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中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2017-01-19湖北省武汉市苑颖清

中国商论 2016年35期
关键词:国际化货币一带

湖北省武汉市 苑颖清

“一带一路”中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研究

湖北省武汉市 苑颖清

随着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体现着中国金融与经济的发展进程,是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国家顶层战略之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人民币的国际推广提供了更广泛、更便利的机会,其中包括促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人民币互换、金融平台建设等,同时也需应对国际博弈、金融市场化和环境风险等挑战。对此,本文提出促进人民币海外流通和加强国内相关改革等政策建议。

人民币国际化 “一带一路”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世界最大外汇储蓄国、世界最大债权国。随着中国开放深度和广度的推进,传统国际贸易及国际投资中采用美元、日元、欧元等主要世界货币已不能完全满足中国的贸易和投资需要,人民币有能力成为全球最主要的贸易、投资和储蓄货币之一。值此之际,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契机,而且随着战略的实质性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本文旨在分析“一带一路”中人民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启示,致力推进“一带一路”中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1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国际化是指货币的使用超出本国国界,在发行国境外也可以被本国居民和非本国居民使用和持有的过程。一种货币的国际化即意味着该国货币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行使其流通功能、价值尺度和贮藏价值,亦即成为国际货币或世界货币。货币的国际化不仅反映了该国的国际实力和在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也是该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政府在2009年7月起正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了减少我国进出口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的汇率风险,减小美元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产生的冲击,颁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2009年以来,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迅速扩大,2010年中国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为5063亿元,较2009年增长约58倍。至2015年,我国跨境结算规模已达到7.23万亿元,同比增长10.4%。此外,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已达32个,总规模达3.1万亿元。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这已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

但是,相较于其他世界货币,人民币的实质国际化程度还有很大差距。并且在加入SDR后一度经历较大幅度的汇率下跌,人民币国际化的质量问题也让人担忧。

表1 中国人民币贸易结算规模(2010年~2015年)

2 “一带一路”战略

2013年9月,习近平先后出访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和东南亚国家,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倡议,李克强总理在参观中国—东盟博览会时亦表示合作“海上丝绸之路”的意愿,“一带一路”战略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沿线是东南亚、中亚、中东欧经济圈范围内极具发展潜力的洼地,也是蕴藏着丰富能源和产业转型合作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一带一路”倡议符合沿途、沿线各国、各个经济体的共同利益,多边贸易的发展、基础建设投资的增加、金融平台的建设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重要的经济发展契机。“一带一路”战略,与亚投行、自贸区战略相协调,体现了我国的顶层设计规划和长远发展。并且,该战略对货币和金融的强大需求,也推动着人民币国际化在区域国际化和全球国际化的重要发展。

3 “一带一路”中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机遇

3.1 推动人民币计价贸易结算

根据国家清算银行的数据,“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的GDP规模约21万亿美元,占世界的29%;覆盖44亿人口,占世界的63%。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占中国贸易规模的25%。如果“一带一路”沿途国家与中国进行的能源贸易和大宗商品结算中能够使用人民币计价结算,不仅会减少巨大的汇率交易和经济成本,还可以扩大人民币在沿线国家的影响力,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并且,为降低汇率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鼓励在能源、大宗商品贸易中采用人民币计价结算,反过来促进多边贸易发展,已经成为发展的必要条件。

3.2 推动人民币的流通和货币互换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相关统计,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在未来十年内资金缺口大约为8千亿美元,其中仅东南亚市场的轨道交通项目资金需求就达9800亿美元。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上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资金和能力双条件保障中国成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根据当前多边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增加的情况,市场对人民币的货币需求增加,为达成基建和贸易等项目合作,更多的国家将与我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以此促进人民币流通的范围和速度,提高人民币的官方认可度和国际市场影响力,给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带来了良好机遇。

3.3 金融平台建设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投行的倡议。2015年6月,中国与新加坡、印度等多国签订《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开发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政府间性质的多边金融机构,通过推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合作,促进了亚洲区域经济和金融建设。除此之外,中国按照市场化、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原则设立了“丝路基金”金融平台,作为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其为在“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寻找投资机会并提供相应的投融资服务,标志着中国开始在国外金融平台的建设和发展。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的建设和发展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的金融平台,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3.4 促进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

