形式”,有的学生甚至把思想政治课视为休息、放松的最好时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1]这就要求广大高校领导、教师必须勇于正视、认真解决好“本领恐慌”的问题,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认真研究、剖析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的众多冲击和挑战,同时看到面临的机遇,尽快采取科学、积极、有力的应对措施。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不仅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而且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使网络成为搞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得力助手和有力武器。同时,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走到学生中间、真诚和学生交朋友,相互以心交心,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直面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科学解答,不回避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而且是用广大学生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的语言来进行解答,用真实、生动、感人的事例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用思想的智慧、信仰的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在正确认识现实的同时积极投身祖国建设。

五、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真正高举起价值自信的旗帜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价值自信是一个人、群体、组织,更是一个政党、民族、国家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自信和充分肯定,是一个民族始终秉承的精、气、神,是一种战无不胜的不竭精神动力和强大灵魂支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强大力量源泉。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自信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壮大的基础和自信、自立、自强的灵魂,尤其是面对“普世价值”论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冲击,新时期中国人的价值自信显得尤为重要。而价值自信的关键是真正懂得中华文化所具有的高度和在人类文明中的价值,坚信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明白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伟大成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格局中所应该占有的地位和应赢得的敬重,坚定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强大力量源泉。而广大高校师生尤其是青年学生能否拥有真正的价值自信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也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来是一项很重要的意识形态,其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非常明显。但是,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高校领导、思想政治教师和相关的报刊阵地负责人却以要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学术含量的为借口,打着“价值中立”等旗号,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太靠近现实和政治,主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淡化意识形态色彩、教化作用,多讲一些具有全世界性共性的普遍价值、真理等,变相推销西方的“普世价值论”。更有人主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走所谓学术化、学理化的发展道路。这些做法不仅迷惑性很强,而且在广大师生中间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1]因此,我们要把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道德精髓和弘扬革命的红色文化相结合,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引导广大青年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努力建设具有中国气派、社会主义特色的先进校园文化,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同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实际,尤其是认真剖析今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现实冲击和挑战,讲清楚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西方鼓吹的“普世价值”的区别,着力凸显其社会主义属性,并根据广大师生的呼声进一步完善,从而真正高举起价值自信的旗帜,这样才能真正建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六、要坚决反对、纠偏“洋八股”问题,彻底改革当前高校西化的评价体系和用人标准,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1]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大量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再加上一些高校教师在课堂上大肆宣扬,以“西方文明中心”论、“普世价值”论等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对高校师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一些人认为只有西方文明才代表科学和进步、“普世价值”才是真正的真理等。此外,由于缺乏应有的价值自信,“向西看”成为部分中国学者尤其是出国留学者的选择,食洋不化的“文明冲突病”在不少人都有不同程度地体现,“言必称西方”或“言必称美国”成为一些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而随着这些人回国后在一些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等占据领导或学术带头人位置,就以自己所学的那些西方理论作为教学、研究的评判标准,导致一些管理和评价体系竟然只重“洋气”、不问是非,不仅把在国外期刊发表作为衡量一篇论文是否优秀的标志,而且认定在国外期刊发表一篇论文可以等同于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几篇,甚至以在国外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期刊档次等作为评定职称、申请资助以及各种奖励的重要依据……

在多年“洋八股”思维作祟下,不少高校不仅在进人的时候要求海外背景、评判学术成果时迷信国外期刊发表,甚至要求正高职称参评者、重要学科学术带头人等必须有海外学习经历,而且如果没有海外经历便很难得到认可、提拔、重用,就连意识形态立场非常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也是如此。多年下来,导致出现习近平总书记所批评的“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屡见不鲜的“怪现状”多年来不仅没有被真正制止而且在某些高校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令人忧心、担心、痛心,而且造成的危害之巨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面对有关部门和高校的这种“洋八股”思维,我们应高度警惕。并且,更应该警醒的是,由于“洋八股”盛行,再加上不少新自由主义门徒等思想西化者占据了高校领导岗位,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学教学、科研中几乎一统天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却被排挤到了角落里。此外,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学科也面临类似问题,神话、迷信西方理论的“洋八股”问题可以说在中国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并且不少领域问题非常严重。

