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经口咽前路松解后路复位融合术治疗小儿鹅颈畸形围手术期护理
2017-01-14马殿群
王 珊,马殿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骨科,北京 100045)
1例经口咽前路松解后路复位融合术治疗小儿鹅颈畸形围手术期护理
王 珊,马殿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骨科,北京 100045)
患儿男性,6岁8个月,以”走路不稳进行性加重6个月”为主诉入院。否认头颈部外伤史。入院查体:步态不稳,双下肢肌力3~4级,右下肢肌力减弱较明显。 CT示“颅底-寰枢椎节段骨性椎管狭小,硬膜囊受压”。入院诊断:寰枢椎固定性前脱位合并延脊髓病。先试行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牵引重量 5kg(体重 30kg),持续 15min,颅骨牵引10d,拍颈椎侧位片未见明显复位。遂于全麻下行“一期经口咽前路松解后路复位融合术”。术后头颈胸支具固定枕颈部,带气管插管送入PICU,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鼻饲、口腔护理等,术后d4拔出气管插管,转回骨科病房继续鼻饲及口腔护理,术后d7拔出鼻饲胃管,咽后壁一期愈合。下地行走步态较术前稳定。
1 术前护理
(1)颅骨牵引护理:患儿取卧位,在头部两侧放置沙袋,保持头颈部处于正立位。牵引过程中注意始终保持牵引绳、头、颈和躯干成一直线。观察颅骨牵引针孔处渗血、分泌物及其周围皮肤情况,保持头部皮肤清洁。牵引重5kg,保持牵引锤悬空,牵引绳上不能放置任何物品,以免影响牵引效果。告知家长维持有效牵引的重要性,牵引重量根据病情遵医嘱调节.不可随意增减。(2)心理护理:患儿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差,常表现为哭闹、抗拒治疗。我们每天安排讲故事、听音乐、学唱儿歌等互动环节,责任护士每天给配合治疗的患儿床头贴卡通贴纸以示鼓励,充分调动了患儿治疗的积极性。(3)口腔护理:术前3d每日用 0.02%醋酸氯己定于三餐后及睡前漱口,每次5ml。由于手术为口腔入路,口咽部结构复杂,因此术前请口腔科医生会诊,彻底消毒牙齿及牙龈。术前了解有无鼻窦炎、牙龈炎、咽喉炎等口腔鼻腔疾患,如有相关疾病,需及时处理。
2 术前训练
(1)呼吸系统训练:如:深呼吸、吹水泡训练、吹气球或吸气锻炼器练习及有效咳嗽练习。(2)排便训练:行床上大小便训练,防止术后排便排尿困难。(3)张口训练:在护士指导下使患儿最大限度张大口腔,使口腔周围的肌肉松弛,防止术中长久撑开口腔导致下颌关节脱位及肌肉痉挛。(4)表达训练:训练患儿学习用手势及写字交流,也可以使用面部表情表达不适感,以代替术后的发音困难。
3 术后护理
本例术后的特殊护理包括:(1)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氧饱和度保持>95%。密切观察有无呛咳、声音嘶哑,并与术前对比;观察颈部有无血肿。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观察四肢动度,感觉情况。(2)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掌握正确的吸痰方法:每次吸痰≤15s;密切观察血压、呼吸、氧饱和度,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吸痰。每4h雾化吸入1次,湿化痰液,促进排出。(3)口腔护理:术后0.9%氯化钠 40ml加庆大霉素 16万单位,1次/h口腔喷雾,每日消毒喷雾器并更换喷雾液,口喷前清除口腔分泌物,先试喷,确认有雾。喷雾冰箱保鲜,24h有效。术后7d停止,每日早晚各行一次口腔护理。(4)营养支持:胃管在术后护理尤为重要,以减少感染几率。术后d5鼻饲温开水,每次约200ml,3次/d;术后d6鼻饲全营养素,每次200ml,3次/d,注入全营养素前后应注入适量温开水,保持胃管的通畅,防止堵塞。 根据患儿情况逐渐增加。5~7d拔除胃管后进流食、半流食至普食。(5)体位护理:术后寰枢椎相对稳定,翻身时戴好颈托,勿使颈部过伸或旋转,保持头、颈、躯干平行;拔除伤口引流管后5~7d可坐起,佩戴支具可下床活动。(6)功能锻炼:指导患儿尽早活动,如练习深呼吸、上肢及下肢运动,减少并发症,并增强患儿及家长信心。
4 出院指导
术后佩带支具3~4个月。避免颈部活动,禁止做低头、仰头、旋转等动作,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看书,防止颈部疲劳,避免高枕、软枕,保持颈部功能位。术后3个月禁止负重,抬重物;坚持功能锻炼。
5 讨论
经口咽前路松解及后路融合手术以感染为较常见的并发症,Jones等[1]报道伤口感染率可高达 31.6%,我们认为预防感染最主要的措施在于:患儿年龄小,配合程度,心理护理以及术前准备充分,严格的口腔消毒,术中动作轻柔、准确、细致,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精心口腔护理,并加强抗感染和全身支持疗法。感染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本例患儿无感染发生。我们的护理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1]Jones DC,Hayter JP,Vaughall ED,et al.Ompharyngeal morbility following transoral approaches to the upper cervical spine[J].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1998,27 (4):295-298.
2017-02-27
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