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保险参保率对消费水平的研究
——基于广州市人口老龄化背景

2017-01-19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张博文

中国商论 2016年35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居民消费人口老龄化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张博文

养老保险参保率对消费水平的研究
——基于广州市人口老龄化背景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张博文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而导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是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在改进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摆脱老龄化对社会的恶性影响的同时,也能为经济增长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本文基于广州市人口老龄化背景,研究养老保险参保率对广州市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证明养老保险参保率同样是影响广州市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利用广州市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实证分析,研究广州市养老保险参保率对广州市人均消费水平的具体影响,并得出结论,基于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人口老龄化 养老保险参保率 可支配收入 人均消费水平

1 研究背景

像我国很多大城市一样,广州市面临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中的老年人人数持续上升的一种趋势。世界老龄问题大会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的国家和地区,就是老年性国家和地区。

根据广州市民政局发布的信息,截至2014年底,广州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40.65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6.75%,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广州自1992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深、规模总量大,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家庭小型化“四化叠加”态势。老龄化程度上升意味着人们为养老而储蓄的需求增加。这对扩大消费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发展无疑是一大打击。针对这个问题,养老保险作为人们退休后养老的重要保障,不但能解决人们养老的后顾之忧,增加信心,还能够有效地减少为养老而进行的储蓄,改善支出结构,增大消费需求。通过较高的消费需求,满足拉动内需实现经济高增长的目标。

2 理论分析的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宏观经济学中的收入和消费支出

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知道,消费由收入决定,即C=C(Y-T),其中C为消费,Y为收入,T为税收,(Y-T)即为可支配收入。

2.2 文献综述

2.2.1 养老保险影响居民消费的理论

朱波在2015年发表的《社会养老保险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中提出,以前的数位经济学家提出的消费理论都存在其优缺点,因此提出预防性储蓄理论来进行更为合理的分析。预防性储蓄理论充分考虑了不确定性的影响,在前面的消费理论基础上,同时基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模式、覆盖范围、基金筹集及养老金待遇和扩大内需的消费视角,提出了以下计量经济模型:

2.2.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对居民消费的作用机制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第一是养老金支付压力使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存在支付危机,第二是养老保险对于出生率的降低使额外支出的边际效用下降。第三则是养老保险的多轨运行机制使退休金差距日益扩大,增加居民总储蓄。第四是过高的缴费比例增加了企业负担,影响工资增长。第五是较低的统筹层次使养老保险基金无法在各区域间进行调剂,养老保险和区域经济水平发展失衡产生恶性循环。以上五点都对消费产生了负面影响。

3 数据的收集和简要分析

本文所用数据皆来源于广州市统计局的广州统计信息网上的各年份统计年鉴。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3.1 广州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首先对数据进行处理,用每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除以每年广州市总人口得出广州市每年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图1是广州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图2是广州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广州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与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基本呈正相关关系。这也为接下来的计量模型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

3.2 广州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

从理论上来说,居民消费水平是由可支配收入决定的,可支配收入越高,居民消费水平越高。事实数据也同样印证了此观点(见图3)。

图1 广州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元)

图2 广州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图3 广州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

由图3可见,广州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确实呈高度相关关系。

4 模型设定与分析

4.1 模型设定

基于参考文献给出的模型,本文对其模型进行一定的简化,即在解释变量中除去当期居民消费水平对数的平方项以及各个交互项,得到初步的计量经济模型:

4.2 回归分析

用Stata对改进后的计量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回归分析

5 回归结果的经济含义

我们可以基于对本文计量模型(2)的各个解释变量系数分析其经济含义。

5.1 当期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上一年的关系

5.2 当期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5.3 当期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

5.4 当期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由上述计量模型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广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增长对当期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基本养老保险普及程度的提高是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有效推动力。

综合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采取措施加大向全社会宣传养老保险的力度。第二,努力合理地提高养老保险的保险额度,使更多的人有了解养老保险的欲望并参加养老保险,增加养老保险的覆盖率,扩大消费需求。第三,尽量降低养老保险保费的上升幅度。

7 结语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养老保险对于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养老保险对于消费水平影响的几大要素的阐述,以及对广州市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广州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养老保险通过财富替代、引致退休,风险规避,待机转移以及人力资本等效应对居民储蓄进行影响,进一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第二,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不足而导致了四大因素制约居民消费增长速度,大大限制了养老保险本身存在的消费激励作用。第三,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是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的有效推动力,政府应该努力提高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普及程度,从而扩大居民日常的消费需求,为城市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也为经济发展和转型提供机会。

[1] 朱波.社会养老保险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2] 白重恩,吴斌珍,金烨.中国养老保险缴费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2(8).

[3] 杭斌.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消费过度敏感[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12).

[4] 王政.基本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吉林大学,2014.

[5] 刘子兰,陈梦真.养老保险与居民消费关系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0(11).

[6] 彭浩然,申曙光.现收现付制养老保险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J].世界经济,2007(10).

[7] 杨继军,张二震.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转轨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3(8).

[8] 杨天宇,王小婷.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探索,2007(5).

[9] 何立新,封进,佐藤宏.养老保险改革对家庭储蓄率的影响: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8(10).

[10] 李勇辉,温娇秀.我国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与支出的不确定性关系[J].管理世界,2005(5).

F126.1

:A

:2096-0298(2016)12(b)-047-03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居民消费人口老龄化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018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
2018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
2017年居民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我国31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