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昌吉哈萨克族劳动舞蹈的特点与传承

2017-01-24宋瑞江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玛纳斯县哈萨克哈萨克族

宋瑞江

(昌吉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新疆昌吉哈萨克族劳动舞蹈的特点与传承

宋瑞江

(昌吉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新疆昌吉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的哈萨克族劳动舞蹈,有原生态代表性,已列入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审美特性独特。本文介绍了哈萨克族劳动舞蹈的形成和代表传承发源地,重点分析了劳动舞蹈的艺术特点和发展,为新疆哈萨克族劳动舞蹈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多种可行的方式。

哈萨克族;劳动舞蹈;特点

哈萨克民族是最善于用舞蹈表现自我的民族,大部分过着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劳动舞蹈是哈萨克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草原生活气息的显著特征,又有舞台表演艺术的民族特性,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的哈萨克劳动舞最具有原生态舞蹈代表性,已收录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过到原生地进行走访、考察、调研,观看原汁原味的劳动舞,深深感到舞蹈与本民族的生活劳动密切相关,是哈萨克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一、哈萨克族劳动舞蹈的形成

哈萨克民族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复杂多次的民族融合、民族迁移而形成的,大部分生活在高山山麓、河谷、盆地,以土壤肥沃、水草丰美的天山山麓和阿尔泰山南坡为主。他们逐水草而居,视季节变化,迁徙到最适宜的冬夏牧场放牧,部分哈萨克族人兼营农业、守猎,形成了穿皮衣、食肉、制毡和住毡房的游牧生活方式,尚武,善于马上骑射,独特的自然生活环境和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哈萨克人为了生存,必需自给自足、勤劳勇敢,积淀和培养了勇敢、豪放、大无畏的斗争精神。哈萨克男子以骑马放牧、守猎为主,在草原上与马、羊、雄鹰为伴,接触各种动物,所以男性的舞蹈主要以动物各种姿势的模仿为主,轻快有力、刚健苍劲、粗犷剽悍,表现出男性力量和豪放性格,如:“黑走马”“鹰舞”等;哈萨克女子担负着繁重的家务和农业劳动,每当喜庆佳节,欢歌起舞时,勤劳能干的妇女们,十分自然地就把她们最熟悉的劳动动作即兴地揉进舞蹈表演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表现劳动和草原生活的舞蹈,如展现“剪羊毛”“挤奶”“擀毡”“绣花”“戏水”“放牧”“割麦”等《劳动舞》。女性动作优美欢快、典雅细腻、舒展洒脱。

二、哈萨克劳动舞蹈的代表发源地

“哈萨克族劳动舞”是马背文化同汉民族农耕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主要流行于新疆玛纳斯河畔、沙湾、呼图壁南山一带,但却以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的劳动舞最具原生态特色,此地处于天山山脉北支依连哈比尔尕山的北麓东侧,周边有高山、森林、牧场,西傍玛纳斯河,有水库、农田,这里的哈萨克族既放牧、又种田,在喜庆节日和劳动间隙相聚时欢歌跳舞,形成了跳劳动舞蹈的习惯,相沿成俗,比如《擀毡舞》、《挤奶舞》《绣花舞》《捣奶酷舞》《剪毛舞》《播种舞》《割草舞》《割麦舞》等。这些舞蹈所表演的情感和采用的动作,都是模仿劳动时的姿势、动感、起蹲、走动,十分欢快和喜悦。

三、哈萨克劳动舞蹈的特点

新疆哈萨克族被誉为“生活在广袤草原上最勇敢、最自由的人们”,其劳动舞蹈也表现为开放、欢腾的姿态。具有旋律优美、节奏鲜明、情绪欢快、刚劲有力、轻松活泼、大方诙谐的特征。哈萨克族劳动舞的演员多为女性,她们直接参加了这些劳动实践,又是这些劳动舞蹈的创作者、表演者。舞蹈动作有“动肩”“马步”,更多的是模仿劳动的动作。她们巧妙运用头、颈、肩、臂、臀、手、眼的不同姿态,模拟某种劳动生产过程和某一个动作形象,体现了哈萨克民族的生产方式,较全面地记录了一种传统文化。能独舞、双人舞,也可以集体舞,表演场地也不受限制,草原上、毡房里都可以表演,多用传承乐器冬不拉伴奏。具有浓烈的草原气息和生活气息,感情真挚、动作质朴、生动形象,仿佛使人身临其境。

毛毡是游牧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须品,擀毡的生产过程已流传了三千多年的历史,现在哈萨克民族还保留着这种家庭形式作坊生产技术,《擀毡舞》来自于哈萨克族妇女擀毡的劳动生活实践,它形象地表现了哈萨克族妇女擀毡劳动的全过程,打毛、铺毛、洒水、捆绳、栓绳、跪地弯腰、双肘擀毡、前后拉动、揉毡、晒毡等。展现了哈萨克族妇女热爱生活的心态,具有颤、抖等动作特征,表现出欢快的风格。

