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在呼吸内科防跌管理中的应用

2017-06-05胡雅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0期
关键词:圈员品管圈内科

胡雅琴*

(安徽省安庆市海军安庆医院呼吸内科,安徽 安庆 246003)

品管圈在呼吸内科防跌管理中的应用

胡雅琴*

(安徽省安庆市海军安庆医院呼吸内科,安徽 安庆 246003)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以降低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安全。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以“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主题,对跌倒事件进行现状调查,采用头脑风暴法及鱼骨图分析法分析原因,制定对策,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为0.2%(6例),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下降至0.1%(3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有效预防跌倒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而且能增强护理人员的主导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协作精神。

品管圈;呼吸内科;跌倒

“品管圈法”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在1962年发明的,指的是在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一个或多个问题,突破以往的工作成绩,自发的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圈),然后分工合作来完成工作的一种管理方法[1]。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居多,而且这些患者大多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很容易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运用品管圈活动对我科住院患者的跌倒进行预防管理,实践证明切实有效。现结合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品管圈组成与主题:我科品管圈小组由8名护士组成,其中一名圈长,七名圈员。圈员经过讨论确定了圈徽与圈名。圈名为“乐护圈”,圈名寓意:通过我们积极乐观的照护,让患者得到切实的帮助。圈徽上方为医院名称,中间为防跌标识,下方为圈名。运用蓝色和灰色,以达到简洁、明朗,主题突出的整体效果。

1.2 主题选定:通过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科内发生的跌倒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政策性、可行性、圈能力,确定本次品管圈的主题为“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1.3 事件调查:经调查发现,我科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共收治患者2452例,高危跌倒人群共489例,跌倒6例,跌倒率为0.2%。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在66~83岁,平均年龄71岁。肺癌化疗期间2例,肺心病合并糖尿病2例,口服阿普唑仑1例,住院超过1个月且无陪护1例。清晨2例,夜间4例。无意外伤害1例,头皮、颜面部、膝盖擦伤5例。

1.4 原因分析:圈员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对患者跌倒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别从患者本身、环境、护士等方面绘制出鱼骨图。见图1。

1.5 对策实施

1.5.1 全员培训:护理部根据每月质量督查发现的关于跌倒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制作幻灯全院授课,将授课内容放在院局域网共享,并将此作为年终考核内容之一。加强Morse跌倒评估量表的学习。有国外研究,年龄>75岁是造成严重伤害的预测因子[2]。应灵活运用量表。有报道分析[3],临床上采用总分分值来界定风险,却忽略了单个条目对于跌倒后造成伤害的风险性,如总分较低的80岁以上高龄患者,就存在跌倒的风险,而且造成伤害的风险较高。评估量表中没有分值,这就忽略了高龄老人存在很大的跌倒风险。

1.5.2 准确评估:应用“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表”对新入院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达到45分以上(含45分)的床旁建立防跌标识。并每周再评一次,直到<25分停止评估。年龄高于70岁的患者行安全告知。若住院中途出现病情变化或有新的用药须及时评估。

1.5.3 加强环境的管理:定期检查床栏、卫生间扶手是否完好,在床患者我们应及时拉起床栏。更换房间照明亮度,在醒目位置放置安全标识。告知卫生员管理好拖把,避免患者自行拖地导致地面湿滑。

1.5.4 实行弹性排班:跌倒往往都发生在人员配备薄弱的时段,如中午和夜间。这个时段也是陪护最疲惫的时候。针对这种现状,护士长根据科室人员结构合理安排人力,休假人员听白班,晚班实行双班,其中一个晚班人员听夜班,最大程度的保证了科室的安全。

1.5.5 加强宣教:针对不同患者实行个性化宣教。对于无陪护患者,应加强巡视,反复宣教。对于频繁更换陪护患者,应向其家属告知防跌的重要性,尽量固定陪护。对于年龄偏大,体质瘦弱,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遵循“三部曲”,即平躺30 s、坐起30 s、站立30 s后再行走。最大可能做好跌倒的预防。

1.5.6 用药护理:呼吸内科患者往往合并有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其他系统的病变。因此对于服用降糖药、镇静药的患者,应做好宣教,详细告知注意事项。以免发生低血糖晕厥、夜间因安眠药起效跌倒等发生。

2 结 果

自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我科共收治患者2343例,高危跌倒人群651例,跌倒3例,跌倒率为0.1%,均为男性;年龄在75~81岁,平均年龄79岁。肺癌化疗期间2例,口服阿普唑仑且无陪护1例;清晨2例,夜间1例;无意外伤害1例,头皮、颜面部、膝盖擦伤2例。下降率为50%。我科实行品管圈活动期间,我们的护理人员及患者的防跌意识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呼吸内科老年人居多,跌倒做不到完全避免。但通过品管圈活动,详细准确的做好首次评估,针对呼吸科患者的特点,采取预见性的有效干预,我科的跌倒发生率较前有了明显改善。品管圈活动强调让所有圈员自觉地参加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与权、管理权[4]。品管圈的开展,让人人参与管理,实践证明,圈活动,大大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了护士最大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圈活动在防跌中的应用,也最大程度的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有效的预防的跌倒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1] 申海燕.用品管圈法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3):8-9.

[2] 申启兰,郭菊.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呼吸科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8):3320-3321.

[3] 冯志仙,黄丽华,胡斌春.住院患者跌倒伤害的风险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25.

[4] 胡佩华.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相关因素与预防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4):40-41.

R473

B

1671-8194(2017)10-0286-02

*通讯作者:E-mail: 530187633@qq.com

猜你喜欢

圈员品管圈内科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普外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提高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