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共享”思想初探
2017-01-25骆小平黄建钢
□ 骆小平 黄建钢
习近平“共享”思想初探
□ 骆小平 黄建钢
作者:骆小平,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北京大学中国和世界政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浙江海洋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社会学、社区治理、国家治理;黄建钢,浙江海洋大学公共管理和政治学教授,政治学博士,浙江省政治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社会、公共政策、公共管理。邮编:316022
“共享”是一个极具社会主义特质的重要理念,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完善的最佳路径,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念保障和现实圭臬。“共享”既是一个新概念,又是一个新理念,还将是一个新理论与新实践。“共享发展”作为指导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理念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个重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内容。习近平关于“共享”的思想是由“共享理念”、“人民共享”、“共享机会”、“共商共享共建”、“共享和平”等思想有机且系统地构成。这些思想可以统归入习近平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范畴中去,必将指导和引导中国“共享事业”的发展和中国人民对“共同理想”的追求。
共享 习近平 共享思想 人民共享 共享和平
什么是“共享”?“共享”有什么用?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发展理念”建议以来,这一重要思想理念已成为社会大众高度关注和学术界正在深入研究的热门话题。习近平“共享”思想高屋建瓴、举足轻重,全党上下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给予全面学习、深入思考和重点感悟。
一、“共享”:社会主义的核心特质
不论是汲取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和“大同”的古代共产主义思想,还是来自于西式话语中的“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还是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理念,抑或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功的政治传统,都体现着与人民“共享”的理念和实践。可以说,“共享”是体现社会主义特质的重要理念,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完善的重要路径,也是我们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念保障和现实圭臬。
“共享”在当前被赋予了崭新的政治内涵。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发布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指标之一。“共享发展”虽然在五大理念中排在最后,但却是五大理念中最具创新性的。所以,当“共享”出现在五大发展理念中时,人们普遍地产生了这样一种疑惑:“共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能够成为我国“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理念?这种疑惑其实是由人们对它的陌生感所引起的。通过对习近平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习近平关于“共享”的思想已有大量论述,尤其是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有关这一思想的论述更加系统和细化。这说明,习近平关于“共享”的思想已经凝聚成形、成熟,并且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意涵。
“共享”并非是一个老话题和老概念,不可能按照老思维和老思路就能够解决和实现;相反,它是一个新理念新话题,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习近平说,共享是一门大学问。这意味着,对这一重要思想需要从多学科角度进行综合研究。但从全国范围来看,真正把“共享”作为一个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还很少,还需要我们就此展开认真的基础研究,对其中涉及的基本问题进行扎实讨论。其实,对“共享”的理解,既需要从理论的学术角度深入,又需要从实践的实际角度探索,但更需要从习近平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感悟。习近平的“共享”思想不仅是一个核心思想和措施,更是一个核心思维和标准,他抓住了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和发展的核心。
二、习近平“共享”思想的主要内涵
