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

2017-01-13郭威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郭威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北京10009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

郭威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北京100091)

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论文将济南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程度、产业经济调整对劳动力的配置效率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济南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劳动力配置效率的提高。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协调发展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先进技术的同时,也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在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两者不断推动国内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其中,劳动力资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其在产业结构当中的配置效率直接反映出此类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一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升级和优化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就业结构的调整,两者是动态的相互演变的关系,不但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如此。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一方面需要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受到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以及户籍制度改革加快等因素的影响,必然带来人口数量和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促使劳动力充分就业就成为研究的应有之义。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及其适应程度,为政府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和就业政策提供些许参考建议。

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演变

(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施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来,改革开放的内容不断扩大,进程不断加快,济南市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78-2013年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增长了203倍,人均GDP增长了近131倍(见图1)。与此相对应,济南市的产业结构也经历了一段快速调整的时期。通过分析济南市三十多年来产业结构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济南市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从产业结构内部比例来看,第一产业比重在经历了短暂的增加之后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由1978年的17.64%下降至2013年的5.44%;第二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与第一产业类似,但是在小幅波动中逐年下降,由1978年的56.43%下降至2013年的39.26%;第三产业比重则显示出快速增加的态势,由1978年的25.93%上升至2013年的55.30%,正是由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弥补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所带来的GDP减少,带来了济南市的经济总体增速上升。在这一经济周期中,济南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17.64:56.43:25.93逐步调整为2013年的5.44:39.26:55.30(见图2),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这一历史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图1 1978-2013年济南市GDP和人均GDP变化趋势

图2 1978-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变化趋势

第一阶段,1978-1983年,三次产业全面快速发展,比重变化趋势不同。具体表现为,虽然三次产业在总量上呈现出全面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第一产业比重逐年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是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特别是第二产业从1981年开始下降幅度更为明显(见图3和图4)。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经济发展走上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道路,一系列旨在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经济主体的活力和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济南市国民经济进入恢复时期,三次产业全面快速发展。但从数据来看,这一时期济南市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并不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即产业结构的调整往往是通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再和第三产业的顺次转移来实现的。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事实上包括济南在内的我国大部分省市的产业调整过程与各国通常的发展规律都不尽相同。因为结合当时的特殊历史时期就会发现,济南市在这一时期的产业比例关系的变化是与改革开放的逻辑起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国改革起始于农村,自20世纪80年代人民公社解散后,农村逐步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和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无法解决的粮食短缺问题,使得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从而为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经济基础,而且使得大量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形成了大批剩余劳动力,为今后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鉴于此,济南市第一产业在这种宏观政策的影响下,规模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图3 1978-1983年济南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图4 1978-1983年济南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变化趋势

第二阶段,1984-2001年,济南市产业结构从1983年开始进入良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第一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在小幅波动中呈现出整体下滑的趋势,同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快速上升(见图5)。1984年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改革的范围逐渐由农村扩大到城市,随着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大量流入城市,为城市经济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城市中各个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区位相邻的城市初步形成了包括济南、淄博以及泰安等七个城市的济南都市圈。与此同时,从图5中可以看出,三次产业结构在这一阶段开始朝着合理化的方向逐步调整,具体表现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降低。建国初期我国政府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由此形成了以行政干预为主要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以快速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体系为目标和行政指令为主要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方式的共同作用下,重工业发展极为迅速,极大地带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而以劳动力密集型为特征的第三产业发展却相对缓慢。在经过1978-1983年的改革开放之后,金融制度、户籍制度以及土地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也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基础,使得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快速上升,济南市产业结构自此开始向着合理化方向调整。

