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
2017-01-18朱永民方灿林黄群群
朱永民 方灿林 黄群群
(1.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1131)
安徽省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研究※
朱永民1方灿林2黄群群2
(1.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1131)
近年来,安徽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较为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层次较低、后劲较小、质量监管较弱等问题。为此,提出支持高校扩大办学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质量监控机制等对策,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安徽;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对策
旅游业已经成为安徽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最近五年,是安徽旅游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接待入境游客由198万人次增长到445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由1.5亿人次增长到4.4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由1 150.6亿元增长到4 12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7.5%,23.7%和29.1%;三项指标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分列第9,10,11位,较2010年末分别提升3个、2个和3个位次[1],具体见表1。
表1 2010—2015年安徽省接待入境、国内游客人次及旅游总收入情况表
资料来源:安徽旅游网(http://www.ahta.com.cn/)。
面对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入境游人数的急剧增长,旅游高等教育要重点培养适应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人才,尤其是急需的高素质涉外旅游人才。为此,有必要对安徽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情况进行探析,寻求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契合之路[2]。
1 安徽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分析
安徽是中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近年来,安徽奋起直追,2015年GDP超过2.2万亿元,居全国14位,位居中部地区前列。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10所,其中本科高校36所,高职高专院校74所,数量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但知名高校较少,仅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985”高校,对外开放度有待提升。
1.1 合作数量
安徽省现有53所高校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活动,有10所高校开展了旅游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占全省高校数的20%。其中本科高校3所,占全省本科高校合作办学25所的12%,高职高专院校7所,占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合作办学28所的25%。相较而言,高职高专院校旅游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较多。
1.2 招生规模
根据2015年安徽省属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招生计划,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本专科招生计划为1 267人。其中,本科高校招生计划为770人,高职高专院校招生计划为497人。
1.3 合作国家
从合作国家来看,本科高校的2个合作办学国分别是韩国、瑞士,高职院校的5个合作办学国分别是韩国、新加坡、爱尔兰、英国、澳大利亚,在涉及的6个国家中,亚洲的韩国最多。
1.4 合作专业
从合作专业来看,覆盖面较窄,主要以旅游类热门专业为主。合作专业最多的是旅游管理(8所)、酒店管理(2所)。合作专业的设置能够较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1.5 合作模式
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国内国外联合培养模式,即前1—2年在国内完成学业,后1—2年经本人申请,考核合格,继续到国境外院校就读,学业成绩合格,分别发给国内和国外院校毕业证书。如未达到出国学习的条件,可在国内继续完成学业。毕业时只发国内高校毕业证书。目前10所高校中,有7所高校采取这种形式。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国外高校外语条件要求高,且收费较高,只有很少部分学生能够走出去完成国外学业。
二是国内学习模式。所有学习都在国内高校完成,其中50%以上的核心课程由国外教师来完成。学生通过学习后,取得省内高校文凭和学位,符合国外合作高校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合作高校学位。目前10所高校中,只有3所高校采取了这种形式。
1.6 地区布局
从地区布局来说,全省16个地级市,合肥、黄山、马鞍山、阜阳等4个城市有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其中,黄山、马鞍山、阜阳分别有1个,其余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合肥市。可以看出,安徽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较为集中。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数量较少
2004年,安徽省批准了省内第一所高校开展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起步较迟,而且发展速度较慢。就安徽省而言,只有10所高校开展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只占安徽省高校的10%不到,没有在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安徽旅游大省发展不相称,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人们的心目中处于细枝末节地位。
2.2 规模较小
安徽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招生人数相对较少,在1 200人左右,校均规模100人左右,少的只有20~30人。2015年,安徽本专科生招生计划为36.3万人,其中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招生计划为1 276人,仅占全省招生计划总数的0.35%,相对于普通高校招生来说,微不足道。个别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仅招生20人,数量过少,规模效应不明显,且培养成本过高。
2.3 层次较低
一是无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安徽师范大学等2所高校招收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安徽财经大学等8所高校招收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但无1所高校开展研究生层次合作办学。二是本科高校合作办学数量较少。安徽只有3所本科高校开展本科层次合作办学,剩余7所高职院校开展专科层次合作办学,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数量相对较少,设置的专业也仅有2个。
2.4 后劲较小
一是师资队伍不强。目前,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来说,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师资队伍是薄弱环节。不少高校没有专职的教师,外聘教师占大头,尤其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课教师。二是优质生源少。安徽省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一般比统招录取的学生分数要低5~10分左右。由于合作办学专业收费较高,动辄数万元,不少分数高的考生不愿意报考。这样很难招到优质的生源,导致培养质量上不去。三是实习实训较弱。由于考虑到学生要出国学习,不少高校把外语教学放在了首位,甚至挤占了正常的专业教学和实习实训时间,导致这部分学生的技能培养跟不上。
2.5 质量监管较弱
2009年,教育部开始组织对中外合作办学进行评估,出台了《中外合作办学评估试行方案》。虽然在申报时,不少高校对项目的运行、管理、师资、设备等进行了承诺,但实际运行中,难免出现偏差。从调查情况看,在学校内部,尚未发现学校建立对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评价机制;从外部看,迄今为止,安徽教育厅未组织过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评估,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管[3]。
3 促进安徽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对策
