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体质学说在冠心病一级预防的理论研究

2017-01-14张小芳李志月莫辛欣潘晓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体质冠心病因素

张小芳,李志月,莫辛欣,潘晓彦

·理论探索·

中医体质学说在冠心病一级预防的理论研究

张小芳,李志月,莫辛欣,潘晓彦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患病率持续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对其进行有效预防是减轻国家和人民经济负担的重要措施。一级预防是防治冠心病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从中医体质学说入手,研究冠心病易感体质因素,做好冠心病的体质分型,筛查冠心病高危体质类型,是实现冠心病“防治关口前移”的重要措施。

冠心病;胸痹;心痛;中医体质;一级预防;治未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患病率持续上升,且有年轻化趋势,因此美国人将冠心病称之为“时代的瘟疫”。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人们对健康提出高要求,诊治冠心病方法较多,但冠心病依然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其管理依旧处于“重治轻防”阶段,如何切实有效做好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是医学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中医体质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体质可客观分类又具可调性,使体质群体预防和个体预防成为可能,将在中医“治未病”实施过程发挥作用,有利于全球性公共健康[1]。由于体质因素在冠心病发病的重要性,因此引入现代医学“一级预防”概念,探讨体质对冠心病一级预防的指导意义,以期为进一步建立基于体质差异性的冠心病易感病人个体化预防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1 中医体质学说

冠心病一级预防是指在未形成疾病之前,干预形成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使其不发生或延缓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根本上解除冠心病发生[2],主要是针对致病因素的预防。中医学认为相同事物或相异事物在某一点上性质相同,则在同质间产生一种自然亲和力,从而发生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现象,称之为“同气相求”[3]。偏颇体质与致病因素之间存在 “同气相求”现象。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病相关”,体质与疾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即个体体质决定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对某种疾病的易罹性,且决定机体反应性而影响疾病性质和病理过程及转归[4]。

冠心病一级预防主要是消除或减少外界致病因子危害。关于疾病发生,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须”,着重改善自身防病、抗病能力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在一定时期内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调性,是一种按时象展开且随个体发育不同阶段而不断变化的生命过程。个体体质发展过程受到生活条件、饮食构成、地理环境等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等影响,有时起决定性作用。通过调整体质偏颇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既体现4P医学的预防性又实现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2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体质的形成与发展既取决先天遗传因素又受后天环境影响,研究表明,个体体质类型与年龄、性别、情志、饮食、地理、劳逸、疾病等诸多因素相关性[5]。公认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腹型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缺少蔬菜水果,精神紧张,大量饮酒[6]。这些危险因素与影响体质形成因素相吻合,除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史不可改变,其他9种危险因素均可改变,也可通过调理偏颇体质预防冠心病发生。

2.1 饮食因素 饮食习惯是形成地域人群间及个体间体质差异的重要原因,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科学的饮食习惯,合理的膳食结构,全面而充足的营养可增强体质,甚至可使某些偏颇体质转变为平和质[7]。相反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容易形成偏颇体质导致疾病发生。如饮食厚味,则助火化热,导致阴虚体质;滋嗜肥浓脾胃必多生痰,促使痰湿体质形成。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饮食结构不平衡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食肥甘厚腻影响血脂,脂肪饮食总量是影响血胆固醇浓度的主要因素,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正相关[8]。

2.2 生活起居和劳欲因素 生活起居主要包括作息安排、劳逸等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生活起居是否有规律,将会对脏腑气血阴阳盛衰造成不同影响形成体质差异。运动不仅是健身手段,更是防病治病的措施。冠心病本质是生活方式疾病,生活方式干预和原发病治疗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的根本措施,在此基础才能获得一级预防的益处[9]。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和干预性研究表明,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治疗结合是有效的冠心病预防策略[10]。运动不仅是健身手段,也是防病治病的措施,已获得医学界的肯定。《冠心病病人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通过有效强度的运动刺激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冠状动脉斑块,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11]。

