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胃肠机下结肠钡灌肠和仿真排粪造影对便秘的临床诊断效果探讨

2017-01-19杨志博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放射科辽宁鞍山114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22期
关键词:排粪灌肠结肠

杨志博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 放射科 (辽宁 鞍山 114001)

数字胃肠机下结肠钡灌肠和仿真排粪造影对便秘的临床诊断效果探讨

杨志博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 放射科 (辽宁 鞍山 114001)

目的:探讨数字胃肠机下结肠钡灌肠和仿真排粪造影对便秘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98例便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数字胃肠机下结肠钡灌肠和仿真排粪造影,观察钡灌肠和排粪造影表现,观察异常影像特征。结果:钡灌肠造影29例(29.6%)正常,69例(70.4%)钡灌肠造影异常,表现为横结肠下垂9例(13.0%)、结肠冗长38例(55.1%)、乙状结肠冗长22例(31.9%)。排粪造影有1例(1.0%)正常,97例(99.0%)排粪造影异常,表现为会阴下降65例(67.0%)、内脏下垂24例(24.7%)、直肠前突36例(37.1%)、直肠内黏膜套叠有22例(22.7%)。结论:数字胃肠机下结肠钡灌肠观察和仿真排粪造影能够清晰观察结直肠形态,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从而明确诊断。

便秘 数字胃肠机 灌肠 仿真排粪造影 诊断效果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尽早明确诊断能够及时发现功能性便秘,从而阻止病情恶化[1]。常规结肠镜检查创伤较大,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耐受,加之结肠较长且结构复杂,常规影像学检查手段很难准确诊断。结肠钡灌肠与排粪造影在结直肠器质性及功能性病变诊断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对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便秘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本院2014年7月~2016年8月期间经病史、临床症状、病理学检查等确诊的98例便秘患者,排除其他系统疾病所致便秘及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入组前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98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67例,年龄26~71岁,平均年龄(49.74±5.30)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7.97±2.06)年,临床症状:排便困难81例,肛门坠胀、排便不尽67例,腹胀40例,有14例患者有长期服用泻药史。

1.2 方法

98例患者均行数字胃肠机下结肠钡灌肠和仿真排粪造影,检查仪器采用日立ZU-L5KUH大平板胃肠机和PACS系统,准备排粪造影专用DS-1型坐便器,检查前禁食8h,不得进行任何饮食。检查前6h口服20%甘露醇,取500mL甘露醇与水按照1:3的比例配制为2000mL,在2h内饮用完毕,叮嘱患者多走动直至排除清水样便,之后方可检查。排粪造影检查前需指导患者开展排粪造影相关动作训练(具体检查方法如下),检查结束后全部图像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师进行图像处理和阅片诊断。

1.2.1 结肠钡灌肠

取1000mL生理盐水与硫酸钡干混悬剂400mg配制成38%硫酸钡混悬液,患者取侧卧位,在数字胃肠机下观察并注入配制好的硫酸钡混悬液直至横结肠肝曲,停止灌肠后立即拍摄平卧和立位不同体位结肠造影充盈像。

1.2.2 仿真排粪造影

结肠钡灌肠之后指导患者侧坐在排粪造影坐便器上,股骨重叠并聚拢双膝,将坐便器调整至合适的高度,保证患者股骨和躯干呈钝角,透视视野下完整观察到耻骨联合和尾骨为准,拍摄侧位静坐像后连续摄片,拍摄速度为6幅/s,分别拍摄静止、强忍、力排及黏膜像。

1.3 观察指标

分析总结钡灌肠造影表现,包括正常表现、异常表现(横结肠下垂等)所占比例;分析排粪造影表现,包括正常表现、异常表现(会阴下降、内脏下垂等)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校正的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钡灌肠造影表现

