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思路探讨
2017-01-15黄翠
黄 翠
(广东省云浮市中医院,广东 云浮 527300)
中医治疗慢性咳嗽的用药思路探讨
黄 翠
(广东省云浮市中医院,广东 云浮 527300)
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慢性咳嗽主要是指患者连续咳嗽8周以上,属于中医学“久咳”范畴。该病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容易诱发慢性咳嗽的疾病包括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漏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笔者根据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咳嗽的中医用药现状,分别从以下4种疾病进行具体分析,为中医治疗慢性咳嗽提供坚实、有力的科学基础。
咳嗽变异型哮喘
咳嗽变异型哮喘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剧烈性干咳,且易受刺激。该病通常在夜间发病,外界温度变化、感冒、灰尘等因素也会诱发该病。临床常通过检测呼气峰流速值(PEF)的变异率、增高率来诊断此类疾病。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在发病期间不会出现喘息或者呼吸障碍,但是会出现气道高反应性。吴蕾[1]认为该病的发病机制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中医文献记载该病的发病和演变主要是风邪的作用。如果外界感染没有治愈,会进一步影响肺部,长时间肺部受累,则会出现气逆血瘀的情况。风为百病之首,且容易变化,风盛则挛急,所以会引起患者出现长期咳嗽、咽痒等不良状况。中医在治疗该病时,应以疏风为主。常用的中药有苏叶、枇杷叶、蝉蜕、地龙、白僵蚕,具有疏利风邪、止咳化痰、扩张气管、促进循环的功效。该病受外界的影响较大,且较为敏感。
鼻后滴漏综合征
鼻后滴漏综合征是指患者鼻部受累,导致分泌物反流到鼻腔和咽喉部,严重时会流入气管,导致患者咳嗽。吴银根[2]指出该证患者多伴有季节性或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及鼻窦炎等疾病,临床常伴有咳嗽、咳痰、鼻液反流,从而导致黏液在气管内附着。患者因感到咽部不适,需频繁咳嗽,清嗓。鼻后滴漏综合征属中医学“鼻鼾”“咳嗽”范畴。如果患者出现流涕或者黄涕等,应以清肺化浊为主,常见的治疗方剂有麻杏石甘汤、芎芷石膏汤、辛夷散,常用的清肺化浊中药有桑白皮、藿香、车前草等。如果患者流鼻涕较多,且鼻痒,说明患者是肺气受阻、阴阳失调、风邪入侵,治疗应以益气祛风为主,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剂为参苏饮、苍耳子散、玉屏风散等,常用的扶正祛邪的药物包括党参、苏叶、生黄芪、白术等。如果患者出现舌淡、脉搏缓慢,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寒气过多,应选取细辛等温热药物进行治疗,可到达温润肺部的功效。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指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主的临床表现[3]。该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反酸胸闷,肺部疼痛等。部分患者有微量的胃反流液误吸入气管,在发病早期更容易诱发患者出现咳嗽等症状。咳嗽的时间大多发生在白天或者站立时,患者会出现干咳或长时间咳嗽等,临床采用抑制胃-食管反流治疗后有明显的缓解。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反流症状,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常见的临床表现以咳嗽为主,因此在临床进一步的诊断中需要采用胃镜以及相关检测进行干预。食管的pH值水平是衡量该病有效的检测方法。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发病机制是气机升降失调,当发生病变时,常累及五脏六腑,导致肝与肺受损。肝气横逆,夹胃酸上逆犯肺悔金,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则出现咳嗽。临床常用的中药方剂有麦门冬汤、戊己丸、黄连化痰丸等,常用的中药有黄连、半夏、香附、吴茱萸、瓦楞子、乌贼骨等。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以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是导致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4]。该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慢性刺激性咳嗽,一方面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一般以干咳为主,并伴有少量黏液,对于外界温度的变化、尘埃、油烟等异常灵敏。目前,中医治疗该病主要以治肺为主。中医认为长久的咳嗽会累及肝肾等脏腑。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常见的发病机制为肺部受损,气虚逆乱。临床常用的中药有款冬花、白前、旋覆花、白芥子、紫苏子等。如患者出现脏腑损伤,还可以添加陈皮、枳实、木香等。如果需要调节患者脾气,疏散肝气,常用的药材有桑白皮、柴胡、炒麦芽、青黛、石决明等。
综上所述,临床在治疗慢性咳嗽时,不应一味地见咳止咳,要及时了解患者所患疾病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1]吴蕾,黄敏玲,许银姬,等.感染后咳嗽中医诊疗方案建立与评价的思路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6):888-889.
[2]吴银根.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思路和经验[J].江苏中医药,2008,40(7):7-10.
[3]疏欣杨,张纾难.慢性咳嗽中西医研究进展概述[J].世界中医药,2014,9(8):974-976.
[4]蔡治国,刘伟.慢性咳嗽中医诊疗思路探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7):595-596.
2016-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