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公共英语多模态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2017-01-13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16年6期
关键词:模态英语教学高职

吕 桥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3)

高职公共英语多模态教学现状调查与研究*

吕 桥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社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3)

多模态英语教学顺应了现代社会多模态化的趋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多模态话语交际能力。利用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的方法调查了高职公共英语多模态教学的现状,发现在课堂和课外教学上,多模态教学理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总体来说形式较为单一,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多模态英语教学体系。高职英语教师需增强多模态教学意识,进行多模态的教学资料输入,注重非语言媒体信息的效用,加强课外基于网络平台的多模态教学。

多模态;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一、多模态与多模态英语教学

模态是指人类通过感官(如视觉、听觉等)跟外部环境(如人、机器、物件、动物等)之间的互动方式[1]。用单个感官进行互动叫单模态,用三个感官或以上互动叫多模态。随着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传统语法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符号在现代交流中不再处于辅助位置,而是正在和语言符号一起形成更为宽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构建意义[2]。多种符号资源在协同、整合的互动过程中,共同实现交际功能,促生了多模态话语,多模态性也成为人们交际使用的各类语篇的重要特征。多模态话语的普及给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需由传统的专注于单一模态的教学转变为多模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多元识读能力和多模态话语交际能力。

多模态教学是指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运用两种及以上的符号资源和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并指导学生利用多模态手段构建意义进行交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其理论基础是系统功能语言学。西方多模态教学研究源于20世纪90年代,已形成了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国内的多模态英语教学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逐步成为热点。许多研究已表明多模态教学对英语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张征探讨了多模态PPT演示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短时记忆效率有帮助[3];曾庆敏发现多模态听说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改善学习态度[4];张舍茹等认为多模态教学有助于激励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动因,降低认知负荷,促进工作记忆到长期认知记忆的转化,实现知识内化[5];吕美嘉等指出多模态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的理解和记忆能力[6]。

由此可见,多模态英语教学确能提高学习者的各项英语技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但是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较好地得以推行和应用,合理地进行设计方能发挥效果。在现有的研究中,关于多模态英语教学应用情况的调查相对较少,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更为鲜有。遂以调查问卷和访谈为研究工具,采用定量和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两所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多模态教学应用情况和教师的多模态教学意识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了解高职英语多模态教学的现状,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多模态教学。

二、高职英语多模态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一)问卷调研

在广东省内两所高职院校的2014级和2015级部分非英语专业的班级中发放了调查问卷,这些班级均是自然班。问卷共发放1000份,收回998份,有效问卷为992份。问卷以多模态研究相关理论为基础,对大学英语课程(含视听说课)的多模态教与学的情况展开调查。问卷共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同模态的使用情况调查;第二部分是英语教师在课堂之外的教学模态应用情况调查;第三部分是学生对不同模态输入和输出的学习情况调查。

(二)访谈调查

访谈对象是开展问卷调查的两所院校里任教的6位大学英语教师。他们都具有研究生学历,2人为副高职称,3人为讲师职称,1人为助教职称,教龄在2~20年不等。访谈内容主要围绕教师对多模态理论及多模态英语教学相关研究的了解情况,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是否具有多模态教学意识,教师对不同模态的设计调用,教师对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构建意见以及教学效果的反馈等方面。

三、结果讨论与分析

(一)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1.英语课堂上多模态教学的应用情况

课堂多模态教学指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丰富的网络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开展教学活动,向学生提供诸如图片、声频、视频等不同模态的输入资料,并组织学生开展多模态的输出活动,从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教学效果。视觉模态主要包括教材文本、教师的板书、PPT课件、实物展示、视频、教师的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教室布置等;听觉模态主要包括教师及学生的口语表述、语速及语调、教材配套的音频资料等;触觉模态主要包括实物展示、教师及学生肢体动作等;味觉和嗅觉模态也以实物展示为主,一般在英语课堂上涉及得较少。表1显示了该部分的调查结果。