“共享发展”的理念和标准,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一个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通过对习近平同志十八大以来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可以发现,他的这一重要思想不仅十分丰富,而且十分深邃,甚至还十分智慧。这是习近平以其全面的、统筹的、协作的、共赢的和综合的思维方式思考中国改革实践的结果。
初步概括起来,习近平同志的“共享”思想主要包括如下具体五个方面内涵。
1、“共享理念”
这其实是对“共享”的一个态度问题。习近平在2016年1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提到了这个命题。他说:“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要做好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并且,他还把这个“学问”放在一个必须进行“制度安排”的层面上给予高度重视,提出要研究一种更加有效的“共享”制度安排。由此可见,习近平对“共享”问题的基本思维及其思想已经成熟。习近平主张把“共享”与“发展”的理念结合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创新。“共享发展”不仅是一门大学问,更是一门新学问,甚至是一门至今并没有多少研究的新型的跨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的新学问。过去有关“共享”的理解主要是经济层面的,是经济生产方式上和生产环节中的一种理念,主要强调在生产、交换、消费,尤其是消费层次上实现“共享”。但实际上,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共享”更应该也更重要的是,要在经济领域中制定和把握“分配”的层次及其规则。只有资源和组织共享了,才有可能达到一种共同富裕的状态,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和谐圆满。当前,习近平已经在多个场合中提出,要实现各个领域资源、组织、成果的“共享”。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也体现了“共享”在“全面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实际上,“共享”与“全面”既意义相似,又相互嵌入,二者既具有相似的特质和内容,又都是立体全方位多层次的考量目标。
如何将共享思维落实到共享战略和共享策略中?习近平的回答是必须到人民群众中去,通过问计于民去获得智慧。因为“共享”是一门学问。这个学问要回答的是一个怎样把“共享发展”理念从“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逐渐推进和落实的过程问题。这个过程要能保证把这个理念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个人,并且使“共享”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以前的所有制研究,一般都不研究“享有”的内容,所以,要把“共享”落进“享有”中,再把“享有”落进“所有”中,这本身就是一个亟需创新的课题。
虽然习近平“共享”思想的内涵亟待学界深入研究,但在现实中,诸多共享的实践已经层出不穷。实践需要研究才能提升为理论,感性认识只有不断思考和深入研究才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成为指导实践的理论。这是由理论的“解释性”和“指导性”双重功能所决定的。实践没有了理论指导到一定时候就会迷惘和茫然,就会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里发展。我们以前在研究所有制问题时一般都不研究“享有”的内容,这也是造成我们“公有制”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必须要有更加有效的“共享”制度安排,而且还要在实践当中不断地去取得新成绩和新成效。这也是作为中国共产党基本法宝和优良传统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就是要充分地挖掘和发挥群众的智慧。但在社会大众看来,“共享”至今还只是一个“说法”,至多也只是有某些想法,还没有现成的系统理论可言和行之有效的办法可搬。所以,“共享”也就成为了一门学问。“学问”可言“既学又问”,涉及到“学”什么、“问”什么、怎么“问”、以及去“问”谁等一系列问题。一般地理解,“学”就是“学知识”和“学理论”。其实,“学”更是一个觉悟的问题。而“问”就是“问路”。要“问”的是一个“共享”实践、实施和实现的路径是什么和在哪里最终实现的问题。这也是“共享”理论的一个核心和布局问题。
对社会大众来说,“共享”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所以,现实中习近平关于“共享”的学问意义重大。习近平号召大家要研究“共享”的学问并使其成为一个“大学问”,意味深长。没有“共享理念”,就难有共享实践。没有共享实践,就难以体现共享的理想和理念。所以,“共享学问”既要研究“共享”与“公有”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问题,又要研究“共享”与“分享”、“独享”和“孤享”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仅要研究它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不同发展和连续及可持续的形式,更要研究体现“共享”理念、价值和精神的“共享”机理以及体现“共享”体制和机制的“共享”制度。“共享”与“分享”的区别不仅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更在于主体及其享有、享用和享受的机理、过程、程度和制度的不同。
2、“人民共享”
