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

2017-01-24解强宗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艺术设计应用型

解强宗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云南 昆明 65 0000)

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

解强宗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云南 昆明 65 0000)

随着高等教育体系架构的不断调整与完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了从高学历到经验和学历并重的转型。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专业,如何构建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教学体系,结合学生自身专业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专业特色与行业特色鲜明的教学改革,已成为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文章就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紧紧围绕“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这一课题展开探讨与分析,以资参考。

应用型;艺术设计专业;改革

高校是培养高等人才的重点基地,其具有鲜明的就业性教育目标,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等素质人才的重任。而艺术设计由于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其成为了一门深受社会大众喜爱的艺术设计学科,其能给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和促进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在艺术设计普及教育中,更具有其不可替代性,这是一种国际通例。结合当前实际,由于历史的诸多因素,现有的艺术设计教学就业导向性不强,“学难致用”“学不致用”的问题普遍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发展需要,学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水平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已经逐渐被发现、挖掘、研究,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也正在悄然蔓延。

一、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艺术设计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综合性艺术学科,其所研究的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其他传统的艺术门类,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一复杂属性也使得艺术设计专业的审美标准应跟随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艺术设计也是设计者自身表现能力、感知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由于受到教育环境、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步伐相对缓慢,而高校也尚未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建立系统化的教育体系,这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制约影响,艺术设计教育逐步陷入困境,处于为难的境地。作为以培养综合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其核心的竞争力在于人才培养是否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指的是教学和学生围绕“实践”任务的实施而进行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着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凸显了知识学习服务于专业技能的建构。结合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需求,高校可以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如下:培养基础扎实、特长鲜明、适应性广、竞争力强,掌握艺术设计核心技术(平面设计技术、视觉传达设计技术、广告设计技术和室内设计技术),能在艺术设计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呈现固化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但是,就当前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来看,基本定位于“基础能力”的发展方向,与目标的培养方向相悖而驰。部分教师认为艺术设计教学的核心在于教授学生系统化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学好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设计的基础技能,而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这些则是后续的培养目标。这种固守自封的认识,也进一步导致了教师教学方法的偏差,而学生也只能死记硬背大量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理论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创新欲望,更别说迸发设计灵感了。此外,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专业学科,只有夯实了理论基础,才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才能让学生在艺术设计创作上有所建树。但是,目前的一些高校却忽略了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的实践性应用,过于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如此一来,艺术设计课程变成了一门普通的文化理论课,实践教学被严重削减,专业课程教学也无法取得预期成效。

(二)课程设置过于片面

就我国艺术类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来看,其主要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板块,在专业教学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以及专业理念和市场应用的有效结合。从表面上来看,我国艺术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似乎十分完善,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但是我们经常都可以看到学生在步入社会,正式走上工作岗位时,空有满腹的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的设计基础,但是往往设计出来的作品却差强人意,千篇一律,缺乏深度,缺乏文化底蕴,缺乏个性化设计。相比于国外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仅有设计理论基础课程、设计软件课程等专业课程,更有文学、美学等辅助课程,这些辅助课程有效促进了艺术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增强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三、以应用型为向导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创新举措

(一)设置科学、合理化的课程体系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架构的不断调整与完善,社会对各类设计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化技能,更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把重心落实到全方位、综合型人才的培养上。而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艺术设计课程来说,要满足这一发展要求,就必须要从课程建设入手,设置科学化、合理化的课程体系,实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当然,由于艺术设计与传统的艺术门类存在一定的专业发展差异性,使得其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职业发展。为此,学校在设置课程时,为了保证大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不仅要保留现有的基础理论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更要适当增加美学、文学、建筑史等人文学科课程,以构筑良好的艺术教学体系,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和环境,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入养分。

(二)形成特色的专业教学模式

就当前的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来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已经逐步成为高校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艺术类高校在进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根据创新教育发展指导性文件的要求,脱离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形成自身的特色教学模式,以逐步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首先,教师需要加大力度调动学生的自主参与积极性,依托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有关基础理论知识,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基础的设计技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学校还应根据相关行业的发展态势,增设相应的设施设备,提高校内实训室的功能,让学生从中得到实践锻炼,并在实践锻炼中学习艺术设计的原则、规范。此外,学校还要在艺术设计管理模块中,增设相关的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项目管理原理和方法,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市场意识。

(三)创新专业学科的教学方法

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对于一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作为一门融合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科,更需要强调综合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第一,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教师就可以适时引入问答式的教学方法。首先由教师针对知识点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对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再根据这一章节的重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即解决问题。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快速地掌握知识点,还可以加快学生的学习进度。第二,对于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知识,则可以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中心,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积极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助的学习,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第三,对于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则可以沿用分阶段教学法,即是把准备阶段、教师示范阶段、学生模仿阶段和总结阶段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循序渐进,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内容。

(四)深化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

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属性之一就是实践性,教师必须要立足艺术设计学科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相关的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表现不俗,综合测评中也能取得优秀的成绩,但是他们一旦参与实际的设计项目开发,就会错漏百出,最后的开发效果可想而知。归根究底,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平时的实践锻炼机会太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造平台和条件,加强学生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譬如说: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的需求,个性化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后期的实习中真正参与项目开发,让学生在实际的项目研发和制作中,培养自身的实践设计、制作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合作项目,引导学生运用自身的知识技能,综合运用数字技术和艺术构思,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践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教育体系架构逐步调整与完善的大环境背景下,艺术类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能否跟上时代的列车,推进课程的改革创新,已成了有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相关教学人员应根据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需要,以应用型为导向,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构筑新的教育体系,聚力发展和培养应用型高等设计人才。

[1]邱德昌.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方法之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9).

[2]姬玉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体系建设探索[J].学理论,2015(23).

[3]张雅洁.素质培养情境下的艺术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2).

G642

A

解强宗(1981-),男,云南省昆明市人,汉族,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艺术设计应用型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星.云.海》
《花月夜》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