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本调研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分析

2017-01-16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16年6期
关键词:顶岗商务英语毕业生

胡 廉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服务系,广东 中山 528436)

基于校本调研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分析

胡 廉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服务系,广东 中山 528436)

采用2016年中山某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比两组毕业生的数据显示,2012-2016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普遍对专业的教育质量评估高于2009-2011届毕业生,而在职业发展能力指标上没有存在显著差别。研究结果显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商务实训和专业与就业对口性两项指标评价最低。这两项指标中存在的问题也是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亟需解决的两个问题。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专业评估;职业发展能力评估

为满足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根据有关统计,我国已经有近800多所本科或高职高专的院校相继设置了商务英语专业[1]。在商务英语专业规模化发展之后,该专业人才培养暴露出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如定位不明确,尤其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职业面向、可选岗位、教学双方状况不清楚[2];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师资队伍薄弱[3];不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办学条件——尤其是师资队伍——参差不齐,人才培养目标不尽相同,所开设的课程五花八门。[4]麦可思研究院的《2011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将就业率持续走低,薪资较低,且失业量较大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列为黄牌专业之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制定的目标是培养出有扎实英语基础,有广泛商务知识,熟练运用外语独立从事一般的进出口以及其他与外贸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5][6]。与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比较,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市场层次不同、培养年限不同,最后导致的培养模式在层次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别。那么如何通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了解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育质量的现状,如何根据实际现状对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进行优化,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这些问题是当前高职商务英语研究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问题的提出

胡子详、郭庆志认为,学生是居于主要地位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参与了高等教育服务的整个过程,是高等教育质量、效率和效果实施的关键。[7][8]基于此,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放在学生身上,学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观评价对了解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而言非常重要。因此,研究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进行实证研究。主要是从专业知识和职业发展能力两个方面探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正如杜威一直所强调的“职业教育不是让学生直接地,定向地学习跟研究一种工作”。他反对把职业受限制与专门化,主张在职业教育中培养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性[9]。何雪莲认为,外贸人才的职业发展能力也就是一种职业岗位胜任能力以及职业转移和迁移能力。[10]例如: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计算机办公操作能力等。因而,以下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是:(1)两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在校掌握的专业知识的评价是否一致?(2)两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在校掌握的职业发展能力评价是否一致?(3)如果不一致导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研究方法

采取抽样的研究方法,于2015年8月对中山市某所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这所高职院校2010年获批成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同时也是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探索试点单位,是广东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任务的三所院校之一。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次调研对象为2009至2016年毕业的学生。为了对比高职商务英语毕业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区别性。将毕业生分为两组:一组为2009-2011届毕业生,一组为2012-2016届毕业生。商务英语专业总共400位毕业生,通过QQ方式联系到301位毕业生,最后回收有效问卷241份,有效回收率为80%。问卷共设计了22个问题,分为5个方面:第一,了解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共5个问题;第二,了解毕业生就业现状,共10个问题;第三,考察毕业生对专业的评估,共7个问题。问卷采用李克特尺度法,最高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在问卷中设计了1个总体评价指标和6个分项指标。1项总体评价指标:(1)多大程度上,商务英语专业帮助你找到了现在的工作? 6个分项指标:(2)多大程度上,商务英语专业提供了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多大程度上,商务英语专业知识与企业所学知识紧密挂钩?(4)多大程度上,教师对商务英语专业知识了解透彻?(5)多大程度上,商务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6)多大程度上,学校提供了与商务英语专业相关的顶岗实习机会?(7)多大程度上,你在校学习期间掌握了以下职业发展能力?每1项的选择有5种水平。分别为“完全同意”、“较同意”、“一般”、“较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为了更清晰地呈现数据,将完全同意和较同意编为一组,较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编为一组。其中一般为单独一组。

三、调研分析与评价

(一)两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在校掌握的专业知识评价的统计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所有毕业生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质量水平进行了评价。对比两组毕业生的数据发现,2012-2016届毕业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普遍高于2009-2011届毕业生的评价。特别体现在第1项总体评价指标,2012-2016级中65.8%的毕业生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商务英语专业帮助你找到了现在的工作”。而在2009-2011届毕业生中只有合计49.4%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专业帮助我找到了现在的工作”。相似的是,2012-2016级中63%的毕业生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教师对专业知识了解透彻”,而在2009-2011届毕业生中只有45.6%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这个观点。在第2项评价指标中,两组毕业生评价情况没有很大变化,分别为46.2%和48.1%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商务英语专业提供了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第5项指标也有显著提升,2009-2011届毕业生中高达31.6%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商务实训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到了2012-2016届毕业生中仅有6.7%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此观点。但仍有占多数的毕业生对此观点持有一般的态度,分别为44.3%(2009-2011)和55.6%(2012-2016)。2012-2016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评价指标最低的两个指标为“学校提供了与专业相关的顶岗实习机会”,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合计比例分别为45.6%(2009-2011)和20%(2012-2016);以及“商务英语专业知识与企业所需知识紧密挂钩”,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合计比例分别30.4%(2009-2011)和15.6%(2012-2016)。总体来看:2012-2016届毕业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对专业的教育质量评估要高于2009-2011届毕业的学生。从收集的数据可以看出该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是一个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从上面统计描述的结果来看,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存在一定差异性,有的评价较高,有的评价较低。但是对于两组毕业生对6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为此,通过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对6个评价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根据表二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毕业生对第1、3、4、5、6项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只有第2项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p=.985)。即第2项评价指标最后结论只适用于文中数据,不可作为推理使用(见表1)。

