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结合刺血疗法治疗开角型青光眼30例体会

2017-01-15宋燕琳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12期
关键词:开角耳尖视盘

王 钰 宋燕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医医院,新疆 伊犁 835000)

中药结合刺血疗法治疗开角型青光眼30例体会

王 钰 宋燕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医医院,新疆 伊犁 835000)

刺血疗法;中药;开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组影响视神经视觉功能,主要以眼压升高相关的临床症群或眼病,即眼压超过眼球内组织,尤其是超过视网膜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引起视功能损害。青光眼是一种发病隐匿、危害性大、随时可能导致失明的常见疑难眼病,因其并发的症状如视神经萎缩、视野缩小、视力下降、失明,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给家庭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生活压力。我科采用中药配合刺血疗法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来自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医医院门诊,年龄20~63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年,均被眼科诊断为开角型青光眼,用西医保守治疗副反应大,难以适应或疗效欠佳来诊。

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美国眼科学会和国际学术组织ISGEOE分类系统诊断标准制定。①至少1只眼的眼压高于21 mmHg。②房角正常开放,排除继发因素。③典型的青光眼性视野和青光眼性视盘损害。必须具备以上3项,方可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型(POAG)。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主症为头痛、眩晕、眼内痛涩、眼胀、视物昏朦或虹视、眼压升高。次症为情志不舒、胸闷呕恶、失眠耳鸣、大便秘结、食少痰多、神疲乏力、口干苦、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主症必备4项或主症3项、次症2项,便可诊断。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自拟泻肺利水清痰汤加减和刺血疗法。①泻肺利水清痰汤。组成:熟地黄15 g,郁金10 g,泽泻10 g,钩藤20 g,栀子10 g,竹茹10 g,枸杞子10 g,牡蛎30 g,葶苈子30 g,半夏10 g,柴胡10 g,甘草6 g 。辨证加减:头痛较甚者加川芎12 g,白芷15 g,菊花10 g。阳虚痰湿者加肉桂10 g,附子10 g;气血不足者加黄芪30 g,党参20 g,当归15 g,白芍15 g,桑椹15 g;肝肾不足者加菟丝子15 g,五味子10 g;风火偏重者加夏枯草30 g,菊花10 g,薄荷10 g,黄芩15 g;郁热重者加牡丹皮10 g,地骨皮10 g;水湿痰浊重者加陈皮10 g,胆南星10 g,防己10 g,石韦10 g。每日1剂,水煎服。②刺血疗法。取穴为耳尖和耳背静脉,以散刺为主。方法如下:先轻轻揉搓一侧耳轮及外耳郭至轻度潮红,常规消毒外耳郭。选7号一次性无菌针头点刺耳尖和耳背静脉5~8针,无菌纱布包绕耳垂,防止血液污染衣物,并用无菌棉签蘸强力碘涂擦碾擀正在出血的刺血点,增加出血量,待出血逐渐减少至自行停止。两耳依次点刺,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7 d,再行下1个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起居有常,情志舒畅。

治疗结果

1.疗效标准。治愈:视力改善,眼压低于21 mmHg,视盘苍白明显改善,杯盘比缩小为0.3以下,自动视野计视野检查达正常。显效:视力略有改善,眼压较治疗前有降低,但未达到21 mmHg以下,视盘苍白轻度改善,杯盘比有缩小,但仍在异常范围,自动视野计视野检查达阈下值临床。无效:视力、眼压、视盘、杯盘比、视野计阈值均无变化。