将“共享”确定为我国“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理念和标准之一,是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的一个主要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这些论述显然充分地体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主体地位的思想,也是习近平自担任总书记以来一直奉行的一个核心思维。从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提了19次“人民”开始,[3]一直到最近“五四”之前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再次强调“使国家越来越富强、民族越来越兴盛、人民越来越幸福”[4]的工作目标止,这个思想一直渗透在习近平几乎所有的讲话和论述之中。这些讲话和论述表明了,“人民是主体”是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的一个基本内核,这一内核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习近平有关“人民共享”的概念、理念和意念甚至意志的思想。
这个“人民主体共享”的思想,既是对1954年我国宪法对“人民”准确使用的完善,也是对毛泽东曾论述过的“什么是人民”和“人民是什么”问题的继续思考,更是对“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句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的话份量很重,它第一次把“人民”与“获得感”、“共享”等联系起来和结合起来,形象地回答了在社会主义中国“共享事业”中“共享是什么”、“共享着什么”和“谁是共享者”等基本问题。
由此,另一个需要进行理解的核心问题是何谓“人民”。这是一个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中仍然需要进一步严格界定和定义的学术概念和政治概念。所谓“人民”,其实是一个由“人”和“民”合成的整体概念。它要求,“人民”中的个体都是“公民”,也就是说“人民”是由“公民”组成的。但不能反过来说,“人民”就等于“公民”。现实中,有许多的表述不仅把“公民”简单等同为了“人民”,也把“公民”简单理解为了“户籍民”,或者“市民”,或者“农民”。从英文看,“人民”不仅是一个“不可数”概念,还是一个“特指”概念。有关这一概念的认识可以从“人民”的英文“The people”来进行理解。在英文中“people”是一个“不可数”名词,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概念。这是一种既不分“多数人”和“少数人”,更不分上层人和下层人的概念。而定冠词“the”在这里是“特指”概念,它对应“泛指”,意思是指每一个“人”都要享受“民”的权益、权利和权力。社会主义的民主已是一种“人民民主”的状态。所以,“全面小康”目标的确定,就体现了“人民主体”和“人民共享”的思想。
其实,“人民主体”也是我们党一直都在奉行的一个理念和标准,从“为人民服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到我们的“人民政府”,再到我们的“人大”——“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等等,都体现了“人民主体”的构想。此外还有“人民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教育”等等。这些概念都表明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以人民为主体构建起来的社会。
那么,什么是“人民”呢?“人民”是“历史的书写者”。这是习近平在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一个主要精神。他指出:“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这符合“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继承和发展。[5](P585)
3、“共享机会”
习近平对“共享”的思考还在深入。在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时,习近平又特别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6]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习近平这个“共享机会”思想其实是对“人民主体共享”思想的深入和发展。但这又是一个“共享”要以“享有”为核心和目标的思想。“机会”不是一种确定性,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是可能性和有选择的过程。共享机会,就意味着开放共享,意味着平等共享,因为保证了每个人都有获得的机会和可能性,都在享有这个奋斗的过程。同时,“共享机会”更蕴含了人们对于有选择机会的一种积极的态度:这就是享受、争取和珍惜。共享不仅仅是共同享有,也是共同享受,不仅仅是结果的平衡,更是过程的健康平衡,体现的是我们的梦想目标更长久,我们的奋斗过程更持续,我们的发展路径更稳健。习近平的“共享机会”思想主要集中和聚焦在“享有”这个概念上。习近平对它有三个层次的区分:一是“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二是“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三是“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但“共享”系统是复杂的。“享有”是复杂“共享”系统中的一个“地核”,“地核”是一种核心。与“享用”和“享受”不同,“享有”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所有状态,是所有、拥有、要有和享有系统中的最高层和最外层。所以,要做好“享有”,就必须要做好这种所有制的“制度安排”及其设计。它既是共同所有制的一种体现形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一种目标和标准标志,更是对传统公有制的一种细化、突破和完善。没有这种“享有”作为基础,公有制就无法落地和落实。所以,习近平这个“共享享有”的思想必将给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带来新维度新方向和新标准。没有这种“享有”的设计,就还不是社会主义。没有这种“享有”作为基础,一切的享用和享受就都会是一种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而习近平的“共享享用”思想打破了那种虚幻和空想。