图5 1984-2001年济南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变化趋势

第三阶段,2002-2005年,产业结构总体呈现停滞甚至后退的趋势(见图6)。1992年初,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明确了公有制和私有制、姓“资”和姓“社”、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思想的同时极大地鼓舞了市场信心,市场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济南市及时把握发展的良好机遇,保持年均15.78%的GDP增长速度,GDP总值由1190亿元增加到1846亿元。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问题,比如全国各个省市争相推动开发区建设,投资需求迅速增加,带动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快速上升。济南市也不例外,出现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放缓,甚至呈现倒退的趋势,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几乎没有变化,第二产业比重有小幅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下降速度较快。总体上讲,这一时期济南市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较为缓慢。

图6 2002-2005年济南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变化趋势

第四阶段,2006年至今,济南市产业结构持续向着合理化的方向不断调整,步入良性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一产业比重缓慢减少(见图7)。针对济南市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济南市积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在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更加注重调整工业生产结构,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干预,提高资源在三次产业间的配置效率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第三产业的比重。因此,济南服务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综合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一批现代服务业集群初步形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同时,作为省会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济南作为全省经济文化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地位更加突出,资源配置能力不断增加,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发展现代服务业比较优势明显。这一时期,三次产业所占GDP的比重由2006年的6.71:46.13:47.16变为2012年的5.27:40.35:54.38,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了7.23个百分点。

图7 2006-2012年济南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变化趋势

综上所述,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济南市产业结构整体上呈现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的变动趋势,这也基本符合产业结构趋向高度化的演进规律,也基本上符合各国产业结构发展的实践规律。

(二)三次产业间就业结构的变动特征

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伴随着生产要素配置结构的改变。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会促使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为了更好地研究济南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下面对济南市三次产业间就业结构的变动特征进行分析。济南市自1978年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的配置结构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动特征(见图9),具体如下。

图9 1978-2013年济南市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变化趋势

1.第一产业中所占就业比重逐年下降。1978年,济南市第一产业中就业数量占三次产业结构就业总数的比例为66.8%,然而同期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7.64%,第一产业的高投入伴随着低产出说明生产效率相对低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内容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特别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不仅解决了农村长期粮食短缺的问题,而且使得大批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使得第一产业的就业数量逐年下降,特别是从1980年之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到1996年降为32.4%,首次低于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2013年降为19.2%,35年下降了47.2个百分点。

2.第二产业中所占就业比重在经历了较快的增长后,缓慢下降,最后趋于稳定。济南市第二产业中的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22.6%上升到2013年的32%,增加了9.9个百分点。1996年,第二产业中的就业比例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自此,济南市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中的配置结构从过去的“一二三”特点转变为“三二一”特点,其中,济南市第二产业的就业数量比重从1996年开始就基本保持在31%-33%之间。

3.第三产业中所占就业比重持续稳步上升。从图9中可以看出,1978年,济南市第三产业当中的就业比例仅为10.6%,经过35年的发展,截止到2013年,就业比例持续上升到48.8%,上升了约3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1个百分点。1996年,第三产业当中的劳动力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紧接着在1997年又超过了第二产业,就业结构从此转变为“三二一”模式。

综上所述,从济南市三次产业中的就业结构变动的总体情况看,第一产业当中流出的劳动力基本上被第三产业所吸纳,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相对稳定。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演进的协调性分析

(一)整体协调性分析

本文主要利用相似系数经验公式推导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系数,并且利用这一系数作为主要工具,选取济南市1991-2012年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测算两个结构之间的协调系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判断济南市在两个结构之间的整体协调性水平。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系数的测度模型选择