3.1 支持高校扩大办学规模和速度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中,规模和速度、效益是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只有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4]。截至2016年,安徽全省入境旅游市场已覆盖到韩、日、美、英、俄、加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每年来皖游客2万人次以上的客源地达20个[5]。安徽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12—2020)明确提出,到2020年,年接待入境游客力争达到1 200万人次,年均增长19%。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为安徽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门要从促进安徽旅游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校,与英国、美国、日本以及韩国、泰国等东南亚睦邻国家开展旅游高等教育合作办学。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的首要工作就是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第一,提升中方教师的业务能力。通过国内培训、国外进修等形式,高校逐步培养一批自己的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教师队伍。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旅游行业企业高素质人才为学生授课,选送教师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第二,加强对外方教师的教学管理。注重外方教师的选拔工作,督促外方履行办学合同,按照合同约定选派合格教师任教。高校要建立适应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管理制度,尤其是要适应外方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方式,对外方教师的教课态度、教学质量进行监控;要给外方教师配备助理教师,协助外方教师授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同时给学生答疑解惑,使得学生能够理解学习的内容。第三,中外方教师要加强交流合作,合作科研、合作教学,在合作中,交流思想,碰撞火花[6]。
3.3 提升合作办学层次和水平
引进国外优质旅游高等教育资源,培养安徽急需的高层次旅游人才,是亟须做的事情。安徽要加强顶层设计,对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进行规划,统筹管理。政府对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机制重新考虑,对于高层次、高水平的合作项目,在关键环节给予支持和鼓励,在设置审批、招生计划安排、项目资金安排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对层次较低的、水平较差的项目进行限制,将合作办学项目引导到质量提高上来[7]。高校要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将培养高素质涉外旅游人才作为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摒弃将合作办学作为学校赚钱工具的想法,寻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专业进行合作。将国外知名大学的一流专业、特色课程引进来,学习外方经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3.4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10年,《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办好若干示范性中外合作学校和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3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总的目标是,品牌专业和示范课程初具规模,结构更加优化,布局更加合理,对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基于以上要求,在管理模式上,要适应国际化教育的需求,尽量克服文化、历史、政治等因素影响,要与世界上一流旅游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接轨。在教学方法上,摒弃传统课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用国际上流行的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仿真教学等,尤其是要在教学信息化上多下功夫。在课程建设上,要引进国际优质旅游高等教育课程,实现真正的国际教育。在实习实训上,鼓励高校将学生送出去,到发达国家,涉外旅游企业实习实训,学习他人经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3.5 完善质量监控机制
可以从行政部门、社会、高校三方加强和完善对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监管。安徽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评价机制,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推动提升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评促管、以评促建的工作方针,以项目单位自评为主,重点依托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省校联动评估机制,引导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的中介组织发展,逐步淡化行政部门的影响,逐步建立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通过第三方,加强对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监控。同时调动社会监督的力量,以委托项目的形式,邀请有关机构对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行评估,确保其质量。开展旅游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要树立质量意识,对办学质量负主体责任、第一责任,建立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力争将项目做成品牌[8]。
[1]万以学.推进全域旅游冲刺万亿产业为基本建成旅游强省而努力奋斗:在2016年全省旅游工作会议上的报告[EB/OL].(2016-02-24)[2016-03-06].http://www.ahta.com.cn.
[2]刘丽梅.区域旅游经济视域下内蒙古民族旅游高等教育思考[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2):24-29.
[3]朱耀顺,李红梅,刘娟.云南省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及发展对策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8-93.
[4]夏东晓.论旅游教育中外办学模式及优化[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5]安徽八成入境游客青睐皖南欲成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EB/OL].(2016-02-20)[2016-05-20].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zxqxb/2016-02-20/content_14558957.html.
[6]赵满华,常丽丽.促进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5(2):96-104.
[7]伍蕾,郑向敏.我国高等旅游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反思:以旅游本科院校为例[J].旅游论坛,2009(5):785-789.
[8]薛卫洋.质量建设进程中的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遇:《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6(2):12-19.
Review on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Programs for Tourism Higher Education in Anhui Province
ZHU Yongmin1FANG Canlin2HUANG Qunqun2
(1.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241002, Anhui, China; 2. Anhui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Hefei 231131, Anhui, China)
Recent years, it has seen rapid development and impressive achievement of the cooperative educational programs between China and the foreign countries in the field of tourism higher education in Anhui. However, such programs are still insufficient and in small scale, with lower level, limited potentials and inadequate quality supervision. To tackle these problems, a solution is proposed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expand the school scale, improve the teaching faculty, increase the school-running level and standards,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perfect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mechanism for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Anhui; higher education in tourism;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al programs; solution
本文为2015年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基于语言经济价值视角的安徽在线旅游宣传翻译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K2016A0134。
朱永民(1976—),女,安徽蚌埠人,法学硕士,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管理研究。 方灿林(1981—),男,安徽安庆人,翻译硕士,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管理研究。 黄群群(1986—),女,安徽阜阳人,经济学硕士,安徽工商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管理研究。
G640
A
2095-7211(2017)01-009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