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心脑血管方面的临床观察

2017-01-15杨淑洁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5期
关键词:丹参葡萄糖黏度

杨淑洁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为临床应用较多的复合制剂,主要成分为川芎嗪与丹参素,其功效为对机体微循环予以改善、促使红细胞流通速度增加、对血小板凝集加以抑制、促使缺血的趋于内血流灌注量增加、促使血液黏度降低等。几年来在相关研究不断开展下,其抗缺氧、抗缺血、抗损伤三抗合一,疗效可靠,近年来该药物在心脑血管临床中的应用日渐广泛。现将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心脑血管方面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1 心血管疾病治疗

1.1 对冠心病合并高黏血症进行治疗:王焱[1]在相关研究中,通过对8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行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基础上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完成治疗后,治疗组纤维蛋白原与全血黏度有显著下降,然而治疗前后红细胞比容与血浆黏度差异不显著。另外,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在临床中,高黏血症为血液黏度非正常增高的病理改变所致临床症候群,盐酸芎嗪与丹参素有促使微循环改善、促使血液黏度降低、抗血小板集聚功效,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减慢,对心脏血管内皮功能予以有效保护,有明显的抗缺氧缺血后炎性损伤的功效。本研究通过对冠心病合并高黏血症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达75%,临床总有效率可达82.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血黏稠度降低方面的效果更佳明显(P<0.05)。两组临床观察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故可临床推广。

1.2 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刘旭[2]在研究中将患者分组后,对照组以消心痛进行常规治疗,在这一基础上,治疗组静滴治疗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结果显示,两组患者ST段压低持续时间于压低次数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效果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在中医理论中,冠心病心肌缺血在中医中所属范围为“胸痹”,临床治疗方法为湿通心阳、豁痰泄浊及活血行气等。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组成成分丹参素和川芎具备活血、行气、化痰的作用,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等疾病有显著了。现代药理分析发现,川芎、丹参均可显著改善人的微循环,疏通微血管并对抗其动脉硬化。本研究发现,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冠心病心肌缺血中证属气滞血瘀的患者疗效十分显著,比单独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效果理想,且未见不良反应。

1.3 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欧茂发[3]研究中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组后,给予常规治疗,及常规治疗之外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3%,显效率20.00%,治疗组量数值为86.66%与53..3%,对比可知治疗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 从这一研究可以看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的应用可促使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时间明显缩短,促使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减轻患者痛苦,同时促使其生活质量提高。心绞痛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肌骤然、暂时性缺血缺氧状态,血黏稠度增高和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而丹参注射液在促使血黏度降低、对血小板凝聚进行控制、阻止微血栓形成方面效果理想,能够对机体微循环予以有效改善。盐酸川芎嗪可促使冠状动脉扩张,促使冠状动脉内血流量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增加,同时可发挥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对心肌供氧状态改善效果明显,还可发挥心肌保护功效,故临床应用效果理想。

1.4 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金明[4]在研究中将患者分组后,独自在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组以参芎葡萄注射液行静脉滴注治疗,两组疗程相当。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时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ST段有更加明显的改变,且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患者治疗后的血压与心率均比治疗前更佳,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从中可见,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不稳定心绞痛有显著治疗效果。

2 脑血管疾病治疗

2.1 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封丽[5]在临床研究中,对脑梗死患者90例进行随机分组后,均给予常规的脑梗死治疗,在此基础上,丹参组患者给予250 mL丹参注射液进行每天1次的静脉滴注治疗,而参芎组已100 mL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每天给予2次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完成治疗之后,与丹参组相比,参芎组具有更加显著的临床疗效。脑梗死在临床中十分常见,是因为人脑血管内膜遭受损伤,脑血管发生痉挛或脑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等,或由于高黏血症、高脂血症等血液方面的原因导致血栓形成,堵塞脑血管发展为脑梗死。参芎组患者所用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是经过提纯达到川芎嗪与丹参素单体水平,在静脉滴注给药之后,药物可以极快速度穿过患者血脑屏障,且可在患者脑内长时间存在。丹参和川芎嗪均可显著改善患者脑微循环,提高缺血区的再灌注量,且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有效抑制作用,对血小板凝集有显著抑制效果,可有效改善脑水肿症状,有效抑制炎性反应等功效。因此将该药物用于此类疾病治疗,可对缺血缺氧后的炎性损伤发挥有效治疗效果,在临床中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2.2 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郭红云[6]在研究中对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以静脉滴注能量合剂联合盐酸培他盐酸培他司定口服治疗,在这一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参芎葡萄糖境地治疗,均连续治疗14 d,之后对两组临床疗效展开比较。对照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5%及85%,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80%与95%,两组数据差异均显著(P<0.01)。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临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可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肢麻木、呕吐、恶心及眩晕等临床表现。本次研究中80例患者内,62例经椎基底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颈动脉硬化,患者容易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症状。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功效为促使血管舒张、对血小板凝集加以抑制,疏通患者血脉,促使血黏度降低,促使血液流动速度加快,对缺氧缺血后发生的炎性反应有显著对抗作用,可对内皮正常功能予以有效维持,将血管痉挛成功解除。将该药物用于临床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促使患者血黏度降低,使其血管得到扩张,对患者脑部供血予以有效改善,有效解除患者的眩晕、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故而可对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发挥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常规使用。

3 讨 论

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治疗原则主要是针对其病理生理基础及诱发因素着手,改善冠状动脉的血供和降低心肌耗氧,治疗脑梗死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活血化瘀、降低血黏度。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是国内第一个汉丹参素和川芎嗪单体的100 mL剂型,其具有的扩张动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加速红细胞流通、改善微循环、增加缺血区血流灌注等作用可对心脑血管疾病发挥有效治疗效果,且该药物抗缺血、抗缺氧、抗损伤三抗合一改善组织器官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1] 王炎,黄石安.参芎葡萄糖治疗冠心病合并高粘血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血流变学杂志,2008,18(3):351-3522.

[2] 刘旭,郭胜.参芎葡萄糖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7):903-904.

[3] 欧茂发.参芎葡萄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08,8(4):46-47.

[4] 金明,周忠光.参芎葡萄糖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J].中医药学报,2008,36(5):54-55.

[5] 封丽,成桂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脑梗死[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5):73.

[6] 郭红云,曹中朝.参芎葡萄糖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9):1331.

猜你喜欢

丹参葡萄糖黏度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有机蜡对沥青黏度影响的研究
碘酸钾催化电解葡萄糖制氢过程研究
RP-HPLC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含量
高黏度改性沥青黏韧性的影响因素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含冰片丹参制剂对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影响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PMA黏度指数改进剂对减振器油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