纵观以往的研究文献,衡量不同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的相似度有诸多方法,但应用最多的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工业研究中心提出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此种方法指出,区域和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Sij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Kik和Xjk分别为地区i和地区j中k产业产值与各自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此公式的计算结构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静态来看,根据公式,可以导出Sij的取值范围为0到1,Sij数值越高,意味着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越高,反之则越低;从动态来看,不同时期的Sij变动能够反映出不同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的变动趋势,如果Sij上升,说明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呈现同质化发展趋势,如果Sij下降,说明地区之间产业结构呈现差异化发展趋势,如果Sij等于1,说明两个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没有差异。谭友林(2001),张春勋(2003)和周勇(2005)等学者运用相似系数方法从历史阶段判断、东中西部比较和国际比较等方面对我国就业结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上述文献并未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联系起来。王庆丰(2009)参考了相似系数的思路,将原有的一些变量结合研究主题赋予了新的含义,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了讨论,并且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系数予以明确,从而利用该系数的数值作为判断两种结构的均衡水平的重要依据,计算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Hse表示的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系数,被用来反映两种结构之间的均衡程度,该系数位于0≤H≤1之间,Si代表的是该地区i产业的产业结构,E代表与该产业相对应的就业结构。根据公式可以看出,协调系数越趋近于0,表明该国或该地区当中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程度越低,协调系数越趋近于1,表明该国或该地区当中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程度越高。

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整体协调性测度

采取上述结构协调系数模型,选取济南市1991-2012年期间数据作为样本,对济南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系数进行测算,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1991-2012年济南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

为更好地反映出济南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的变化趋势,将计算结果绘出趋势图,见图10。

图10 1991-2012年济南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变化趋势

通过比较表1中数值可以看出,1991年,济南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系数为0.8821,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程的不断推进,2012年,该系数增加到0.9671,已经接近于1了,与1991年相比有了较大改善,说明济南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协调性较好,表现出良好的均衡关系。

3.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整体协调性测度分析

根据测算结果,可以看出济南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程度呈现明显的波动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1991-1993,协调系数逐年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一时期受到我国1989-1991年全面治理整顿的后期影响。第二阶段,1994-2000年,该系数表现出高低波动后趋于稳定的特点并在1996年达到这一时期的最高点。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上,我国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明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的整体进程,有助于产业结构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从而促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系数在经历了短暂的下降之后开始上升。接着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减少冗余机构和人员,减员增效是其中的一个主要方向,各行各业出现了大量劳动力供给,“下岗员工”很快成为理论界和实践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此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失业问题更加突显,导致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系数长时间维持在较低水平上。第三阶段,2001-2012年,济南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呈现逐年稳步上升的态势。从2003年开始,两种结构的协调系数迅速超过了0.9并从2006开始维持在0.95以上,这说明济南市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方式与就业结构是相互协调的。

(二)结构偏离度分析

1.各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测算

为了进一步研究济南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关系问题,本文将引用结构偏离度这一测度方法,即衡量的是各个产业增加值在整体产业总增加值中的比重与相应的劳动力比重的差异程度,具体计算方法为各产业的GDP相对比重和就业相对比重之比与1的差,计算结果见表2和图11。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失衡问题越严重,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接近于零),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两者发展越均衡。而且,如果结构偏离度为正数,即该地区产业比重大于就业结构比重,说明该地区二者的不均衡是由于劳动生产率较高而造成的,存在劳动力流出的可能,相反,如果结构偏离度为负数,即该地区产业比重小于就业结构比重,说明该地区二者的不平衡是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而造成的,存在劳动力流入的可能。

长远来看,在保持着良好流动性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要素的产业间壁垒很低的条件下,依靠市场机制发挥劳动力资源配置作用可以自发地调整各次产业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偏离度。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的相关理论,当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随着人均GDP逐步上升,劳动要素会逐步流出第一产业,主要流入到第二产业,如果人均GDP水平达到更高标准时,劳动要素将会主要流入第三产业,从而在经济体系中出现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均演变为“三、二、一”的特征。

表2 1978-2012年济南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

图11 1978-2012年济南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趋势图

2.测度结果分析

(1)第一产业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始终位于负值区间。济南市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始终为负数,其绝对值由1978年的-0.74降低到1985年的-0.56,1990年后又逐步提高,到2012年又回到了-0.73,总体来说,该项指标始终在-0.6到-0.8的区间内波动。从各国的发展实践来看,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或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其产业结构和相应就业结构的偏离度会趋于下降,但济南市第一产业和就业结构的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却始终处于高位,说明其第一产业对劳动力的配置效率相对较低,劳动生产率相对落后。

