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有效教学的路径探析

2017-01-24占建青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教学方式考核

□ 占建青

协同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有效教学的路径探析

□ 占建青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是深化思政理论课改革的核心思想。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多环节交叉、多要素综合的复杂系统, 要改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不轻松、教学实效性不理想的教学状况,必须充分重视思政理论课教学系统内这些主体、环节和要素的协同性,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学系统的协同效应,从而提升思政理论课的有效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有效教学 协同效应

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以下简称《创新计划》)提出,“不断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解决如何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教学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意程度。当前,国家对思政理论课教学高度重视,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不断深化,教学效果明显改善。然而,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不轻松、教学实效性不理想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要改善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这一状况,必须充分重视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各要素和环节的协同性,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创新,真正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学系统的协同效应,促进提升思政理论课的有效教学。

一、 高校思政理论课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是教学的本质特征, 也是当前思政理论课改革的核心思想。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即符合教学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1]包含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和教学有效率三层含义。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和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这三个层面有着自身特殊的内涵。

1.教学有效果:理论认知增长、情感态度自觉和行为能力提升

从教育学维度看,教学效果一般是指教学活动的正向结果,体现在教学对象上,就是教学活动有没有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高校思政理论课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效果的衡量指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进步与发展,包括理论认知增长、情感态度自觉和行为能力提升。理论认知增长是教学效果的首要表征,具体表现为学生从不知到知(或知少到知多)的提升,即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较系统地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相关知识。情感态度自觉是从理论认知到内化为情感认同的自觉过程。理论认知是基本目标,还需要通过引导学生从理论认知发展为情感的理性自觉,即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行为能力提升是基于理论认知和情感态度自觉而采取正确的处事方式方法方面的能力增强,是内在思想政治素质的外化。学生不仅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看待分析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行为。可见,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有效果是一个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素质到综合能力素质的递进发展过程。

2.教学有效益: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统一

简单地说,教学效益就是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或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教学效益主要是指教学的社会效益,反映的是教学活动的结果对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有用性。由此,教学有效益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果能满足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当教学结果与这种需求的吻合程度越高,教学效益就越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目标具有双重性,是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统一。从社会发展需求看,主要是政治社会化的需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进而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来调控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并推动社会整体的发展。”[2]从个体发展需求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引导、精神激励和行为规范的需要,培育良好的思想道德,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两个方面的需求紧密联系,只有将个人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益。

3.教学有效率:整体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教学有效果、有效益都是从教学结果以及这种结果与预期目标的相符度来判定的,没有考虑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因此,从经济学维度看,教学有效率就是指以一定的教学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产出。狭义的教学投入仅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在时间、精力、努力等方面的投入,教学产出是指教学效果。高校思政理论课是五门课程的合称。教学有效率不仅是对其中每门课程的要求,也是对思政理论课所有课程的整体要求。对每一门思政课程来说,都要争取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3](PP57-58)简而言之,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赢取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活动所承载的特定任务。不仅如此,单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还要服从于思政理论课整体的最优化。思政理论课各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从整体上对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要素、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发挥它们的协同效应,才能有利于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整体效率的提升。

要特别指出的是,思政理论课有效教学是效果、效益和效率三维并重的教学。有效果是学有所得,即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方面取得进步与发展,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有效益是学有所用,即满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这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目标;有效率是通过教学过程最优化取得事半功倍的结果,这是有效教学的基本要求。思政理论课有效教学要在这三个维度上协调推进,而不可失之偏颇。

二、 制约高校思政理论课有效教学的主要因素

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非常多,从教学的几个基本环节看,主要体现在教学主体作用发挥、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式调适以及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

1.教学主体作用发挥不足

教学主体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思政课教学主体主要包括思政课教师、学生以及部分专业课教师。首先,专职思政教师的专长发挥不充分。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该课程涉及领域广、政治性强、前沿变化快,教师要全面、精深并及时地掌握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党建等领域的知识,难度非常大。虽然大多数学校推行了思政课集体备课制度,但这仅局限于备课方面的浅层协作,并不能真正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每位教师的专长。其次,兼职思政教师的专长发挥不充分。吸收班主任或辅导员骨干承担思政课程教学任务是不少高校的通常做法。虽然他们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但是其中不少人缺少必要的学科背景、相关培训和经历,并不擅长理论教学,其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再次,专业课教师的作用有待挖掘。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与专业教学基本脱节,专业课教师基本不参与思政理论教学的任何环节,割裂了思政理论课与专业课的联系,影响了思政理论课的针对性,从而降低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最后,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受限。思政课程教学任务重,以大班授课为主,这不仅增加了课堂管理难度,客观上也不利于师生互动。学生的真实思想得不到充分表达,教师无法针对他们的思想状况进行针对性教学,其效果不容乐观。