2.3 精神情志因素 《灵书·本脏》云:“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若长期受到强烈精神刺激,引起持久的情志异常波动,超过人体生理调节范围,会影响脏腑经络功能,导致机体阴阳气血失调或不足,对体质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形成某种特定体质。有报道,消极情志通过心身机制,干扰生理功能,削弱体质,或促成体质偏颇失调[12]。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除传统危险因素外,精神情志因素也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相互作用,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命质量和预后,因此情志调和是心血管健康的基石,不良的精神情志刺激不仅加速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影响病人的治疗和康复,也是引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导致病人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13]。

2.4 疾病因素 疾病是体质形成过程的一个重要干扰因素,尤其是一些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不仅损害人体各个部位,还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和,从而影响体质状态[7]。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血压与冠心病风险在病因学上密切相关[14];大量研究发现,高血压是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影响心血管死亡事件发生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5-16]。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冠心病2型糖尿病病人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为单纯冠心病人群的2倍~4倍[17]。因此糖尿病是冠心病不良进展的促进因素[18]。

2.5 先天遗传因素 体质秉承于先天遗传因素,又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先天遗传因素决定体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是体质的基础。冠心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已达成普遍共识。大量临床研究与流行病学调查证明,冠心病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其原因包括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二者间相互作用[19];不少研究已证实,冠心病的遗传度为40%~60%[20]。

3 冠心病的中医体质分型

冠心病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属“胸痹”“心痛”范畴。有关冠心病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角度各有侧重,有强调正虚者,有强调邪实者,但本质上是一致的:即本虚标实。体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且体病相关,因此体质是疾病“活性载体”或疾病发病“共同土壤”。目前运用中医体质学说干预疾病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一定疗效。因此有必要通过冠心病病人的中医体质类型,筛选存在冠心病高危险因素的偏颇体质类型,以期对易感人群的偏颇体质进行调整,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王健等[21]利用横断面调查冠心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及其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筛选出冠脉狭窄程度较严重的偏颇体质类型,其结果显示: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阳虚质可能为冠心病人群的主要体质类型,且体质类型与冠脉狭窄程度相关,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冠心病病人冠脉狭窄程度较重。李小燕等[22]对300例冠心病病人进行体质辨识,排名前3位的体质类型依次是血瘀质(31.0%)、痰湿质(23.0%)、气虚质(15.7%),这与单艳梅等[23]研究结果相似。大量流行病学资料证实,冠心病病人中医体质类型以虚、痰、瘀为主,这与冠心病病因病机的共识一致:正虚为本,痰瘀邪实为标[24]。

4 中医体质学说对冠心病病人一级预防的指导

当代医学模式特征是从治疗扩大到预防。王琦教授根据中医“治未病”理论,提出“体质三级预防”学说,即调体拒邪、调体防病和调体防变,针对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为中医从人群角度预防疾病提供可能的方法与途径。现代医学冠心病一级预防主要针对危险因素,降低有害暴露水平,增强个体对抗有害暴露的能力,预防疾病(或伤害)发生或至少推迟疾病发生,是消除疾病根本措施。中医体质学说对冠心病病人一级预防指导主要体现在调节体质的偏颇,尽可能地改善和纠正偏颇体质,使机体正气强盛,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4.1 体质筛查 调节体质前提是辨别体质类型,中医体质客观评价多采用中华医学会2009年颁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CCMQ)[25]进行体质辨识,明确自己的体质属性。

