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缪刺法针刺掌根穴治疗足跟痛1例临证体会

2017-01-15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6期
关键词:刺法压痛针灸

于 博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北京 100013)

·针灸疗法·

缪刺法针刺掌根穴治疗足跟痛1例临证体会

于 博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北京 100013)

缪刺法;掌根穴;足跟痛

笔者运用缪刺法针刺掌根穴治疗足跟痛,该例患者仅治疗1次,疼痛即消失而获得痊愈,疗效显著。单穴治疗,方法简易,现结合临床实例将其操作要点进行介绍说明。

一般资料

患者,女,53岁。因“右足跟痛2周”就诊。患者平素以每日快步行走约60 min进行锻炼,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时右足跟持续性疼痛,休息时痛止,晨起下床行走即痛,每因过度运动或行走疼痛加重,适当休息可减轻。疼痛严重时,走路跛行,甚则脚不能立,非常痛苦。检查:右足皮肤颜色正常,皮温正常,局部无肿胀,右足跟底压痛明显。右足跟X线检查示跟骨无骨刺形成。

治疗方法

针具准备:备用0.25 mm×40 mm TONY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75%医用酒精及无菌棉球。穴位选择:掌根穴(位于手掌侧腕横纹中点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即大陵穴下方,约压痛最明显处),采用对侧取穴即右足跟痛取左侧掌根穴,左足跟痛取右侧掌根穴。

具体操作:患者取站立位,在其左手掌根大陵穴附近寻找压痛点,或可压按到豆粒大小的筋结、条索,并伴有明显局部疼痛感。在压痛点处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嘱患者咳嗽,随咳快速将针刺入,针刺3~5 mm,同时以左右捻转手法行针,平补平泻。此时,患者有酸麻重胀感。然后让患者活动患足,边咳边跺脚,以足跟着地,做能够引起足跟疼痛的动作。患者活动时,医者配合行针。患者立即感觉疼痛骤减,然后留针15~20 min,留针时让患者行走,每隔5 min给予手法行针1次。起针后患者足跟疼痛消失,走路如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讨论

足跟痛又称脚跟痛,是由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该例患者53岁,年过半百,气血渐亏,气虚血瘀,经脉瘀阻,不通则痛。中医学将足跟痛归属“痹证”范畴,肝主筋,肾主骨,临床多以理气活血、通络止痛、补益肝肾为基本治则,以达到“通而不痛”的治疗目的。

何谓缪刺?早在《素问·缪刺论》中就有详细的记载:“夫邪客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其后多家医者对其做出注解,简言之,缪刺就是一种“左取右,右取左”,左右交叉取穴的方法。至于为何要交叉取穴,目前认为,若十五别络中一侧的气血受阻,组织器官功能已被损伤,针刺患侧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达不到相应的疗效,而此时针刺健侧,疏通健侧的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使健侧的血流量增加,建立丰富的侧支循环,最终才能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调整机体平衡的作用[1]。从西医学角度分析,人体的感觉神经纤维、运动神经纤维、听神经纤维、视神经纤维均为对侧交叉,针刺一侧交叉反应点能通过机体神经、体液系统的反射性调节,使大脑皮层产生保护性抑制,从而使患侧的局部恶性刺激被切断,使疾病痊愈[2]。

笔者独取掌根穴治疗足跟痛,一方面因为掌根穴有“独穴”的特性,根据现代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认为独穴应用能激活脊髓后角细胞的活性,释放阿片肽等活性止痛物质,这比常规取穴针刺的镇痛效果迅速,改善临床症状更显著[3],另一方面因为该穴位于手掌大陵穴附近,方便取穴。临床中还应注意的一个操作要点是随咳进针,一是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有效缓解进针时的针刺疼痛感,二是咳嗽可以做到宣散气血,激发人体经气运行,同时循经拍打,意在使气至病所。本法操作简单,取穴单一,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1]孙六合,王燕.巨刺法应用规律研究[J].中国针灸,2003,23(9):540-542.

[2]彭鑫,白鹏.小议《内经》中巨刺、缪刺法的治疗范围[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4):3-4.

[3]郑嫒嫒,马增斌,马良宵,等.33个单穴主治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8,28(6):417-422.

2016-07-28)

猜你喜欢

刺法压痛针灸
两种全口义齿修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止痫汤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知识图谱分析*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从《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探析王孟英治疗霍乱之中医外治法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