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护理体会

2017-01-16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阿替普溶栓脑梗死

富 红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护理体会

富 红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分析并研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适合溶栓指正的患者80例,均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同时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分析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护理价值。结果本研究80例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溶栓顺利,且患者均康复出院,治疗后75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溶栓的有效率达到93.75%,患者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同时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溶栓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护理

脑梗死的发病率为110/100000,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意味着人患脑卒中,每21 s因脑卒中死亡1人。急性脑梗死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而导致的脑血管供血异常,使人体的神经功能出现障碍,会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及意识、言语、感觉和运动等障碍,给患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脑梗死在临床内科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危重病症[1]。因为脑梗死病情的迅速发展会导致患者的临床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增高,脑梗死发病30 s脑代谢发生改变;发病1 min神经元功能活动停止;发病5 min脑梗死,所以到目前为止已经成为对中国老年群体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一个主要疾病[2]。超早期溶栓治疗是脑梗死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临床上提高患者的早期溶栓治疗,恢复脑部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挽救缺血半暗带。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本研究进行探究,结果取得了满意的成效,现将主要研究情况作出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从我院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择8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当中显示,其中有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3岁,最小年龄为61岁,平均年龄为(75.4±3.9)岁。本研究所有患者都存在有偏瘫、失语、口角歪斜、呛咳等症状,通过临床辅助检查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对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进行治疗,同时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①溶栓前护理。采用阿替普酶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药物的剂量和体质量存在有密切的关联,所以一旦确诊患者为急性脑梗死,要争分夺秒,积极的配合医师对患者展开治疗。需要密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和肌肉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了解患者实际体质量情况,在患者的健侧建立动态血压监测,尽量的备齐抢救药物,对患者进行吸痰治疗,短时间内做好学业标准的采集工作,血常规血小板的相关工作。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急性脑梗死患者一般都具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对于疾病治疗具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强化患者对于疾病知识了解,做好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并且为患者详细解释疾病发生的演变过程,使患者明确溶栓治疗的目的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情况,解除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心理压力情况,促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溶栓的时候,需要根据医嘱,合理地选择阿替普酶的计量,严格地掌握总的溶栓时间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需要在1 min内静脉推注完成10%的剂量,余下剂量60 min静脉滴注完,输注完毕后生理盐水冲管。因为阿替普酶的半衰期一般为半个小时,所以药液需要现配现用,溶栓期间,需要对患者的血压管理进行了解和认知,并且做好密切的监测血压工作,以此来减少血压的增高,使患者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治疗,溶栓治疗前和溶栓后12 h内15~30 min测量血压1次,24 h内每1 h测量血压1次,48 h内每2 h测量血压1次,48 h后病情稳定者每4 h测血压1次,并详细记录。如果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150 mm Hg应增加测量血压频率,按医嘱给予减压药物。②溶栓后护理。NIHSS评分q1h×6 h,q3h×72h。密切观察意识、瞳孔、肢体肌力、语言等神经系统的体征变化,需要详细地对患者的主诉尽情倾听,了解患者的腹痛情况,考虑是否为肠系膜上的静脉阻塞而导致的,而且患者的四肢局部疼痛情况,考虑患者四肢肿胀,是否因为静脉阻塞而导致。严格的防止患者出现静脉出血情况,避免不必要的伤害,24 h内需要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对患者进行胃管插管,用药30 min内,避免对患者插尿管,防止患者出现激动静脉注射,用药注射完成后,需要局部的对患者皮肤按压5~10 min,并且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是否存在有发红的情况,如果有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观察有无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注射部位有无渗血、胃出血、便血、血尿及颅内出血,如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师;合理饮食。溶栓后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给予低盐低脂饮食,防止误吸。③心理护理。待患者意识清醒之时,需要为患者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做好沟通,将溶栓后达到的效果如实告知患者,针对病情做好治疗和预后的配合;这能够帮助患者疏导心情。因为患者一般年纪较大,而且子女不在身边,再加之病情的影响等,会为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抑郁焦虑心情,要保证患者的心态健康,以尊重理解的口吻和患者谈话,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病魔的决心;做好健康宣教。提高对脑卒中的急症和急救意识,了解超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病后立即就诊。力争3~3.5 h治疗“时间窗”内溶栓[3]。④早期康复干预。待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状态之时,需要为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为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应制定合适患者的康复计划,并协助患者有效的执行。早期康复需要由专业的康复治疗师来进行,对患者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进行干预指导,并配合一定的物理手段比如针灸、穴位按摩和热敷等,为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以便于促进患者的更好恢复。

2 结 果

本研究80例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均溶栓顺利,且患者均康复出院,治疗后75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溶栓的有效率达到93.75%,患者的满意度达到100%。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也称之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早期溶栓是对该疾病进行治疗的一种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好的快速的恢复患者脑血管的灌注量,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而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静脉溶栓需要在脑梗死患者发病6 h内立即进行,因此临床医师和临床护士之间需要进行紧密的配合,争取宝贵的时间。溶栓治疗选择阿替普酶为主要溶栓药物,阿替普酶在临床上是一种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物,可选择性激活血栓纤溶酶原,能够有效地使其转化成为血纤维蛋白酶,进而能够更好地对血栓进行溶解。对于全身纤溶系统来说,其影响相对较小,并没有抗原性。阿替普酶的工程技术制备较为简单,也能够更加快速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所以能够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主要分析静脉早期溶栓对急性脑梗死配合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同本研究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的致残、致死率。从结果来看效果尤为显著。经过分析可以得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坚持以人为本,并将促进患者恢复作为主要目标。在本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每一个护理流程都进行了严格的操作和监护,严密了护理流程,并为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本研究也为患者进行了相关的心理护理和康复训练干预,使患者能够以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为患者进行早期溶栓治疗,同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溶栓效果,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孙伟燕,叶丽敏,吴远聪.rt-PA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5,14(5):23-24.

[2] 张海荣.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护理体会[J].工企医刊,2014,27(6):201-203.

[3] 刘汉娥.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2):582-583.

R473.74

B

1671-8194(2017)28-0254-02

猜你喜欢

阿替普溶栓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窗内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阿替普酶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