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对改善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观察

2017-01-15姚建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5期
关键词:依从性用药血糖

姚建华

(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且并发症较多。一旦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就会导致出现大血管、微血管病变,产生肝肾疾病、视网膜病变,甚至卒中、冠心病等,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死亡风险[1]。现今,在临床治疗中,主要给予药物治疗,同时改善患者生活方式,进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探讨健康教育对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糖尿病患者予以研究,按照硬币法分为2组,即参照组(n=35)、观察组(n=35)。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糖尿病诊断标准,且排除沟通障碍及存在精神病史者。参照组中,女性16例,男性19例;年龄26~74岁,平均为(49.1±4.8)岁;病程1~18年,平均为(5.5±1.2)年;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中专)15例,大专及以上10例。观察组中,女性14例,男性21例;年龄23~72岁,平均为(49.2±4.4)岁;病程1~17年,平均为(5.6±1.1)年;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9例,高中(中专)14例,大专及以上12例。对2组患者上述资料予以统计分析可知,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予以对比。2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参照组患者仅给予用药指导,即向患者说明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时介绍药物作用机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保证患者严格按照医嘱用药。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用药指导基础上施行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糖尿病知识普及:向患者介绍有关糖尿病的知识,以及影响血糖水平的危险因素,让患者全面认知疾病,进而强化自身防范,提高重视[2]。②心理干预:因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病程较长,导致患者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以此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极、乐观的面对疾病,加快患者康复。③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坚持低脂、无糖、少盐、低钠的饮食原则,并戒烟戒酒,确保血糖得以有效控制。④运动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运动,如慢跑、打太极等,坚持循序渐进、适度、安全的原则,以此加快患者康复[3]。⑤出院指导:叮嘱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叮嘱患者定期复查,便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用药依从性。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患者用药依从性,总分100分,完全依从>90分,部分依从60~90分,未依从<60分,依从性=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1.4 统计分析:向SPSS22.0版统计学软件中导入2组患者的观察数据,血糖水平、用药依从性数据用(±s)、百分比的形式予以表示,并给予t值、χ2值检验,如果P<0.05,表示2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

2 结 果

2.1 对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6.7±0.3)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8.7±0.5)mmol/L;参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8.6±0.4)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10.3±0.3)mmol/L,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2.2 对2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予以比较:观察组35例患者中,完全依从25例,部分依从9例,未依从1例,用药依从性是97.1%;参照组35例患者中,完全依从16例,部分依从11例,未依从8例,用药依从性是77.1%,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人数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可以说,糖尿病已经成为了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是指患者胰岛器官受损,造成血糖紊乱的病症。此病多见于老年群体,临床表现有多食、多饮、多尿、机体消瘦、四肢无力等,对正常生活与工作有着极大的影响[4]。现今,在临床治疗中,主要给予胰岛素药物治疗或者抗压药物治疗,以此调节与控制患者的代谢情况,减轻临床症状,达到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为了确保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必须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及用药治疗的认知,从而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在进行健康教育时,主要从糖尿病知识普及、心理干预、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出院指导等方面展开,以此全面增加患者对疾病及其治疗的了解,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加快患者康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是97.1%,同参照组患者的77.1%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此研究结果与张玉琴、王菊美[7]的文献报道十分相似,即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分别是(6.8±0.4)mmol/L、(8.8±0.6)mmol/L,同对照组患者的(8.5±0.5)mmol/L、(10.2±0.4)mmol/L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是100.0%,对照组用药依从性是79.2%,2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说明,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患者依从性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总而言之,对糖尿病患者施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全面应用与普及。

[1] 耿向旭.程序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医疗依从性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810-1811.

[2] 何静,何爱琼,刘芳宇,等.多媒体影像健康教育对巴中市某医院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16,29(4):55-57.

[3] 徐艳芳,张卫仙.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知识认知程度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师,2014,17(3):458-460.

[4] 段端,董倩倩,任丽欧,等.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5,9(5):354-358.

[5] 董君梅.全程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20-22.

[6] 洪珍珍,吴捷娣,刘海辉,等.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患者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7):146-149.

[7] 张玉琴,王菊美.健康教育对提高老年糖尿病依从性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142-143.

猜你喜欢

依从性用药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用药不当 反受其害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