《挤奶舞》在哈萨克族聚居区广为流传,从牵牛、挤奶到擦汗,舞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将劳动过程揉进舞蹈里,加之表演中的即兴发挥,使其成为独具草原特色的哈萨克族民间舞。舞蹈动作诙谐、幽默、形象,虚拟性很强,富有娱乐性。

《绣花舞》舞蹈动作比较简单,围绕着绣花的过程来展开,如“捻线”“理线”“穿针”“绣花”和“梳头”“照镜子”等,随意性比较强,但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未来的期盼。另外形象逼真、原生态的《捣奶酷舞》《剪毛舞》等都从生活方面表现了哈萨克妇女勤劳善良、隐忍宽厚的性格。

哈萨克族劳动舞中,还有《播种舞》、《割麦舞》,这些舞蹈是哈萨克族迁居玛纳斯县南山,学会耕地种田以后创作的,真实、生动、形象,如《播种舞》的基本动作是左脚在前,左手端着盛有麦种的器皿,右手有节奏地拿种、撒种,从后向前移动,之后,双脚将土著入掩埋,以示踩平、保墒等,这是真实的播种劳动,极具有原生态特征。

四、如何传承与发展哈萨克劳动舞

哈萨克劳动舞蹈是哈萨克族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一直是口传身教、代代相传,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完善。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的劳动舞表演中所保留的人与自然、人与劳动、人与动物的密切关系等艺术元素,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要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哈萨克劳动舞蹈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原生态传承

长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民族坚守着以牧为主的传统生产方式,过着自足的生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新疆启动了游牧民定居工程,以改善边疆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尽快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许多牧民脱离了原始单一的牧业生产方式,学习接受了现代生产技术,发展家庭种养植业、创办民族手工业、投身旅游服务、进城务工等,走上了家庭多元化创业发展的道路。这种变化势必对哈萨克民族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哈萨克劳动舞蹈的原生态魅力会逐渐减弱;虽然入选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如何保护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原生地已经成立了哈萨克劳动舞蹈传承中心,实行民间艺人就地传习、教学、表演,培养传承人,扩大劳动舞在原生地的群众性活动频率; 要保护好传承者、传承地,给传承者特殊待遇,以期调动他们的传承、教习的积极性。

(二)专业传承

积极支持专业艺术团体做好哈萨克劳动舞蹈的创作、展演工作。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借助牧家乐旅游项目已组织牧民表演劳动舞蹈,增加了萨巴①、马鞭、挤奶桶、羊毛、擀毡棍等道具,服饰艳丽,更具有独有特点。

(三)文本传承

组织专家小组在发源地和流布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挖掘、搜集、整理有关哈萨克劳动舞的各类信息和影像资料并保存、出版发行。

(四)民俗文化教育传承

近两年玛纳斯县的民俗文化旅游节暨民间文化艺术展演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旨在保护传统民俗文化项目,鼓励民间艺人大胆创新、挖掘、创作,采用多样的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形式,不断丰富民俗文化艺术内容。如在元宵佳节,旱卡子滩乡农牧民弹起心爱的冬不拉,跳起欢快的劳动舞,将汉族秧歌与哈萨克族 “劳动舞”“黑走马”、民族刺绣等民间舞蹈、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秧歌。冬宰节、玛纳斯县碧玉文化旅游节和其他喜庆节日也少不了劳动舞的表演,已成了必不可少的节目。另外将哈萨克劳动舞蹈引进发源地学校课堂,使更多的人去关注于它的存在,也是一种很好的传承发展形式。

(五)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2009年11月1日,新疆玛纳斯县申报的“哈萨克族劳动舞”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列入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能力和文化意识,体现了哈萨克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对哈萨克劳动舞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法,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显得十分重要。

哈萨克族劳动舞表演的内容非常丰富,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具有原生态民间舞蹈的鲜明特征,是哈萨克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生产劳动中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玛纳斯南山一带哈萨克族群众娱乐文化的代表。今后应该对哈萨克劳动舞进行深入挖掘搜集、梳理剖析,把舞蹈中所展现的哈萨克民族的生活风貌真实、准确地发扬下去。在传承与发展中要掌握好平衡,如果融合了太多现代元素,可能会使其失去原始风格,应保留哈萨克劳动舞蹈的精髓,在今后发展中还需要不断探索。

注释:

①制作奶疙瘩的工具。

[1]杨举保.新疆玛纳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现状综述[J].群众天地,2011(11).

[2]朱明明.浅谈哈萨克族舞蹈的地域特征[J].黄河之声,2012(6).

[3]谢雯雯.浅析新疆哈萨克族民间劳动舞蹈的动作来源与发展规律[J].剑南文学,2015(10).

J722

A

宋瑞江(1965-),男,汉族,讲师,主要从事舞蹈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玛纳斯县哈萨克哈萨克族
阿依努尔——献给一位哈萨克支教女孩
写作教学中融入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策略研究
哈萨克族小学生识字策略探究
天马双翼(一):托忒文在哈萨克与清朝交往过程中的媒介作用
玛纳斯县农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哈萨克族谚语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及实践
哈萨克族毡房中的数学及天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