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房颤病验案一则
2017-01-15陈爱萍
陈爱萍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09
老年房颤病验案一则
陈爱萍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09
老年房颤 医案 中医药疗法
房颤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现代医学主要围绕着控制心率和防栓、抗栓治疗,不能完全控制并发症和稳定疗效是临床治疗的最大困扰。中医学据其临床表现将其归为“惊悸”“怔忡”范畴,“惊悸”最早出现于《金匮要略》“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张仲景认为因惊而脉动、因虚而心悸,即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内经》云“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老年房颤病病机多以本虚为主,气阴两虚是发病之根本。笔者兹举治验一则,期与道中人商榷并求雅正。
案例:患者张某,女,63岁。2016年4月1日首诊。反复心悸胸闷18年。既往史:2003年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后,2005年左肾上腺髓性脂肪瘤切除术后,2008年确诊糖尿病,2012年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后。2006年因房颤用电击后复律,2013年1月因房颤再发行射频消融术,但术后3个月即复发。2013年底始多方求治中医,未尽其效,房颤每年发作10余次。刻诊:心悸胸闷时现,乏力、汗多,脚凉,夜寐欠安,纳食可,大便不成形,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气阴两虚,心神失养。治法:益气养阴,宁心安神。处方:太子参、黄芪、丹参、酸枣仁、炒麦芽各15g,麦冬、赤芍、炒白术各12g,瓜蒌皮、枳壳、郁金、川芎各9g,红景天、炙甘草、柴胡、五味子各6g,生牡蛎25g。14剂。二诊:心悸、乏力、夜寐改善,但胸闷无明显缓解,时感手麻,汗多微收敛,纳食可,大便不成形,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心神失养。治法:益气养阴,活血祛浊,宁心安神。守方去生牡蛎,加鸡血藤15g,甘松6g,地龙9g。14剂。三诊:胸闷、乏力、多汗、睡眠皆明显改善,脚凉有所缓解,手麻偶现,但有一日因劳累后心悸明显,纳食可,二便可,舌红、苔薄白,脉弦。守方,黄芪、太子参增至18g。14剂。之后持续治疗半年,患者自觉诸症皆明显改善,身体自觉基本恢复。多年未曾离开当地外出旅游,经征询医师意见后出外旅游1周,回来后因劳累、用药未及时加上,在之后的2个月内房颤又间断发作3次。后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益气养阴剂量加大,处方如下:太子参、黄芪、生牡蛎各30g,丹参、酸枣仁、炒麦芽各15g,麦冬、枳壳、赤芍、炒白术各12g,瓜蒌皮、郁金、川芎、炙甘草各9g,五味子、红景天各6g。14剂。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该患心悸胸闷反复发作10多年,屡经手术,气血损伤,无以修复,乃典型的气阴两虚,心神不宁证。药用黄芪、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红景天、炙甘草益气养阴;丹参、郁金、赤芍、川芎活血化瘀;柴胡、瓜蒌皮、枳壳疏肝理气;酸枣仁养心安神,白术益气、止汗,牡蛎安神敛汗,麦芽和胃。全方标本兼顾,共奏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之效。
结语:中医药治疗房颤可调整气血阴阳,标本兼治,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延缓复发,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心之气阴两虚伴痰瘀内扰心神为房颤的病机。阴血不足,心失所养,血脉无以充盈,阳气虚弱,鼓动无力,脉气不相连续,故见脉结代,心动悸。久病、劳累、饮食失节和情志所伤为常见病因,气虚、阴虚、瘀血阻滞为基本病机,本例患者为典型的气阴两虚证,在临床治疗房颤时,主要益气养阴,辅以活血化瘀,药证相符,自然收效。
201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