4.2 因体调养,精准预防 冠心病的高危体质类型主要是气虚质、血瘀质、痰湿质、阳虚质以及其兼夹体质。应当根据体质类型,因体调养,多法合用,精准预防。

4.2.1 气虚质 气虚质者多为元气虚弱,调体原则以培补元气、补气健脾为主。饮食调养选择性平偏温、健脾益气食物,如小米、土豆、鸡蛋、鸡肉等。孙思邈云:糜粥自养,为“天下第一补品”,易被人吸收,对气虚质者适宜。选择营养丰富而易消化吸收食物,不可不问寒热虚实而蛮补,更不可不考虑脾胃运化功能而一味乱补。“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以补中益气汤或四君子汤为基础调体用方,但注意把握剂量,不可峻补;佐以理气药,以防壅滞气机;避免虚中夹实。运动健身选择柔和传统健身功法,如太极拳、太极剑等,还可练“六字诀”的“吹”字功,注意“形劳而不倦”,锻炼以多次数、低强度运动方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悲忧伤肺,悲则气消,在精神调摄方面不宜过思过悲,多参加有意义社会活动,多与人沟通,培养积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起居调摄,防寒保暖,防止劳汗当风;微动四肢,以流通气血,促进脾胃运化,但不可过于劳作,耗伤正气。

4.2.2 血瘀质 血瘀质者调体原则是活血祛瘀,疏利通络。此类体质人群在饮食上选择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生山楂,红糖、葡萄酒、油菜、香菇等;但注意不宜食用收涩、寒凉、冰冻之品。选用药物调体时要结合病人具体情况,因“干血”内留而导致血瘀质者应注意养阴以活血;女性更当注意活血药物应用,以防动血而致月经过多。“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体气血贵在流通,运动能够促进血行,使气血流通。步行健身法、徒手健身操及导引、五禽戏等都可促进全身血液运行,可经常坚持锻炼。已患冠心病者,由于心血管机能较弱,不宜进行大强度、大负荷体育锻炼。运动过程中随时监测心率和注意主观感觉,出现不适,立即停止,必要时到医院就医。寒冷等刺激容易导致血瘀,血瘀质者应注意避免寒冷刺激。长期精神抑郁容易导致血瘀质,诱发心血管疾病。应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及时消除不良情绪。

4.2.3 痰湿质 痰湿质调体原则是健脾祛湿、化痰泄浊。《素问·奇病论》“数食甘美而多肥也”,痰湿体质者在饮食上要少吃肥甘厚腻、滋补、寒凉饮食。以清淡为主,多摄取宣肺、健脾、化湿和通利三焦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扁豆、蚕豆等。单纯痰湿质者可用燥湿运脾的平胃散加减化裁调理,选药苍术、白术、茯苓、佩兰、砂仁、厚朴、陈皮等为主;临证用药时特别注意是否存在兼夹体质,灵活选方。“脾为生痰之源”,脾喜燥恶湿,痰湿体质之人应注意保持居室干燥,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湿冷天气减少外出,避免受寒淋雨。痰湿体质之人形体大多较肥胖,应当加强机体物质代谢过程,做长时间有氧运动,如散步、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负荷强度较高时注意节奏和频率。

4.2.4 阳虚质 阳虚质调体原则是补肾温阳。应多吃甘温食物,以温补脾肾阳气为主。常用补阳食物可选用羊肉、狗肉、刀豆、荔枝、龙眼、樱桃、杏、核桃、栗子、韭菜、茴香;阳虚体质者,平时不宜多食生冷、苦寒黏腻之品,即使在盛夏也不要过食过寒凉之品,如田螺、螃蟹、西瓜、黄瓜、苦瓜、冬瓜、芹菜、绿豆、蚕豆、绿茶、冷冻饮料等。药物调体时选用桂枝、附子、肉桂等温阳之品,但医生遣方用药时应注意适当添加养阴之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同时兼顾脾胃;阳虚质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辛热温阳的药物,不可自行滥用、误用。起居应根据“春夏养阳”理论,春夏季节适当多做户外锻炼,可选择适合项目,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跳绳及各种球运动,以振奋阳气,促进阳气的生发和流通;适当短距离的跑和跳跃运动,如跳绳,踢毽等可振奋阳气;阳虚体质以振奋、提升阳气的锻炼方法为主,古代道家养生长寿术中核心功法卧功中以脊柱、腹部运动、调节督脉、任脉为主,滋阴养阳;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可补肾助阳,改善阳虚质。阳虚者性格多沉静,内向,常情绪不佳,易于低沉,应调情感,和喜怒,去忧悲,防惊恐;调摄方法,学会自我排遣不良情绪,善于与人交流和倾诉,培养开朗性格,宽宏大量,以预约改变心境,提高心理素质,多参加社会团体活动。

