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傅立叶的和谐社会制度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2017-01-25李晨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傅立叶法郎情欲

李晨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傅立叶的和谐社会制度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

李晨

(郑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不断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形态。傅立叶认为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毁坏和压制着人们的情欲,使人们的情欲服从于人们想象出来的准则,他提出人的情欲的全面发展能够最终导向社会和谐,这都是对社会理想形态的探索。傅立叶和谐社会制度中的某些观点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傅立叶;和谐社会;启示

一、“和谐制度”的主要内容

傅立叶在他的和谐社会制度理论中,对和谐社会进行了细致的规划,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谐制度”中的组织制度

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中的基本细胞是法郎吉。法郎吉是一种生产消费的联合社,法郎吉是建立在情欲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它的规模大小是根据情欲理论的原理来决定的。傅立叶确定人类可能有的性格数量是810种,因此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找到他所爱好的工作,每种工作都能找到适当的人去做,所以确定法郎吉的人数在1600到2000之间。傅立叶把人的情欲分为三类:感性的或物质的情欲,感应的、依恋的情欲,以及分配的、高尚的情欲。法郎吉满足了人的感性的情欲,为了满足依恋的和分配的情欲,把劳动者按照特殊的方法分成各个谢利叶。每个谢利叶都代表着一定种类的劳动,例如种植谢利叶、纺织谢利叶等。

法郎吉与雇佣劳动制有着明显的界限。法郎吉的全体劳动者都是它的成员,但是也不能认为法郎吉的制度就是平等的制度。因为傅立叶认为经济平等与自由是不相容的,绝对的平均主义在社会中是不存在的。在法郎吉中既有富人也有穷人,穷人和富人在法郎吉中共同劳动将会弱化他们之间的阶级对立,阶级对立将会在和谐的社会制度下消失。

(二)“和谐制度”中的分配制度

法郎吉中的社会劳动产品的分配,是按比例分配的原则。社会劳动产品在法郎吉中分为三分。这些收入中给资本十二分之四,给才能十二分之二到十二分之三,给劳动十二分之五到十二分之六。法郎吉社会中也有股票,法郎吉的股票也按照它们带来的收入分为三类:工人股票的利息最大(达到百分之四十),这种股票每个人只许拥有一两张;第二种股票收入要少得多但同样有数目限制;有大量股票的人得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七的利润。这说明在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中,对在资金上不占优势的劳动者提供较大的收入,而对于在资金上占优势的资本家提供较少的收入。这样有利于减小贫富差距,缓解阶级矛盾。

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是按照法郎吉中规定的估计劳动的基本原则分配。这条基本原则就是:一种劳动愈不愉快,吸引力愈少,对于巩固法郎吉公有关系愈是重要,它的估价就愈高。在法郎吉的每个人都在多个谢利叶内工作,这就决定着法郎吉中的每个人都在竭力维护最严格的公平。法郎吉还规定无论收入多少,都会有一定最低限度的收入作保证。

(三)“和谐制度”中的教育体制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傅立叶对儿童教育非常重视,因为儿童以及儿童参加的劳动在劳动组织中占据很高的地位。他认为教育应当是社会劳动的教育,傅立叶和谐制度中的教育具有双重目的,旨在培养社会感情和劳动习惯。因为教育制度是和经济制度紧密联系的,教育制度是为法郎吉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公民,所以他们从幼年时就接受劳动教育的思想并表现出对劳动的爱好。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合和谐制度生活的公民,使社会能够从儿童劳动中得到很大的好处。儿童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上灵活把握,没有固定的时间。教育也不应该采取强制的手段,可以采用相互竞争的机制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傅立叶把科学教育看成是劳动教育的上层建筑,他还认为科学在未来社会将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在社会生活层面,家庭作为经济单位在法郎吉中失去全部意义。家务被公共食堂和公共服务事业所取代,傅立叶的和谐制度还使妇女的地位得到提升,表现在能够和男人平等地参加劳动,教育抚养儿童的任务也不需要家庭承担。和谐制度下的家庭只是或长或短的自由婚姻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完全建立在男女自由愿望之上的。傅立叶认为在婚姻中结合和离婚都是自愿的,妇女地位的提高和权利的扩大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基本原则。