纵观习近平对“共享”的论述我们还可以发现,他是把“共享”更多地放在一个“享有”的层面给予理解的。“享有”是一种所有的形式。在“共享”系统中,最核心层是“享有”,它是“共享”的“地核”;其“地幔”层是“享用”;其最表层“地壳”是“享受”。我们更应该在机会层面向“人民”提供共享并使“人民”获得共享。这种思想也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上,“康”是“广”“隶”之合,“隶”就体现了一种“隶属”关系。所谓“全面小康”,就是一个全面的全员即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有所有”的状态。所以,习近平一直在强调,一定要做出“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让人民有一种获得感。但现在大家普遍将“共享”局限地理解为一种特定项目上的共享,如高铁、高速公路、公园、公共厕所、公共形象等等,而很少把它放在一个“制度安排”层面给予重视和考虑。“共同享有”既是“共同所有制”的一种制度形式,又是“共同享用”和“共同享受”的基础。解读“公”“共”二字可以发现,不是“大公无私”,而是“大公含厶”和“大共有厶”。“公”中有“厶”很明显,但“共”中有“厶”并不清晰。同时,也要看到,“个”一旦从“厶”中分出来独立之后,“厶”就会与“公”和“共”经常发生剧烈冲突。“厶”具有“私人性”之外,还具有隐秘性、私下性、不合法性和自私性。这种冲突发生至今已经在摧毁人类社会存在的系统性和运行的有机性。由此来研究西方社会的“公共性”就会发现,它还只是一个“public”性,而还没有到一个“communism”态。这也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公共性”必须创新和探索的方向和方面。
4、“共商共建共享”
习近平对“共享”的思考重点在于,怎么才能更好地发挥“人民主体”的作用,进而达到一个“共享”的效果?习近平为此提出了一个达到“共享”效果的路径设想和设计方案。他把这种设想和设计形象地表述为一个老百姓都能听得懂、看得明白、理解得透和感受得到的比喻——做“蛋糕”、切“蛋糕”和分“蛋糕”的过程和顺序。并且,他力主不仅要把蛋糕做大做好,而且还要共同地、合作地把蛋糕做大做好。他主张做一个让13亿多人都来共同参与完成的大“蛋糕”。同时,他又认为,要做好“蛋糕”并不容易;做“蛋糕”是大有学问的,它特别需要力量,而“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奇迹”。[7]习近平指出,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把‘蛋糕’做大”。[7]
这个合作“共商共建”的路径方案,不仅包括了“共商”共同协商——首先要保证人民的参与和主人翁的地位,还包括“共建性”——这是“人民合力”的现实要求和实践,更要达到一种“共赢”态。只有“共赢”了,才能达到“共享”,才能持续“共享”,否则就会产生剥削。坐享其成是剥削的一种形式。过去之所以没有“共享”,就是因为我们只有“共建”,但还没有达到“共赢”或者还没走向“共赢”。没有共赢作为基础,一切“共享”都会失去物质的性质和现实的实用。但现在我们的“蛋糕”还不够大、也不够好。由此说明,习近平的“共享共建”思想是既有“共同”性、“共构”性、“共建”性和“共体”性的意识和意思,又与“共处”和“共赢”密切相关。其中,“共处”主要来自于“和平共处”,“共赢”主要来自于“互利共赢”。要明白,习近平拿“蛋糕”比作“共享性”是一个形象比喻,并不是准确的内涵表述。它既有易于被百姓和社会大众接受的一面,但也有被实物实惠局限内涵的另一面。“蛋糕”与“非蛋糕”在“共享性”上的区别在于:前者一旦做成就会固定,但后者会一直在或者在一段时间内都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前者一旦分到个人手里就难以再回归整体,但后者是只可以享受甚至享用而不可以带走归己和归私所有的。
举例而言,从具象角度看,人类最大的共享物就是太阳——不仅是人类的“共享物”,也是其他动物的“共享物”。所以,太阳又成为了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公享物”。其中,“公享”和“共享”的不同也在这里。“共享”是一个平面和平等的概念,而“公享”是一个立体和公正的概念。所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1]这就是一个“共商共享共建”方案的标准阐述。它意指,“共享”不是一种坐享其成,而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做“蛋糕”。当然,正如任何具象的比喻都有具象的局限性一样,对抽象的事物都需要一种抽象的认识和认知,都需要一种学术界定和理论论述。形象化固然通俗易懂,但其内涵的深度和宽度也是固化的甚至是僵化的。所以,一定要对“共享”做“学问”。学术研究应该从具象切入进入抽象,应该从特殊性里提炼、提出和提升普遍性。从“蛋糕形象”看,它是具象的,但从“形象蛋糕”看,它就是抽象的。从学术上看,公共性不同于“蛋糕”。“蛋糕”分了之后是一次性地使用,但真正的“共享性”一般是会长久和持续存在的。所以,抽象地看,“共享”的东西是“分享”之后原来的状态不会发生改变。比如西湖风景,不会因为多了游人欣赏便减少了其秀美。