表1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评价(%)

表2 两组毕业生与6项指标的卡方检验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职业发展能力评价的统计分析

商务英语专业职业发展能力评价中选取了问卷中设计的两个问题:1、多大程度上,你在校学习期间掌握了以下职业发展能力?2、多大程度上,你认为工作中需要具备以下职业发展能力?表3显示,通过比较两组毕业生的平均值,2009-2011届毕业生和2012-2016届毕业生对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发展能力这一项指标评价较为一致。 两组毕业生都认为在校学习期间所掌握的职业发展能力中,排在第一位的为团队合作能力。书写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分别排在4、5、6、7的位置。较小的区别体现在2009-2011届毕业生认为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掌握得比计算机操作能力好,而2012-2016届毕业生认为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得比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好。针对“多大程度上,你认为工作中需要具备以下职业发展能力”这一个问题,表4显示,两组毕业生都认为在工作中最需要的能力为团队合作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分别排在4、5的位置。其中口头表达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和书写能力在两组毕业生中有较小的区别。对比表3和表4的重要性均值发现,两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普遍认为自己在校期间掌握的能力与在工作中需要的能力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在工作中所需的地位分别排在第2位和第3位,而两组毕业生在校期间掌握的程度排在倒数第3位。从这点说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多加强训练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

表3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在校学习期间掌握的职业发展能力重要性评价的均值

表4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对在工作中需要的职业发展能力重要性的评价均值

四、结果讨论

两组毕业生在专业教学质量评估方面存在显著差距。而在职业发展能力评估方面没有存在显著差异。但比较工作中所需要的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均值,还是存在差距。故研究的第三个问题将主要关注两组毕业生在专业教学质量评估中的差异研究,以及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方案中所存在的不足进行阐述。

(一)打造具有英语专业背景和丰富商务从业经验的教师队伍

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教师虽然是英语专业背景出身,但是既了解英语专业知识,又具有实际商务从业经验的教师非常少[11]。通过对比问卷调查中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你认为专业建设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2009-2011届毕业生中提到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教师的师资力量。正如A同学提到“虽然学校开设了外贸函电这门课程,但是在实训部分,教师主要以书本知识为主,使得我们没有机会接触实践的外贸操作过程”。确实,缺乏商务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必然会导致学生商务英语技能的提高受到影响。但2012-2016届毕业生对这个问题反映得相对较少。调研中发现,该校商务英语专业在最近四、五年每年会安排两个老师下到企业脱产锻炼半年。与此同时,将企业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外贸人士请到学校。主要采取的是“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合格的师资队伍得不到保证,就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质量,无法落实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结果即可能“误人子弟”,更无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12]

(二)加强商务英语专业知识与企业所需知识的无缝对接

根据表1数据显示,两组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与企业所需知识紧密挂钩这个问题的评价较低。特别是2012-2016届毕业生将这一项评价为最低,仅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根据Hannan, Raffe和Smyth的研究,专业知识与企业所需知识紧密程度越高,该专业毕业生专业与就业对口性也就越强。[13]而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1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将商务英语专业列为黄牌专业的原因之一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专业与就业对口性较低。王立宾对河北省5所高校2013年和2014年商务英语1000名毕业生问卷调查发现,仅有31%的商务英语毕业生就业对口,对口率较低。[14]而根据Robust的研究,专业与就业不对口会负面影响毕业生的工资以及工作幸福度。[15]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通过多维度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应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合理地开发课程安排和内容,科学制定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然而正如孙翠香、刘艳艳认为,校企合作问题,是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核心和瓶颈问题。[16]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文科专业,如何能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是这些专业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校企合作,有政府的责任,有学校的责任,但更多的责任还是需从专业自身来找。高职院校需要真正意义做到产学研结合,才能提升人才培养方案的质量。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研发或者引进来自生产实际的课题和项目来支撑教学,使高职学生参与并体验真实的工作项目训练,达到商务英语专业知识与企业所需知识的无缝对接的目的。

(三)夯实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表1数据显示,两组毕业生同时对商务英语专业实践实训这一个环节评分较低。在2009-2011届中仅有24.1%的毕业生非常同意和比较同意商务实训与理论课程紧密结合。该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见表5)显示,专业课程体系中没有独立、持续的商务实践课程模块。部分实训课程是整合在专业课程中。例如商务英语视听说64个学时,其中理论课程32个学时,实践课程32个课时。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没有严格按照1:1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模式进行。而是采取了全部理论教学的方式。从表5可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中独立实践课程看似占21.5%的学分,但实际操作中实践学分分别被分配为认识实习、适应性岗位实习、综合实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生产性顶岗实习、毕业综合项目实践、就业性顶岗实习。此类实习的名字五花八门,但真正意义执行下来的却少之又少。吴思乐对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提出了批评“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呈现异彩纷呈的局面。仔细分析发现,其实很多实践教学都是为了迎合潮流而搭的花架子,流于形式,很少真正触动到实质性的课程教学改革”。[17]因此,商务英语专业要加强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必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在校内建设商务模拟实训室,或模拟公司,真正意义上将专业课程中的实训课程落到实处。二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真正做到让学生身临其境开展业务,检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只有将商务实训与理论课程的紧密结合落到实处,学生也才能真正从中受益。

