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理论与冠心病
2017-01-16李剑颖徐亚辉庞冰洋
李剑颖,徐亚辉,庞冰洋
(1. 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2. 漯河柳江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中医“治未病”思想首现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苛疾不起, 是谓得道。道者, 圣人行之, 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 从之则治, 逆之则乱。反顺为逆, 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 譬犹渴而穿井, 斗而铸锥, 不亦晚乎!”这段话清楚地提出治未病的根本涵义, 就是要顺从自然之道, 根据阴阳四时的变化规律养生保健, 使“苛疾不起”。张仲景谙熟五脏生克乘侮的规律,对治未病学术思想有精妙的阐发,并在《金匮要略》中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1 “治未病”理论内涵
“治未病”之“治”与“治疗”之“治”有所不同, 带有“治理”“治节”和顺应自然的意思。就是说, 圣人指导人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养生颐寿, 提高身体素质, 达到不得病或少得病的目的。这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在后世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并逐步构成“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形成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源远流长,“治未病”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特色和优势,继承和发扬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 开创了中医对这一领域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对于治未病的内容,中医学家将其归纳为“未病先防”“欲病先治”“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几个方面,这一理论指导着后代学者防病健身、治病救人的行医之道。
2 “治未病”理论的意义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某一局部或某一脏腑发病都能影响整体机能的失调,这种失调所导致的疾病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把握这些联系和规律,是临床“治未病”实现“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前提。“既病防变”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按照治疗疾病的阶段先后依次为,“有病早治”是防在疾病未加重之时;“先安未病之脏”是防在疾病未演变之时;“病后止遗”预防后遗症的出现和加重,是防在疾病治愈之时。“愈后防复”是疾病治愈后防止其复发。“既病防变”即已病之后运用多种手段防止疾病的发展、传变,不使其进一步加重。病邪进入人体以后,根据脏腑、经络之间生理、病理相关原理,会发生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浅到严重的变化。如《素问·皮部论》指出了疾病传变的层次和步骤,而能否把握疾病的发展传变规律,及时截断疾病传变的途径,减少疾病对人体的损害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任务。
“治未病”在现代医学思想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包括防治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未病”,也包括疾病发展过程中和愈后的身体及心理上的变化。通过锻炼身体、 调摄精神等方法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做到未病先防。疾病一旦发生或进入亚健康状态,则要尽早诊治,控制其深入发展和传变。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提高心理素质是抵御疾病的重要方面,具有现实意义。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健康观的不断发展,治未病已有了更深层次的现实意义,预防为主的治疗观念被人们所认可,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模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的需求,努力提升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和实践价值,对于提高中医防病治病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中医“治未病”理论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3 “治未病”理论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以及不合理膳食等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引发或加重了心血管疾病等诸多慢性疾病,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烟草及其他不良行为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心脏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有心悸、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咯血、胸痛、水肿、少尿等。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最终都会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均可造成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很多心脏病患者长期带病生存,显著影响了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
3.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在心脏疾病中是最为常见和多发的,在我国其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呈现出持续增多的态势,心脏病住院患者中冠心病所占比例也不断增加。为减少冠心病患者出院后的再住院率、防止病情发展变化,对首次诊断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冠心病在中医属于“胸痹”范畴,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和研究很早,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3.2 冠心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病因为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及冠脉痉挛所致。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硬化) 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 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其中包括急性、暂时性和慢性的情况。临床分为无症状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冠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冠心病、原发性心脏骤停型冠心病5型。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范畴,是虚实夹杂的本虚标实证,临床表现随个体不同而有很大差别。该病多由气血不足、阴阳亏虚、气虚血瘀、痰瘀阻络等引起,临床表现多见不足和虚损的证候。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故了解并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冠心病的发作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
3.3 “治未病”是中国古代医家针对疾病提出的预防学术思想,是对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包括“未病先防”“欲病先治”“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诸方面。“未病先防”即在机体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预防,防止疾病的发生;“欲病先治”即当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亚健康状态)时,采取相应手段加以调节,使机体向健康状态转化;“既病防变”即已病之后运用多种手段防止疾病的发展、传变,不使其进一步加重;“病后防复”是在疾病治愈后对患者身心调摄,防止疾病的复发。中医运用“治未病”的理论,通过运动、饮食、精神调节等保健养生手段或方法,以减轻或消除冠心病人由不良生活习惯或精神心理压力等“致病因素”导致的影响,使人体达到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的健康状况,维持“精神内守,真气从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想状态。“治未病”主要是通过对日常饮食起居以及情志的调摄,并利用锻炼疗法及中草药等多种措施调养体质,达到人体气血、津液和阴阳的动态平衡,使人体免于生病或病后易于康复。
4 “治未病”理论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
心主血脉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阴阳气血是“心”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未病先防如降低胆固醇、戒烟、控制饮食、治疗糖尿病、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胆固醇增高是引起冠心病的罪魁祸首,心肌梗塞后的患者应当远离高胆固醇食物,提倡饮食清淡。血清胆固醇增高应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当服用降脂药,如他汀类药把胆固醇降到4.6 mmol/L(180 mg/minL)以下,这样可大大降低心梗的再发率。糖尿病不仅可以引起血糖增高,也是引起脂质紊乱的重要原因。在同等条件下,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患病率比血糖正常者要高出2~5倍,因此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冠心病的预防至关重要。另
外,对冠心病人积极进行健康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对冠心病患者应教会他们一些有关心绞痛、心肌梗塞等急性冠脉事件的急救知识。心梗后随着身体逐渐康复,根据各自条件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这样不仅可增强体质,也是减少冠心病再发心梗的重要举措,可以很好地指导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带病生存的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基于“既病防变”中医思想指导的冠心病康复,“三分医治,七分调养”疗效显著,能提高活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心脏病患者的最终病死率,是冠心病患者易于依从的防治策略。研究表明,90 %的心肌梗塞可被我们身边可检测可控制可改变的传统因素所解释所预测。提高疾病预防的效率, 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维护健康逐渐显示出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开展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础的广泛的健康教育;另外,摄养精神、药物预防也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升。中医“治未病”理论是在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原则之下, 以健康为核心, 防患于未然, 贯穿了“个体化、积极主动地全程进行防治结合的养生和预防”理念。因此, 中医“治未病”理论包含了丰富的预防保健内容, 在养生、保健、预防、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都有相应的理论和方法,对冠心病的预防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 盛国光.中医“治未病”学术思想浅议[J].中医药学刊,2005,23(7):1181-1182.
[2] 佟子林,刘俊.中医心身医学防治亚健康的机制与方法研究[C].北京:第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133-139.
[3] 冯靖禧,刘泽银, 李丹彦. 康复心脏学的中西医结合发展思路[J].心脏杂志,2008,20(1):117-119.
[4] 王思成.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疾病防控的启示和应用价值[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194-197.
[5] 牛潞芳, 谢雁鸣, 王永炎, 等. 中医“治未病”理论对建立慢病风险评估模型的指导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2):2976-2978.
[6] 陈旭峰.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中医既病防变策略[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4):178-179.
[7] 杨天真,臧守虎. 中医治未病思想的理论与应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 30(3):184-186.
[8] 张曾亮.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84-85.
[9] 莫励敏.中医“治未病”理论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5):152-153.
[10] 先小乐,肖相如. 中医治未病理论溯源[J].河南中医,2016,36(6):95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