体质是认识个体、认识疾病、制定治疗原则和维护健康的一条思维主线,作为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贯穿冠心病的整个过程。预防冠心病从调节体质入手,但改善体质并非一蹴而就,是一个按时象展开的生命过程。因此,调节体质,预防冠心病应当在个体发展不同阶段都予以重视,尤其是婴幼儿时期、青春期、更年期和老年期,这4个关键时期是纠正体质偏颇,改善身体素质的良机,需大众在养生保健中把握。

[1]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4.

[2] 杨阳,杨宝元,张磊,等.从中医“治未病”思想谈冠心病的一、二级预防[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111-113.

[3] 陈晓楠.“同气相求”理论对中医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1):135-136.

[4] 王琦.辨题-辨病-辨证诊疗模式-中医体质理论的临床应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9-30.

[5] 王琦,朱燕波,折笠秀树,等.中医痰湿体质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1):10-13.

[6]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2010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EB/OL].http://www.medlive.cn.

[7] 王琦,李英帅.中医体质学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88:100.

[8] 郜晓红.冠心病患者的饮食营养教育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3):187-188.

[9] 凌寒.一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多学科共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7):3.

[10] 马依彤.《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中国循环杂志,2015,11(30):71-74.

[11]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预防学组,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冠心病患者运动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7):575-586.

[12] 张蕾.浅谈体质与情志的关系[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2):71-73.

[13] 车琮璐,刘鹏.精神心理心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及有效干预措施[J].医学信息,2015,28(43):443.

[14] 张敬霞,王伟,李海鹏,等.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8):768-773.

[15] Sehested T,Jeppesen J,Habsen TW,et al.Risk stratification with the risk chart from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compared with SCORE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J Hypertens,2009,27(12):2351-2357.

[16] Rembek M,Goch A,Goch J.The clinical course of acute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Kardiol Pol,2010,68(2):157-163.

[17] 杨跃进,吴永健,宋光远.心血管疾病与糖调节异常冠心病患者的血糖管理[J].中国循环杂志2010,25(3):186-188.

[18] Saely CH,Drexel H.Is type 2 diabetes really a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equivalent?[J].Vascul Pharmacol,2013,59(1-2):11-18.

[19] Sing CF,Stengard JH,Kardia SL.Genes,environment,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03,23(7):1190-1196.

[20] Zdravkovic S,Wienke A,Pedersen NL.Heritability of death from coronary heart disease:a 36-year follow-up of 20 966 Swedish twins[J].J Intern Med,2002,252(3):247-254.

[21] 王健,滕涛.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及其与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5,21(11):10-12.

[22] 李小燕,何焯根,陈润东,等.300例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2015,13(8):964-965.

[23] 单艳梅,周华,戎靖枫,等.冠心病病人中医体质类型特点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6):561-563.

[24] 卢红蓉,杜松.冠心病病因病机理论研究概述[J].环球中医药,2015,8(2):186-189.

[25]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7.

(本文编辑薛妮)

湖南中医药大学老年护理科技创新团队资助

湖南中医药大学(长沙 410208)

潘晓彦,E-mail:570843418@qq.com

R542.2 R256.2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7.05.036

1672-1349(2017)05-0627-03

2016-07-25)

引用信息:张小芳,李志月,莫辛欣,等.中医体质学说在冠心病一级预防的理论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5):627-629.

猜你喜欢

体质冠心病因素
中医“体质”问答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解石三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