表5 2016届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

注:独立实践课程主要由以下几门实践课程组成:认识实习、适应性岗位实习、综合实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生产性顶岗实习、毕业综合项目实践、就业性顶岗实习

(四)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性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提出,要“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根据表1显示,2009-2011届毕业生中高达45.6%的毕业生对该选项表示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2012-2016届毕业生也有20%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这一项指标是所有6项评价指标中,认可度最低的一项,也是这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最需解决的问题。这一点在问卷调查中最后一个开放式问题中也被提到。B学生认为“学校的顶岗实习给人的感觉是赶鸭子上架,学校没有一些与真正企业接触的机会”。C同学提到“顶岗实习只是一个形式,一点实际知识也学不到,反而浪费时间”。从表6可以看出,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非常相关和较相关的学生中有68.1%认为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只有商务英语专业可以胜任,而在顶岗实习中岗位与专业不相关或者完全不相关的学生中有高达68.8%的认为毕业后工作岗位所需专业完全不同于商务英语专业,60%的认为毕业后工作岗位所需专业没有相关专业,任何专业都可以。通过检验p值发现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越与专业对口,将来毕业后就业与专业也就越对口(p<0.05 )。正如D同学提到“顶岗实习大多与所学专业不太相关,对以后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的顶岗实习是将理论应用实践的重要途径,是对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检验,因此必须重视商务英语顶岗实习这一重要环节。因此,应从学校层面不断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以及深度,不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最后达到学校、学生和社会的共赢。

表6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性和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对口性的关联性

(五)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复合型外贸应用型人才[6],却往往忽略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和文化内涵的提升,学生普遍缺乏岗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根据何雪莲对衢州市范围内的36 家外向型企业调查结果显示,有62.1%的外贸企业把商务英语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放到首选重要位置。[10]除了应具备相应的职业核心能力以外,还应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口头沟通能力、开拓能力、学习能应变力等。通过比较表3和表4的数据发现,两组毕业生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评估较之企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还有一定的距离。杜威一直强调的职业教育就是学生在学习一种专门的职业的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这样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在社会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也就要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既要注重对他们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培养职业发展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应该贯穿于学生在校的点点滴滴,贯穿于学生的课上课下、寝室校园。除了通过课程的熏陶外,还要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对学生渗透,潜移默化,养成较强的综合素质。

[1] 朱文忠.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理论脉络、特殊与实效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7):22-27.

[2] 宋红英.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5):121-124.

[3] 黄福荣.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探析[J].科技信息,2012,(34):96.

[4] 林添湖.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2001,(4):143-150.

[5] 赵慧娟,熊晓轶.商务英语专业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22):161-162.

[6] 孟丽娟.回到“原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学术月刊,2009,(1):107-109.

[7] 胡子详.高等教育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2):61-67.

[8] 郭庆志.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14-17.

[9] DEWEY J.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M]. New York: Collier Books,1938.

[10] 何雪莲.高层次外贸英语人才能力与素质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9):138-142.

[11] 林永成,吴思乐.广东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状调查[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29-32.

[12] 林添湖.蓬勃发展之后的理想思考和建议——再论我国高校商务英语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7):15-21.

[13] HANNAN D, RAFFE D, SMYTH E. Cross-national research on school to work transitions: an analytic framework[EB/OL][2016-05-27]. http://www1.oecd.org/edu/skills-beyond-school/1925587.pdf.

[14] 王立宾.区域经济发展中商务英语毕业生就业能力之提升——河北省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95-98.

[15] ROBST J. Education and job match: the relatedness of college major and work[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7,(4):397-407.

[16] 孙翠香,刘艳艳.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高职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环节[J].职教论坛,2014,(1):20-25.

[17] 吴思乐.从社会需求视角审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现状和方向——对广东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现状调查结果的思考[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2,(1):95-99.

An Empirical Study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siness English Graduates

HU Lian
(Modern Service Department, Zhongshan Torch Polytechnic, Zhongshan 528436, China)

Based on a survey data conducted in 2016, this paper has given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usiness English (BE) graduates in a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is a big different evaluation between graduates from 2009-2011 and 2012-2016 on the aspect of BE teaching quality, howev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on the general education of BE. Empirical studies also showed that BE graduates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 close link between Business theory and Business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field of study and education-job match. These two problems are essentially needed to be solved in the BE field.

BE graduate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ty; BE quality evaluation; general education evaluation

G719.2

A

2096-272X(2016)06-0058-07

2016-07-12

胡廉(1985-),女,湖北洪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商务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顶岗商务英语毕业生
商务英语通用语研究:现状与反思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从建构主义下分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