人民币离岸业务是指在中国境外经营人民币的存放款业务。在中国资本账户尚存在一定管制的情况下,人民币必然面临流动性不强的问题,而此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外市场人民币的使用和推广。目前规模较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主要集中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亚洲地区和伦敦等较大的金融中心,布局略不合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金融合作和资金的流动必将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在欧洲、中亚、南亚地区逐步建立,有利于形成网络影响效应,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进一步建立和人民币的国际化。

4 “一带一路”中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4.1 政治风向:多国货币博弈加剧

在商品交换中,某种货币被一方接受的前提是其他交易者也接受该货币,越多的人接受它,则该种货币的交易范围和影响程度就越大,其自身的交换功能就越强。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第一步就需要面临国际货币的惯性即人们对原世界货币的使用依赖。因此,处于霸主地位的美国美元,拥有复兴之梦的俄罗斯卢布以及渴望国际化的日元便都是人民币的博弈对手。随着人民币在中亚、中东、东欧地位的提高,经济体间的货币竞争和由此带来的政治经济矛盾可能发生。

4.2 中国商品、金融期货市场不发达

石油、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定价有一套十分复杂的系统,实体经济的供求关系、大国货币政策、国际游资对价格的形成都有巨大的影响,而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有很强的引领作用。由于我国尚未成熟的商品、金融期货市场,难以实现石油、粮食、矿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人民币计价。以石油为例,虽然中国为较大的石油进口国,在石油现货市场有一定的定价权,但是中国的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急需建立高度国际化的商品期货市场。只有在大宗商品定价体系成熟的情况下,才拥有更多人民币计价的发言权。

4.3 我国金融市场化和国际化尚需提升

一方面,我国国内的金融市场和制度建设、抗风险能力不够成熟,资本账户还没有完全开放,不具备货币全面国际化所需的国内金融市场条件。而“一带一路”沿途各国之间的经济和金融建设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各国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制度形态各不相同,导致对金融的需求也有较大差异。而我国走出去的金融机构主要在东南亚和少数欧美国家,布局的范围、国际化程度仍然不足。

4.4 “一带一路”沿线的环境风险

我们必须考虑“一带一路”沿途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一方面,从自然环境来说,“一带一路”版图中所涉及到的沿线国家多数处于沙漠、高原等自然环境较差的地区,生态环境易被人为破坏,这将给予中国更高的国际道德责任。另一方面,正如最近时事所反映的,中亚地区的安全制度和法律制度并不完善,中国在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合作过程中,如果出现司法纠纷,如何通过司法程序妥善解决和保护权益的问题举足轻重。

5 相关政策建议和启示

首先, 我们应该明确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定位。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仍然处于主导作用的美元对市场的引领作用不可忽视,应该尊重市场的实际倾向和货币选择,从而避免强制进行可能产生的不必要摩擦。货币国际化需要的不只是GDP或对外贸易量等因素,经济开放和市场化才是更深层次的必要条件。

其次,鉴于中国现有的金融模式尚不能满足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创新金融合作模式、发展关键城市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以满足人民币的境外需求,才能逐步提高人民币的影响力。比如在对外援助、对外投资和项目贷款中增加人民币产品;探索PPP合作形式、银团贷款、风险投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

最后,利用电子商务的春风。根据商务部数据,2014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200万亿元人民币,占外贸额的15.9%,电商外贸企业达1380万家,“互联网+”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兴战略。因此要充分发掘跨境电子商务使用人民币的潜力,例如鼓励包括电商和跨境电子支付机制在内的互联网企业逐步从美元标价转向人民币和美元的双标价,逐渐推动人民币的计价功能。

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一项长远战略,在人民币周边化、区域化、全球化过程中必将遇到许多困难,我们应该注重国内改革和发展的步骤和次序,采取积极稳健的态度。

[1] 阿兰M,泰勒,徐奇渊.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需要人民币国际化[J].国际经济评论,2012(1).

[2] 陈雨露.“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J].中国金融,2015(19).

[3] 高海红,余永定.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与条件[J].国际经济评论,2010,1(10).

[4] 黄卫平,黄剑.“一带一路”战略下人民币如何“走出去”[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5).

[5] 徐明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改革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J].世界经济研究,2016(5).

[6] 张一平.借力人民币国际化的东风“一带一路”战略研究[J].银行家,2015(04).

[7] Menzien Chinn,Jeffrey Frankel.Will the Euro Eventually Surpass the Dollar as Leading International Reserve Currency?[M].NBER Working Paper No.11510,2005.

F752

:A

:2096-0298(2016)12(b)-029-02

猜你喜欢

国际化货币一带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古代的货币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古代的货币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