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疗分析
2017-01-15张朋宇
张朋宇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吉林 辽源 136200)
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疗分析
张朋宇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探讨和研究治疗老年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最佳方案。方法 对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方式,就是将与患者相关的所有数据、诊治方案进行整理,归纳出老年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的方式。结果 以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56例支气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56例患者在一系列抗感染治疗后,且在治疗后的12 h之间46例患者病症明显减轻,8例患者病情状况无明显改善,2例患者死亡。根据本组研究数据得知:除6例高危患者直接进行插管人工机器治疗外,其他均采用通气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6例重症患者,使用插管人工机器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另外2例患者既往伴随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又因以上病症导致多脏器器官性能衰竭,经抢救无效后死亡。结论 针对老年人患有支气管哮喘病的患者给予高度重视,立即实施急诊急救,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感染等药物对症治疗,利用插管人工机器治疗或通气治疗手段进行诊疗,提高老年支气管哮喘救治的成功率。
老年;支气管哮喘;治疗
支气管哮喘(即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慢性炎症。对此类炎症易感染者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表现为病情反复发作,伴随有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以上对哮喘的定义是基于近年对年轻人哮喘病理生理学研究,由于老年患者的哮喘发生机制不同,可分成以下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情况是患者长期患有哮喘一直延续至老年,称为早发性老年哮喘,另一情况是,患者55岁之后新出现的哮喘病症,称为晚发老年哮喘。由于老年人的感觉器官常出现迟缓性,轻中度的气道阻塞容易被忽略,因而常常延误就诊,一般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同时影响哮喘的治疗,且由于年龄也是重要因素,与年轻人相比较,老年患有哮喘的患者的病死率增高,是因为老年人的基础肺功能水平逐渐降低,还常常伴随各种不同的心肺慢性疾病,故而平喘药物的选择与疗效有重要影响。现根据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6例患者作为深入研究目标,研究情况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6例支气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患者29例,女患者27例,年龄56~82岁,平均年龄(67.02±3.17)岁。患者均具有哮喘病的显著特征,符合所有相关部门的诊断原则,患者的诱发患病因素:其中37例因呼吸道感染,13例因烟雾、煤气、花粉等异物性过敏,3例因大量过量运动引起,其他病因诱发3例。
1.2 观察内容:哮喘首次发病时的年龄、患病过程;家族哮喘病史、个人变应性疾病史(包括变应性鼻炎、湿疹、荨麻疹、食物等)、儿童时期呼吸系统病史、吸烟史等;哮喘的诱发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特异或非特异性吸入物、气候、食物、药物、运动不当、情绪变化等影响;哮喘发作时主要症状有哪些;基础病症及并发症有无发生;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治疗情况与治疗前的变化。