2.结果。经上述中药结合刺血治疗,3个疗程后,30例患者治愈19例,占63.3%;显效8例,占26.7%;无效3例,占10.0%;总有效率为90.0%。

典型病例

患者,男,50岁。主诉:左眼间断胀痛3个月。常伴便秘、头痛、眩晕、胸闷、耳鸣,喉中有痰,舌质红、苔白、胘弦。以上诸症常在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加重,自我调节休息后可缓解,故未治疗。3 d前因家务心情烦躁,难以入睡,故服用地西泮片(剂量不详)后入睡,次日醒后左眼胀痛明显,伴左侧头痛,视力模糊,有虹视现象,服用止痛片病情不缓解,遂来急诊。眼科检查:双眼外观正常,左眼视力0.6,右眼视力1.2。左侧眼压为30 mmHg,左侧房角开放;左侧眼底检查:视盘苍白凹陷,杯盘比C/D为0.7。自动视野计视野检查:阈下期。右侧眼眼科检查未见异常。排除其他高眼压症,明确诊断为左眼开角型青光眼。给予该患者0.5%噻吗洛尔滴眼液外用,乙酰唑胺口服,每次125 mg,每日3次;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滴,抗氧化剂维生素C及维生素E口服。以上法治疗5 d,患者初诊时的不适感减轻不明显,复检眼压下降不明显,要求调整治疗方案缓解症状,故改用中医治疗。中医诊断:青风内障。纵观患者舌脉诸症,辨证为肝郁痰阻、水浊停聚。肝郁情志不舒,影响气机升发和疏泄,表现为两胁胀满或窜痛,或胸闷不舒,诸症常随情绪变化而增减。肝气郁结,气机阻滞不畅,横逆犯及脾胃,胃失和降则便秘;肝郁致脾胃健运失司,水湿运化失常,而痰浊内生,阻滞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失养,故头痛;痰浊上扰,蒙蔽清窍,导致眩晕;肝郁日久,化火伤阴,而有头晕耳鸣之症;肝气上逆于咽喉,使咽中似有异物梗阻;同时肝气郁结,气郁生痰,痰气搏结于咽喉,故常感喉中有痰。治疗给予泻肺利水清痰汤加减,原方加陈皮10 g,胆南星10 g,防己10 g,石韦10 g,大黄10 g,加强祛除水湿痰浊之功,诸药共同发挥调和气血、通调气机的作用。每日1剂,连用7 d。同时为患者行双耳尖、耳背静脉刺血疗法,隔日1次,连用4次。7 d后患者自觉左眼胀痛缓解,头痛、眩晕、胸闷、耳鸣、便秘改善,喉中已无痰阻感,睡眠改善。2个疗程后,自觉以上症状明显缓解。再次眼科检查:左眼视力0.6,测眼压左眼为18 mmHg,左侧眼底检查:视盘苍白改善,杯盘比C/D为0.5;自动视野计视野检查正常,临床治愈。

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内分泌、心血管等慢性病逐渐增多,近年来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明显上升,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逐渐升高,其并发症多、危害大,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匿,进展较为缓慢,且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出现轻度眼胀、视力疲劳、雾视、头痛,视力一般不受影响,视野逐渐缩小。晚期视野缩小呈管状时,出现行动不便和夜盲,有些晚期患者可有视物模糊和虹视。因此POAG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强调对可疑患者做相关检查。西医治疗对本病疗效欠佳,且有些患者药物副反应严重,使治疗难以持续。

开角型青光眼属于中医学“青风内障”,多因气郁化火、肝热生风、痰火上扰等致,病因为风、火、痰、郁致肝之阴阳失调、邪壅经脉,经络不利,目中玄府闭阻,气滞血瘀,神水瘀积为患。治疗以清热舒肝、清肝息风、清热祛痰、和胃降逆为主法,祛邪扶正,调畅全身气机,使玄府通明。另配合耳尖、耳背的静脉刺血,“菀陈则除之”,因耳尖穴和耳部脉络与全身各大经脉及脏腑有紧密联系,通过刺血达到活血祛瘀、清热凉血、疏通头面部经脉气血的作用,对于实热之证如血瘀、邪实、热盛等均可运用。

综上所述,中药配合针刺治疗青光眼,提高了中医对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同时配合调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劳逸结合、用眼卫生,达到综合调理全身的作用。

[1]王敏,段宣初,崔娟莲,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可疑开角青光眼HRT视盘参数与视野缺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11):1189-1192.

[2]石一宁,常宝琴,郭建强,等.视觉电生理和视野检查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敏感性[J].国际眼科杂志,2004,4(1):162-164.

[3]刘虎,陆莎莎,卞春及,等.多焦视网膜电流图对开角型青光眼正常半侧视野的检测分析[J].眼科新进展,2005,25(2):146-148.

[4]王瑾,杨家顺.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230例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9):2027.

[5]姚献文.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2):125-126.

[6]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017-02-07)

猜你喜欢

开角耳尖视盘
研究强化护理影响双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耳尖放血配合耳背沟穴位按摩治疗急性高血压
近视眼视盘形态学变化与开角型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适当放血可治猪病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视盘水肿患者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结果分析
伴视盘出血的埋藏性视盘玻璃疣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眼底影像特征陈秀丽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使用针灸配合明目汤剂治疗的效果观察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