(四)“和谐制度”中的经济基础和消费情况

法郎吉中主要的劳动形式是农业。农业和工业的比例是三比一,因为人们对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的爱好比是3:1。傅立叶认为在和谐制度下人们对工业品的需要将会大幅度减少,人们生产出来的工业制品都非常耐用,这样对工业生产力的要求就相对降低,但是农产品对人的生存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在整个社会生产中,工业退到了第二位,农业成为了支柱产业。但是并不是放弃了工业,人们既从事农业也从事工业。

法郎吉中的消费按照集体原则来组织。消费有关的工作都是由谢利叶来组织进行,傅立叶反对分散的家庭经济,主张由社会组织消费。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法郎吉的消费具有共产主义性质,因为穷人和富人的生活水平还是有等级之分。法郎吉中没有私人商业,商业都是由协作社经营。和谐制度中的商业要比资本主义社会规模扩大二十倍,法郎吉中生活的人在商店里可以买到所有他想要的东西。法郎吉之间的商业往来是很活跃的,因为法郎吉不是自给自足的,法郎吉之间还需要互通有无。

二、“和谐制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和谐制度”的进步性

傅立叶的学说是建立在对十九世纪前期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基础之上的,这种带有自己独到见解的预测和批判对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在组织制度方面,提倡一种生产消费的联合社制度,社会主义国家中提出的生产合作社也是一样的,这种制度是对社会生产的一种有益探索。在分配制度方面,提倡按比例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是如此,这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本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社会层面,傅立叶还主张消除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不主张推行平均主义。这种思想也被后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吸收。他还提倡解放妇女,妇女地位的提升和权利的扩大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基本原则。这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中的内容,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我国也在制度上对妇女的权利进行了保障,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在教育方面,傅立叶提出教育必须适应“和谐制度”的组织原则和经济的需要,让教育适应经济的发展,紧跟时代的需要这对于现在的社会还是有深远影响的。

(二)“和谐制度”的局限性

1.忽视阶级斗争的作用。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没有认识到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对立,在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中还有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对立,他认为穷人和富人在共同劳动中可以消除对立。但是显然这种根本对立是无法消除的,最终只能通过暴力革命和阶级斗争来消除这种矛盾。在法郎吉的经济基础中还可以看出资本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在和谐制度中依然还有剥削的存在。这说明傅立叶提倡的和谐制度根基是不稳定的,如果按照这种模式的发展,和谐制度迟早会分崩离析。社会经济关系的不同必然导致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不平等,这样和谐制度中提倡的人人平等就无法实现,阶级之间的根本对立也不是共同参加劳动就可以消除的。

2.错误的指导思想。傅立叶生存的那个年代,还是历史唯心主义统治的时代,历史唯物主义还没产生,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的“和谐制度”也是无法实现的。他认为情欲引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这种引力是由上帝支配的,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和谐制度建立在人类情欲得到满足的基础之上,这就忽视了物质资料生产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如果说人的欲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那么社会的发展将会陷入混乱。人的欲望是可以激发对劳动的热情,但是这种热情会消退,这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而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需要物质生产资料和市场调节。

3.无政府主义特征。傅立叶在国家和政治方面,主张绝对民主,具有无政府主义特征,没有看到无产阶级专政长期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它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傅立叶认为是由于政权和暴力的产生才导致不和谐的产生,政权的消失标志着和谐社会的形成,但是在科学社会主义中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还是会有管理机构来进行组织和管理。在现阶段,无政府主义只会让人们的生活陷入混乱和贫困。所以,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一开始就主张政权的消失显然是不合理的。

