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动脉栓塞法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2017-01-15崔铉默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5期
关键词:纱条宫腔难治性

崔铉默

(鞍山市中心医院介入科,辽宁 鞍山 114001)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间最为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已成为致孕产妇死亡重要原因。据相关资料统计[1]:产后出血发病率在孕产妇总人数中占2.0%~3.0%;而在孕产妇死亡病例中约占40.0%。目前临床治疗产后出血最为常用方法为压迫或按摩子宫、应用止血及宫缩药物治疗等,若上述方法止血效果欠佳时,则需要进一步采用盆腔血管结扎、子宫底压迫缝合、宫腔填塞纱条、介入疗法、子宫切除术等治疗。本文为了探讨介入疗法治疗产后出血有效性及安全性,选取产后出血患者58例,分别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或子宫动脉栓塞法进行止血治疗,并将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我们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顺产产后出血患者58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介入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27例)。31例介入治疗组患者中:年龄在22~39岁,平均年龄为(28.5±2.6)岁;孕周在32~40周,平均孕周为(38.1±0.7)周;孕次在1~5次,平均孕次为(2.6±0.4)次;产次在1~3次,平均产次为(1.7±0.3)次。27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在21~40岁,平均年龄为(28.9±2.8)岁;孕周在32~41周,平均孕周为(38.3±0.9)周;孕次在1~7次,平均孕次为(2.8±0.6)次;产次在1~4次,平均产次为(1.8±0.5)次。两组患者间年龄、孕周、孕次、产次等数据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采用按摩或压迫子宫、应用止血及宫缩药物止血治疗仍无效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法进行治疗,将无菌不脱脂棉纱布做成长、宽、厚分别为3 cm、8 cm、4层纱布条,将其置入5.0%甲硝唑溶液中浸透并拧干。协助患者取膀胱结石位,阴道常规消毒后,将纱布一端由宫颈口送至宫腔内,从宫底角部开始将纱条自左向右、均匀紧致且使其呈Z型填满整个宫腔,确保其不留空隙,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流血、生命体征等变化情况,并继续给予患者纠正贫血及促进宫缩治疗。若确定止血有效后,可于术后24 h取出纱条;若确定止血无效时,及时取出纱条,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进一步对症处理,以挽救患者生命。

介入治疗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法进行止血治疗,具体方法为:在给予患者输血、补液治疗同时,在数字减影X线成像仪监视下,采用Seodinger技术行股动脉插管,置管成功后将4F导管超选择进入至左侧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处,并行血管造影,以明确出血部位与出血情况,经导管首先注入高效广谱抗菌药物适量后,再将明胶海绵颗粒或明胶海绵条缓慢推注血管内行栓塞术,复查造影确认栓塞成功后,退出导管,对穿刺部位常规加压包扎达8 h,术后观察与治疗方法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将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止血成功标准:采用称重法进行出血量的计算,经相关治疗后出血量不再增加,且经阴道B超显示无出血为成功止血。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当P<0.05时,确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止血效果比较:介入治疗组止血成功29例,对照组止血成功18例,介入治疗组止血成功率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6.785,P<0.05)。

2.2 止血时间与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介入治疗组止血时间(7.5±1.3)min,对照组止血时间(32.4±3.5)min,介入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36.839,P<0.05)。介入治疗组出血量(714.6±102.9)mL,对照组出血量(935.7±134.2)mL,介入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t=7.090,P<0.05)。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介入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分别为动脉痉挛2例,对比剂外溢1例,发热2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分别为发热2例,感染2例。介入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1%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5%相比无显著性差异(χ2=0.058,P>0.05)。

3 讨 论

产后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2],若临床不能给予患者进行有效、快速止血治疗,其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虽然大部分产后出血患者经药物、按摩子宫等方法可达止血目的,但有少部分患者采用上述方法仍无法达到止血效果时,则需进一步采用相应手段进行止血治疗[3]。目前临床治疗产后出血方法较多,如:经典宫腔纱条填塞术、盆腔血管结扎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切除术等[4]。

宫腔纱条填塞术是利用纱条填塞宫腔,使之产生宫缩及压迫血管止血一种治疗方法[5],其对于子宫乏力或胎盘剥离面出血患者止血有效率较高,但该术式对术者操作要求较高,若宫腔纱条填塞不紧密,留有空隙,则达不到止血目的,若宫腔纱条堵塞过于紧密,其不仅会影响宫体自身收缩,而且还可造成死腔积血。另外,宫腔纱条填塞术止血时间较长且易引发宫腔感染[6]。因此,从止血成功率、止血时间等方面均差于介入治疗组。

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数字减影X线成像仪监视下进行手术操作,其不仅可准确观察到出血部位与范围,而且还可准确将明胶海绵颗粒或明胶海绵条置入血管末梢处,让其对子宫动脉主干与末梢产生针对性栓塞,闭锁动脉管腔,使之产生血栓,从而达到止血效果[7]。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操作简单、对机体创伤小、止血快速有效等优点[8]。本次研究介入治疗组患者止血有效率达至93.5%,2例止血无效患者采用子宫次全切除术治愈。另外,介入治疗组患者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发热、动脉痉挛、对比剂外溢等并发症,但患者症状表现均较轻微,经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至消失。

综上所述,对于产后出血患者采用将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止血,对保留患者子宫功能及提高其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1] 刘春玲.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4):89-90.

[2] 熊美丽,朱宁湖,吕小燕,等.难治性产后出血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12):71-72.

[3] 孙素梅,李守忠,薛同庆.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4):485-487.

[4] 赵学芬.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进展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6):79-81.

[5] 陈阳凤.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价值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7):928-929.

[6] 陈冰,任东平,侯朝晖.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0):1212-1213.

[7] 刘丽.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2):14.

[8] 张玲玲,梁庆华,卢战凯,等.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25例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24-25.

猜你喜欢

纱条宫腔难治性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超声宫腔水造影对宫腔粘连的评估分析
条混工艺参数对混合效果的影响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牵伸对纱条条干不匀影响的模拟研究
基层医院应用自制简易球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纱条中纤维排列状态与纱条不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