2.教学内容整合低效

教学内容是影响有效教学最直接的因素。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采用的教育部统编教材特色鲜明,具有系统性和权威性,但在内容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部分内容交叉重复。不仅与中学政治课程的部分内容重复,而且各门思政课之间以及思政课与其他课程也存有内容重复问题,如《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在新生适应、人际交往、身心和谐、恋爱婚姻观等内容上存在交叉重叠。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观上过分强调各自课程的重要性和独特性,不太愿意与其他课程进行整合。另一方面,现有教材内容设置突出了学科体系与逻辑体系,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不可能适合所有高校的学生。事实上,生源情况不同的高校,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等方面差别相当大。这客观上要求教师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以教材为蓝本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和转化。但由于传统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缺乏有效教学的理念,较少有教师主动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而也大大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

3.教学方式调适不到位

教学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能否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适时调整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思政理论课有效教学的关键。简单讲,教学方式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式调适不到位主要有两类:(1)教学方式转变迟滞。第一,没有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体现为方法上的情趣性、针对性、互动性不足。第二,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调整合适的方法,在具体教学上显得办法不多,形式单一、方法陈旧。第三,在教学形式上缺乏丰富性和创新性,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脱节,教学联系实际不当或不足。(2)教学方式转变存在误区。“一是‘新瓶装旧酒’。即有的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借助了包括‘微博’在内的某些网络新媒介的表现形式和时尚传递方式,但主导思维依旧落伍,语境创设陈旧,语言苍白乏味。二是‘传形不传魂’。即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教学,在多媒体被广泛运用于课程教育的背景下舍本逐末,只是追求课堂现场的新奇与反响,甚至简单地以视频播放代替系统讲授,而对理论内容缺乏研究和把握。”[4]其实,无论是内容与形式的不匹配,还是方式与内容或对象的不衔接,都不可能带给学生理想的学习体验,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4.课程考核导向模糊

课程考核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是激励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当前的思政理论课考核主要是以横向评价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的特点是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为主,缺乏针对学生个人的自我纵向比较指标,这是评价体系的重大缺陷。当前,学生差异化和多样化日益突出,生源渠道不一,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基础素养相差很大,如果思政理论课还从全校统一的横向评价体系评价基础不同的学生,明显不科学也不公正,反而会让很多基础差的学生自暴自弃。有些学校也推出了一些新的评价举措和方式,增加了过程性考核、实践项目考核等,但存在考核内容和教学内容脱节、考核项目设置不合理等情况,根本上依然没有改变横向考核的实质。如前所述,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衡量指标包括理论认知增长、情感态度自觉和行为能力提升。横向考核评价侧重考核理论认知增长这一初级指标,忽略了情感自觉与行为能力方面的评价,这很可能导致考核结果失真、考核激励失效,甚至重回“高分低能”(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老路。

三、构建高校思政理论课有效教学的路径分析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是一个多主体参与、多环节交叉、多要素综合的复杂系统,系统内的各主体、环节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上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忽视了这些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结果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要进一步提升思政理论课的有效教学,必须通过整合和互动使思政理论课教学系统内的诸多主体、环节和要素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学系统的协同效应。

1.教学主体协同:发挥整体优势增效

教学主体协同是要形成教学主体的协调合作,使各自的优势和专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提升整体合力,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1)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优化协作。开展专题化教学,根据思政课教师专长协作完成专题建设任务,并推行根据教师的专长分配授课专题,改变传统按课程分配授课任务的方式。通过专题化建设与教学促进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专题化教学能够促进教师个性发展和优势发挥,形成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5]同时,不同专题的教学、风格各异的任课教师,可以大大开阔学生视野,避免学生听觉、视觉疲劳,增强教学总体美感和吸引力。(2)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配合协作。“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是《创新计划》提出的新要求,教师层面的结合是首要条件。专业教师要协同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专题设计,构建与专业群结合的教学专题。思政教师要对接专业群,并参与专业课程德育目标的设计、参与学生的专业实训了解岗位职业素养需求,促进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深度结合。(3)专兼职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建设从实习教师、主讲教师到导师等多层次的专业教师队伍,组建由辅导员班主任骨干、行业企业名人、知名校友等组成的兼职教学团队,形成专业教师理论功底扎实、兼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互补性联合教学团队。(4)加强师生之间的协同。教学是双主体的活动,必须有效激发学生的主体性。要以情感融合为途径,增强教学亲和力。通过微博、微信、QQ等现代交流方式与座谈会等传统方式相结合,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克服“大班教学”造成的沟通不畅,不仅使学生心理上认可教师,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而且让教师在沟通中更深入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有助于提高教学针对性。