29例(29.6%)钡灌肠造影正常表现为直肠、降-横-升结肠、乙状结肠、盲肠充盈完整。肠腔无狭窄或充盈缺损等影像学表现;乙状结肠位于左下腹且未出现迂曲扩张情况,脾曲夹角>45˚,横结肠长55cm,降结肠长20cm。其余69例(70.4%)钡灌肠造影异常,其中9例(13.0%)表现为横结肠下垂,钡灌肠后立位显示横结肠下垂至骨盆,有38例(55.1%)结肠冗长,22例(31.9%)乙状结肠冗长,活动范围达到右上腹部或右下腹部。

2.2 排粪造影表现

有1例(1.0%)排粪造影表现正常,对比剂10s左右排出,与静坐像比较,力排像肛直角增大>90˚。其余97例(99.0%)排粪造影异常,主要有如下表现:①65例(67.0%)表现为会阴下降,经产妇力排像肛上距值>36mm;②24例(24.7%)表现为内脏下垂,力排像乙状结肠最低点位于耻尾线以下;③有36例(37.1%)表现为直肠前突,轻度前突有5例,中度前突有23例,重度前突有8例;④有22例(22.7%)表现为直肠内黏膜套叠,套叠深度≤3mm,厚度≤5mm,多为多种套叠。

3.讨论

结肠和直肠病变是导致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粪便干结等便秘症状的重要原因[2]。有调查资料显示因心脏病死亡的患者中约有10%的人其死亡诱因为便秘,由此可见便秘不仅会对正常生活产生影响,还有可能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3]。因此对长期便秘患者需尽早明确诊断判断是否为功能性便秘,从而尽快接受规范治疗改善便秘症状。

长期便秘患者往往具有乙状结肠和横结肠冗长的情况,结肠钡灌肠能够显示结肠的形态特点,并能够准确测量结肠的长度,从而及时发现结肠冗长、下垂等特征,这也为慢性传输型便秘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影像学依据。排粪造影能够对直肠部进行动静态结合观察,是一种形态、功能并重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直肠黏膜内脱垂、会阴下降、内脏下垂等特征都具有明显表现[4]。

本次对入组的98例便秘患者采用结肠钡灌肠和排粪造影检查,结果发现结肠钡灌肠中有29例显示正常,69例显示异常,异常表现为横结肠下降、结肠冗长等,由此可见,这些是造成便秘的主要原因。在排粪造影检查中有1例表现正常,其余97例均表现异常,出现会阴下降、内脏下垂、直肠前突等异常表现,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数字胃肠机下进行结肠钡灌肠和排粪造影均能够有效观察结肠形态,从而寻找便秘病因和临床诊断依据,这种检查方法不仅辐射小,而且成像质量高,能够获得动态图像和更加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因此两种检查方式相结合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的可靠性,从而获得准确的结论,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原因导致的便秘患者逐渐增多,虽然该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较高,但由于便秘病因复杂,单纯凭借影像学检查手段很难明确所有便秘成因,因此需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方法做出更加客观、准确的诊断。

[1] 吴晓伟,李华,王春芹,等.数字胃肠机下结肠钡灌肠和仿真排粪造影对便秘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4):423-425.

[2] 孙龙伟,谢娜,林飞飞,等.2种钡剂灌肠方式在学龄前儿童便秘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6,14(3):278-280.

[3] 刘同刚,巩小峰,石振,等.排粪造影对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6):1055-1057.

[4] 关峰.钡灌肠与排粪造影对功能性便秘的X线诊断[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5):151-152.

1006-6586(2017)22-0069-02

R574.62

A

2017-09-19

猜你喜欢

排粪灌肠结肠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使用EN控制排粪在肛周脓肿术后负压治疗中的护理效果评价*
提壶揭盖法论治热结肠腑所致咳嗽
灌肠缓解便秘是否合适?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急性胰腺炎并发结肠瘘的诊断及治疗
原发性肺腺癌结肠多发转移1 例报告
平板数字胃肠下结肠钡灌肠和排粪造影对便秘的诊断价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