1.3 治疗方法:一般治疗方案:首先注意急诊急救,及时为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腔分泌物,重患及时吸痰,给予超声雾化吸收治疗,同时进行氧气吸入,流量采取2 L/min,针对缺氧状况,不具酸中毒的患者可适时提升氧流量。进行抗生药物治疗。根据临床状况,为患者选取广泛、效率高、无毒的抗生药物医治,并及时进行细菌培育及过敏药物查验,并选取药物治疗。可以采用钙剂药物支持选取性医治;消除患者紧张情绪,抚慰患者心情,提升其抵抗病症的信心[2]。药物选用:茶碱类药物:氨茶碱5 mL/kg,静脉注射在25 min内进行完成,之后根据0.5~1.0 mL/kg的速度进行静脉注射。且在输液环节中细心观察患者血液中的浓度,方便保持较佳的浓度;进行受体兴奋剂治疗;采用舒喘灵药物2.5 mg,平均每次20 min,连续1 h,较多使用雾化吸进,2 h吸取1次,直至疾病情况有所缓和。进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药物甲基强松龙进行80~160 mg/d的静脉滴注,大约持续3 d后,7 d后渐渐停止注射。或者使用地塞米松每天20 mg静脉注射,且逐渐减少剂量,直到停止注射。机械通气医治:该方法针对于病症严重的患者,患者通常出现神情衰弱、呼吸系统疲惫、缺氧以及身体衰弱等,此时需继续机械通气医治,医治时间为4~12 d,详细指数按照患者的总体状况以及血气查验结果随时进行调节。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收集到数据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统计其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6例支气管患者,12 h后有46例患者经过抗感染、激素药物等一系列对症治疗病症明显减轻,8例患者病情状况稍有好转,24 h后病情趋于稳定,2例患者多脏器衰竭经抢救无效后死亡。2例死亡患者年龄均在70岁以上,既往伴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6例高危患者直接进行插管人工机器治疗外,其他均采用通气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疾病是由于细胞以及细胞成分相结合的慢性病症,并伴有一定炎症,是一类危险性较高的病症,近几年,哮喘疾病的病发率在全球范围都呈现出持续上涨的形势[3]。老年支气管哮喘有发病年龄晚,症状不典型等特点。哮喘的发病年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儿童发患者者中有70%经治疗,效果良好,而老年发病者多为内源性哮喘(即由感染引起的哮喘),比外源性哮喘(即因过敏引起的哮喘)难治愈且病情治疗过程偏长[4]。老年组症状特点具有不典型性,常出现“沉默肺”现象,这样较容易误诊,误诊成慢性支气管炎[5]。
我们临床治疗且从发病机制上来看:老年哮喘病的特点患者吸烟者的比例很高,由于他们长期吸烟,早已从生理、心理上适应香烟的烟雾,还有一些哮喘患者因为痰多且黏稠,而采用吸痰来刺激排痰,更容易诱发哮喘病发;由于老年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呼吸道极易受到感染,老年人体内细胞水分逐渐减少,细胞热量相对较低,且会导致肺功能退化,从而导致运动负荷耐受能力下降,若如遇到冷空气或运动时可诱发哮喘[6]。有资料统计老年哮喘患者是继青少年发病高峰期后的第二个发病高峰期,老年性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同时多产生并发症,本组病例老年组无并发症的只有9例,占总患者的16%。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肺心病、冠心病等,这样便使哮喘的诊断更加困难,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老年人肺功能的逐渐自然衰退或因哮喘反复发作,引起的气道重构加重肺功能的恶化,再加上基础肺功能的储备出现不足,易发生重症哮喘、呼吸衰竭等,年龄较大的患者由支气管哮喘引发呼吸组织感染明显,可使用抗生药物、激素药物进行治疗,若不进行抗生药物进行及时治疗,会使治疗效果下降,会使病死率升高[7]。
综上所述,老年性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与青少年的哮喘的成因及发病原因大多相同,又有所不同,又由于老年性哮喘因肺功能下降和基础疾病病情复杂,合并症较多,诊治过程与确诊难度较大,因而治疗后的效果也较不理想,需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者给予高度重视,通过正确按时的药物服用与机械通气等医治,可以达到精准诊断病因,能够及时调整药物等运用方式,从而提升老年支气管哮喘的治愈率,进而能达到促进患者的治疗后,患者恢复的进展与状态。
[1] 何世聪.晚发老年性哮喘68例临床分析[J].内科,2012,7(5):497-498.
[2] 陈国萍.5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162-163.
[3] 邱洁萍,刘锦铭,郑卫,等.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动态变化的特点及意义[J].国际呼吸杂志,2008,3(2):33-37.
[4] 路明,姚婉贞.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5):379-381.
[5] 蒋云秋,张红萍,王蕾,等.老年支气管哮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2):207-210.
[6] 张丽.老年性支气管哮喘310例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2012,26(4):350-351.
[7] 陈欣,林江涛.老年人支气管哮喘诊治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3-176.
R562.2+5
B
1671-8194(2017)10-00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