表1 英语教师课堂多模态教学情况

从表1中可以看出,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较好地利用了多媒体环境,比较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料来讲解知识,而不单是依靠纯语言的输入。就第2个问题,我们还做了细化,结果显示在PPT、图片、音频、视频及实物这些伴语言或非语言资源中,PPT和图片是最被经常使用的,其次是音频,不常用的是视频和实物。除了经常会用变换语速等纯语言的交流方式外,学生们注意到教师有时会使用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来生成意义,而且会适当组织各类课堂互动活动,实现多模态的输出,锻炼学生的多模态交际能力。但是,非语言的模态,如体势模态(肢体语言、眼神、表情等),情境模态(来回走动,教室布置等),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则不甚理想,这点在对教师的访谈中也得到了验证。另外,受教师教学观念、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上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多模态输出活动的频度也比较有限。

2.课堂之外的多模态英语教学应用情况

除了英语课堂上外,课后的多模态教学也应形成良好的辅助和补充。课后的多模态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师布置作业和与学生的课后交流上。此次调研的两所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均设有网络课程,其中一所学校还建有英语自主语言学习中心供学生使用,在自主语言学习平台上配有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料,这也为课后开展多模态教学提供了环境支持。调研结果显示:第一,教师们会给学生布置各种类型的课后作业,其中最经常布置的是书面读写和对话,其次是PPT讲演和小组讨论,偶尔还会有视频类作业和手工制作。这说明在课后作业方面,英语教师已具有一定的多模态理念,让学生调用各种模态完成输出,以此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吸收和内化。第二,21%接受调研的学生表示在课后时间,教师经常会跟他们进行英语学习方面的交流,55%的学生表示偶尔会交流,还有24%的学生表示教师几乎从不在课后与他们交流。在交流方式上,教师最常使用的是与学生面谈,其次是使用网络课程平台、网络聊天工具(如微信,QQ等)和英语自主语言学习平台,不经常使用的是电话和短信。这些数据说明课堂之外的师生交流普遍还不够,虽然网络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为师生进行多模态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未能被充分利用。

3.学生的多模态学习情况

该部分的调研主要是想了解学生的多模态英语学习的习惯与偏好,以便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做到因材施教。调研结果见下表。

表2 学生多模态英语学习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多种模态的教学资料输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70%的学生认为视频资料的输入最能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其次分别是图片和实物。这与第一部分的调研结果不一致,可见英语教师在课堂多模态教学素材的设计上要加以改善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学生对教师非语言模态信息的关注及其作用的认可也说明他们的学习具有多模态意识。借助网络、科技的发展和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备,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也充分体现了多模态的特征。

(二)访谈结果分析

在对大英教师进行的访谈中,发现教师们对多模态教学的概念还很模糊,6名教师中有4位完全没有听说过多模态及多模态外语教学,多模态教学意识较弱。尽管他们都赞成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输入,但是常常受时间、技术和经济的影响,上课用的最多还是PPT和图片以及口语模态。在教师的手势、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模态信息传递上,受访的教师中除1名男性青年教师外,其他的教师都自认为表现得不够丰富,这与他们所受的传统教育和较普遍的内敛性格有关。在视听说的课堂上,教师们都能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任务活动,但是大英课堂上师生和生生的互动形式则有限。在课堂之外,教师们普遍认为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较差,所以他们会在网络课程平台或自主语言学习平台上布置一些作业或任务要求学生完成,这也属于多模态英语教学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讨论及建议

(一)增强高职英语教师的多模态教学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人类交际的多模态性日益凸显,高职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多模态及多模态教学的相关理论,并将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用多模态教学理念来指导英语教学。因此,能更好地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来设计调用不同的模态,优化模态组合,给学生提供多模态认知和感知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进行多种模态的教学资料输入,增加视频教学、实物展示等比例

