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药学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探索△

2017-01-14白梅荣巴根那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医药药学研究生

白梅荣 巴根那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43)

蒙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民族医药体系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朝阳产业之一。由于医药行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竞争力强、高回报的产业。因此,蒙医药行业也已成为内蒙古地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医药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轨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药物的研究、开发、创新和生产对高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和提高蒙药学研究生教育创新性,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从发达国家的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的蒙药学研究生培养实际情况,简述了蒙药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点滴思路和模式。

1 发达国家的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1.1 美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美国药学研究生教育主要有以下特点:培养计划比较重视密切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能够较全面地去考虑研究生的选拔,入学考试成绩不作为录取研究生的唯一标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全面考察;要求学生加强课程学习,实现基础理论知识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学习,如化学、生理学、材料学、生命科学、信息学等。极其重视科研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特色,以竞争取胜和富于创业精神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灵魂,这使得美国的药学研究生教育展现出勃勃生机,使美国在医药行业中独占鳌头,同时也给他们的经济带来了辉煌的战绩。

1.2 德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德国大学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教师必须开展科学研究,同时也鼓励研究生参与研究。强调/学术自由0,注重学业成就,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必须以学科的最新知识水平为基础。在保留传统学位体制的同时,引进国际通用的硕士课程和欧洲学分转换制,方便学生在欧洲范围内的转学;德国实行的学分制无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教学管理严格体现在考试严格上,学生可以不上课,但必须通过严格的考试。一般来讲,博士生的培养主要包括导师的指导和博士生的独立科研、教学实践两个环节。由于严谨的学术氛围和努力的科研精神,使他们赢得了全球同行的尊重,也使他们在医药领域中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1.3 日本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日本培养研究生实行讲座制度,讲座由1名教授、1名助理教授和2名助教组成。讲座的主要任务是在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对课程学习没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他们很注重科学实践研究,每周至少有1次研究进展汇报、科技讲座和交流,培养研究生善于利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学术观点和理念,以最高效率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他们在药学方面申报的专利和新药仅次于美国,每年有数百种新药上市。

2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高等教育的现状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药学于2005年开始招生蒙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人数由2005年8人增加到2016年的120人。目前,内蒙古民族大学如何扩大招生规模及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如何解决蒙药学人才转型和定位的问题等直接关系到蒙药学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问题。

本院蒙医药学研究生教育管理是在2002年招收的民族医学研究生管理经验基础上,借鉴区内外同类高等院校成功的管理经验,并结合蒙医药学院的实际情况逐渐形成的具有蒙古民族特色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

3 蒙医药发展现状

蒙医药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国家的民族政策和中医药政策的指引和关怀下,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蒙医药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蒙医药特色的发挥、环境的改善、服务能力的增强、业务量及规模的扩大,全国八省区的蒙医药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逐步认识化学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增强了“回归自然、崇尚绿色”意识,已经逐渐认可和需求蒙药的在医疗事业中的贡献。全国现有蒙医二级以上医院122所,其中三甲医院4所、二甲医院34所。目前,在岗蒙医医务人员16000余人。全国现有蒙中药企业21家,其中专业蒙药企业6家,可生产散剂、汤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多种剂型。目前,在药品企业、研究机构和检验机构在岗蒙药与药物制剂专业(蒙授)工程技术人员2000余人。然而,6家蒙药企业以仿制药为主,创新药的开发力度不够,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新药创新基础薄弱。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很少、研究队伍力量分散和整体创新意识薄弱致使新药研究与开发效率低。与企业比较,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资源禀赋来说是技术知识密集、研究力量优势突出、研发辅助设施完善、研发管理体系完整的组织体,是国家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内的两支主力军。因此,采用产学研结合方式培养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本院与区域资源共享和双赢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4 目前蒙药学研究生创新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目前,蒙药学研究生教育在教育观念、人才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应先从以上几点切入分析和寻找解决方案。

4.1 教育观念方面:教育的使命是尽可能使每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虽然我们在教育研究生时侧重研究生的独立人格、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的理念,但研究生在整个教与学中还是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缺乏一种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可能现代大部分学生还是喜欢灌输式教育,不积极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通过3年的实践和研究大部分学生很难形成创新思路和思维。目前如何培养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能力的蒙药学研究生是时代需求和社会任务。

4.2 人才管理方面:在招生中,应进一步强化复试和面试环节的作用,扩大导师的选择权,根据蒙医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导师各自的研究方向确定考核形式和方法,加强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面试。应考虑优先录取基础知识面广、创新意识强的考生。在培养过程中,应重点考核学生平时中英文献利用率、实验设计思维、多学科交叉能力、动手和分析问题能力、创新思路的形成及论文完成情况。

4.3 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虽然本院招收蒙药学研究生12年历史了,但教学方法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占很大比重。还是简单地把学生看成是知识接受者,灌输老师的经验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缺少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引导,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性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从学生进实验室那一刻开始,首先让他去认识实验室的概念及作用;其次让他去读懂导师课题相关学科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前沿问题,并提高文献探讨和案例探讨等启发式教育的比重,让学生独立完成较详细的实验方案;再让他投入到真正的实验研究中,遇到难题先让学生写出解决方案,而不是老师帮他解决,这样逐渐培养其学生独自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

同时,在短期内要进一步加大并强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方案。应在充分发挥现有研究生教育培养优势和潜力的同时,采用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国内外联合等多种形式办学,将有利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逐步形成多途径、多形式培养高层次蒙医药人才的格局,以适应我国医药事业发展的多方面需要。

总之,当今世界的“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的时尚和发展趋势之下,蒙医药事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符合未来药物的研发方向和市场需求的新蒙药的开发的重担已落在当今蒙医药研究生及研究者的肩上,只有创新成果才逐步被广大国内外患者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扩大蒙药市场,更好地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1]张永泽,岳志伟,余伯阳,等.我国药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方向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94-96

[2]胡明,蒋学华,张志荣,等.国外高等药学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发展及定位探讨[J].中国药学杂志,2007(21):1676-1678

[3]刘明星,汤媛,黄远珺,等.药学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探索[J].药学教育,2008,24(3):8-11

[4]徐勤,白先群,齐娜.药学研究生教育创新机制的实施方案[J].药学教育,2009,25(3):9-11

[5]舒丽芯,和蕾,周 东.药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药学实践杂志,2010,28(3):232-234

[6]檀律科,何华,孙忠进,等.创新意识下的药学研究生文献检索课程[J].药学教育,2011,27(2):27-29.

[7]张璐,娄小娥,韩峰,等.开展药学研究生国际交流的实践与思考[J].药学教育,2012,28(6):1-5.

[8]龚受基.对药学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的思考[J].广州化工,2012(13):200-201.

[9]张迪,刘雅茹.建立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药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5-7

猜你喜欢

医药药学研究生
传统医药类非遗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