三、和谐制度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启示

(一)教育应适应社会的发展

傅立叶在他的“和谐”制度中提出教育制度应该同社会的经济制度紧密联系,这个观点也是值得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所要考虑的。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他们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每年的就业大军中都会发现专业不对口的问题,有的大学开设的专业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的专业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在与专科学生的比较中,发现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本科生找工作反倒没有专科生好找,究其原因是专科学校的专业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本科生的专业尤其是文科类的专业大多数都是在就业后发现学到的知识无处发挥,或者是直接从头学起,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这就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充分发挥自身所学的知识,只能随波逐流。所以,教育应该面向市场。

这里所说的教育面向市场是说专业的培养计划里应该注重社会实践,因为有些专业虽然不是很好就业但是却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这种专业还是需要存在的。建议大学所开设的专业要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要,这样才能减轻我国的就业压力,为我国的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消除城乡差别是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

城乡二元结构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城乡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傅立叶在“和谐制度”中提出消灭城乡对立、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这对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形成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我国的现实状况是城乡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悬殊,这种情况不利于社会稳定。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农业人口还占据着大多数,我国正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城镇化速度加快,大批农民工人涌入城市,这就需要我们妥善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这样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是建立在现代农业基础之上的,农业发达城镇化的根基才会牢固。

我国要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共同发展,要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鼓励科技创新。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农业工业齐头并进,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和谐社会并不是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

在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中,他认为经济平等与自由是不相容的,协会制度也与财产的平等不相容,和谐社会主义中绝没有清一色和平均主义的情况。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走了一段歪路,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一次平均主义的运动,吃大锅饭、集体劳动是鲜明特征,结果证明在社会生产力还没高度发达的时期就推行平均主义是行不通的。推行平均主义不但没有提高人民的积极性,反而挫伤了人们劳动的热情,导致社会不和谐现象的产生,最后导致了生产力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我们社会主义的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并不是说平均主义。由于教育水平等多方面社会因素的影响,会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通过这些富裕的人来带动还没有富裕起来的人才能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注重社会公平,要致力于缓解贫富差距悬殊的现象,但是同时也要防止平均主义思想的盛行。

(四)不断满足和发展人民的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

在傅立叶的和谐制度中提出压制大多数人的情欲是不合理的,和谐的制度要求情欲的自由,和谐的制度要求完全享受生活的乐趣。这对我们同样具有借鉴意义,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一定要同时推动全面法治社会的建设,使人们的基本权利得到保障。就目前看来,在这一方面我们国家做得还很不完善,经常出现群众上访无果的新闻,人民群众的正常要求和咨询的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有些地方的不合法现象在很长一段时间才被媒体公布出来。人民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人民的需求得不到政府的回应,这样是无法达到社会的和谐的。

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不压制人民的正常需求并给与他们发挥才能的充足空间,这样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人们的合理诉求能够得到政府部门的回应,人们的权利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

[1]傅立叶选集[M].北京:商务印务馆,1982.

[2]李君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丁保会,李玉琴.傅立叶和谐社会思想与当前中国和谐社会思想比较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01).

[4]丁保会.关于傅立叶和谐社会思想与胡锦涛和谐社会思想的比较[J].法制与社会,2009,(10).

[5]史少博.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探“情欲引力”与“和谐社会”[J].学术论坛,2010,(02).

[6]袁慧敏.中西方和谐社会思想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启示[J].宁夏党校学报,2015,(01).

责任编辑:杨静

G913

A

10.3969/j.issn.1009-6922.2017.01.24

1009-6922(2017)01-83-03

2016-11-20

李晨(1994—),男,山西运城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当代中国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傅立叶法郎情欲
政治旋涡中的数学家
不同坐标系下傅立叶变换性质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CT系统参数标定成像方法探究
基于傅立叶变换的CT系统参数标定成像方法探究
1000法郎的报酬
成人警告:情欲与政治登上纽约舞台
卢旺达菠萝价格保持平稳
掌握情欲催化剂
傅立叶和谐社会思想析要
《白日焰火》:情欲秘语的性别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