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空运救护队组建实践及探索
2017-01-14彭明强
吕 瑞,彭明强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
医院管理
我国空运救护队组建实践及探索
吕 瑞1,彭明强2*
(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
鉴于目前“空中医学救援”尚无定义,本文将其定义为:通过配有医疗设备并符合医疗救护条件的直升机、固定翼飞机等民用航空器对伤、患者提供医学相关的救援支持。包括使用民用航空器将医务人员送至伤患者处,运送伤患者至医疗机构并在途中提供生命支持,以及运送活体器官等。
我国将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用于医疗救援工作的历史可追溯至抗美援朝时期[1],但长久以来,此类救援多以军方为主体,主要用于紧急灾害救援,尚未将其扩展到日常院前医疗急救领域。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医疗需求的提质升级,许多企业、单位、政府等组织机构跃跃欲试,纷纷开始尝试涉足空中医学救援领域,希望将其常态化。然而,真正成功开展起空中医学救援工作者少之又少。个中缘由复杂,其中包括专业空运救护队的组建在国内尚无规范和标准,可取经验少,其专业性、技术操作的难度等均远大于地面急救。因此,规范空运救护队组建,是顺利推进我国空中医学救援工作的关键之一。本文旨在了解我国空中医学救援中专业空运救护队的实践情况,结合国外成熟经验,探究适合我国的切实可行的空运救护队组建模式。
1 我国空运救护队组建实践情况
本文所称空运救护队,是指从事空中医学救援工作的相关人员。包括飞行员、机务人员、医生、护士等。由于目前国内真正使用民用航空器开展空中医学救援工作的单位屈指可数,空运救护队的组建方式及标准等也均由各单位依情况自行而定,对于从事空中医学救援的飞行员、医护人员等相关工作人员的资质要求,国内更是没有具体标准和规定。现将我们对国内开展空中医学救援工作较成熟的3家单位的空运救护队组建实践调研结果介绍如下。
1.1 河南宏力医院
河南宏力医院空运救护队由飞行员、机务人员和医护人员组成,目前共25人。其中飞行员10人,有EC-120飞行资质者7人,有EC-135飞行资质者3人;机务人员9人,有EC-120机型签署资质者2人,有EC-135机型签署资质者3人,另有4人已取得基础执照;直升机救护专业医护人员6人,均已赴德国Allegemeiner Deutsche Automobil Club-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ADACHEMS)培训学院完成了直升机救护专业培训。
宏力医院空运救护队中,飞行员来自国家体育总局安阳航校和中国民航大学,要求取得EC-120或EC-135机型的飞行资质,其飞行员的飞行时数均>2400h;机务人员招聘的是有资质有经验的人员;或是从大学毕业生中招聘再培养,使其取得基础执照,并签署特定机型资质。医护人员则选择有急诊、重症监护(ICU)工作经验,且工作时间>5年,并参与过直升机救护专业培训的人员。执行任务时,每一组机组成员中飞行员、医师、护士的搭配方式为2名飞行员加1医1护。医护人员会随机携带内外科急救包,内有创伤处置、建立静脉通路、骨折固定、止血及药品等物品。
1.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西京医院与中飞医疗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73人的专业飞行医疗队,包括飞行员、机务人员等41名,医务人员32名,是中国第一家成建制专业飞行医疗队。飞行队由飞行指挥长、飞行员、机务人员(机械师、地面引导员、航务值班员)等组成,飞行指挥长为特级飞行员,飞行员均来自空军功勋陆航团,每名飞行员一般都持有2~3种机型飞行执照。医务人员由24名医生和8名护士组成,医护集合了急诊、麻醉、神外、烧伤、呼吸、心内、神内、儿科、输血、骨科创伤组、老年等共11个突发病学科。所有飞行医生均拥有博士学位,队员拥有多年急诊抢救或ICU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创伤抢救、脏器支持、穿刺等急救理论和操作技术,大部分队员参加过汶川、玉树、岷县抗震救灾等一系列重大应急救援。飞行护士工作年限都在5年以上,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仪器操作和各种抢救配合,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和抢救经验。执行任务时,每一组机组成员中飞行员、医师、护士的搭配方式为2名飞行员加1医1护。
1.3 北京999急救中心