(2)第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首先,该项指标呈现波动式下降的特点,济南市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从1978年的1.50下降到2012年的0.24,总体上呈现出不断降低的趋势,表现出较好的均衡特征。其次,济南市第二产业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由于济南市第二产业中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企业比重增加,同时伴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相对劳动生产率得到快速上升,企业的劳动力需求不断减少,济南市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已无法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呈现出逐年下降特征,均衡程度最好。从1978年到2012年,尽管济南市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经历了80年代末快速上升以及90年代初和新世纪初期的小幅上升,但是和第一、第二产业相比总体上下降幅度是最大的且一直保持着下降趋势,特别是1991年以来下降趋势非常显著,说明济南市第三产业在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力地促进了济南市就业率的提高。

三、促进济南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

本文在全面量化分析济南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基础上,对两者之间的协调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为提出有益的改进措施提供基础和事实依据。

(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比重,提高劳动就业水平

许多经济学理论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关系,一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也是劳动力不断转移和调整和过程,一个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加大就业压力或者降低投入劳动力的生产效率,相反,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也会有助于增加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库兹涅茨在分析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就对部门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进行了考察,发现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的变化趋势与国民生产总值分布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只是服务部门上升程度更为显著。如果产业结构变革与劳动力结构的变动不一致,就可能导致劳动力在原产业的不合理滞留或产业外滞留,造成劳动效率低下或失业人数增加,劳动力结构变动是通过产业投入量比例的变化即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的。刘易斯认为,实现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的关键是利用利润进行投资,他假设资本家获取的全部利润都转化为储蓄并且用于现代化生产部门投资,使得现代部门生产能力扩张,吸纳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这个过程不断反复,现代部门不断吸收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直至吸收完毕。只有充分把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矛盾统一的关系,才能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促进就业结构的优化。

1.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促进就业结构优化

各国发展经验表明,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国民经济发展对第一产业的依赖程度会逐步降低,随着而来的是对第二和第三产业依赖程度的逐渐上升,济南市产业结构发展已经表现出这一特征。目前,济南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虽然逐年降低,但发展距离现代化农业仍有差距,第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做大做强。致使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弱化,所以,调整产业结构首先要通过合理调整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来优化产业结构体系。在保持第一产业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降低其在三次产业构成中的比重,较大幅度地提高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并不是要否定农业的基础地位,相反,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得以巩固和加强,但主要应该通过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有大批农民因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被迫离开土地,向其他产业领域转移。济南市第二产业已经具备较大规模,第二产业产值的增加不应主要依靠扩大投资,增加项目来实现,而应转向主要依靠存量资产的调整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来实现,这样,工业不仅不能完全吸纳第一产业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而且自身还会有劳动力因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出现剩余,因此,应该引导这部分劳动力和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这就需要增加第三产业的资本投入,通过增量调整的方式扩大第三产业发展规模,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和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2.调整各产业内部结构促进就业结构优化