以此次调研来看,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素材形式选择与学生的需求未能达成一致。视频资料本身涵盖了多种模态,相较音频或图片的单一模态输入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类型的视频资料,如影视剧片段、歌曲MV、英语演讲、英语类比赛录像等。视频资料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来辅助知识讲解,还能用来组织课堂活动以及布置成课后作业,有效地促进学生多模态的输出,例如模拟演讲、电影片段配音、情景表演等。除了利用现有视频资料,教师还可以自己或组成教学团队录制微课,形成原创教学视频,将多模态教学与翻转课堂结合起来。如前所述,实物展示或制作能刺激视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多种模态,是多模态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却是英语教师们最少运用的。建议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加入实物展示或制作,比如在讲到圣诞节的主题时,可以把圣诞贺卡和制作材料带到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制作英文的圣诞贺卡。

(三)注重教师非语言媒体信息的效用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如手势、眼神、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站立的姿态和在教室内的走动等都是意义生成资源[7],对课堂交际和互动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也受到学生的普遍关注。西方的语言教师通常会在上课时使用大量的肢体语言和较为夸张的面部表情来表词达意,习惯在教室内四处走动以及改变教室的空间布置,而且时常会带一些实物来进行展示或让学生动手制作。通过这些模态的整合与协同,能让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专注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让课堂氛围轻松、欢快,相比之下,中国的语言课堂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学会利用人际意义来提高学生概念意义的获取,利用不同模态的协同、强化和互补关系来提高教学效果[8]。

(四)加强课外基于网络平台的多模态教学

教师应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和良好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将课堂的多模态教学延伸到课外。通过建立网络课程或自主语言学习平台加强与学生沟通交流,为学生提供丰富且实用的网络学习资源。同时,调研显示虽然学生会利用网络来学习英语,但是普遍认为学校建设的网络课程或学习中心平台的利用率却偏低(仅有32%的学生会经常使用)。这说明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多模态学习情况的监督与指导,改善和提高目前的网络激励和监控体系,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模式[9]。另外,手机APP也成为现在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工具,亦具有明显的多模态性。教师可以利用APP资源引入新的教学形式开展多模态教学。

五、结语

目前多模态教学在高职大英课堂教学中虽有应用,却有一定的局限性,应用模式仍比较单一,未能形成系统的框架。教师的多模态教学意识不够明晰,而且主要依靠课堂时间,课后的多模态学习环境如网络学习平台等未被充分利用,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模态”。建议高职英语教师增强多模态教学理念,进行多模态英语教学改革,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探索有效的多模态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顾曰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5.

[2] 王炤.多媒体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多模态互动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10,(11):14-18.

[3] 张征.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外语,2010,(5):54-58.

[4] 曾庆敏.多模态视听说教学模式对听说能力发展的有效性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1):72-76.

[5] 张舍茹,闫朝.多模态教学与学习内化率相关性实证研究[J].中国外语,2014,(3):74-79.

[6] 吕美嘉,牟为姣.多模态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129-132.

[7] 胥国红.教师课堂上的“言”与“行”[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7-11.

[8] 张德禄,王璐.多模态话语模态的协同及在外语教学中的体现[J].外语学刊,2010,(2):97-102.

[9] 李宝宏,尹丕安.多模态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一项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学,2012,(11):72-75.

The Survey and Research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Multi-Mod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V Qiao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Guanghzhou Civil Aviation College , Guangzhou 510403, China)

The multimodal English teaching is in accordance with development of multimodal society. It can promote the learners’ English level and learning interes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ultimod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en researched by questionnaire and teachers’ interview. It shows that the multimodal claims have been applied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to a certain degree, but the ways are not varied, and the whole system of multimodal teaching hasn’t been established. The English teacher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raise the awareness of the multimodal teaching, use multimodal input,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s of the non-lingual information and emphasize the extracurricular multimodal teaching based on the Internet.

multi-modali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H319

A

2096-272X(2016)06-0065-05

2016-05-24

2015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英语多模态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G2015061)。

吕桥(1982-),女,湖北黄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模态英语教学高职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多模态超声监测DBD移植肾的临床应用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车辆CAE分析中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应用与对比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日版《午夜凶铃》多模态隐喻的认知研究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