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

2017-01-16班耀林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皮片异体真皮

班耀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烧伤整形外科,辽宁 鞍山 114000)

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

班耀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烧伤整形外科,辽宁 鞍山 114000)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老年烧伤整形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均给予自体薄皮片移植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45例)则给予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移植皮片成活率以及术后患者皮肤色泽、厚度、柔软度等诸多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皮片成活率(88.9%,40/45)与对照组(68.2%,30/44)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皮肤色泽、厚度、柔软度、血管分布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轻度瘢痕增生率(55.6%)明显高于对照组(22.7%),差异显著(P<0.05)。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提高患者皮片成活率并降低其瘢痕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老年烧伤整形;皮片成活率

全厚皮片移植修复以及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均是当前临床治疗烧伤整形患者的重要方法,然而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来说,上述修复方法仍然存在皮源供应不足、术后容易出现增生瘢痕等缺点[1]。本次研究将以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的具体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抽选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烧伤整形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50~75岁,平均(60.9±6.5)岁,病程1~13 d,平均(5.2±2.5)d,患者瘢痕面积在8 cm×6 cm~22 cm×18 cm,本组患者烧伤原因包括热液烫伤18例、火焰灼伤14例、化学烧伤7例、电力击伤6例,受伤部位则位于颈部8例、手部20例、肘部5例、腕部8例、足踝部4例;对照组(44例)患者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50~76岁,平均(61.2±6.4)岁,病程1~12 d,平均(5.4±2.5)d,患者瘢痕面积则在8 cm×5 cm~22 cm×16 cm,本组患者烧伤原因包括热液烫伤18例、火焰灼伤13例、化学烧伤7例、电力击伤6例;受伤部位则位于颈部6例、手部20例、肘部6例、腕部8例、足踝部4例。将两组患者上述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其在性别、年龄、瘢痕面积、受伤原因以及烧伤部位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自体薄皮片移植修复治疗,医师根据患者实际创面情况准备相应大小的自体薄皮片,将其直接覆盖于患者灼伤部位并使用可吸收线进行皮缘缝合、固定操作。患者术后给予外界支具进行活动关节固定;

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薄皮片修复治疗,医师应该根据患者创面实际情况选择植皮层次,对患者创面进行坏死组织清除异物、除痂操作,而后将事前修剪好的脱细胞异体真皮进行拼接并将其覆盖于患者创面上,保持基底膜面向上并对其与创面连接边缘进行间断缝合。医师应该适度牵拉皮片以保持一定的张力,而后再将一张与创面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自体薄皮片覆盖于脱细胞异体真皮表面,对其皮缘进行间断缝合以及固定操作。术后给予患者创面凡士林纱布加覆盖以及加压包扎,使用外界支具进行活动部位固定。

1.3 观察指标[2-3]:①于术后30 d测定两组患者患处皮片成活率差异,使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评分法)测定患者术后皮肤色泽、厚度、柔软度以及血管分布等内容的积分差异,得分越高则表明患处瘢痕越严重;②测定两组患者术后瘢痕组织增生情况:轻度:瘢痕厚度<0.2 cm且硬度为+,伴有轻微疼痛症状;中度:患者瘢痕厚度在0.2~0.5 cm且硬度为++,伴有轻微疼痛、痒症状;重度:患者瘢痕厚度>0.5 cm且硬度≥+++,疼痛症状明显。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处理,表达方式包括计量资料(x-±s)与计数资料(%)两种类型,检验方式则分别为t检验和χ2检验,若最终P<0.05则表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皮片成活率:观察组患者皮片成活率(88.9%,40/45)与对照组(68.2%,30/44)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2 患处瘢痕评分:观察组患者皮肤色泽(1.6±0.4)分、厚度(2.1±0.4)分、柔软度(2.8±0.2)分、血管分布(1.8±0.4)分;对照组患者依次为(2.6±0.5)分、(3.2±0.6)分、(2.7±0.5)分、(4.4±0.7)分。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瘢痕增生严重程度:观察组中轻度增生25例、中度增生15例、重度增生5例;对照组中轻度10例、中度28例、重度6例。观察组患者轻度瘢痕增生率(55.6%)明显高于对照组(22.7%),而中度增生率(33.3%)则明显小于对照组(63.6%),有显著差异(P<0.05)。重度增生率(11.1%)与对照组(13.6%)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自体薄片移植是当前临床烧伤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其能有效修复患者已经烧伤的创面,同时降低患者皮面供应区域的损伤,具有多次取皮、修复效果较好等优点[3]。然而自体薄片移植修复过程中并无真皮组织参与,而老年烧伤整形患者虽然仍然残留有少量真皮组织,但更多的真皮组织已经完全坏死,因此自体薄片移植修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经常会出现供皮区瘢痕增生、创面愈合弹性较差乃至挛缩畸形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患处皮肤美观、关节功能都造成不利影响[4-5]。

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薄片复合移植修复治疗,脱细胞异体真皮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组织工程学材料,其祛除真皮组织内的同种异体真皮细胞并保留有细胞外基质,因此无法识别宿主个人信息,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有效避免了患者创面愈合过程中炎性反应、排斥反应的出现。此外,脱细胞异体真皮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凭借其内部胶原纤维、弹力纤维以及网状纤维细胞的存在诱导患者重建真皮结构,弥补患者已经坏死、损伤的真皮细胞缺损,对患者创面愈合有良好的促进效果。而脱细胞异体真皮对人体抗原性小,还具有塑形好、柔软效果好、抚摸手感好以及无毒性等诸多优点[6],不会引发患者体内细胞免疫排斥反应,对降低患者术后瘢痕挛缩等并发症发生率也有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皮片成活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提高患者皮片成活率并降低其瘢痕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1] 孟祥海,王晓琳,李学拥,等.复合皮移植修复烧伤功能部位创面疗效评价[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2,26(2):219-222.

[2] 柯昌能,刘坡,陈杰明,等.脱细胞同种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烧伤功能部位修复创面[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0(29):4652-4656.

[3] 李东杰,宋慧锋,贾晓明,等.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修复烧伤后不稳定性瘢痕的临床应用及病理学观察[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6):653-656.

[4] 王珺,陈朗,周国富,等.脱细胞异体真皮结合自体皮片移植治疗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4,29(3):288-290.

[5] 李春江,於国军,孙勇,等.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老年烧伤整形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86-387.

[6] 周华,熊俊林,黄毅,等.J-1型异种脱细胞真皮和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在深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1):23-28.

R644

B

1671-8194(2017)28-0132-02

猜你喜欢

皮片异体真皮
MEEK 微型皮片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中国皮革协会重磅推出真皮标志宣传片
“真皮星尚我做主”微视频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同种异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糖尿病慢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一种3L双面胶纸法手工制备网状皮方法介绍
释甲骨文“朕”字的一种异体写法
别给真皮汽车座椅穿“马甲”
历组、宾组同卜一事新例——兼谈字的异体归属及释读问题
汽车内饰用浅色耐污真皮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