首先,加快第一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步伐。继续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一步巩固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业投资效率,以达到第一产业和劳动力就业协调发展的目标。坚持以发展省会现代农业为主题,以“两型”农业为主攻方向,以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为主平台,大力实施特色品牌战略,构建具有省会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市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进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和服务社会化,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其次,加大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优先发展先进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构建适合济南市城市功能、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现代工业体系。(1)交通与机械装备产业。依托重汽、吉利、青年等骨干企业,坚持整车发展与零部件升级并举,着力构建协作配套体系,建设国内最大的重型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和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轿车、摩托车生产基地;依托拟建的北车集团在济南轨道客车造修基地项目以及红帆科技园、济南轨道交通、中车车辆等,扩大铁路货车、专用货车、特种货车生产规模,提升客货车配件研发能力,建成全国重要的轨道交通装备基地,着力提升济南市机械装备产业的数字化、现代化、自动化水平,建成具有强大辐射力的机械装备制造基地。(2)信息与软件产业。以计算机与通讯设备、集成电路、光电子、高性能元器件、工业和消费电子等为重点,打造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着力构建国家级公共技术支撑平台、中国软件名城综合服务平台、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工业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四大支撑平台,打造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嵌入式软件、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软件、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数字内容、信息服务等八大产业。以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齐鲁软件园为依托,发挥浪潮、中创等本土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整合内部产业链条,以信息设备制造、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信息家电三大类产品为重点,大力提升信息与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3)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依托力诺、北车风电产业园等重点企业和园区,继续做大做强太阳能产业,加快发展风能、生物质能等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基地。

最后,加快第三产业现代化发展速度。继续积极推进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服务业城区、园区、企业、项目等载体建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发展,加快建设五大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大力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全面提升服务业产业素质,不断强化综合服务功能,增强集聚辐射能力,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高技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商贸物流业、文化旅游业、商务会展业以及健康养老产业六大产业。

(二)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劳动力转化效率

首先,城镇化建设必须以市场制度建设为依托,建立统一、公平、竞争、有序和公开的市场环境,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重点是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促进城乡之间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其次,进行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降低户籍制度对于劳动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限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明确农民土地使用权及处理权,拓宽农民的财产性收入渠道。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加大对农村人口的就业培训,增加教育力度,降低农民进入城镇后的就业难度。最后,促进农村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城镇化的思路不应仅局限于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及城镇用地规模的扩张,对于进入到城镇的农村居民实际上切实面临的是城镇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此种转变直接决定着城镇化道路目标的最终实现,因为新型城镇化理念是将城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经济新一轮的增长点,如果农村人口只是暂时在城镇就业,却保持着原有的思想观念,那么这些居民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不会得到根本提升,不仅不会增加内部消费需求,还会制约生产规模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拓展劳动力就业空间

从横向上看,受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省各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了人才分布的不均衡问题。济南市一方面可以依靠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优化整合劳动力资源,共同促进劳动力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必须依靠各地区自身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济南市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统筹好“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两个层面,可以济南市为中心,同淄博、莱芜、泰安、聊城、德州、滨州等六个相邻城市共同发挥城市群效应,增强济南市作为中心城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形成资源共享、要素互通、信息互联以及产业互补的良性发展机制。

从纵向上看,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无论是从经济总量、经济集中度,还是财政收入和整体竞争力上,与全省、全国先进发达地区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济南市经济的落后,关键在于县域,同时,发展的潜力也关键在于县域。长期以来,济南市在区域发展上偏重于非均衡发展策略,重点支持基础好的县区率先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章丘市走进全国百强县的前列,济南市高新区也进入全国高新区的第一梯队。但非均衡发展策略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问题,一些欠发达县(市)区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区域发展严重失衡。根据济南市发展基础、产业定位和功能分区,按照“中心优化高效、东部突出高端、西部重在融合、北部体现承接、南部生态主导”的总体要求,强化梯度聚集,优化产业园区,构筑“一核四区三临”的产业空间新格局。完善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配置,全面提升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加大城乡统筹规划编制力度,加快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县域镇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a Case Study on Jinan

GuoWei
(Party School of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Department of Economics,Beijing,100091)

Experience of economy development in many countries indicate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allocative efficiency of labor resources.Based on a study on Jinan,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hanging course,feature and coordination degree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and the impact of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allocative efficiency of labor resources.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dustrial structure;employment structure;harmonious development

F269.27

A

1008-780X(2016)03-0015-09

2016-05-27

国家社科基金“环境约束视阔下我国工业增长绩效、动态演进及影响因素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5CJY042。

郭威,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金融、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变化关系的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的中国就业结构转变研究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