2.教学内容优化整合:精构教学体系增效

教学内容优化整合的目的是解决教材内容交叉重叠以及不同对象的适用性问题,从优化教学内容的环节提升有效教学。具体路径上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把握好整体性、层次性和针对性,将教材内容转化为特定的教学体系。(1)把握好整体性。一是将高校思政课程作为一个整体,以总体统率部分,打破原有教材的学科体系和逻辑体系,以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为途径,对思政课程之间以及与其他相关课程中相互交叉重复的部分进行整合。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身是一个整体,对大学生进行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思政理论课的基本任务。虽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专科生的必修课程,但该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因此,在教学内容的整合过程中,有必要进行吸收融合,否则会降低思政理论课的解释力和说服力。(2)把握好层次性。在教学内容的整合过程中要考虑不同层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首先是要区别于中学政治教育,在具体内容上尽量减少与中学政治教育的重复。同时,考虑到不同层次高校的思政理论课学时数以及学生理论基础的差别,在教学内容的数量和难度上要结合学生实际进行适当调整。(3)把握好针对性。要做到“四贴近”,首先是“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就是内容上要呼应学生的思想问题和社会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真正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其次是“贴近专业”,就是要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进行内容整合。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紧密结合专业群的培养目标,设立若干课程模块,每个模块结合专业特点构建理论教学专题和实践教学专题,形成有专业特点的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

3.教学方式最优同步:改善学习体验增效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具备相对独立性,与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技术手段等紧密相关。前述教学方式转变迟滞和教学方式转变存在误区实质是忽视了教学方式与其他教学要素的协同性。良好的学习体验是教学有效率的保证,改善学习体验的关键是要改革教学方式,做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要求教学方式协同跟进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技术的更替变化,做到“最优同步”,真正让学生“乐其教”。(1)与教学内容最优同步。有效教学是科学内容与合适方式的统一,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式,好的内容也需要合适的方式来落实,才会有好的效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根本上是理论说服性的“说理”教育。也就是说,“说理”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最根本的办法。而谁来“说理”、怎么“说理”,这需要教师结合具体内容创新“说理”的方式。(2)与教学对象最优同步。适合教学对象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现代大学生生长于“读图时代”,更喜欢视觉形象的图文世界。“思想政治理论固然是有威力的,但理论的威力并不在于语法的高深和句式的威严,而在于能否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诠释,平等地‘化’为受众感同身受的自己的认知和范式。”[4]因此,必须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学生易于接收的“图像”信息来传播“理论”信息。(3)与教学技术最优同步。“数字化生存”时代,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越是新的技术越能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并往往成为他们学习、娱乐、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教师如果不能跟上现代教学技术,拓展信息传递渠道,就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的吸引力也就会打折扣。

4.课程考核导向矫正:改革学习评价增效

课程考核导向矫正就是改变侧重理论知识指标横向比较的考核倾向,增设与个体发展需求相匹配的纵向考核,同时优化评价指标,建立真正有利于学生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素质到综合能力素质的递进发展的评价体系。(1)在纵向上,构建以思想道德素质养成为核心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必须构建与这一过程相匹配的考核机制。发展性评价着眼于考察每个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以促进个体发展为理念,依据学生的思想成长规律和阶段学习特点,抓住不同类型和层次学生的特点和典型表现,设置每个学期或学年阶段性的激励性指标为主,同时设定底线性指标,力求奖罚分明,发挥评价的正导向作用。发展性评价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将每学期的思政课程成绩以及在校日常行为表现、实践实习表现、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等按一定权重纳入评价体系。任课教师、辅导员、实习指导教师、同学及学生本人都能参与考核评价。与横向评价比,发展性评价加强了考核的层次性和针对性,改变了以往横向大规模、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尊重每个学生自身不同的具体情况,激励学生在自我比较中成长,而不是与他人比较中自傲或自弃,真正发挥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2)在横向上,优化以课程知识为核心的横向评价体系。如果说,纵向考核侧重于个体的整体素养形成,那么横向考核则以每门课程的知识为主,也就是说横向考核要与课程的知识目标相匹配。知识是素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要以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为基础。因此,课程知识目标是考核的匹配导向。这些年的思政理论课考核改革,多半在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考核结果与学习过程之间徘徊。这其实并不矛盾,理论知识是应用能力的基础、社会实践是书本知识的拓展、考核结果是学习过程的反映,关键是要彼此匹配,不能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过程与结果不相关,造成“学非所用、考非所学”的尴尬。所以科学设置考核项目,形成课程要求、课堂所教、学生所学、考核方式的多方匹配,才能真正发挥以考核增进有效教学的目的。

除了上述教学主体和要素外,与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相关的还有教学的管理体系、保障体系、环境体系等,本文未专门论及,不是否认这些体系对思政理论课有效教学的重要影响,相反,正是这些体系提供的资源和信息,支持着思政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转,对思政理论课的有效教学起到基础性作用。

[1]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J].现代大学教育,2004( 5).

[2]施丽红.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的表征[J].教育探索,2011( 8).

[3][前苏联]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般教学论方面[M].张定璋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冯培.协同性、针对性、感受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的三个重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

[5]章小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

(责任编辑:杜洪梅)

浙江省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提升高职德育课程实效性研究——基于协同性的视角”(jg201526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G41

A

1243(2017)03-0080-005

作者:占建青,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邮编:321007

猜你喜欢

理论课教学方式考核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内部考核
灵活采用教学方式 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问题化教学”为导向 有效转变物理教学方式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