所以,虽然“共享”是近的,但“共享”之外还有一个“公享”。“公享”对人们来说更是遥远和陌生,更是难以界定和论述。但它们又是实实在在存在和作用的,如同大气、空气和氧气一样,如同阳光、月光和灯光一样,如同环境、生态和氛围一样。一般理解,“公享”和“共享”的区别在于,“共享”是一种横向的平面的平等享受,而“公享”则是一种纵向的立体的公正享受。所以,从历史和未来两维来看现实的“共享”,本身就是一种立体的整体思维。所以,不仅风头、源头和历史头都具有“公享”性,而且大海、未来和孩子也都具有“公享”性。能考虑历史、现实、未来并把它们合在一起的思维就是一种整体思维。对整体,就需要一个“撸起袖子一起干”[8]的“共建”的方式方法,就需要一个“上下同欲者胜”的状态,就需要一个“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9]
5、“共享和平”
“共享和平”这一理念既是习近平“共享”思维在海洋事务上的运用,也是从“共享”角度对“一带一路”审视的结果,更是一种在国际上、全球范围内对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和共同享有的文明的通盘考虑,是对人类负责任的“和平”国际思维。
习近平“共享和平”的理念最主要体现在“一带一路”,尤其是“一路”的战略愿景上。对“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审视应该有很多角度。从“共享”的角度去看,“一路”就具有了21世纪人类海洋时代的“海洋共享”性能,也将成为一个人类的“共同共享之路”。早在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尼国会第一次阐述“一路”倡议时就清晰、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共愿”和“共建”的方案。这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全球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共享”平台和路径,也是一个参与对海洋的治理并通过海洋治理达到全球治理效果的“中国方案”。在海洋时代里,“海洋公共性”已经发生化学反应和变化。由于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具有“海洋共享性”的“一路”会迅速转变为一种具有“全球共享性”的“一路”。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家园”[9]这一基本认识基础上,习近平进一步形成了有关“共享一路”的概念和理念。
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致辞中说:“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多一份平和,多一份合作,变对抗为合作,化干戈为玉帛,共同构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在来看,习近平的这番话充分表露了他的“一路”思想,也是其海洋思想的体现和表现。
习近平的“共享和平”思想集中体现在“和平海洋”上,主要为:一从概念上看,它由“21世纪”概念、“海上”概念和“丝绸”概念合成和组成,是“21世纪”的时代之路;二是“海上”,即在全球海洋特别是在太平洋上的行走之路;三是一条由中国主导、主推之路;四是产品载体之路。从内涵来看,习近平“和平海洋”的思想又由若干“子路”构成。其中,平等之路、开放之路、包容之路、文化之路、中国主导之路、共建共享之路、经略方略之路、和平愿景之路、合作和谐之路、海洋治理之路、全球治理之路等都是重中之重。特别要理解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深刻内涵——它不仅是一个物质产品之路,还是一个文化产品之路,更是一个思维方式之路。从行为上看,习近平有三个行为应该引起高度关注:一是他曾经六次对美国朋友谈到了同一个话题:太平洋足够大,完全容得下中美两个国家;二是2014年11月他对南太平洋地区开展了10天3个国家80余场外交活动,给予了一种特别关注;三是他于2017年4月对芬兰和美国阿拉斯加的国事访问。这两个地方——芬兰及其北部的挪威合在一起和美国阿拉斯加正好在北冰洋的两个出口处:芬兰和挪威一起在北冰洋和大西洋的口子上,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在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口子上。
这其实就是在构建一个以“一路”为“共享之品”和“共享之线”的“海洋社会”。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所强调的,“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10]就是一个对“海洋社会”状态的描绘。这要求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全球共享性的公共体和公共品。从一开始,他就使用了“共建”思路,喜欢对事物和事务进行“共享性”及其程度评估和阐述,如“太平洋足够大,完全容得下中美两个国家”等等。这是对海洋公共性和共享性有所认识的一个结论。海洋既然是人类的公共池塘,那么习近平的“共享思想”就是一个阻止“共殃”发生的思想,是一个力主和平的思想,是一个用智慧和方略来推动和平“一路”的思维。
“共享和平”的重要承载,就是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成为一个人类“共享”产品的具体问题,它既需要共建一个由许多条道路组成的海上共享性水路,还要共建一条为水路服务的空中共享性智慧之路,还要共建一条服务贸易的外币结算之路。地球上至今还有很多海上之路并没有被完全开拓和开发出来。海上航路和航行的最大问题就是一个安全及其营救的问题。要避免海上不确定因素的威胁和及时营救面临危险的人及物,必须要大力发展海上水路。这些都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来实现海洋的开发、海上通行的安全和海上危险的救助。为此,“共享和平”必须要具有一种由海洋线路共享性、路域共享性、港口共享性、海洋共享性组成的现代共享性。