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文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如果任由“洋八股”横行,我们学术研究的评判标准将彻底变成“西方承认不承认、西方赞成不赞成”,导致西方的评判标准被简单套用为我们的评判标准,我们的学术评判体系被西方所操纵。而评判标准乃至评价体系上的“崇洋媚外”相当于将话语权拱手让人,不仅使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手中的有影响力的期刊轻易将我国很多优秀科研成果收入囊中,更让西方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我们的社会科学乃至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不仅严重危害了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甚至威胁到我国的政治安全和国家安全。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和研判这些问题和挑战,不回避高等教育的阶级属性、意识形态属性,旗帜鲜明地反对“洋八股”,在学术研究中坚决反对评判标准的西方化,坚决不搞所谓“自由主义”、“中立主义”的评价,一定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引导广大专家学者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从中宣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到各高校都应该明确,所有高校领导和师生都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乃至所有的科研、教学工作都必须首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评价导向,评价所有学术研究成果时都应首先看清政治导向是否正确。同时,在选人、用人时要首先考察期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思想是否正确,对拥有国外大学文凭或者海外经历的要更严格考察其政治立场,真正做到对本土、海外人才一视同仁,把那些真正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立场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并重点培养、使用,真正形成奖优汰劣、又红又专的评价导向和用人机制。

七、要以严惩“吃党的饭砸党的锅”者为抓手,全面整顿高校的领导、教师、党员队伍,进一步牢牢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们党对高等学校领导的根本制度,也是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1]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党的十八大之前的一个较长时期内,党委在一些高校处于弱势地位,还有的党委领导在意识形态领域不敢担当甚至不作为、乱作为,面对错误思潮不敢旗帜鲜明地站出来批判,对“吃党的饭砸党的锅”者不敢惩治甚至姑息纵容,对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师生冷嘲热讽甚至打压打击,造成了很恶劣的影响。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3]并明确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态度暧昧,不能动摇基本政治立场,不能被错误言论所左右。当人民利益受到损害、党和国家形象受到破坏、党的执政地位受到威胁时,要挺身而出、亮明态度,主动坚决开展斗争。对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没有立场、没有态度、无动于衷、置身事外,在错误言行面前不抵制、不斗争,明哲保身、当老好人等政治不合格的坚决不用,已在领导岗位的要坚决调整,情节严重的要严肃处理。”[3]因此,教育部、各省区市高校工委、各高校党委等都应积极行动起来,认真、深入剖析高校党建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求所有高校、教师都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阵地意识,都要坚持守土有责、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都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始终坚持、加强和完善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旗帜,认真学习、总结、贯彻、弘扬好习近平思想,以严惩“吃党的饭砸党的锅”者为抓手,抓几个气焰嚣张、性质恶劣的反面典型出来进行严惩,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全面整顿、清理、纯洁高校的干部、教师、党员队伍。

八、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动欢迎外界监督,让教育系统之外的专家加入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规划、课题、荣誉、奖项等的评选专家队伍中来,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更多优异成绩为全党、全国的意识形态工作固基强魂

由于思想僵化、思路封闭以及部门、单位利益作怪等某些原因,再加上家丑不可外扬等考虑,一些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领导长期以来一直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教育领域自己的事情,不用也不愿外界来涉足或者关注,更不注重甚至非常反感外界的批评、建议,一些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也有这样的心态。这就导致一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远离现实、远离大众,常常是自我设计、自我评判,不愿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更不愿积极、主动去改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把一些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言论指责为外行、“左”、思想僵化等,批评发出这些言论的人是不懂装懂、胡乱评说等。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相关课题、荣誉、奖项等的评比,更是把评判权死死攥在手中,尽可能不让教育领域之外的人插手,更不愿把评判权交出去。在缺乏外部监督、缺少外界智慧的情况下,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不仅长期是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而且自我感觉良好,至于实际的效果却很少真正却关心。相关主管部门也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意无意地起到了纵容作用。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不少问题,既有高校自身的原因,也和整个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曾经有一段时期,一些领导干部非常肤浅、片面甚至错误地理解“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本意,将其解读为“一切以GDP增长为中心”,导致意识形态建设被轻视、边缘化甚至被淡忘,整个社会呈现出道德滑坡、信仰迷失、极端物质化等危险现象。因此,要真正加强、做好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仅仅依靠高校的努力是不够,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等领域,社会各界都要进一步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既要说得好也要做得好,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同时,教育系统一定要胸怀宽阔、开门办学,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规划、课题、荣誉、奖项等的评判权不能只交给高校或教育系统,而应吸收各级宣传部、网信办、社会科学院、党校等单位的专家进来,共同进行评判。并主动创造条件欢迎社会各界对如何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对好的意见、建议要进行奖励。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全党、全国都来高度重视、大力抓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乃至整个意识形态工作,真正做到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硬,真正确保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1]吴晶、胡浩.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2/08/c_1120082577.htm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全文)[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02/c_1119838382_4.htm

(责任编辑:杜洪梅)

G641

:A

:1243(2017)05-0082-007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重大项目、马工程重大项目“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研究”(2015MZD048)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以防范风险点为抓手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2016mgchq007)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工作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