北京999急救中心空运救护队由飞行员、机务人员和医护人员组成。其中飞行员、机务人员由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负责选拔、培训、资质认证等,而后提供给999急救中心,用于空中医学救援,飞行员分2组,北京怀柔基地有1组飞行员全天候待命,另留1组飞行员备用,在岗飞行员均有EC-135飞行资质;参与空中医学救援工作的医护人员共50人,均具有急诊、ICU工作经验,并被要求参与德国ADAC直升机救护专业培训,现已有8人完成培训。执行任务时,每一组机组成员中飞行员、医师、护士的搭配方式为2名飞行员加1医1护。医护人员随机携带急救包,该急救包是中心根据救援需求和救援经验,以及参考德国ADAC使用的急救包,自行设计而成的,内容搭配较为成熟,方便直升机携带和使用。
2 国内3家单位空运救护队情况对比
2.1 人员配置情况对比
河南宏利医院、西京医院和北京999急救中心的空运救护队组建情况十分相似:(1)队伍基本由飞行员、机务人员和医护人员组成,人员数量越多则分科越细。其中,西京医院空运救护队人员数量相对较多,分科也较为详细。(2)医护人员至少需要有急诊或者ICU工作经验,且技术熟练。宏力医院和999急救中心还将医护组人员送往德国ADAC参加直升机救护专业培训。(3)飞行员和机务人员都必须取得相应机型的操作资质方能上岗。(4)3家单位选用的机型相同或相近,因此在机组搭配上也一致采用了1名医生、1名护士、2名飞行员的方式。事实证明,这样搭配也是较为高效和合理的。
2.2 实施救援情况对比
宏力医院空中医学救援工作开始于2011年;西京医院和999急救中心均开始于2014年。3家单位使用救护直升机进行空中医学救援实施较为顺利,救援迅速,收效良好。而999急救中心因其专业性质,出机频次明显高于其它两家医院。
截至2015年年底,宏力医院空运救护队共执行任务4次,救援患者3人次,分别为1例3岁儿童创伤患者、1例67岁颅脑外伤脑出血患者、1例惊厥昏迷小学生;运送活体器官1次3个标本至郑州,用时35min。转运成功率为100%。其中,救援车祸创伤3岁儿童时,2min直升机起飞,7min直升机到达备降点,直升机现场救护全程仅用18min,比救护车节省了大约40min。
截至2015年年底,西京医院空运救护队执行任务>5次,救援患者5人次,分别为1例脑血管意外患者、1例脑炎伴肺部感染患者、1例糖尿病急症患者、1例车祸意识尚不清醒患者以及1例高速公路突发心梗患者,转运成功率为100%。
999急救中心的救护直升机使用频次较高,平均每月出机30次左右。除京津冀地区,中心也接受全国范围的求救。
3 我国空运救护队现存问题分析
3.1 尚未形成专业人员统一管理机制
从大环境上讲,国内尚未建立对空中医学救援工作的统一管理体系,尚未确立与之相应的牵头负责的部委,也没有相关部门明确的职责或任务分配。就目前来看,主要是各地有条件和能力的单位或地方政府在摸索空中医学救援工作的发展道路。在此情况下,就空运救护队组建而言,也就无法形成统一的资质认证机构,无法对其进行统一管理,无法明确和保障其队员相应的权利义务等。
3.2 缺乏权威培训机构
当下国内既缺乏有经验或资质的人力和机构来承担空中医学救援人员的培训工作,也缺乏政府对此类培训机构的政策、资金、技术等各方面的支持。目前开展空中医学救援的各家单位,均是将其空运救护队医护人员送至国外成熟机构进行培训,如德国、美国。如此一来,提高了专业人员的培训成本,进而增加了空运救护队的组建难度。
3.3 缺乏人员配置统一规范和标准
由于国内尚未建立针对空运救护队人员的资质认证及培训机构,所以凡开展空中医学救援工作的单位均各凭经验,借鉴国外成熟机构的人员配置规范和标准,自行配置人员。各家单位虽本着负责的态度严格挑选人员,其建立的空运救护队能力毋庸置疑,但放眼全国,横向相比,人员资质难免有些参差不齐,这将给解决医患纠纷等将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埋下隐患。
4 我国空运救护队发展探讨与建议
4.1 建立健全空运救护队人员资质认证机构
空运救护队包括飞行员、机务人员、医生和护士,涉及飞机驾驶、飞机及机上设备保养维护、以及急救处理、空中生命体征维持、空中医疗技术操作等工作,专业性极强,其中每一名工作人员都需要相应的资质认可,使权利义务得以明确,进而合法合规开展工作。可以说,资质认可,是专业空运救护队组建的基本保障。因此,建立健全空运救护队资质认证机构势在必行。
4.2 组织设立空运救护队人员专业培训机构
空运救护队人员培训机构可由市场运转,政府出台相应准入政策给予支持和规范,鼓励从国外引进先进成熟的技术、方法及师资等,同时,在培训机构与资质认证机构和用人单位之间搭建桥梁,形成体系。如此,可方便空运救护队的组建,并降低人员培训成本。
4.3 制订空运救护队人员配置规范及标准
为将空中医学救援工作规范化,形成统一操作路径,需要组织专家,参考国际通行规范及标准,总结经验,对我国空中医学救援不同任务、不同机种的人员资质要求、配置方式,救援过程中的任务分工、操作规范及流程等进行细化,形成统一行业规范及标准,以避免不必要的纰漏,降低风险,剔除隐患,也可明确责任,使管理有据可依。
[1] 顾建儒,张美进,丁迎周.国内外直升机应急医学救援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1,6(3):252.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02003)。
2* 本文通讯作者。
2016-12-23
20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