三、“人民”:习近平“共享”思想的核心
其实,习近平的“人民”思想与毛泽东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1](P1031)的思想一脉相承。习近平的“共享”思想有很丰富的内涵,注入了“人民主体地位”的思想。关键是,现在怎么解读、怎么提炼和怎么落地和落实这个思想。他们都是一个亟需拓展、研究和创新的大学问。
早在2000年,习近平在福建省工作时就十分强调,要牢记人民政府前有“人民”两字。“人民”两字不是虚无的,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对于全国来说,“人民”就是13亿中国公民,13亿人民既是一个整体,更是活生生的每个社会公民。作为人民公仆的千千万万的党和政府工作人员,也是人民的一员,也受惠于人民,要与人民紧密相连,与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在习近平的共享思想中,“人民”始终处于核心位置。这里还要再次提起他在2013年12月《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那段经典的论述:“不论发生过什么波折和曲折,不论出现过什么苦难和困难,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从中可以看到,在习近平的共享思想中其主体是人民,其主题是人民,其主旨还是为了人民。因此,常把“人民”记心间,才能做到共享,才可以“不忘初心”,才能坚持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当前,“共享”还是一个新方向,一个新课题。现实是,“共享”的概念已经有了,习近平的“共享”思想也已经有了,但政府的“共享”措施还不够战略也不够策略,这一思想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结合部也还没有找到,它与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关系也尚未明确。特别是,有关“共享”机理的设计和制度安排及其完善还处于一个正在启动的过程之中。同时,还需要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在于,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和不劳不得。但“共享”主张的是,少劳也可多得、不劳也可有得。这要求我们必须使“得”的内涵迅速丰富和丰满起来,亟需创新和创造一个现代的“共享”理性理念理论。没有“共享”的创新理论,就没有“共享”的创新实践。我们需要牢记,“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在“共享”的道路上,创新也好,分配也好,策略也好,“共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民”。
[1]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全文发布[EB/OL].http://news.sina.com.cn/c/nd/2015-10-29/doc-ifxkhcfk7417721.shtml.
[2]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记者见面 习近平讲话[EB/OL].http://news.sohu.com/20121115/n357690804.shtml.
[3]习近平在常委记者见面会上19次提到“人民”[EB/OL].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zhonggong18da/content-3/detail_2012_11/16/19223357_0.shtml.
[4]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寄语青年[EB/OL].http://www.mod.gov.cn/shouye/2017-05/03/content_4779746.htm.
[5][德]马克思、[英]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7/c_115055434.htm.
[7]习近平.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EB/OL].http://news.cctv.com/2016/05/14/ARTIFdBeUorwqDoFZ1fmIHkz 160514.shtml.
[8]习近平.发扬传承“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EB/OL].http://news.china.com/domestic/945/20170421/30446625.html.
[9]习近平.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EB/OL].http://news.southcn.com/china/content/2017-01/02/content_162861341.htm.
[10]习近平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全文[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4-11-09/102431117499.shtml.
[11]毛泽东.论联合政府[A].毛泽东选集(第3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黄鹏进)
D616
:A
:1243(2017)05-0017-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