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意义探讨

2017-01-15李洪涛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6期
关键词:误诊率符合率螺旋

李洪涛

(吉林省前卫医院放射线科,吉林 长春 130012)

肝血管瘤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肝脏部位良性肿瘤类疾病,通常情况下30~60岁的人群罹患该疾病的可能性较大,且该疾病患者中大多数是女性[1]。该疾病在发病之后不会出现典型临床表现,多数情况下是在偶然的检查中被发现,因此在早期阶段接受诊断和治疗的难度相对较大。如何能够使该疾病患者病情诊断的准确性提高,近年来已经成为相关医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的一个关键[2]。本次对应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技术对患有肝血管瘤疾病的患者的病情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手术后证实为患有肝血管瘤疾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肝血管瘤患病时间1~19个月,平均患病时间(6.3±0.8)个月;患者体质量42~74 kg,平均体质量(53.6±7.3)kg;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39~85岁,平均年龄(58.7±6.1)岁;研究组患者肝血管瘤患病时间1~16个月,平均患病时间(6.1±0.5)个月;患者体质量44~78 kg,平均体质量(53.2±7.5)kg;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37~88岁,平均年龄(58.2±6.3)岁。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选用我院西门子16层螺旋CT,扫描的层厚水平设定为5 mm。在检查操作开始前应该嘱咐患者禁食6 h,以保证检查过程中能够保持空腹状态;在检查开始前20 min,给予温开水500 m L左右,在扫描操作开始前再次给予温开水200 m L左右,使患者的肠道能够处于充盈状态,指导患者以正确的方法进行呼吸。首先实施常规扫描操作,扫描检查的具体范围应该涵盖整个肝脏组织;然后再实施增强扫描操作,通过静脉注射方式给予100 mL的碘海醇,作为对比剂,注射的速度应该控制在3 mL/s左右。注射30s之后,可以开始对患者肝脏进行动脉期扫描,注射60s之后,可以开始进行门静脉期扫描,注射5 m in左右之后,可以开始进行延迟期扫描,部分患者的该阶段扫描检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推迟到注射30 min之后。延迟的时间和扫描的具体次数应该根据病灶的实际显影情况而确,对靶部位应该进行重点观察[3]。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手术前仅通过常规CT扫描方式对病情进行检查,研究组研究对象在手术前在常规CT扫描基础上实施三期增强扫描。

1.3 观察指标:选择两组研究对象肝血管瘤术前CT检查结果与手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肝血管瘤疾病检查操作时间、病情术前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等几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 数据处理方法: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χ2检验。

2 结 果

2.1 肝血管瘤术前CT检查结果与手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对照组研究对象肝血管瘤疾病在手术前采用常规CT技术检查的结果有31例与手术后的证实结果相符合,符合率水平达到68.9%;研究组研究对象肝血管瘤疾病在手术前采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技术检查的结果有43例与手术后的证实结果相符合,符合率水平达到95.6%。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组研究对象肝血管瘤疾病术前CT检查结果与手术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肝血管瘤疾病检查操作时间:对照组肝血管瘤疾病患者的常规CT检查操作共进行(34.29±4.05)m in,研究组肝血管瘤疾病患者的螺旋CT三期增强检查操作共进行(22.16±3.58)m in,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组研究对象肝血管瘤疾病检查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病情术前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对照组研究对象肝血管瘤疾病在手术前采用常规CT技术检查,有5例出现误诊,有9例出现漏诊,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达到11.1%和20.0%;研究组研究对象肝血管瘤疾病在手术前采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技术检查,有0例出现误诊,有2例出现漏诊,误诊率和漏诊率分别达到0.0%和4.4%。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研究组研究对象病情术前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通过对患有肝血管瘤疾病的患者实施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总结如下几点经验:对于一些原发性肝癌疾病患者而言,通常情况下都会存在一定的慢性炎症、肝硬化病史,在平扫过程中就能够观察到病灶处于低密度状态,在增强扫描状态下呈现出快进快出的基本特点,因而与肝血管瘤之间进行区别相对较为容易[4]。对于一些单发性转移瘤病例,其瘤体内部的血运状况会呈现严重缺乏状态,增强扫描状态下的强化程度不是十分明显,在门脉期阶段则能够观察到瘤体边缘强化、中心区域不强化等特征性表现,依据这一特点,在检查过程中可以将其与肝血管瘤进行有效的区别。对于肝细胞腺瘤疾病而言,大多数患者为女性,和用药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通过情况下女性在停止服用避孕药之后,肿瘤会有明显的缩小表现,甚至还有可能会消失;在平扫过程中能够观察到低密度病灶,在增强扫描时动脉期阶段会发生明显的强化,在延迟期阶段会恢复为低密度[5]。对于局部结节样增生病变,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相对较为少见,在平扫的时候能够观察到低密度病灶、但没有包膜,在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病灶会有均匀强化表现,在门脉期阶段的密度水平高于肝实质,在延迟期阶段则低于肝实质,中央区有星状瘢痕,可与肝血管瘤进行区分[6]。

[1]肖运平,梁斌,肖恩华,等.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富血管结节型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1):1675-1676.

[2]张长顺.36 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行单排螺旋CT 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结果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0):45-46.

[3]史枢龙,宋志永.腹腔镜手术与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6,10(2):165-167.

[4]雍惠芳.16 层螺旋CT增强三期扫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J].黑龙江医学,2013,37(10):949-951.

[5]张旭.螺旋CT 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脏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22(2):112-113.

[6]张晓东,刘婉琴,金波宁.腹腔镜下血管瘤剜除术治疗Ⅶ段肝血管瘤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9):989-991.

猜你喜欢

误诊率符合率螺旋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